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解质辅助微波辐射凝固胶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微波辐射凝固法凝固胶清,研究了不同种类用量的电解质、微波辐射的温度和功率对胶清凝固的影响;并将酸凝固胶清橡胶和微波凝固胶清橡胶的理化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乙酸铵用量达到胶清质量2%以上、温度在97℃、功率为900 W时,凝固时间在4 min左右,其凝固效果好;微波凝固胶清橡胶的理化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比酸凝固胶清橡胶高。  相似文献   

2.
对比天然橡胶5号胶,采用海藻酸钠作为辅助剂制备颗粒天然橡胶(SK-NR),探讨海藻酸钠用量对SK-NR的凝固过程、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胶是通过浓度梯度作用使凝固剂从外至里渗透凝固;与SCR-5相比,SK-NR的MH增大,T90缩短;随海藻酸钠用量的增加,SK-NR胶料的拉伸强度增大,撕裂强度变化不大,当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1.0%时胶料的综合性能较好;RPA分析表明,海藻酸钠的加入会影响混炼胶的内耗;热稳定性分析表明,海藻酸钠在220~280 ℃间会裂解脱水,生成稳定的中间产物,导致SK-NR提前失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几个试验的资料,讨论了橡胶树近期在采胶和刺激方面有希望的进展.对茎围在36公分或36公分以上的RRIM600、RRIM703和GT_1无性系幼龄树进行针刺采胶,均获得较高的产量并可缩短非生产期12~18个月.对几种刈胶制度,例如定期的休刈和交错的刺激,定期的转换刈面并结合采用阴阳刀刈胶,垂直带针刺采胶、水线针刺采胶及用乙烯丰合理刺激等,连同几个被改进的刈胶工具,也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4.
巴西橡胶树茎次生韧皮部质体中的植物铁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镜技术研究了巴西橡胶树茎有功能的次生韧皮部质体中的植物铁蛋白。这些植物铁蛋白呈电子致密的颗粒,直径7—9 nm,大量聚集在质体的基质中,有时呈结晶状排列。末端小枝在落叶和无叶期间,电镜切片中植物铁蛋白在质体中出现的频率高达26%,而在抽新梢后不久,未看到质体中有植物铁蛋白。树干在不采胶的情况下,植物铁蛋白在质体中出现的频率高达46%,而在采胶的情况下,植物铁蛋白出现的频率明显降低。这些事实表明,茎次生韧皮部质体中的植物铁蛋白可能与新梢生长和采胶时胶乳再生、伤口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5.
天然橡胶的造粒是天然橡胶标准颗粒胶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广泛地应用于天然橡胶加工行业中的锤磨造粒机,其造粒效果(造粒均匀度、颗粒大小符合要求),一直是衡量造粒设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干燥等后序工艺的加工质量。对影响天然橡胶锤磨造粒机造粒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找到不同影响因素下提高造粒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当前胶价低、胶工短缺的橡胶生产现状,在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个分公司的老龄胶树上开展了气刺割胶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对老龄树采用气刺割胶技术扩大了岗位承割株数,减少了胶工需求,胶工人均产量和收入相应提高,但在示范中还存在技术不到位、管理存在漏洞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及监督,并探索制定针对气刺割胶的新型生产管理模式,促进气刺割胶技术在老龄胶树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受1991年7-8月两次强台风袭击表现上无严重受害症状(一级风害)而照常采胶的70株第5-6割龄的无性系PR107胶树进行了生理状况研究。2年的单株分析与产胶和排胶有关的7项生理参数结果表明:风力胁迫后,无论表现排胶相对正常与否的胶树,其产量和排胶状态、胶乳性状、乳管代谢强度和抗氧化等生理状况均比受害前年度同期的水平差。本例风害树的排胶不正常现象主要表现为排胶线不连续并变窄,冬休和停割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一、胶茶群落的成效和历史演变海南垦区在1973年遭受强台风袭击之后,为寻求企业稳定、巩固、发展的途径,选择抗灾功能较强的茶叶为二线作物,建立了胶茶间作人工生态群落,经过十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推广,已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在1985年通过鉴定。资料表明:胶茶间作群落创立小气候稳定性的环境保护功能,胶茶长期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为期二年半到三年一系列阴刀刈胶试验的结果,讨论了阴刀刈胶与传统刈胶法相比的优点和缺点.这个研究项目轮换阴刀刈胶(67%)加乙烯利,(1/2s d3↓)(1/2v d/3↑)2×6月/12 67%E×4,对双刈线传统刈胶作为轮换选择是有利的,因为在树围增长、树的干枯率和树皮消耗等方面都有好的效果,表明试验范围内胶树的生理状态是良好的.1976年11月在斯里兰卡一百周年国际橡胶讨论会上介绍了早期阴刀刈胶的一篇论文(Tan和Leong,1976).本论文提出了另外的试验结果并报导阴刀刈胶法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受1991年7-8月两次强台风袭击表现上无严重受害症状(一级风害)而照常采胶的70株第5-6割龄的PR107胶树进行了生理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风力胁迫后,无论表现排胶相对正常与否的胶树,其产量和排胶状态、胶乳性状,管代谢强度和抗氧化等生理状况均比受害前年度同期的水平差。本例风害树的排胶线不连续并变窄,冬休和停割效果不明显;其严重度与排胶初速度、乳管堵塞指数、胶乳干胶含量、硫醇和无机磷含量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针刺采胶的针孔排胶影响面呈向右倾斜的纺锤体,长度100~120厘米,宽度10~20厘米。研究表明,分散采胶是扩大针孔排胶面的重要因素。凡有利于扩大排胶面、避免排胶面叠加的采胶方式,都可获得较高产量。