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玉米、山芋、米糠、豆饼等粉状饲料和适量食盐及微量元素混合后用水拌匀,制成1~1.5cm粗、6cm长的条状物,待阴干后,人工填入鹅的食道中。填喂时,两膝夹住鹅身,左手抓住鹅头,使鹅嘴张开,右手拿饲料条蘸水一下,用食指将饲料塞入食道中。每填一条,都用手顺鹅颈轻轻推动以助其吞下,每日喂4~6次,晚上喂一次。填饲量视鹅重和消化能力而定。填食前一小时,食道膨大部位出现凹沟,为消化正常:早于填食前一小时出现,则需要增料:晚于填食前一小时出现,则需减料或推迟填食时间。在填喂时还应慎防将料条填入气管中。另外,应注意供应充足的清洁饮水。  相似文献   

2.
取丝瓜络250g,剪为小块,煎汤,令母畜自饮,2次/d,连用数天;或将活鱼虾1000g煮汤,加黄豆1000g磨汁后混合喂服;或鸡蛋4个、花生仁250g,加水煮成花生鸡蛋汤,2次/d,连喂2d,猪最适用此法;或红糖200g、黄酒250mL、鸡蛋1个,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4d。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人工喂养,还是母乳喂养,仔虎、幼狮在30日龄左右都可以人工填喂肉泥,以满足幼仔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人工填喂肉泥后,母兽即不再舔食幼仔粪便,此时需用拧干的温湿毛巾揉擦幼仔的肛门部位,以促进其排便。即使如此幼仔仍可能发生便秘,常导致幼仔成活率较低。防...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16日长春市一赛鸽养殖户养信鸽100只,发病20只,死亡8只,病鸽临床表现口腔溃疡、下痢、逐渐消瘦等特征,经过笔者流行病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赛鸽毛滴虫病。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鸽表现精神不振,活动量减少或呆立不动,闭眼,羽毛粗乱无光,采食量减少或不食。需人工填喂,在填喂时,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嗦囊胀满,生长发育减退或停止,腹泻,拉黄白色稀粪.逐渐消  相似文献   

5.
(一)现象一虾苗生长缓慢,体色暗淡,蜕壳困难,大小不一。1.原因。苗种质量差或营养不良。2.处理方法。定期泼洒调水王或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剂,调理好水质;选择优质饲料,科学合理投喂,在饲料中添加水产多维或水产营养元等营养添加剂;每周补充投喂1次小杂鱼、螺、蚌、蚬肉等动物性鲜料。  相似文献   

6.
<正> 前言水禽肥肝的生产在欧洲,尤其在法国较为普遍。我国自1980年以来,开始试产肥肝。饲养肥肝鹅,多数日填三次,也有填四次,主要视品种、填量及消化情况而定。填喂期的长短也各有差异,选择合适的屠宰期和尽可能增加填喂量,关系到肝的大小经济效益。这是试验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母猪服药治仔猪白痢给仔猪打针或灌药治疗白痢病很费工费时,而给母猪服药治仔猪白痢是简便有效的方法。①取白头翁60-100克,水煎或研末拌饲料喂母猪,1日喂完,连用1—2日;②瞿麦250—500克,水煎或研末拌料喂母猪,每日1剂,连用1—2剂;③苍术20...  相似文献   

8.
山楂、神曲、麦芽各3~6g,煎水喂服效果较好;或用菖蒲、青木香、山楂肉各6g,桔皮、神曲各2g,灌水喂服,可一次治愈。  相似文献   

9.
1加强投喂 夏季水温高,精饲料每天投喂1-2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鲜活贝类每天投喂1次。投饵量可根据以下情况灵活掌握:(1)池鱼摄食情况,精饲料以投下后30min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度,贝类以下次投喂前吃完为度;(2)天气晴朗,鱼群摄食量大,应适当多投;天气闷热,鱼群摄食差,残饵易腐败变质,应少投或不投。  相似文献   

10.
自一九八一年九月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五批浙东白鹅的肥肝试验。为了进一步探讨填喂餐数、填喂日龄以及多种维生素对白鹅肥肝性能的影响,我们于八三年八至十一月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1 治母畜无乳或泌乳不足。取丝瓜络250g,剪为小块,煎汤让母畜自饮,每1d2次,连用数天;或将活鱼虾1000g,煮汤,加黄豆1000g磨汁后混合喂服;或鸡蛋4个、花生仁250g,加水煮成花生鸡蛋汤,每1d喂2次,连喂2d;或红糖200g、黄酒250mL、鸡蛋1个,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4d。2 治母畜不孕症。母猪不发情,将生鲜韭菜捣成泥状后放入母猪阴道内12~15cm深处即可,每2d一次,2~3次最佳。3 治牛百叶干。取萝卜2.5~4kg,切碎捣烂加猪肉250~300g,一次喂服。4 治仔猪白痢。取生大蒜450g捣碎,加入食醋700mL,密封浸泡4h,再加水300mL,每只…  相似文献   

12.
1喂奶要“三定”一定奶温,2个月奶牛喂奶奶温为35℃~37℃,3月以上为26℃~30℃;二定时间,母牛的初乳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初生奶牛前7d每1d喂4次,7d后1d喂3次;三定喂量,犊牛生后第1d的喂奶量一般是犊重的1/6,即5kg左右。哺乳期一般4~6个月,共需喂奶400~750kg。10d以内的犊牛,每1d喂奶6kg,加水4kg;20~40d,每头每1d喂奶6kg,加水5kg;40~60d,每头每1d喂奶5kg,加水8kg;60~80d,每头每1d喂奶3.5kg,加水5kg。喂奶时,把牛奶盛在小桶或小盆内,将手指放在牛犊…  相似文献   

