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肉仔鸡和父母代雄性岭南黄肉雏鸡各160羽,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AA肉鸡和岭南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样品为模板,研究不同品种肉鸡肠道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十二指肠和空肠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回肠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品种肉鸡rBAT和y+LAT2 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从2~30d不断升高,44d下降,55d回升;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热应激环境下育成鸡肠道菌群以及黏膜结构的变化,揭示热应激下家禽肠道中正常菌群定植与黏膜结构变化的相关性,选取健康状况相似的10周龄日照琅琊鸡96只,设适温对照组((24±1)℃,Ⅰ)和高温组((38±1)℃),随机分在2个人工环境气候舱中饲养,试验期为14d。采用16SrDNA PCR-DGGE技术,分析热应激处理后1d(Ⅱ)、7d(Ⅲ)和14d(Ⅳ)时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部位内容物细菌群落多样性以及组织黏膜形态变化、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结果表明:热应激持续时间越长,对回肠部位菌群影响越大,Ⅲ组十二指肠与回肠部位优势细菌菌群组成分离明显;Ⅳ组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部位优势细菌菌群组成具有明显差异。不同热应激时段在空肠部位可检测到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螺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iralis)、Plebeius杆菌属细菌(Bacteroides plebeius strain)和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而回肠部位可检测到拟杆菌属(Bacteroidetes)和不可培养的细菌等;Ⅲ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宽度、隐窝深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肠段的绒毛长度均明显下降,其中回肠绒毛长度减少最为显著(P0.05);十二指肠、空肠隐窝深度及V/C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各肠段肠壁厚度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Ⅲ组空肠和回肠内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其中回肠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热应激对育成鸡各肠段细菌菌群组成的影响很大,并且黏膜组织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破坏消化道菌群平衡,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肠道的菌群组成结构及多样性,为深入研究锦鲤肠道菌群的功能及肠道不同部位的生理功能的分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锦鲤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肠道细菌,通过传统培养技术,采用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对肠道细菌进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别提取3个肠段的肠道菌群基因组DNA,进一步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3个肠段的菌群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前肠、中肠和后肠样本测序后分别得到48659、47013和47819条有效序列,按97%相似性水平划分OTU后,分别得到1555、1294和1423个OUTs。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后肠菌群样本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最高。在门水平上,前肠、中肠和后肠丰度最高的5个菌门均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推测这些菌门是锦鲤肠道的核心细菌类群,但各菌门在不同部位的相对丰度有差异。构建的物种丰度热图显示相对丰度最高的前10类菌属相同,但某些菌属在肠道不同部位的相对丰度有较大差异,如代尔夫特菌属(Delft)、弓形菌属(Toxoplasma)。UniFrac分析显示中肠和后肠的肠道菌群聚为一支,表明这2个部位菌群组成结构相似度较高。【结论】锦鲤肠道不同部位具有独特的菌群结构,可能会影响肠道不同部位功能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哺乳期藏猪肠道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的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藏猪仔猪肠道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NAGS)在哺乳期的表达变化。【方法】克隆藏仔猪的NAGS基因,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1、7、21、28和35日龄的哺乳藏仔猪空肠和回肠中NAGS 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丰度。