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集团合作育成的三系优质超级杂交稻组合,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目前已成为浙江省重点推广组合。总结了中浙优1号自2003年以来各地示范推广的情况以及在浙江省内外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表现,分析了中浙优1号快速推广的主要原因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稻米》2006,(6):56-56
日前,农业部公布了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198个农作物品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作为第一选育单位选育的中早25、内2优6号(国稻6号)、中浙优634(中浙优2号)、中百优1号(中丰1号)和中旱221等5个新品种(组合)榜上有名。现将该5个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浙优1号系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中浙A与恢复系航恢570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在福建省宁德市进行示范种植,表现分蘖力强、长势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总结了中浙优1号在宁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2016年采用自然诱发方法测定了金华市10个单季稻主栽品种稻曲病的发病情况,并对其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甬优17、春优84、中浙优8号、甬优1540、丰两优香1号和Y两优2号对稻曲病的抗性较好,而甬优15、甬优9号、浙优18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优质杂交籼稻中浙优8号安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浙优8号(中浙A/T-8)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浙江省遂昌、莲都等地历年气象资料和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中浙优8号安全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浙优1号在尤溪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中浙A与恢复系航恢570组配而成的杂交优质稻新品种。近年来,尤溪县引进作中稻试验、示范,表现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剑叶窄挺直、熟期转色好、米质优、丰产性好等特点。总结了中浙优1号在尤溪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浙优8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用中浙A与T-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稻品种,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2016年起引进清流县山区种植,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具有适应性强、分蘖力较强及丰产性较好的特点。总结了中浙优8号在清流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中浙优1号在浙南作连晚试种结果与栽培技术集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稻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新组合。2003年引入乐清市作连晚试种,表现出优质、高产、高抗、株型佳、长相长势好等优点。介绍了根据中浙优1特征特性和当地条件总结的连晚种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高产杂交晚粳稻新组合浙优12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浙优12号系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2008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浙江省区试和试种示范中,浙优12号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浙江省晚稻稻区直播栽培。本文主要介绍了浙优12号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龙岩市新罗区,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比较宜优673、天优673、内优航148、两优616、两优667、宜优115、川香优6号、金农2优3号、中浙优1号和中浙优8号共10个水稻品种的再生能力,并分析了各品种再生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宜优115、内优航148、宜优673不仅头季稻产量高,且再生能力强,可作为当地再生稻的圭推品种;头季稻有效穗与再生稻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再生稻有效穗与再生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