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瓜上山种植,可以利用山区夏季气候凉爽的特点,延长西瓜供应期、还可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1992年以未,笔者在海拔800米的高山进行西瓜种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苏峰 《福建农业》2005,(4):9-10
近年来,我乡在伍坊、永跃等村推广西瓜一制种一萝卜高优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伍坊村民苏明华等农户上季种植西瓜,亩产西瓜4500公斤,收入1800元,下季制种300公斤,收入2200元,“霜降”时又种萝卜,亩收2000公斤,收入600元,亩产值达4600元,与普通种植水稻相比,亩增产值3000余元。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宁海县西部山区海拔在600米以上,夏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自然条件优越,种植高山无公害蔬菜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脱贫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4.
何伟民 《新农村》2006,(1):12-13
近年来,景宁县高山茭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远销杭州、上海、温州等大中城市作为补淡蔬菜。发展高山茭白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现将其无公害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茭田选择和准备应选择具有高山气候特点,海拔为600~1050米的区域,光照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  相似文献   

5.
张健 《福建农业》2008,(3):17-17
杨源乡位于政和县东部山区,平均海拔860米,年均气温14℃。2005年,我站引进“王中王”辣椒试种10亩获得成功,2006年全乡推广种植500多亩,平均亩产1050公斤,亩产值1600-2200元,亩收入1200-1800多元。“王中王”辣椒种植已成为我乡群众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  相似文献   

6.
姚德 《油气储运》2009,(8):22-22
“上茬西瓜下茬菜”,这是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高埠村瓜农摸索的“上瓜下菜”种植新模式。通过近几年探索,这一模式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华珍”是台湾农友种子种苗公司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缙云县于2000年开始引进,在溶江乡、双溪口乡、舒洪镇的部分村,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开始种植。由于该品种表现生长势强,高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高感玉米螟,种皮薄,食用品质好,市场好销,效益好,我乡农民喜欢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全乡现已达3500多亩,平均亩产鲜蒲800~850kg,收购价按季节不同,每公斤在0.90。4.20元之间,亩均综合收入达1500~1600元,种植“华珍”甜玉米成为我乡农民增收重要途径。该品种被列为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技推广项目之一在我乡实施。为更好的推广种植超甜玉米华珍,现将超甜玉米华珍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发挥高山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茶产业,对助力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总结瑶乡高山茶园建设实践经验,阐述高山茶园规划、茶树品种选择、茶树种植、幼龄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广西高寒山区茶园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荷兰豆,本地又叫豌豆,以嫩荚作蔬菜食用。在我乡秋、冬、春都可种植,但以秋季种植效益最好,一般高产种植亩产可达750-1000公斤,产值可达4000元左右,是我乡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现将荷兰豆秋季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一、品种选择目前生产上种植的优良荷兰豆  相似文献   

10.
平原露地西瓜上市多集中在7月份,立秋后市场上很少有西瓜。如果西瓜上山种植,可以利用山区夏季气候凉爽的特点,延长西瓜供应期,增加山区农民收入。陕西省眉县太白山旅游景区一些山民在高山种植西瓜,8月下旬开始上市,直至10月1日前后售完,每667平方米产2500公斤,产值往往超3000多元。高山西瓜肉质细,汁液多,品质优,含糖量高,市场售价高,值得借鉴推广。现将栽植高山西瓜的6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8,(8)
松阳县三都乡地处浙西南山区,山多田少,平均海拔520米,高山气候明显,极适宜萝卜、生姜、茭白、甜椒等蔬菜的生长。近年来,该乡成校以高山蔬菜培训为突破口,提高农民科技种菜的水平,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据统计,1996年,该乡高山蔬菜面积已达5545亩,经济效益达921万元,人均收入1096元,并形成了以乡政府所在地里庄村为龙头,上庄、紫草、淡竹、水竹、下田等村为中心的高山蔬菜基地。因种高山蔬菜而致富的农民们高兴地说:“乡成技校教我们种高山蔬菜,为我们脱贫办了件实事。”三都乡成技校在抓高山蔬菜培训时,得到了乡党  相似文献   

12.
西瓜是我国城乡人民十分喜爱的夏令水果,也是世界人民喜爱的十大水果之一,农民种植西瓜的效益也十分显著。文成县黄坦镇地处浙南山地,交通不便,耕地资源紧张,农民收入低,是个欠发达贫困地区。利用浙南山区冬季温和、早春回温快、夏季高山凉爽的气候资源优势,种植山地西瓜,采用西瓜无公害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是我县近几年来兴起的特色产业,经过几年的实践表明,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限高种植 高山蔬菜种植区,其海拔一定要控制在500米以上,绝不能任意降低种植地的海拔高度,而在生产中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现在农民都习惯于“一麦一豆”的两茬种植模式。安徽省蒙城县双涧镇王楼村的农民牛怀坤在南瓜协会的指导下.在自家土地上一年种出三茬高效经济作物,一亩地可收入一万多元。牛怀坤种的第一茬作物是早西瓜,一月份育苗.六月份成熟。牛怀坤说,今年他家的大棚无籽西瓜长势好,大的西瓜可以达到20公斤。由于这种西瓜比普通西瓜提前两个月上市,很快被附近集市上的商贩抢购一空.每亩可以收入四五千元。  相似文献   

15.
董岭村种植高山蔬菜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1999,(7)
位于浙北山区的安吉县上墅乡董岭村,山林面积1.4万亩,耕地面积仅395亩。全村121户农户居住在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上。因而该村发展高山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998年,全村种植高山蔬菜325亩外,还跨村种植高山蔬菜220亩,总产值达230万元,获利  相似文献   

16.
高山小尖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山区气候资源优势,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2003年笔者在庆元县荷地镇黄沙、洋边等村(海拔1040米)实施小尖椒种植项目,共计种植面积30.4hm2,平均亩产1530.5kg,收购价1.2元/kg,产值达1836.6元,最高亩产2610.2kg,产值达3132.2元,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总结了一套适宜高山区的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川乌是秦巴山区人工栽培的常见中药材之一,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高山区域。与其它高山药材相比,川乌虽然单价较低,但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相对粗放,产量也比较稳定,因而在鄂西北山区,无论其价格如何波动,很多药农每年都保留有一定的种植面积。近年来,受青壮年劳动力大量  相似文献   

18.
浅析山区优质高产西瓜栽培枝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高山气候特点,分析其对西瓜生长特性的影响,并从营养钵培育西瓜壮苗、适时移栽、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合理有效施肥、及时疏果等方面入手,分析高产西瓜栽培技术要点,对推广山区西瓜种植,提高山区西瓜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种植规格 每1.5米为一种植带,采取高低畦种植,高畦宽80厘米,高10-15厘米,在高畦中间种一行西瓜,在西瓜两侧各种一行棉花,瓜棉间距30厘米。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东明县是全国西瓜种植大县,常年西瓜种植面积在2.7万hm^2以上,为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全国西瓜之乡”。由于连作重茬,西瓜枯萎病、立枯病比较严重,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山东农业大学李向东博士、山东省植保站杨勤民博士的协同下,用北京北农绿亨公司的绿亨3号进行了防治西瓜枯萎病试验,现把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