【结果】7~35日龄藏仔猪空肠与回肠的NAGS mRNA表达水平(P<0.05)和蛋白丰度(P<0.01)均随日龄增长呈线性下降趋势。【结论】哺乳期仔猪的空肠和回肠NAG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日龄增长而下降,可能是内源性精氨酸合成减少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沂蒙黑山羊羔小肠发育、菌群多样性及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沂蒙黑山羊早期断奶羔羊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双胎沂蒙黑山羊羔羊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其中,对照组(Ⅰ组)羔羊随母哺乳至75日龄,试验组(Ⅱ组)于10日龄断奶后饲喂代乳粉。分别于试验的第10、15、25、45和75 天称羔羊活体重以及屠宰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重量,并收集各肠段内容物、黏膜组织样品。采用16S rDNA的PCR-DGG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小肠菌群定植规律及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GLUT-2)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Ⅱ组羔羊45 d时平均日增重和空肠、回肠重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75 d时平均日增重和回肠重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十二指肠在45和75 d、空肠在15 d及回肠在10 d时两组间菌群变化较为明显,二者菌群多样性指数回肠最高,其次空肠、十二指肠;两组各肠段优势菌群均为溶淀粉乳杆菌和普雷沃氏菌属,但随着日龄增加,Ⅰ组各肠段益生菌属总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Ⅱ组却与此相反。Ⅱ组在10 d时SGLT-1和GLUT-2基因mRNA表达量最低,而25 d后Ⅱ组表达量均高于Ⅰ组,且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基因表达量呈现肠段部位间差异,其中SGLT-1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空肠最大,十二指肠最低,而GLUT-2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十二指肠最大,回肠最低。【结论】饲喂代乳粉在第25 天时可促进沂蒙黑山羊早期断奶羔羊空肠、回肠有益菌提前定植,并通过调控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而引起葡萄糖吸收转运的改变,进而影响羔羊后期肠道组织及机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DGGE和Q–PCR技术,分析黑眉锦蛇空肠、回肠和直肠中菌群的结构。结果显示:黑眉锦蛇空肠、回肠和直肠中菌群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4、3.14、2.69,均匀度分别为0.78、0.86、0.74,丰富度分别为17.20、23.40、14.80,且各肠段中均以厚壁菌门细菌和拟杆菌门细菌居多,总菌和厚壁菌门细菌、拟杆菌门细菌的丰度分别达10~(8.07)、10~(6.82)和10~(6.30) CFU/g以上,梭菌属细菌、乳酸菌属细菌和Akkermansia细菌的丰度均达10~(5.05)CFU/g以上,且其丰度均随肠道沿头部向尾部的方向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直肠中的丰度低于空肠中的;肠球菌属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的丰度均在10~(6.11) CFU/g以上,其在直肠中的丰度高于空肠中的。结果表明:黑眉锦蛇肠道中拟杆菌门细菌和厚壁菌门细菌为优势菌群;菌群的丰度随肠道沿头部向尾部的方向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益生菌在直肠中的丰度低于在空肠中的,有害菌在直肠中的丰度高于在空肠中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肉豆蔻和罗勒复方精油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该复方精油作为 饲料添加剂在肉鸡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用 1 日龄雌性江村黄鸡 3 942 只,随机分为 3 个处理组(复 方精油低剂量组、复方精油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验期为 60 d,在肉鸡 60 日龄时称重,统计存活个体数、 死淘数以及饲料消耗等生产数据,计算肉鸡的合格品出栏率、增重和料肉比;各组随机抽取 5 只鸡,断颈处死, 分别取空肠和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核酸,进行 16S rDNA V3 ~V4 可变区高通量测序,分析肉鸡空肠和盲肠的肠 道菌群。【结果】肉豆蔻和罗勒复方精油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料肉比均为 2.40,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 2.71 (P<0.01),饲料转化率均提高 11.4%。空肠菌群分析结果表明,门水平上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其次是放线菌 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为乳酸菌属;复方精油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空肠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 照组(P<0.05),复方精油低剂量组空肠假单胞菌属、双歧杆菌属、韦荣氏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空白 对照组(P<0.05)。