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几年,作物轮作现象严重,为研究连作、轮作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2009—2014年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不同年限轮作后,对玉米的株高影响不显著,而对大豆的株高影响非常显著;玉米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量、单株粒重、单位面积产量均为T3(豆-豆-玉)最大,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量、单株粒重、单位面积产量均为T2(豆-玉)最大;玉米单位面积产量T3(豆-豆-玉)达10 954.82kg/hm~2,较T1(玉米连作)增产27.37%,大豆单位面积产量T2(豆-玉)达2128.46 kg/hm~2,较T9(大豆连作)增产26.89%,可见,玉米和大豆不同年限轮作可有效提高2种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典型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定位试验,设5个处理,即不施肥(NoF)、玉米连作正常施用化肥(LZ)、玉米-大豆轮作正常施用化肥(CF)、玉米-大豆轮作正常施用化肥+15 000 kg/hm2有机肥(CF+15T)和玉米-大豆轮作正常施用化肥+30 000 kg/hm2有机肥(CF+30T),研究连续4年增施有机肥后对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和子粒中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淀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CF处理相比,LZ处理玉米产量比CF处理降低15%,连续4年增施有机肥后玉米产量呈增加趋势,CF+15T处理和CF+30T处理玉米产量比CF处理高8.8%和13%。单施化肥处理下连作与轮作玉米子粒品质指标差异不大,轮作处理后连续4年增施有机肥处理的玉米子粒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着施用有机肥的量增加而增加,对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同LZ和CF处理相比,连续4年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玉米子粒中K、Na、Mg和P含量,Ca、Mn、Fe和Zn含量无显著变化。因此,黑土区玉米连作减产,对品质影响不大。玉米-大豆轮作制度下连续4年增施1...  相似文献   

3.
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在山西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在山西的增产效果及筛选适宜的大豆品种,应用大豆品种汾豆78与玉米品种大丰30研究了山西省传统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与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对比,应用大豆品种汾豆78、79、56、92及93与玉米品种大丰30进行了大豆新品种筛选。测定了大豆苗期、盛花期、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大豆成熟后的品质,大豆玉米成熟后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与传统套作模式相比,带状复种技术下大豆植株总叶绿素、籽粒蛋白质及油脂含量更高,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分别为42.28%和19.84%,大豆与玉米产量分别为531.0和9 514.5 kg·hm~(-2),分别增产6.6%和70.7%。大豆新品种筛选结果显示,汾豆93在植株生长后期干物质及叶绿素含量最高,植株性状最佳,成熟后籽粒的品质最好,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分别为44.08%和20.2%,玉米大豆综合产量最高,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分别为894.0及10 550.7 kg·hm-2,比对照组分别增产了68.7%和10.9%。表明这种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适合在山西省生态环境条件下应用推广,汾豆93与大丰30是"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模式较好的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大豆轮作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长期连作带来的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依据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分析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作物种植模式,分别为玉米连作(MC)、玉米-大豆轮作(M-S)、玉米-玉米-大豆轮作(M-M-S),于秋季测定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性状,并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产值效益.结...  相似文献   

5.
