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低产低效茶园的成因,提出了建立高效良种茶园,增强茶叶发展后劲;实施重修剪为主,部分区别对待和改进茶园施肥、耕作技术以及注重病虫害防治等五条综合培育措施,为改造低产低效茶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是老茶区,前不少一老、二稀、三矮小、四不成园、五跑土的低产茶园,因而全省平均单产较低。1985年3月在霍山县召开的低产茶园改造会上确定,全省180余万亩茶园中60%为待改造低产茶园,要求今后每年改造10%,并把改造低茶园提高茶叶品质列为全省茶叶生产发展的战略目标。几年来,全省茶区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东至、歙县、休宁、祁门等县以及一些国营茶场对低产茶园改造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但是,  相似文献   

3.
王泽根 《茶业通报》2001,23(3):23-24
本文分析太湖县低产茶园经济性状 ,及低产对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提出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低产茶园 ,是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低产茶园就是指茶树树体衰退,单位面积产量低的茶园。一般把产量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茶园列为低产茶园。芒市现有茶园面积1.01万hm2,其中低产茶园有2533hm2,占投产茶园7333hm2的34.5%,这些茶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建国前到20世纪70年代前的老茶园约266.7hm2,这部分茶园零星分散,有的种在30°以上的陡坡上,也有的生长在  相似文献   

5.
汪于奎 《茶业通报》2003,25(1):24-24
金寨县张冲乡位于大别山响洪甸水库上游山区,现有茶园面积406.7hm2,其中地处海拔500m以上的高山茶园就有43.5hm2。这些高山茶园是70年代开辟栽植的,大多属单行栽梯式低产茶园。从90年代末开始我们就对这些低产茶园逐年进行了改造。由于这些改造的高山低产茶园地处高山地区,森林覆盖度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昼夜温差大,很适宜栽培高山反季节蔬菜。因此我们在低产茶园改造过程中,夏季在茶园套种高山蔬菜,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收益来弥补由于低改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对茶树萌发的新梢起遮荫保水作用,对茶…  相似文献   

6.
我国低产茶园面积很大,以亩产干茶低于50斤为标准约500万亩,占茶园总面积30%左右。我省是老茶区,127万亩投产茶园平均单产仅70斤左右,低于三十年前世界平均单产水平,与国内江苏、浙江等省相比较,差距也不小。我省茶叶单产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产茶园占的面积大,据霍山县调查,低产茶园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4%;名茶之乡、全国第一大产茶县一歙县,30万亩茶园平均单产长期稳定在60斤左右的低水平线上。山区  相似文献   

7.
池州地区的低产茶园改造季昆森(池州地委办公室)五年来池州地区低产茶园改造工作进行后已取得成效,对今后低产茶园方面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五年的回顾池州地区在1988年11月上旬,召开全区第一次农业会议,突出抓茶叶、蚕桑。抓全区的茶叶生产,从战略上...  相似文献   

8.
戴志宏 《茶业通报》1998,20(1):18-20
由于茶叶是山区农民,特别是茶区农民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几十年来,因各方面的影响,低产茶园面积越来越多,抛荒现象严重,若不加以重视,茶叶经济将产生严重恶果。一、低产茶园现状,特点及形成的原因(一)现状:黄山市现有可采茶园70万亩左右,1990~1994年的五年间,平均亩产量仅为31.85公斤。据对祁门、股县两地调查,两地可采茶园面积169215.6亩,其中亩产30公斤以下的茶园117757亩,占可采面积的69.6%,30.1~35公斤茶园22892.l亩,占可采面积的13.5%,35公斤以上的茶园28566.5亩,占可采面积的16.9%。(二)低产茶园…  相似文献   

9.
彭勇 《茶业通报》1996,18(3):27-28
低产茶园的换种改植彭勇(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247282)为了解决低产茶园换种改植技术,笔者在本场有目的地进行了“以老带新、以新替老”的换种改植方法。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改植方法地块选在本场茅岗分场,茶园建于19...  相似文献   

