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高产奶牛饲养量的增加,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明显增高,对奶牛饲养危害较大,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正确分析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奶牛产后瘫痪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及产后泛情不排卵等是影响奶牛正常生产和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为了预防和降低成年奶牛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我们于1999年3~7月间,在本市奶牛生产基地高官寨镇,对奶牛专业村农户饲养的成年奶牛,采取了干乳期补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的措施,对预防奶牛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等病及提高奶牛受胎率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究了奶牛产后瘫痪、奶牛闭孔神经麻痹和奶牛产后子宫炎这三种常见疾病,并提出了预防治疗措施,希望能对广大奶牛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瘫痪便无法正常产奶,就失去了其利用价值,前期的饲养便前功尽弃,所以及时有效的对奶牛的产后瘫痪进行治疗就很有必要.2005年以来,宁南县畜牧局奶牛场共发生了5例奶牛产后瘫痪的病例,但通过精心治疗,都得以痊愈,现就其发病原因、治疗、预防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易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逐年升高,威胁母牛的产后恢复及牛犊的健康生长,因此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本文着重对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及诊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缺钙、饲养方式不合理、产道损伤、产后感染、体内钙磷的比例失调均可引起奶牛产后瘫痪,分析了引起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治疗和预防奶牛产后瘫痪的措施,以期为广大奶牛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输钙是目前兽医界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奶牛低钙血症及生产瘫痪的主要方法.本人经10年来先后对26头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氯化钙注射液,没有1例发生生产瘫痪,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产后瘫痪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与治疗中开展了乳房送风法、补磷补钙法等多种有效方法,但是在奶牛发生瘫痪的同时经常会伴有风湿症,如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奶牛的哺乳质量。本文中将对于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治疗体会进行总结,以提高今后针对此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奶牛淘汰,造成极大的损失.发病年龄一般在3~8岁的高产奶牛,体质不良、年龄较大的奶牛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晚冬早春两季多见.该病发病较急,多呈慢性经过,对产后的奶牛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观察,及时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乳房炎及产后泛情不排卵等是影响奶牛正常生产和繁殖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为了预防和降低成年奶牛产后瘫痪、乳房炎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能繁母牛的繁殖率,我们于1999年3月-7月间,对奶牛专业村农户饲养的成年奶牛,采取了干乳期给奶牛补充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的措施,对预防奶牛产后瘫痪、乳房炎、胎衣不下等病及提高奶牛繁殖率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药品:市售10%葡萄糖酸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每袋100g,每g含亚硒酸钠0.4mg、维生素E10IU)。2.试验动物及用药方…  相似文献   

11.
从钙代谢机理的角度分析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成因,并指出纠正低血钙和改善血钙负平衡是预防和治疗奶牛产后瘫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并提出做好消毒与防疫工作,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注意妊娠后期的日粮搭配等措施,定期对奶牛进行免疫,防止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一个奶牛场要做到高产、高效 ,除了注意引进良种和合理利用饲料外 ,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仅对奶牛常见多发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希望引起业者注意。做好奶牛疾病防治和保健 ,保证奶牛饲养业健康发展。1 生产瘫痪生产瘫痪又叫乳热症 ,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此病主要发生于产后三日内的高产奶牛 ,多发生在 3~ 6胎。病因 此病发生机理尚未完全搞清。但普遍认为是饲料中钙、磷供应及肠道吸收和内分泌功能失调 ,加上胎儿生长及乳汁分泌消耗大量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家畜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国民收入中占据着重大比例。新疆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对农牧民的经济收入起着关键作用。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多种疾病都会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造成重要的影响,其中奶牛产后瘫痪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以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两例奶牛产后瘫痪为例,从疾病发生的原因、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预防该病在养殖场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自制阴离子添加剂预防奶牛产后瘫痪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试验奶牛TMR中添加阴离子添加剂,测定试验牛尿液pH值与血清中Ca^2+P^3-与Mg^2+的含量,结合临床扩大试验,判定阴离子添加剂对奶牛产后瘫痪及其他疾病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产奶牛分娩前2~3周添加阴离子添加剂可以有效预防产后瘫痪,同时对胎衣不下和子宫炎等产后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舍饲养高产奶牛更易患此病,一般发病率为母牛总数的3%~5%,2008年某镇共发生13例,下面就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体温降低、食欲不振、精神忧郁、四肢麻痹、卧地不起,并伴有咽、舌以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病。阐述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预防及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产后瘫痪是奶牛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由于本病常常无前兆地突然,病情发展迅速,常因耽误抢救时机而致使病情加剧难以治疗。治愈后高产牛因产奶量下降而变成中、低产牛,损失很大。本文结合生产中对奶牛产后瘫痪防治实际,综合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疾病包括产后瘫痪、胎衣不下、产褥热、真胃移位等,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探讨奶牛产后保健技术很有必要.本文就影响奶牛产后疾病的种类、致病因素、诊断、预防措施、产后护理、治疗等保健技术进行讨论,以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奶牛产后瘫痪的各种症状、特点、以及如何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