盲肠菌群分析结果表明,门水平上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复方精油高、低剂量 组的 Clostridia_vadinBB60_group 属和另枝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复方精油高剂量组 Clostridia_UCG-014 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复方精油高剂量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 于空白对照组和复方精油低剂量组(P<0.05),复方精油低剂量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 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饲喂肉豆蔻和罗勒复方精油能够促进黄羽肉鸡空肠和盲肠 的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增殖,维持菌群平衡,利于肠道健康,明显提高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miR-146a作为抑炎因子,仍然不清楚其是否参与宿主与微生物间的互作,进而影响肠道稳态,因此本文旨在研究miR-146a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肠道miR-146a特异性敲除小鼠(CKO鼠)及对照小鼠(Flox鼠)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检测2组空肠段的微生物菌群分布。【结果】测序共获得1 134个用于物种分类的OTUs,包括37门、80纲、161目、198科、261属、117种的细菌;Flox组和CKO组小鼠的空肠微生物中共有46个相同的OTUs;各组肠道微生物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是优势菌门;2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整体相似,但CKO组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的平均相对丰度高于Flox组(P=0.067),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lox组(P<0.05),其他层级组成无显著差异。【结论】miR-146a敲除可改变宿主肠道梭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锌在肉仔鸡小肠不同部位吸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昱  吕林  罗绪刚  刘彬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9):2789-2797
 【目的】研究锌在肉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的吸收机理。【方法】观测不同水平锌在肉仔鸡小肠不同部位中的吸收速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研究锌吸收动力学特点,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肉仔鸡小肠中MT、ZnT1、ZnT2和ZnT5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在不同锌添加水平下,回肠锌吸收均极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空肠(P<0.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锌吸收类似;吸收动力学特点表明,十二指肠、空肠锌的最大吸收速度(Jmax)分别为5.32±1.46、2.57±0.39 nmol&#8226;min-1&#8226;cm-1,米氏常数(Km)分别为1.44±0.33、0.51±0.17 mmol&#8226;L-1,回肠的扩散系数(P)为5.72±0.11 cm2&#8226;min-1;添加40μg&#8226;ml-1锌与未添加锌相比,显著提高肉仔鸡十二指肠(P=0.018)及空肠和回肠(P≤0.0037)的MT mRNA水平,显著降低回肠ZnT5 mRNA水平(P=0.034),且添加锌后十二指肠和回肠的ZnT1、ZnT2及十二指肠ZnT5的mRNA水平有降低趋势,空肠的3个基因表达量略有增加。添加40 μg&#8226;ml-1锌,肉仔鸡十二指肠的MT、ZnT1 mRNA水平极显著高于空肠和回肠(P≤0.0001),回肠MT、ZnT1和ZnT5的mRNA水平在3个肠段中均趋于最低。【结论】回肠是肉仔鸡锌吸收的主要部位,锌的吸收不同于十二指肠和空肠,为非饱和扩散过程,而十二指肠和空肠锌的吸收为饱和载体调节过程;各肠段几种锌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差异进一步说明回肠锌吸收以扩散为主,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锌吸收与多种锌转运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芽孢杆菌和载鸭水体应用光合细菌对载鸭水体和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地面平养+水池”养殖模式,以2×2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同批次连城白鸭和樱桃谷鸭杂交后代蛋鸭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每个重复独立一栏。两处理因子分别为饲粮添加有效活菌含量为8×107 cfu/k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载鸭水体应用光合细菌至水体有效活菌含量为1.8×1012 cfu/m3。对照组为不应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光合组为只应用光合细菌,芽孢组为只添加芽孢杆菌,联合组为既添加芽孢杆菌又应用光合细菌。预饲7 d,试验期120 d。试验期间统计每10 d的平均产蛋率、平均采食量和平均料蛋比;每10 d采集水样用于检测大肠杆菌和沙门+志贺氏菌数量;每15 d采集水样和血样用于检测内毒素浓度。