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目的】了解油棕雌、雄花序的发育规律及在形态学和细胞组织学水平上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油棕花序性别分化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取油棕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序,测量其长度和质量,制作石蜡切片后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组织学特点。【结果】油棕花序的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雌雄未显性期和雌雄显性期,且雌雄未显性期发育时间比雌雄显性期长得多,约占总时期的80%。雌雄未显性期与雌雄显性期间存在一个花序长度和质量呈指数式迅速增长的时期,即花序发育指数增长期(EGSI)。油棕花性别分化之初,花序开始迅速发育,进入EGSI。油棕雌、雄花序在发育过程中的不同之处表现为:雌花有一个两性期阶段,由一个有功能的雌花及两侧的伴随雄花组成,伴随雄花选择性败育,雌花成为单性花;而性别分化后,雄花不存在两性期阶段,直接进入单性期阶段。油棕雌、雄花序每个小穗轴上花原基分生组织数目明显不同,雄花花原基的数量远多于雌花花原基,具有数量级差别。【结论】油棕花序发育过程中存在EGSI。幼嫩雌、雄花序的花原基分生组织数目显著不同,根据花原基分生组织的数量可判断尚未从叶片基部露出的幼嫩花序性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烯利对苦瓜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苦瓜性别表现的影响,为苦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苗期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苦瓜叶面和茎尖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以喷蒸馏水为对照(CK),分别于施药后第0、10、20和30 d取茎尖样品测定POD、CAT和SOD活性,观察移栽后苦瓜的第一雌、雄花节位,计算前35节雌花节率.[结果]在各测定时期,50.0和10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的POD活性均高于同期其他处理,最高值均出现在施药后第30 d.5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33号的SOD活性均低于同期其他处理,以施药后第30 d时最低,为CK的32.7%;10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41号的SOD活性均低于同期其他处理,以施药后第30 d时最低,为CK的45.1%.乙烯利处理后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的CAT活性变化趋势与SOD变化趋势一致.50.0 mg/L乙烯利处理如玉33号的第一雌、雄花节位最低,分别为8.0和5.2节,雌花节率最高,为0.465,且均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100.0 mg/L处理如玉41号的第一雌、雄花节位最低,分别为9.8和6.2节,雌花节率最高,为0.512,也均与CK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喷施乙烯利可使苦瓜茎尖的POD活性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有效降低苦瓜第一雌、雄花节位,提高雌花节率,以分别喷施50.0和100.0 mg/L乙烯利对如玉33号和如玉41号提早开花、增加早期雌花数量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西葫芦的性别表现与化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乙烯利诱导雌花、用赤霉素和AgNO3诱导雄花以控制西葫芦花的性别表现。用不同的处理浓度:乙烯利(50/100/1000mg/L)、赤霉素(50/100mg/L )、AgNO3(200/300mg/L),不同的处理时期(子叶平展期/4叶期),对不同栽培品种进行处理,观察统计0-20节内雌花、雄花形成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最佳处理水平。结果表明,利用化学物质可以控制西葫芦性别表现。乙烯利50mg/L、GA31000mg/L、AgNO3300mg/L为最佳诱导剂浓度,处理时期以子叶平展期为佳,不同处理方法性别表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栽培品种对诱导的反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杜亚琳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9):1457-1462
