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孵化后期种蛋出现的胶状物质是孵化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态现象,尤其在夏季多见,严重地影响雏鸡质量和孵化率。这种胶状物质包围胚胎的整个身躯,使鸡胚发育18~19天后无法转身、啄壳,呼吸困难,大多闷死壳内或啄洞后无力挣脱出壳;也有的雏鸡勉强出壳,由于胚胎没能完全利用蛋内的营养物质,出壳雏鸡多见个体细小,毛粘,雏躯干瘦。一、粘胶物质形成的原理孵化10~11天入孵252小时左右,尿囊由蛋的大头全方位向蛋的小头延伸,先是尿囊绒毛膜延伸吻合,随后尿囊血管网继续伸展合拢,将位于蛋小头的粘稠蛋白包裹起来,尿囊血管区发展到…  相似文献   

2.
正常情况下,孵化第20—21天,确切地说是孵化第20天后半天至第21天的前半天,应是出雏的高峰期。雏鸡大批出壳后,有个别啄壳后因体弱而无力自行破壳的雏鸡需进行人工助产。有的雏鸡虽体质正常,但破壳时只从蛋壳内伸出头部或腿部。因雏鸡是用头颈顶撑、腿脚蹬挣...  相似文献   

3.
孵化后期,种蛋出现的胶状物质,是我们孵化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态现象,尤其以夏季多见。这种胶状物质包围胚胎的整个身躯,使鸡胚发育18-19天后无法转身、啄壳,呼吸困难,大多,叫死壳内或啄洞后无力挣脱出壳;也有的雏鸡勉强出壳,由于胚胎发育不正常,没能完全利用蛋内的营养物质,出壳雏鸡多见个体细小,毛粘,雏躯干瘦。这种珊象严剧也静向了雏鸡质量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4.
不论是机械孵化,还是人工孵化,出雏后期都会有一小部分种蛋虽已啄壳,但就是孵出不来。这就需要有人将蛋壳轻轻剥开,帮助雏鸡出壳,即人工助产。现就人工助产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九点建议。 1.人上助产前应观察刚出壳的雏鸡蛋黄囊是否吸收良好,尿囊血管是否已完全萎  相似文献   

5.
胚蛋自转入出雏机以后,一般在20天又6小时开始大批啄壳出雏,在20天又12小时可达高峰期,20天又18小时应基本结束。雏鸡出壳以后,当少部分的雏鸡(大约5%)颈部嫩毛未干时,便可将较早出的雏鸡从出雏机内检出。有人主张待雏鸡出壳完毕以后,进行一次性出雏。这种主张是不对的。因为,如果让较早出壳的雏鸡继续停留在出雏  相似文献   

6.
雏鸡出壳的规律,常是先从蛋的钝端(少数在锐端)啄破一个小口,然后以这个小口为起点,逐步沿着蛋的钝端啄破一圈蛋壳,雏鸡即可挣壳而出。雏鸡的出壳速度,即以雏鸡啄破蛋壳开始,至完全破壳出雏这段时间所需的时数来表示。雏鸡出壳速度的范围,一般在2~20个小时之间,但正常  相似文献   

7.
多年实践证明,因种蛋品质不良、营养价值不足、受精率低或者种蛋保管不当、孵化技术运用不妥、管理不善等因素,尤其是经大批出雏后,总有少数雏鸡发生难产问题,出现啄壳不出、胚胎的胎位不正、绒毛粘壳、啄壳后只露头部和两腿等。也有的种蛋虽壳膜大部分已破裂,但雏鸡仍被内壳膜紧紧箍绕不得出壳。上述情况大多数蛋壳膜发黄,尿囊绒毛膜血管已经枯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正确地进行人工助产。  相似文献   

8.
鸡的孵化期为21天,但由于品种不同、种蛋质量存在差别及孵化条件控制不严等,往往不会在21天准时出雏。据观察,个别雏鸡在19天零12个小时啄壳,部分在20天零6个小时出雏,20天零12小时大批出雏,20天零18小时全部出雏。为此,为使大批鸡白天出雏,以便于检雏、检蛋壳,根据推断,可在当天16小时后上蛋孵化,这样可使大部分雏鸡白天出壳。  相似文献   

9.
雏鸡出壳速度与性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雏鸡出壳的规律,一般是先从蛋的钝端(少数为锐端)啄破一个小口,然后以这个小口为起点,逐步沿着蛋的钝端啄破一圈蛋壳,雏鸡即可挣壳而出。雏鸡的出壳速度是以雏鸡啄破蛋壳开始,至完全破壳出雏所需的时数,出壳速度的范围一般在2—20个小时之间,正常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多在8—10个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10.
多年实践证明,因种蛋品质不良、营养价值不足、受精率低或者种蛋保管不当、孵化技术运用不妥、管理不善等因素,尤其是经大批出雏后,总有少数雏鸡发生难产问题,出现啄壳不出、胚胎的胎位不正、绒毛粘壳、啄壳后只露头部和两腿等。也有的种蛋虽壳膜大部分已破裂,但雏鸡仍被内壳膜紧紧箍绕不得出壳。上述情况大多数蛋壳膜发黄,尿囊绒毛膜血管已经枯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正确地进行人工助产。  相似文献   