试验结束时,采集新鲜粪样用于检测大肠杆菌和沙门+志贺氏菌数量;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用于检测内毒素水平;取空肠、回肠和脾脏组织用于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试验鸭自由饮用池水、自由采食、自然光照。水体和血液内毒素、采食量、产蛋率、料蛋比、水体大肠杆菌和沙门+志贺氏菌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线性混合模型分析,LSD修正法多重比较。粪便微生物数量、肠道黏膜内毒素水平和组织基因表达数据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不显著影响鸭采食量(P>0.05)空肠Caspase-3Bcl-2 mRNA表达(P>0.05)、回肠Bcl-2 mRNA表达(P>0.05)、以及脾脏IL-1β mRNA表达(P>0.05),但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显著提高蛋鸭产蛋率(P <0.001),显著降低蛋鸭料蛋比(P<0.001)、载鸭水体(P<0.001)、十二指肠(P<0.01)和回肠(P<0.01)内毒素浓度、粪便大肠杆菌数(P<0.001)、空肠TLR4P<0.05)和回肠Caspase-3P<0.05)mRNA表达水平。采食量、产蛋率、料蛋比、水体大肠杆菌、沙门+志贺氏菌和内毒素水平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P<0.001)。与芽孢组和联合组相比,对照组和光合组血液内毒素和粪便沙门+志贺氏菌数量显著提高,对照组空肠粘膜内毒素水平、载鸭水体沙门+志贺氏菌数量以及脾脏TNF-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联合组水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光合组和芽孢组。仅联合组回肠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脾脏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可能通过降低载鸭水体革兰氏阴性菌数量和内毒素水平、降低肠道和血液内毒素浓度、降低炎症反应和肠道细胞凋亡,提高蛋鸭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细菌的16S rRNA 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肠球菌属( Enterococcus) 的引物并对肉鸡肠道的这4类细菌菌属进行定量测定,检测免疫应激对肉鸡不同肠段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将180只AA肉公鸡随机分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有9只。试验分为NV、CV、LPS和CYP 处理组。免疫应激组分别于18、19、20、32、33和34 d肌肉注射相应剂量的LPS和CYP,NV组和CV组于同日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21、28、35和42 d,每处理组各取6只鸡,无菌操作,宰杀后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将待测样品中提取的DNA分别进行4类菌属进行Real-time PCR反应。【结果】与NV相比,4类细菌的基因拷贝数发生显著变化。集中在回肠和盲肠,肠杆菌属:5.03—7.88 copies/mg;乳酸杆菌属:5.48—10.34 copies/mg;双歧杆菌属:4.11—7.98 copies/mg;肠球菌属:5.61—8.79 copies/mg。双歧杆菌属含量为4种菌属中细菌含量最低,乳酸杆菌含量高,盲肠含菌最多,十二指肠含量最少,后期各菌群趋于稳定。【结论】免疫应激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数量在无免疫情况下的含量相对高,LPS和CYP对肉鸡后期的肠道菌群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单色光对肉雏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色光对肉雏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为阐明单色光影响肉雏鸡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选用刚出壳AA肉公雏120羽,随机分为4组,分别提供红(660 nm)、绿(560 nm)、蓝(480 nm)和白(400~700 nm)4种光源,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人工光照光强度均为15 lx,光照时间23 h,试验期7 d;分别于0、7 d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黏膜结构变化、杯状细胞数量以及空肠肠腺上皮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7日龄时,绿光组各项检测指标比其它光色组明显增高,与红光组相比,绿光组能够促进雏鸡空肠肠腺上皮细胞的增殖(115.5%,P<0.05),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上皮的杯状细胞数量(分别为71.8%,35.8%和27.2%,P<0.05),增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分别为207.9,93.9和63.9 μm,P<0.05),黏膜厚度(分别为262.2,184.6和185.6 μm,P<0.05)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分别为18.9%,54.5%和77.8%,P<0.05)。