华南春大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及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华南春大豆生产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计,选用桂春豆106开展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和推荐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配施可明显提高华南春大豆产量,各肥料因素对大豆产量的增产效应依次为磷氮钾,氮、磷、钾三因素之间存在互作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氮磷磷钾氮钾;经模型最优分析表明采用三元肥效函数模型做出施肥决策是合理可行的,经回归模型的拟合得出推荐施肥量,达到最高产量时氮(N)、磷(P_2O_5)和钾(K_2O)的施肥量分别为80.6,21.6和58.4 kg·hm~(-2),达到最佳经济产量时氮(N)、磷(P_2O_5)、钾(K_2O)的施肥量分别为75.5,21.3和54.1 kg·hm~(-2)。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华南地区春大豆合理施肥提供指导,为下一步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使用传统回归模型对大豆种植密度及施肥量进行优化时存在的拟合精度低、优化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优化方法。将大豆种植密度、N、P_2O_5、K_2O施用量作为试验因素,产量作为影响指标,选取黑河43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正交旋转试验,获得各处理下大豆产量数据。对种植密度、施肥量与产量关系构建RBF神经网络拟合模型,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种植密度42.65×10~4株·hm~(-2)、施N量61.82 kg·hm~(-2)、施P_2O_5量106.05 kg·hm~(-2)、施K_2O量19.81 kg·hm~(-2),该配比下大豆产量为3 821.48 kg·hm~(-2)。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最优配比下大豆实际产量为3 742.29 kg·hm~(-2),与优化结果相对误差为-2.17%,表明该方法有效,且优化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鲁西北地区适宜间作的大豆/玉米组合品种,以9个不同间作大豆/玉米品种组合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间作组合中的大豆和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齐黄34×(玉米)登海605、(大豆)冀豆12×(玉米)登海605组合中参试大豆品种与理想参考品种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938 1和0.937 8,大豆产量分别为2 155.17和2 119.54 kg·hm~(-2);参试玉米品种与理想参考品种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987 5和0.939 2,玉米产量分别为5 700.69和5 592.18 kg·hm~(-2),这两个间作组合中大豆、玉米综合性状表现最为优良,且综合产量较高,综合经济效益较好,适宜在鲁西北间作大豆/玉米种植模式中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聚磷酸铵溶液在春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东北典型黑土上设置聚磷酸铵新型液体氮磷复合肥溶液的不同用量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玉米产量、磷肥利用效率及农田磷素盈余状况的影响,明确聚磷酸铵溶液在玉米施用上的最佳施用量。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磷养分投入量在75 kg/hm~2时,玉米产量、干物质量及磷素积累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两年的磷肥利用率分别为25.0%和24.5%;当施磷量超过75 kg/hm~2时,产量不再显著提升,磷肥利用率逐渐降低。试验期间内,磷养分投入量在75和90 kg/hm~2处理的土壤磷盈余为分别为-19 kg/hm~2和2 kg/hm~2。通过综合分析两年的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和农田磷素盈余量情况,确定聚磷酸铵溶液最佳施用量为75~90 kg/hm~2,可满足当季玉米的高产养分需求,减施磷肥达15%~20%,达到减肥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宁南山区春玉米施肥现状及减施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南山区的固原市原州区和彭阳县调查65个春玉米种植户的产量、施肥量及肥料种类等。结果表明,该区域春玉米平均产量为9.4 t/hm~2,80%的调查农户春玉米产量处在适中及偏低以下水平(10.5 t/hm~2)。春玉米生产中N、P_2O_5、K2O养分的平均用量分别为353、253、370 kg/hm~2,其中,化肥N、P_2O_5投入分别为314、175 kg/hm~2,K2O全部来自有机肥。有机肥以牛粪为主(施用比例达89.2%),平均用量为25.6 t/hm~2。氮、磷养分的平均偏生产力分别是31.6、61.1 kg/kg;46.2%农户的化肥N施用量为300~400 kg/hm~2,52.3%农户的化肥P_2O_5用量为100~200 kg/hm~2;72.3%、83.0%的农户分别施用过量的化肥N、P_2O_5;化肥种类以二铵、尿素为主(施用比例分别达86.2%、83.1%)。该区域氮磷化肥减施潜力分别为26.8%和37.1%,宁南山区春玉米在有机肥大量施用的条件下,化肥氮磷减施是节本增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麦/玉/豆轮作制度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麦/玉/豆轮作制度下,通过在不同年份改变施肥量,研究前茬作物的肥料残效和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玉/豆轮作与大豆连作相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各处理平均株高较连作处理增加25.6%,单株荚数增加90.2%,单株粒数增加158.2%,茎粗增加10.5%.不同施肥水平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同样在轮作制度下,年际问调整化肥施用量,可以获得较好的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1.