11.
在鸡蛋的孵化过程中,由于孵化机、出雏机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温差,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往往致使同一时间上孵在同一孵化机内的蛋胚胎发育快慢不一,所以出雏时间不统一,最早出雏与最迟出雏的时间可相差八、九个小时,且后期出壳的雏鸡在本批雏鸡总数中占有很大比例。由此看来,舍弃后者而只取多数早出壳的鸡苗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如等雏鸡完全出壳并于毛后再从出雏机内移至鸡筐,则会使早期出壳的雏鸡因在出雏机内停留时间过长而脱水失重,引起前期生长缓慢。因此,过分拖延出雏时间是不可取的,雏鸡在出雏器内停留时间最多不应超过…  相似文献   

12.
正4孵化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在孵化过程中,雏鸡在啄壳出雏之前,胚胎必须损失适量的水分。如果胚胎保留了太多的水分,雏鸡啄壳将会变得非常困难;但如果水分损失过多又会面临脱水的风险。种蛋通过蛋壳上的气孔散失水分,水分损失量取决于环境的湿度、蛋壳的电导系数,同时也与种鸡的品系和年龄有关。显然,营养和卫生问题将会影响蛋壳质量,进而会影响水分的流失。在比较种蛋入孵时和入孵第18天的蛋重时,肉鸡种蛋的最佳出雏时间是在胚胎水分  相似文献   

13.
以尼克红商品蛋鸡鸡胚和出壳雏鸡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出雏时间雏鸡性比例的变化,旨在探讨出雏时间与雏鸡性别的关系及鸡胚在孵化期不同性别生长发育的规律,为精细调控孵化条件和制定鸡苗销售计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出壳的雏鸡,性比例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20d12h之前出壳的母雏比公雏多,20d时母雏比例最高(公母性比值为0.268±0.054);其后公雏比例增加,到21d时公雏比例最高(公母性比值为2.184±0.090);此后,母雏比例又逐渐增加。到21d16h时公母比例降低到1.453±0.099;但接近出雏结束时,公雏比例又有所回升,至出雏结束时,公母比例上升为1.75±0.057。  相似文献   

14.
畸形雏是指孵化时鸡胚发生畸变,出壳后身体奇形怪状或存在某些缺陷的异常幼雏。此种幼雏体质孱弱,生活能力低下,难以存活,可给养鸡带来一定经济损失。要杜绝孵鸡出畸形雏,必须了解鸡胚致畸原因在源头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5.
鸡啄癖病是指鸡互相啄叨或群鸡集中啄叨一只鸡,使被啄鸡伤亡。雏鸡、中雏、成鸡都易发生啄癖病,而以雏鸡和中雏发生较多。常见有啄羽、啄头、啄肛、啄翅、啄趾、啄尾等现象,成鸡还有啄蛋的恶癖。笔者现将多年来所接触和诊治的有关鸡啄癖病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畸形雏是指孵化时鸡胚发生畸变,出壳后身体奇形怪状或存在某些缺陷的异常幼雏。此种幼雏体质孱弱,生活能力低下,难以存活,可给养鸡带来一定经济损失。要杜绝孵鸡出畸形雏,必须了解鸡  相似文献   

17.
适宜的种蛋失水率能够保证种蛋有最好的孵化率、健雏率.在孵化期间,如果失水率较大,雏鸡提前出壳,个体就会小于正常雏鸡,且易脱水,引起胚胎与蛋壳粘连,从而造成雏鸡出壳困难,重则使尿囊绒毛膜干燥,妨碍新陈代谢,最终致胚胎死亡.若失水率过低,造成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能有效排出,致一部分雏鸡无法转动身体进行啄壳,最终溺死在壳内;出壳的雏鸡腹部会较大,或脐部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18.
雏鸡的出壳速度,即雏鸡啄破蛋壳开始至完全破壳出雏所需的时间。过去认为,雏鸡出壳的速度,只受种蛋品质、孵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次观察初步证明:雏鸡的出壳速度,与雏鸡的性别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公雏的出壳速度快,母雏的出壳速度慢。  相似文献   

19.
正在规模化蛋鸡孵化场,种蛋孵化一般需要经历种蛋挑选、消毒、孵化、出雏、挑选、鉴别、注射、数鸡装盒、发鸡等流程,然后使用运雏车将雏鸡运送至客户。雏鸡出壳完毕后,从出雏器中拽出装有出壳雏鸡的出雏筛,推至出鸡场地,进行挑选、鉴别、注射、数鸡装盒等操作,统称为雏鸡处理。在雏鸡处理环节,使用最多的设备即雏鸡输送带,保证雏鸡处理工作成流水线作业,有序进行。雏鸡输送带由前至后分别为挑选段、鉴别段、  相似文献   

20.
浅谈防治鸡恶癖的措施王生力(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畜牧兽医站)雏鸡、中雏和成鸡都可发生恶癖,而以雏鸡和中雏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啄趾、啄羽和啄蛋等恶癖。轻者啄破肢趾引起出血或肢行,有的秃头光尾,重者啄肛,把肠拉出来,争抢内脏食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