【结论】在15 lx光强度下,肉鸡生长早期(0~7 d)选用绿光照明,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肉鸡小肠黏膜结构,提高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肉鸡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和弱毒疫苗免疫鹅体内的免疫应答,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阐明pcDNA-GPV-VP3免疫发生机理、免疫持续期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pcDNA-GPV-VP3和小鹅瘟弱毒疫苗分别免疫30日龄四川白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免疫鹅体内GPV抗原的分布,用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间接ELISA分别检测免疫鹅的细胞免疫水平和血清抗体滴度,比较GPV基因疫苗与弱毒疫苗诱导鹅体免疫应答的能力。【结果】①弱毒疫苗组于免疫鹅的心、肝、脾、肺、肾、法氏囊、胸腺、哈氏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盲肠、胰腺、大脑及注射部位肌肉均中检测到GPV抗原;基因疫苗组于免疫鹅的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盲肠及注射部位肌肉中检测到GPV抗原。②弱毒疫苗免疫雏鹅外周血T淋巴细胞14 d后对ConA的反应开始增强,35 d达到最高值后下降;基因疫苗免疫雏鹅外周血T淋巴细胞OD值先下降,14 d后开始上升并高于空白质粒对照鹅和PBS对照鹅,35 d时达最大值,以后又逐渐下降,第21-63天极显著(P<0.01)高于PBS对照鹅和空白质粒对照鹅,第21-63 天时极显著(P<0.01)高于弱毒疫苗免疫鹅。③弱毒疫苗免疫鹅血清抗体第3天开始高于PBS对照鹅,第28天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基因疫苗免疫鹅血清体从第14天开始高于PBS对照组,第28天达最大值,第21-217天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PBS和空白质粒对照鹅;基因疫苗免疫鹅血清抗体除第28天极显著(P<0.01)高于GPV弱毒疫苗免疫鹅外,其余时间与弱毒疫苗免疫鹅差异不显著。【结论】pcDNA-GPV-VP3免疫雏鹅后能在免疫部位皮肤、心肌和各肠段中表达并能够诱导鹅体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基因疫苗诱导鹅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优于弱毒疫苗,结果为阐述pcDNA-GPV-VP3的免疫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代乳粉中添加单宁酸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同质性好的7日龄湖羊公羔(双羔)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每只1个重复,分别饲喂对照代乳粉或单宁酸含量为0.2%的代乳粉,试验期21 d。羔羊28日龄时饲养试验结束,每组随机选择8只羔羊进行屠宰,分离胃室和肠段,分别称量各胃室和各肠段净质量以及含内容物质量,并量取各肠段的长度,计算各胃室和各肠段的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及内容物分布。肠道组织形态学和上皮细胞凋亡率用皱胃胃底腺区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的组织样品测定。肠道屏障功能相关的闭锁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1(zonula occludens-1,ZO-1)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 1)mRNA表达量用采集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测定。结果 除十二指肠指数(%活体质量,P=0.012)和相对质量(%全肠质量,P=0.034;%全胃肠质量,P=0.017)、空肠和结肠相对长度(%全肠长度,P=0.030,P=0.004)及结肠内容物分布(%活体质量,P=0.039)外,单宁酸对羔羊胃肠指数(%活体质量)、胃肠相对质量(%全胃质量、%全肠质量和%全胃肠质量)、肠道相对长度(%全肠长度)、内容物相对质量(%活体质量)、胃肠内容物相对总胃/肠内容物及总胃肠内容物相对质量(%总胃内容物、总肠内容物、总胃肠内容物)以及小肠claudin 1蛋白mRNA表达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羔羊十二指肠肌层厚度并降低绒毛宽度(P=0.013,P=0.001),显著上调空肠ZO-1蛋白mRNA表达量(P=0.003),此外,单宁酸有上调羔羊空肠occludin蛋白mRNA表达量并降低空肠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以及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凋亡率的趋势(P=0.077,P=0.073,P=0.062,P=0.097,P=0.052)。结论 单宁酸显著降低7—28日龄湖羊羔羊十二指肠相对质量和空肠相对长度,但可通过提高十二指肠肌层厚度、上调空肠ZO-1蛋白和occludin蛋白mRNA表达量并降低空肠隐窝深度及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凋亡率来改善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条件下VD3对磷吸收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0只断奶后大白鼠(雄),随机分为0.2%(低磷组)和0.6%(正常磷组)两磷(总磷)水平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4只大白鼠,试验期7d。试验前6d,每组每只大白鼠肌注VD3代谢抗干忧药物EHDP(二磷酸盐);宰前的12h,每组2只老鼠以600ng/kg.wt剂量注射VD3,为试验组;另2只不注射,为对照组。第7天早晨屠宰、取样。测定血清和骨组织中钙磷及小肠NaPi-Ⅱb载体蛋白mRNA表达量和磷的吸收等指标。【结果】(1)低磷水平对照组骨钙、骨磷分别比正常磷水平低3.33倍(P0.01)和3.03倍(P0.01)。