【目的】克隆黄瓜酪氨酸硫化转移酶基因(CsTPST),并分析植物多肽在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为研究CsTPST的功能及多肽与乙烯在黄瓜发育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方法】以拟南芥TPST蛋白序列信息为基础进行同源比对,经PCR扩增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CsTPST基因序列信息、结构和亲缘关系,并利用qRT-PCR对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CsTPST基因cDNA全长789 bp,编码262个氨基酸。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sTPST蛋白与甜瓜的TPST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其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3%。 qRT-PCR分析结果表明,CsTPST基因在黄瓜雌花、根和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在雄花和茎中表达量较低。此外,CsTPST基因在乙烯合成促进剂ACC处理的黄瓜叶片中上调表达,而在乙烯合成抑制剂AVG处理下呈下调表达。 CsTPST基因启动子能激活GFP基因的表达。【结论】CsTSPT基因是一个受乙烯诱导表达的基因,可供开展CsTPST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性别决定的分子机理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筛选的14对SSR标记对9株雌雄同株黄连木上不同类型的花序进行基因型稳定性研究,同时对河南和河北地区140份黄连木样本进行UPGMA聚类分析,以探究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河南马鞍山和西齐地区,雌雄同株树上两性花的数量多于混合花序的数量,雌花序和雄花序数量基本相等;而在河北老姑和杨家庵地区,混合花序的数量多于两性花的数量,雌花序的数量多于雄花序。雌雄同株树上不同类型花序的DNA条带没有差异,表明不同性别类型在同一株树上的可变表达不是DNA变异造成的。聚类结果表明,河南马鞍山和西齐地区3种性别类型黄连木样本的亲缘关系均较近;河北老姑和杨家庵地区雌雄同株树与雌雄同株树、雌树亲缘关系较近;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性别类型黄连木之间均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无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蓖麻镶嵌系与雌性系间的生理差异,为蓖麻性别分化调控及其育种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以相同遗传背景的蓖麻镶嵌系和蓖麻雌性系为材料,分别在现蕾期和盛花期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 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营养物质及内源激素进行分析。【结果】现蕾期,镶嵌系蓖麻的可溶性糖和细胞分裂素含 量显著高于雌性系,比雌性系分别高 36.9%、61.5%,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雌性系,为 25.6%。盛花期,蓖麻镶 嵌系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含量比雌性系显著升高,分别为 15.2%、23.3%、 13.8%、33.5%、73.8%,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和脱落酸含量显著下降,分别为 38.0%、54.9%、14.8%。【结论】 蓖麻镶嵌雄花的形成先以可溶性糖和细胞分裂素增加为特征,之后伴随营养物质消耗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与净 光合速率的上升和赤霉素、生长素与乙烯水平的提高以及脱落酸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三种化学物质对西葫芦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烯利诱导雌花、用赤霉素和AgNO3诱导雄花以控制西葫芦花的性别表现。用不同处理浓度的乙烯利(50、100mg/L)、GA3(50、100、1OOOmg/L)、AgNO3(200、300mg/L),在不同处理时期(子叶平展期和4叶期).对不同栽培品种进行处理,观察统计1~20节内雌花、雄花形成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最佳处理水平。结果表明.利用化学物质可以控制西葫芦性别表现。乙烯利50mg/L、GA3 1000mg/L、AgNO3 300mg/L为最佳诱导剂浓度,处理时期以子叶平展期为佳,不同处理方法对性别表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栽培品种对诱导的反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普通丝瓜第1雌、雄花分化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普通丝瓜早、中熟品种第1雄、雌花发育的不同阶段所对应的苗龄、叶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丝瓜子叶期茎尖已开始花芽分化,雄花先于雌花发育。早熟品种苗龄12 d、幼苗2~3叶期,中熟品种苗龄16 d、幼苗3~5叶期,雄蕊原基发生;早熟品种苗龄22 d、幼苗5~7叶期,中熟品种苗龄30d,幼苗8~10叶期,雌蕊原基开始出现。中熟品种的第1雄花节位比早熟品种高1~3个节位、第1雌花节位相应高3~5个节位。  相似文献   

9.
