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益生菌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1 特异性免疫 由于原籍菌与宿主组织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抗原性,导致宿主对原籍菌不易产生抗体;对于一些外籍菌或发生定位转移的原籍菌,机体仍然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且这种抗体能象正常的免疫抗体一样提供保护。用无菌动物进行的实验表明,大肠杆菌的生理作用之一是它的广谱免疫原性,如无大肠杆菌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猪瘟免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5组初生仔猪,每头1.5头剂。第1组20头先免疫,1小时后吸初乳。第2组15头,吸初乳后1小时免疫。第5组15头,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75日龄,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1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分别为0.25、0.25及0.21。80日龄,每组各随机抽出4头猪,连同非免疫对照猪6头以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对照猪全死,第1组100%保护,第2组75%保护,第5组50%保护。第1组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免疫剂量下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对规模猪场150头仔猪进行免疫对比试验.结果显示,25~30日龄首免1头份、60~65日龄二免1头份即可达到较好免疫效果,25~30日龄首免2头份、60~65日龄二免2头份免疫效果稍优于免疫1头份,二免后仔猪抗体合格率均达了国家规定的70%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免疫功能是目前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长期以来,人们在红、白细胞之间划有一条严格的颜色线,就是白细胞负责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免疫应答。红细胞仅在血液的气体运输中担负着呼吸功能和血液pH调节,没有免疫功能。20世纪50年代,Nelson[1]首次发现红细胞具有免疫黏  相似文献   

5.
猪瘟不同顺序零天免疫的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3组初生仔猪,每头1.5头剂。第1组20头先免疫,1小时后吸初乳。第2组15头,吸初乳后1小时免疫。每3组13头,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75日龄,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3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分别为0.25、0.23及0.21。80日龄,每组各随机抽出4头猪,连同非免疫对照猪6头以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对照猪全死,第1组100%保护,第2组75%保护,第3组50%保护。第1组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6.
<正>1免疫程序的制定1.1免疫时机的选择要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而合理的免疫程序需要根据动物本身的抗体水平进行制定,才能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母源抗体是一种出现于胎儿或新生动物体内、但来源于母体的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初乳或卵黄传递,使新生动物天然获得被动免疫,其持续时间与动物种  相似文献   

7.
1免疫方法 1.1注射法 注射法分为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刺种法,以颈部皮下注射为最好。肌肉注射分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膀肌肉注射。采用注射免疫时应注意,免疫前、后2-3天用土霉素拌料和多种维生素饮水,产蛋鸡注射免疫最好在下午进行,免疫油剂苗时要摇匀、预温。颈部皮下注射,要注射在颈后段1/3处皮下,  相似文献   

8.
动物接种疫苗后,除了正常的预防接种反应外,常常会发生免疫不良反应和免疫失败等问题,不仅达不到防疫治病的目的,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疫病流行等严重的后果。下面就动物接种免疫后发生免疫不良反应和免疫失败的原因、机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找到具体防制措施。1免疫不良反应免疫不良反应从广义上讲是指动物因为接种疫苗所发生的机体组织器官损害或生理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根据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反应和严重反应。1.1一般不良反应动物疫苗组成成分复杂,通常含有活的或死的微生物、培养微生物的动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母猪配种前一星期和仔猪哺乳前进行超前免疫的试验,证明生猪超前免疫省工、省时、省疫苗,不须二免,能达到预防猪瘟的效果,保护率100%,免疫期长达1年。  相似文献   

10.
导致猪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有疫苗的质量问题,猪机体存在的问题,疫苗运输、保存的问题,还有免疫方法不当或免疫程序不规范都能引起免疫失败。在生产中,免疫方法不当或免疫程序不规范导致免疫失败占很大比重,现就这一现象做一分析。1免疫接种方法不正确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疫苗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免疫接种途径对鸡新城疫(ND)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我们将健康1日龄海兰蛋公鸡雏鸡(48只)随机分为滴鼻免疫组、肌肉注射免疫组、后海穴常规剂量免疫组和后海穴半剂量免疫组,每组12只.分别于第14日龄和28日龄接种新城疫IV系弱毒苗(LaSota株)1羽份/只,后海穴半剂量免疫组接种0.5羽份/只.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7、14、21d和28d称重,无菌操作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的血凝抑制效价(HI).结果显示:与常规途径免疫组相比,后海穴常规剂量免疫组和后海穴半剂量免疫组可显著增强鸡血清NDV特异性HI效价(P<0.05),且显著提高试验鸡只的日增重(P<0.05);滴鼻免疫组与肌肉注射免疫组相比,虽然增加了HI效价,但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说明后海穴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可显著提高鸡血清NDV的HI效价,提高鸡生产性能,同时节约疫苗用量.  相似文献   