两磷水平试验组VD3含量比对照组高3.08倍和2.32倍,差异极显著;(2)0.2%磷水平小肠各段和肾脏Na+/PiⅡb mRNA表达量试验组皆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两磷水平试验组4个部位磷的吸收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2%磷水平试验组较对照组磷吸收4个部位分别提高:51.76%、62.68%、57.79%、47.37%。0.6%磷水平组分别提高18.19%、39.22%、54.72%、39.83%。【结论】(1)低磷情况下,VD3是调节磷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补充VD3可提高NaPi-Ⅱb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和磷的吸收;(2)VD3对磷吸收的提高作用随着磷水平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代乳粉中添加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s,MOS)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同质性良好的7日龄湖羊公羔(双羔)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每只为1个重复,对照组羔羊饲喂不含MOS的代乳粉,试验组羔羊饲喂含0.2 % MOS的代乳粉,试验期21d。羔羊28日龄时,两个试验组各随机选择8只羔羊屠宰,取出消化道,称量各胃室和肠段包含内容物的质量和净质量,量取各肠段长度,用以计算各部位的相对质量和内容物分布,以及各肠段的相对长度。多聚甲醛固定皱胃胃底腺区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的组织样品,测定组织形态和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率。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样品,测定紧密连接蛋白1 (claudin 1)、闭锁小带1(zonula occludens-1,ZO-1)和闭锁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结果】除空肠相对长度外(%全肠长度,P=0.040),MOS对羔羊胃肠指数(%活体质量)、胃肠相对质量(%全胃质量、%全肠质量和%全胃肠质量)、肠道相对长度(%全肠长度)、内容物相对活体质量(%活体质量)、胃肠内容物相对总胃/肠内容物及总胃肠内容物相对质量(%总胃内容物、总肠内容物、总胃肠内容物)、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率和小肠黏膜claudin 1蛋白mRNA的表达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MOS显著提高羔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并显著降低绒毛宽度(P=0.033,P=0.047,P=0.015),显著上调空肠ZO-1蛋白mRNA表达量(P=0.028),此外,MOS有提高羔羊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皱胃肌层厚度及回肠occludin蛋白mRNA表达量的趋势(P=0.075,P=0.078,P=0.085,P=0.084,P=0.052)。【结论】MOS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相对质量、长度和内容物分布基本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及肌层的组织形态,维持小肠屏障功能,有利于提高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17.
代乳粉水平对羔羊血液指标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代乳粉的合理利用对于提高羔羊健康和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但代乳粉饲喂水平对羔羊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仍不清楚,羔羊免疫功能发育和肠道健康发育所需的最佳代乳粉饲喂水平仍无定论。【目的】从羔羊血液学指标动态变化规律、回肠和结肠组织形态、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量的角度分析代乳粉饲喂水平对羔羊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6只初生重接近的初生湖羊公羔,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CON,代乳粉每日饲喂量为羔羊体重的2%)和高饲喂水平组(H,代乳粉每日饲喂量为羔羊体重的4%)。所有羔羊从7日龄开始断母乳饲喂代乳粉,49日龄时屠宰。【结果】代乳粉饲喂水平对羔羊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21—49d羔羊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随日龄逐渐增加,49日龄时显著较高(P<0.05),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49日龄时显著较低(P<0.05)。H组羔羊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回肠和结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回肠和结肠丙二醛(MDA)含量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结肠Claudin4表达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回肠和结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量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结论】高代乳粉饲喂水平可以降低肠道组织氧化损伤,促进肠绒毛发育,降低肠道物理屏障损伤进而减少肠道免疫反应。生产中可以通过提高早期羔羊代乳粉饲喂水平促进羔羊肠道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