稻田年内水旱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经过6年的稻田年内水旱轮作(两旱一水的麦-玉米-稻)和水水连作(麦-稻-稻)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不论哪一种复种轮作方式均可使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增加,并可以明显增加土壤速效N、P、K养分,也可使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如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增加,土壤固液相比减低。从两种不同种植方式来看,年内水水连作比年内水旱轮作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全N、全P含量增加,但年内水旱轮作的土壤速效N、P、K含量则比年内水水连作高。年内水旱轮作更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从而使土壤好气性微生物增加,厌气性微生物减少,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下降。试验结果还表明年内水旱轮作使晚季稻田土壤速效养分明显增加,从而有利于晚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菜稻菜轮作模式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提出的一种高效利用并能改善土壤环境的耕作模式。为探讨菜稻菜模式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以蔬菜连作、水稻连作作为对照,在东莞市开展大田试验,研究菜稻菜模式下土壤Cd各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农作物可食部分对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稻菜轮作和蔬菜连作对Cd全量及赋存形态无明显影响,水稻连作处理能降低耕层土壤Cd全量、可交换态、可氧化态、残渣态含量;土壤中Cd大多以活性较高的形态存在,各赋存形态的含量高低顺序为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土壤中Cd可还原态能与可氧化态、残渣态进行相互转化;水稻对Cd的富集能力要远高于蔬菜,在推广菜稻菜模式时要慎重考虑水稻Cd的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01-2003年在广西南宁对在第二轮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六个品种进行了两年新植两年宿根生产试验。结果新植与宿根平均的蔗茎产量以福农91-21为最高,云蔗89-7第二,闽糖92-649产量最低。与CK1比较只有福农91-21、云蔗89-7增产,粤糖89-240与CK1平产,其余品种都减产。与CK2比较所有参试品种都增产。含糖量则是云蔗89-7居首位,福农91-21居第二位,比两CK增产;粤糖89-240和桂糖91-116位居第三和第四,也比两CK增产;闽糖92-469的含糖量最低。平均蔗糖分高于两CK的有C29、桂糖91-116、粤糖89-240和闽糖92-649。其中,位居第一、第二的C29和桂糖91-116的平均蔗糖分高达16.52%和16.39%,分别比CK1高1.64%和1.51%,分别比CK2高1.30%和1.17%。在六个参试品种中福农91-21、云蔗89-7、粤糖89-240和桂糖91-116的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4.
稻田年内水旱轮作的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麦-稻-稻和麦-玉米-稻两种种植方式6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对稻田年内水旱轮作的后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内水旱轮作能显著地提高后作晚稻和大麦产量,但后效持续时间不长,到第三季后作物早稻增产已不明显。生产上两种种植方式以隔年轮换为好。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年内水旱轮作改善土壤通透性,能增加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和提高根系活力,促进了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从而增加晚稻有效穗、结实率和实粒数,增加大麦有效穗和千粒重。试验也表明,增施肥料会降低轮作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甜菜不同轮作年限对产质量及耕层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碳酸盐黑钙土进行连续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甜菜不同轮作年限处理的耕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甜菜产质量与发病率不同,5年轮作微生物总数及甜菜根产量、产糖量高于3、4年轮作,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病率低于3、4年轮作。  相似文献   

16.
休闲与轮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休闲与轮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盆栽模拟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休闲、轮作和连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孢囊线虫的孵化不受寄主或寄主种类的影响;不同处理土壤中二龄幼虫数量以及孢囊内的虫口密度变化趋势一致,河北地区燕麦孢囊线虫孵化高峰期主要在3-4月份。休闲一年后燕麦孢囊线虫的减退率为89.8%。小麦与茄子、甜瓜和冬瓜轮作一年后线虫减退率分别为93.8%、90.7%和90.7%,轮作二年后线虫减退率为98.8%。在自然病田,小麦连作一年后虫口密度上升36.8%,连作两年后虫口密度上升49.2%。说明小麦连作后燕麦孢囊线虫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休闲或轮作一年以上可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燕麦孢囊线虫的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7.
免耕稻油轮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油轮作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重要耕作制度.从农业节肥减药、生态高效、机械化轻简栽培等视角出发,提出了适合湖南地区的免耕稻油轮作模式,阐述了关键技术,分析其可行性,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形成、物质循环、肥力变化和物质降解等影响重大,是衡量土壤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巨大,间接地影响着土壤质量。文中综述了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因素,连、轮作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菜—稻轮作是建瓯市低海拔地区近年来的主要栽培模式,具有提高粮食单产、经济效益,减轻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作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介绍了建瓯市菜—稻轮作生产模式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