12.
疫苗鸡新城疫疫苗分弱毒苗和灭活苗两大类。 (一)弱毒苗 1.毒力弱的弱毒苗,亦称B_1型疫苗。国内目前广泛使用的B_1型疫苗有Ⅱ系(B_1株)、Ⅲ系(F株)及Ⅳ系(La Sota株)。我省生产使用的B_1型疫苗主要是Ⅱ系苗,其优点是对鸡的反应较轻,适于雏鸡和各种鸡使用,缺点是免疫力产生较慢,需7—9天,免疫期较短,2月龄以下鸡仅能维持1—2月(门常平的研究中,Ⅱ系苗首免后的免疫持续期不超过20~25天,紧接着二免,二免后的持续期约为60天),疫苗用量较多,每只鸡滴  相似文献   

13.
猪瘟免疫程序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不同日龄的猪用不同剂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 ,通过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猪瘟抗体监测。结果表明 ,用 1头份猪瘟弱毒疫苗在配种前 1 5d免疫母猪可保证其仔猪体内母源抗体较高 ;对仔猪首免用 1头份猪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在 60日龄用 2头份的猪瘟疫苗进行二免的免疫效果最好 ;阉割等应激反应可降低仔猪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中部某猪场为年生产 50 0 0头仔猪的现代规模化养猪场 ,品种有大约克夏、长白和杜洛克。该场猪瘟免疫程序为 :仔猪 2 0日龄首免 2头剂 ;6 0日龄二免 4头剂 ;后备猪配种前 ( 9月龄 )免疫 4头剂 ;经产母猪在产仔后2 0d免疫 4头剂 ;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 4头剂 ;2 0 0 0年开始成年猪免疫剂量从 4头剂增加到 6头剂 ,种公猪由每年两次增加至 3次。 1 998年 8月以前该场生产正常 ,猪群稳定 ;1 998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三年间两次发生猪瘟 ,猪群及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 发病情况第一次发病从 1 998年 8月 8日开始 ,先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15.
疫苗免疫与生物安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如何制订免疫程序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 ,目的是提高免疫应答的整齐度 ,避免“免疫空白期”和“免疫麻痹”。下述以猪瘟免疫为例 ,在设计免疫程序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1 有条件的猪场 ,应建立免疫监测手段 ,定期对猪群抽样采取血清作血凝抑制试验 ,从而确定接种疫苗的时间 ,以期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1 .2 要根据本场发病季节、日龄、发病概率等调整免疫程序。1 .3  注意疫苗的选择 ,如疫苗的毒力 (弱毒、较弱毒、中等毒力 )、疫苗的类型 (如弱毒苗、油佐剂灭活苗 )、疫苗的种类 (如单价苗、联苗 ) ,如果选择联苗 ,还应考虑到其它疫苗…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免疫程序对猪瘟免疫效果的影响,随机选择大长母猪5头,从每头母猪所产仔猪中各选健康仔猪6头,共30头,每头母猪各选所产仔猪1头组成1组,共分5组,每组6头。A1、A2组,30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B1、B2组,4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C1、C2组,50日龄首免,70日龄二免。经试验,采用30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180日龄免疫抗体保护力仅为75%,已低于80%的技术要求;50日龄首免,70日龄二免,则在50日龄首免时,免疫抗体的有效保护力已降至80%;4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80日龄、110日龄和180日龄测定,免疫抗体的有效保护率均在80%~100%,故从新昌县养猪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4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程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本人于1991年~1993年在非洲赛拉利昂援外工作期间,由于该国工农业及科技都比较落后,种鸡、疫苗供应均是从西欧或北美等国家购进,免疫程序也均由供种鸡场提供。现将荷兰宏大瑞喜(HENDRIX)种鸡场提供的《养鸡指南》中介绍的养鸡免疫程序及免疫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各蛋鸡养鸡场、专业户参考。1 免疫程序(见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市规摸性养鸡户(场)迅速崛起,但是有的养鸡户由于鸡群免疫失败爆发鸡新城疫(ND)造成严重损失,发展的热情受到了挫伤。为了寻找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我们从鸡群饲养管理,鸡新城疫免疫程序,免疫技术,疫苗及其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并选用了养鸡户(场)较多采用的5~7日龄首免,40~45日龄加强免疫,150~180日龄补免一次的免疫程序,对某鸡群做了鸡新城疫免疫试验。用微量红细胞凝集抑制(H1)检验方法,对免疫全过程的抗体水平进行了监测,目的在于对我市较多采用的ND免疫程序及效果作出评价,指导养鸡户采取…  相似文献   

19.
巴州区猪瘟免疫现状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现状及问题1.1 免疫空白严重 由于我区农村普遍实行春季(3、4月)、秋季(10、11月)两次免疫,与平时补针相结合的做法,但部分乡镇生猪交易市场补针工作又  相似文献   

20.
家禽不同免疫方法在免疫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炜 《北方牧业》2013,(23):21+23
众所周知,免疫在养殖业的疫病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免疫接种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现介绍一下采用不同的免疫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注射法注射免疫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免疫前后2天及当天不要进行消毒,以确保免疫效果;进行注射免疫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