13.
1 提高饲养水平。根据怀孕母牛的营养需要和不同季节的饲草情况,在冬季和初春枯草期,日粮以青干草、优质黑麦草、氨化秸秆为主,日补喂混合精料(配方为:玉米或小麦35%、米糠或麦麸50%、菜枯10%、骨粉3%、食盐2%)1~2千克;在春末和夏秋盛草期,日粮以野青草为主,满足自由采食,日补喂混合精料0-5~1千克。2 加强孕牛管理。坚持母牛“配后、产前一个月不使役,平时轻使役”的制度,并采取“四不措施”:即使役时不打冷鞭;不喂霉烂草料;清早、出汗、空腹不喂冷水;推磨、踩瓦泥不用孕母牛。3 进行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14.
优质牧草适应性强、易种易管、高产量、高营养,其茎叶柔嫩,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综合营养价值优于一般普通粮食饲料,各种畜禽和草食性鱼类喜食。种植优质牧草,可节省大量精饲料,明显降低饲养成本,大幅度提高养殖经济效益。1牧草的饲喂方法优质牧草一般作为青饲料,采用现收现喂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牧草品种、品质及饲喂对象,直接投喂或切碎或打浆后饲喂,也可制作青贮饲料或将其调制成青干草、草粉或颗粒料与精饲料配合饲喂。鲜草或青贮饲料一般喂量为:大猪3~5千克/日,小猪1~3千克/日;奶牛15~20千克/日;肉牛10~…  相似文献   

15.
阴道脱出症可用茄子秆100~250克,加白矾少许,煎水洗涤,洗涤后整复。子宫炎可用鲜韭菜子120克研末,拌饲料内服喂猪;新鲜艾叶200克(干品减半)加清水2 500毫升,煮沸20分钟,过滤候温,用灌肠器或100毫升金属注射器反复冲刷阴道及子宫。母猪久不发情可用大葱150克,鲜韭菜250克,鲜椿树叶150克,鲜桃叶100克,混合后捣烂,拌料内服,每天1次,连喂3次。母猪缺乳,可用茄子根25克,羊乳根30克,生地15克,当归15克,黄芪15克,水煎内服;鲜黄瓜根300克,鲜虾700克,捣碎喂猪;丝瓜瓤(炒炭),大米(磨浆1各适量,混合喂服;丝瓜络250克,猪蹄1个,共同煮烂,取汁喂服。猪乳房炎可用丝瓜络、芙蓉叶、萱麻根,煎水喂服;或适量丝瓜藤、忍冬藤、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煎水喂服。  相似文献   

16.
秋鸭填饲育肥,就是通过超量供给热能和蛋白质的手段,使鸭在短期内快速增重育肥。 在鸭子长至50~60日龄、体重1.5公斤左右时就可开始填饲。一般秋季填喂12~14天,可使体重短期内增加到2.5公斤以上。 1 填喂饲料 前期饲料以糠麸为主,搭配少量玉米粉、面粉、高粱粉等淀粉饲料,配合适当数量的豆类、豆饼,使粗蛋白水  相似文献   

17.
冬季,气候寒冷,能觅的食物极少。必须适当补喂精料、鲜料和青绿饲料以及鱼粉或配合饲料。补喂次数根据产蛋情况而定。产蛋率在6成左右时,每天补喂3次;在8成以上产蛋率时喂4次,饲料量也要相应增加。每只蛋鸭每天喂100~200克饲料。但不要更换饲料品种,更不...  相似文献   

18.
治鸡白痢病十六方王玉(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沈阳110200)方1:雄黄、黄柏、滑石、霍香各10%,白头翁、马尾连、马齿觅、河子各15%,混合均匀,每只鸡用药0.5g与少量饲料混合制成面团填喂,疗效极佳。方2:将大蒜和马齿觅切碎或捣成泥,与饲料混匀...  相似文献   

19.
1乳鸽出壳后由母鸽喂给白色奶状鸽乳,这期间母鸽宜喂小粒饲料以利消化,如绿豆、糙米、豆粒、小粒玉米、小麦、芝麻等,饲料要清洁不霉变;如喂黄豆必须炒熟,喂量不超过饲料总量的15%,否则乳鸽会拉稀;喂小麦量较大时,将其炒熟效果较好。2乳鸽出壳3天内不要惊动种鸽,以防踩死乳鸽。不要让粪便污染乳鸽。笼养的乳鸽出壳3天后在窝内铺上干沙土;孵出小鸽12天后,种鸽又要产第2窝蛋,将乳鸽拿到下层窝内饲喂,窝内同样铺上一些干沙土,每隔2天清洁1次。3一对乳鸽中途死去一只或出现孵出单仔鸽,可将乳鸽放到相同日龄或相近的…  相似文献   

20.
肉鸭养至45-48日龄时,即进入了育肥阶段,根据鸭的食道平直、膨大部伸缩性强、容纳食物多、填料时不易损伤食道、并能在较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及沉积脂肪能力强、增重快等特点,可采取快速的机械填喂技术。经过10-15天填肥的鸭体重可达2.5公斤左右,且皮下脂肪丰满,肌肉纤维间均匀分布脂肪层,所以鸭肉特别鲜嫩、多汁,也提高了净肉率和屠宰率。在生产实践中养鸭户在填肥期普遍存在鸭子口流粘液、食道肿胀、拉白色或绿色粪便、肢体瘫痪上h地不起等现象,导致大量鸭子宰前死亡,死亡率高达20%-35%,给养鸭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就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