于节瓜5叶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赤霉素(GA3)、乙烯利与赤霉素混合三种激素处理植株,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激素处理随着浓度的升高,植株高度、茎粗、节间长逐渐减小,单一激素处理、混合激素处理对节瓜植株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A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乙烯利的作用;200 mg/L GA3能够降低节瓜第一雄花节位并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60 mg/L的乙烯利能够降低第一雌花的节位并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0.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在偶然情况下也出现两性花.一般雄花比雌花出现的早,雌花出现的部位由品种和外界条件决定.早熟品种第三至四节出现雌花,而晚熟品种第八至十节以上才出现雌花.  相似文献   

11.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thylene in sexual determination in ramie, the ethylene release rates in ramie stem apex of different sex, bud of the same node in female and hermaphrodite ramie in the second crop, and single inflorescence of different sex in hermaphrodite ramie were measur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Effects of two ethylene inhibitors on sex expression in ramie were investigated. The ethylene release rate of stem apex was higher in the second crop or female ramie than that in the third crop or hermaphrodite ramie during growth. Although ethylene release rates between lower nodes and higher nodes were little different, it was lower in the middle nodes in hermaphrodite ramie. The ethylene release rates were higher in the higher nodes of female ramie at the second crop. At the third crop, the ethylene release rates were higher in lower nodes, lower in middle nodes and then highest in higher nodes in female ramie. However, an opposite ethylene release pattern was observed in hermaphrodite ramie. The ethylene release rate was higher in female flower than male flower and mixed inflorescence in hermaphrodite ramie. The male flower could be distinctly induced by AVG (aminooethoxyvinylglycine). The node of the first male flower, percentage of female flowers and ratio of female flowers to male in ramie were evidently depressed by AVG in contrast to water. The percentage of mixed male and female flowers was also increased and the percentage of female flower decreased by spraying AgNO3. There w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ual differentiation and ethylene release rate in ramie. The female ramie could be induced by high ethylene release rate. The female flower could be inhibited by AVG and AgNO3. AVG at a concentration of 300 mg L^-1 was most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2.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幼穗中乙烯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小麦发育的 Feekes8.5时期用化学杂交剂 GENESIS进行处理 ,分别在小麦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测定幼穗中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研究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乙烯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化学杂交剂 GENESIS诱导后 ,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在 3个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随着 GENESIS喷施剂量的增加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率也相应增加 ,同时幼穗中乙烯释放量也表现出相同的增长趋势。表明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生化机理在于 GENESIS诱导小麦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增加 ,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小麦雄性不育有直接关系。同时 ,利用乙烯合成抑制剂 (AVG)处理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后 ,内源乙烯释放速率降低 ,育性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3.
番木瓜性别连锁的AFLP及其SCAR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是具有雌性、雄性和兼性性别分化,在热带和亚热带广泛种植的果树作物。番木瓜植株性别的早期确定对果园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与番木瓜性别连锁AFLP分子标记的克隆、测序和PCR引物设计,将31个与番木瓜性别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并在具有不同性别分化的番木瓜植株和分离群体上进行验证。【结果】有16个SCAR标记在番木瓜雌性、兼性和雄性植株DNA样品上可扩增出多态性,在F2代分离群体上均与兼性性别共分离,可以有效地区分雌性株和兼性株或雄性株;另有15个SCAR标记在雌性、兼性和雄性植株DNA样品上没有扩增出多态性,不同性别DNA样品均扩增出相同大小的DNA片段。【结论】这些AFLP转化来的SCAR标记既可以作为与番木瓜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早期性别分子诊断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又可以作为探针筛选番木瓜大片段基因组BAC文库,构建性别控制基因染色体区域的物理图谱。  相似文献   

14.
用节成性不同的黄瓜品种,研究了种子萌发中乙烯释放量,过氧化氨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品种性型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刚吸胀的种子无乙烯释放,将萌发时乙烯量迅速上升,萌发盛期出现第一个高峰,们根出现时达最高峰,后陡降,CAT和POD活性在种子萌发中波动上升;三者均与雌花节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5**,0.9768“,0.9481“。乙烯直接影响性型,CAT和PO D通过乙烯影响性型,与乙烯释放量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964”“和0.9959””·  相似文献   

15.