在刺激强度和针刺孔数、孔距相同之下,全树周针刺(PC)的排胶影响面比纵带针刺(PI)大,叠加效应较小,产量亦较高。在纵带针刺中.决定其产量的是孔距,而不是孔数,在两孔排胶面范围内增加孔数,对产量并无增益。测定认为,针刺采胶排胶壑区的物质代谢十分活跃,容易建立新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对受1991年7一8月两次强台风袭击表观上无严重受害症状(一级风害)而照常采胶的70株第5一6割龄的PR107胶树进行了生理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风力胁迫后,无论表现排胶相对正常与否的胶树,其产量和排胶状态、胶乳性状,乳管代谢强度和抗氧化等生理状况均比受害前年度同期的水平差。本例风害树的排胶线不连续并变窄,冬休和停割效果不明显;其严重度与排胶初速度、乳管堵塞指数、胶乳干胶含量、硫醇和无机磷含量显著相关,这与典型死皮树的生理状况相似。风害次年树干出现裂口证明风力胁迫使一部分产胶机构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当胶树受台风较轻危害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割胶是橡胶生产的重要工作,橡胶生产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再加上近几年胶价连续低迷和人工成本的增加,造成胶工严重短缺,严重制约了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本文就中国割制的改革历程进行了综述,并针对胶工严重短缺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胶乳的凝固和干燥是天然生胶生产的重要环节。在不同凝固方式(酸凝固、微波凝固、自然凝固、微生物凝固)、不同干燥方式(自然风干、热风干燥)等不同工艺下研究了天然橡胶(NR)的理化性能及其臭氧老化前后物理机械性能,发现微生物凝固胶在相同臭氧老化条件下其拉伸强度最高,且变化率最低。采用臭氧老化研究的结果表明:微生物凝固胶(m-NR)硫化胶在静态拉伸状态下臭氧龟裂达到16 h。热重分析探讨了不同工艺NR硫化胶热老化过程,并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ATR)技术初步探讨了臭氧对微生物凝固胶的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橡胶-益智间作模式,并研究其土壤养分含量、胶园杂草防控效率和胶园经济效益等问题综合评价橡胶-益智复合生态系统。结果表明:橡胶-益智间作模式与单作橡胶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土壤pH值无显著差异;间作益智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0~20 和20~40 cm土壤层含水量分别提高了21.4%和27.1%;间作益智对胶园杂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间作240 d时对杂草抑制率达到了75.2%;胶园间种益智能够显著提高胶园经济收入,间作2年后经济收入增幅达到64%。橡胶-益智间作复合生态系统提高了胶园土地利用效率,符合近年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新形势,构建“胶-药”立体种植模式是拓展橡胶林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橡胶树光合作用的研究对于橡胶树栽培、育种、土肥管理技术发展以及胶园选址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综述胶园橡胶树的群体光合作用以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温度和乙烯利刺激、割胶等对橡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讨论了橡胶树光合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论导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导胶的若干技术问题和生理问题,包括:(1)导胶的涵义和优点,指出导胶有可能成为跨世纪替代刀割的躲开采胶新技术;(2)导胶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志胶有利于产胶和排胶的因素;(3)导胶的关键技术,就是高效刺激技术,必须深入研究乙烯的刺激浓度、剂量、频率、方法等;(4)存在问题,同当前导胶技术仍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旦难题完成,导胶技术将给天然橡胶生产带来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种微生物絮凝剂凝固胶清,确定其最佳用量的同时研究所得胶清橡胶的理化性能、硫化特性以及力学性能,并与硫酸凝固胶清橡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最佳用量为0.6g/L,与硫酸凝固胶清橡胶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凝固的胶清橡胶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能和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氧化指数以及耐老化性能有明显的提升,同时具有较快的硫化速率。  相似文献   

19.
浅谈闽南橡胶树的死皮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割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胶树死皮问题,进行了观察和调查.证实闽南胶树死皮普遍发生,日趋严重,死皮率达10.0% ,死皮指数0.65,4—5级的病树占2.9%,影响着植胶经济效益.分析其发病因素:是与植胶林地、割胶强度、橡胶品系、管理水平、开割标准、产胶季节、割龄和刺激等有关.并对闽南橡胶死皮的防治措施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胶园生产经济效益,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在胶园立体农业方面,漳州垦区做了大量试验和推广工作,据1985—1992年不完全统计,垦区胶园建立立体农业面积共9.1万亩次.新增产值共1025万元,创利税352万元,为国家间接创汇共69.2万美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生产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