10.
孝感市凤凰山茶场一九七三年建园于凤凰山南麓的山坡上,现有投产面积250亩,但由于建园的质地较差,标准不高,茶树长势瘦弱,到一九八三年,平均亩产只有21公斤。为了改造低产茶园,发挥壮年茶园的生产潜力,一九八四年以来,我们因地制宜,对这个场进行了低产茶园改造,使茶叶产量连年上升。一九八五年生产干茶16000公斤;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安庆地区丘陵茶园六万多亩,平均亩产只六十多斤,低的仅二、三十斤。如果针对茶园的低产原因,采取技术措施,把现在亩产提高到一百斤,是完全可以办到的。现根据调查材料,探讨低产的原因及改造措施,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余庆位于黔中腹地,拥有良好的茶叶生长环境生长,但茶叶经济蒸蒸日上的同时,茶园基础管理也出现了茶园老化低产、管理不当、茶园的基础环境差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更新茶树、改造树冠、土壤、园相,加强生态建设并辅以改造后的管理等方法改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丰产茶园鲜叶的加工应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措施?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本文对丰产茶园鲜叶的特性及其相应的加工技术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一、丰产茶园鲜叶的特性近几年来,由于狠抓改造衰退低产茶园,深耕改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 N、P、K 及  相似文献   

14.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低产茶园的形成原因茶园低产的原因有:因品种劣、树龄老、树势衰弱、稀植、缺株多、园地条件差(如陡坡无梯层、水土流失大、土层薄、肥力差),管理水平低(如少耕、不施肥、不修剪、不防治病虫草害等)或采留不当等等。较低产的旧茶园普遍情况是稀、老、衰。因此,我们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改园、改土、改树与补密换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传达贯彻农牧渔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茶叶学会84年11月在宜昌召开的“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质量”协作研讨会精神,省农牧渔业厅于85年3月18J3日至22日在霍山县召开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质量及名茶生产现场会,出席会议的有产茶地、市、名茶产茶县及科研、院校的代表共35人。会议通过现场参观、座谈讨论、切磋技术取得了  相似文献   

16.
太湖县是传统产茶县,茶园建设基础状况较差,管理水平不高,茶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夯实茶园基础,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建设高标准化无性系良种茶园,改造现有低产茶园,提高茶园科学管理水平,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增加种茶经济效益,提升茶产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总结前段低产茶园改造攻关工作,交流经验,推动下步低改的深入开展,全面完成攻关的各项指标,省农业厅于1984年4月10日至15日,在道真县召开了第一批低改现场总结会议。低产茶园改造,是“六五”期间全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之一。自1982年秋正式开始以来,上下通力合作,共同努力,认真履行合  相似文献   

18.
茶产业是临沧农垦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发展茶产业是推动垦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茶产业的发展可通过在稳定现有茶园的基础上,开展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厂建设、名优茶产品开发、茶工技术培训和茶园生产道路建设等项目,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扶持政策、创新发展模式和强化人才支撑等措施保障茶产业发展项目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夏茶后改造低产衰老茶园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是夹秋早往往威胁新芽的萌发和生长。为了探讨如何减轻对新芽萌发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低改茶园铺草试验。一、试验设计本试验是研究重修后茶园中铺草措施,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并抑制杂草,减轻干旱的危害,从而提高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场建于1954年,现有茶园20570亩,年产干毛茶2600吨。建场三十多年我场已形成一个以茶为主、多种经营、农工商运建服综合发展的大型农垦企业。近几年,我场从实际出发,在发展机械化茶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发展机械化茶园,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次革命。八十年代,我场依靠科技进步,茶叶生产经营先后完成了四项系统工程。一是八十年代初采取以封养为主、配合改园改土的低产茶园改造,奠定了茶叶生产的茶园基础,茶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