用4年试验探讨AVG(2-aminoethoxyvinylglycine)对防止“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有效处理时期和浓度。试验在开发前1-3周分别采用25,50,75,100,300mg.L^-1的5种浓度。结果表明AVG处理可以明显促进葡萄坐果和有核果粒率。处理最佳时期为盛花前2周、最佳处理浓度为100mg.L^-1。同时AVG处理呈现处理时期越早期则需有效浓度越高、处理时期越晚则所需有效浓度越低趋势,处理后对收获果实的品质没有影响。此外,AVG处理明显抑制小花中ACC含量和乙烯释放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了解栽培高山红景天花器的形态结构。[方法]对高山红景天不同性别植株的花器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高山红景天是多型的性别类型,有雌株、雄株、雌雄同株。雌雄同株是雄花、两性花同株类型,即一个植株的不同茎上着生雄花和两性花两种花序,两性花的花序中也有不同比例的雄花和两性花;高山红景天雌蕊心皮数目4为基本型,雄蕊花药数目8为基本型,两性花的雌蕊心皮和雄蕊花药数目都比单性花少的变异类型多。[结论]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进行高山红景天性别分化机理、性别利用、生殖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乙烯对大豆产量及花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豆品种铁丰31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浓度乙烯抑制剂AVG(aminoethoxyvinylglycine)和促进剂ACC(1-aminocy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对大豆花形态、花粉及单株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经AVG处理后,与对照相比.成花量、花长度、花瓣长度、雄蕊柱长、花粉量、花粉管长度、秸杆重、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随浓度增加而上升,花粉败育率下降,ACC处理的效果与AVG相反.两种处理对大豆花粉萌发率无明显影响.花粉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VG处理的花粉长度增加,ACC处理的花粉部分出现扭曲与变形.  相似文献   

18.
以栽培高山红景天花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不同性别高山红景天花器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高山红景天花器的解剖结构有所不同,且雌花和两性花的子房内均有数目不等的胚珠发育,而雄花子房内无胚珠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间性猪的生殖遗传发育基础和优化猪的种质资源,对一例间性猪进行了外部形态、细胞遗传、性激素、解剖以及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方法】5月龄间性大白猪为试验组,以与试验组同窝的正常公母猪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内外生殖器官检察;PCR检测SRY基因;染色体组型和带型分析,取外周血进行常规短期淋巴细胞培养,获取中期细胞分裂相,制成染色体标本,G显带和C显带处理;放射免疫法测定静脉血睾酮(testosterone, T)、雌二醇(estradiol, E2)、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孕酮(progesterone, PRG)和催乳素(prolactin, PRL)含量;生殖腺病理切片制做及观察,取2 cm×2 cm大小生殖腺组织,10%甲醛固定后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制作,苏木(Hematoxylin)与伊红(Eosin)染色(H.E.染色),镜检并显微照相;下丘脑和垂体电镜切片制做及观察,取2 mm×2 mm大小脑部组织,2.5%戊二醛固定后进行常规电镜切片制作,透射电镜观察并拍摄。【结果】结果表明,间性猪外生殖器为雌性表型,外阴位于肛门下方,阴蒂肿大突出于阴门之外,左侧可见睾丸,右侧隐睾,阴囊发育良好。间性猪和正常母猪染色体组型为38, XX,SRY阴性,核型组成为10sm+4st+12m+12t,G带带型没有差异,C带的显带基本相似,1、3、4、6、8、9、10、13、14和16号染色体均不同程度显带,以圆形带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及臂比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睾酮和雌二醇水平均介于正常公、母猪之间,促黄体素、促卵泡素、孕酮和催乳素水平均高于正常母猪,LH/FSH比值明显低于正常母猪。剖检发现间性猪有雌雄两性生殖腺,有两个卵睾体,左侧有附睾,子宫体、子宫角和阴道明显退化,阴蒂中隐藏有假阴茎。病理组织镜检发现卵睾体为睾丸和卵巢混合组织,柱状上皮细胞退化,有正常莱氏细胞,无精原细胞或其残留物存在;附睾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正常,内腔无精细胞或其残留物;子宫内膜有较低程度退化,部分内膜腺正常。试验组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细胞较对照组发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神经元核大且饱满,细胞器增多并融合;垂体以促性腺激素细胞为主,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分泌颗粒大小不均;催乳素细胞数量较正常母猪多,分泌颗粒电子密度也较大。【结论】该间性猪为真间性,无染色体易位现象,性激素紊乱,无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