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经济林栽培管理技术的一系列措施中,对树体进行整形修剪已成为树木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威宁短柱油茶是贵州省威宁县主要发展的经济林栽培树种,为贵州高海拔山区林农增收及油茶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贵州大学油茶产业团队近年来对威宁短柱油茶整形修剪技术进行了研究,从整形修剪时间、整形技术与修剪技术、不同龄期整形修剪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油茶(Camellia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出油率关系到油茶的比较效益,直接影响林农种植的积极性和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我国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油茶的出油率不仅与油茶的品种有关,而且与油茶生长的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和采收后的油茶果实和种子后熟等有关。从品种选择、环境选择与调控、抚育管理、适时采收、采后处理、改进加工工艺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油茶出油率,对促进林农和企业增效增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茶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合理的栽培密度是决定油茶丰产稳产、提高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为确定油茶合理的栽培密度,本文分别对油茶纯林与油茶孤立木生长情况、林内油茶及林缘油茶结实情况、不同坡向坡位的油茶结实情况、不同密度油茶的结实情况、不同土壤肥力的油茶结实情况及林粮间种油茶的结实情况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具体说来就是土肥略稀,土瘦略密;山脚略稀,山顶略密;缓坡略稀,陡坡略密;间种略稀,不间种略密。同时确定出不同条件下油茶栽培具体的栽培密度,为今后油茶栽培密度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巴马是广西十一个油茶主产县之一,全县现有油茶林2.5万hm2,低产油茶林1.2万hm2,占投产面积的66.7%,一般667m2产油只有5kg。林农单位面积收入少,加工企业原料严重不足,油茶的低产严重阻碍了巴马油茶产业的发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花卉》2017,(20)
湖南是我国油茶种植大省,尤其是近几年来,对油茶栽培较为重视。文中对该地区良种油茶栽培情况和地区良种油茶栽培具有的良好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对良种油茶种植现状进行总结,提出了提高良种油茶栽培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东红  曾广宇  高凯 《食用菌》2023,(6):51-52+58
为充分利用油茶高接换冠、砍伐更新或树形修整等产生的枝干剩余物,提高油茶林地利用率,以油茶枝干及常规灵芝段木原料(枫香木、板栗木)为栽培料,接种7个灵芝菌株,筛选出一株较适宜用油茶木栽培的灵芝菌株(LZZ1);并在油茶、枫香及板栗段木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LZZ1灵芝菌株,结果该菌株前两年油茶段木栽培产量显著高于枫香木及板栗木,适宜用油茶段木栽培。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享有"油中之王"之誉,是高级的烹调食用油,色清味香,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茶油及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油茶还可用于绿化、美化环境,是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及生物防火林带的良好树种。发展油茶生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被广泛栽植。通过对油茶的分类和油茶种植目的的分析,总结了油茶品种的选择的原则,以供林农和同行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江山市是浙江省金针菇生产大县,种植金针菇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14年江山市金针菇栽培总量达1.6亿袋,产值4亿元,是农民脱贫致富、农业提质增效的好项目。近年来,由于受到工厂化金针菇产品的冲击,市场价格逐年降低,种植效益不断下降,而金针菇栽培主料棉籽壳的价格坚挺。当地油茶资源丰富,油茶壳多用作燃料。于是,我们利用油茶壳粉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金针菇试验,效果不佳。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利用我省丰富的油茶蒲资源,缓解近年食用菌栽培原材料上涨压力,研究以油茶蒲部分代替杂木屑栽培高温型香菇,以配方试验方式,探寻利用油茶蒲栽培香菇的配方技术。结果发现,以30%的油茶蒲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香菇产量及品质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是油茶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油茶蒲资源被遗弃,未很好地加以利用,而黑木耳代料栽培需要大量木质纤维资源,为了能利用油茶蒲栽培黑木耳,2014年~2016年开展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以30%~40%的油茶蒲代替部分杂木屑栽培黑木耳,黑木耳产量稍低于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为利用油茶蒲栽培黑木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油茶蒲在油茶产区的资源储量大,目前利用率极低,造成该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油茶蒲资源,将油茶蒲引入到代料香菇栽培中,通过利用油茶蒲添加栽培香菇的试验,发现以油茶蒲作为香菇栽培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可行的,适量添加能提高产量,品质与对照相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油茶生产中油茶枝条等剩余物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以油茶枝条为主要原料,以油茶果壳、松木屑、棉籽壳和麸皮为辅料配制培养料,于油茶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分析比较供试配方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配方1即粉碎的油茶枝条添加棉籽壳、麸皮和生石灰经发酵后栽培的大球盖菇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鲜菇产量达7.08 kg/m2,生物学效率为67.91%。  相似文献   

13.
李朝 《花卉》2019,(14)
在我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就是油茶,同时其还是林业建设中的优势资源之一。在对油茶栽培时,一定要对高产油茶栽培技术进行完善与改进,这样能够对油茶产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从而使国民经济发展给予推进。本文自油茶产业发展的意义入手,对高产油茶栽培技术中涉及的林地选择、整地施肥、适时栽植等关键问题进行论述,并自幼林抚育管理、整型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高产油茶栽培管理措施,期望本文的研究对于高产油茶栽培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油茶是我国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油料类植物,因为其具有美味、高营养价值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青昧。我国南方地区油茶的种植范围较大,想要提高油茶的产量,就需要基于其生物学的特性,并合理采取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本文就主要针对油茶生物学特性和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油茶的种植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花卉》2017,(10)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发展油茶是发展山区经济、兴林富民的优势项目。广西三门江林场是油茶的产区,本文对广西三门江林场油茶集约栽培和生态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豫西山区山茱萸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茱萸是豫西山区栽培的主要药用树种,其经济效益可观,是名贵的中药材和保健滋补品,深受山区林农喜欢。通过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山茱萸的单位产量和效益,是广大林农所期盼的,也是豫西山区农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现将豫西山区山茱萸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板栗蒲、油茶蒲栽培猴头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板栗蒲、油茶蒲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丝生长及出菇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油茶蒲添加量为20%、40%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快;添加量为63%时,产量提高29.2%,显著高于对照.配方中添加板栗蒲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由于板栗蒲、油茶蒲较杂木屑便宜,故均可作为猴头菌栽培基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总结甘肃境内油茶栽培管理技术,旨在为甘肃省油茶栽培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述龙 《现代园艺》2014,(14):59-60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只有在其适宜生长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科学的栽培,才能保证油茶的优质丰产。本文就油茶适宜生长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灌阳是广西油茶生产适宜区,灌阳现有油茶面积5533hm2,年产茶籽近1万t,产值达2亿多元。根据多年来的生产栽培实践,总结一套油茶丰高效栽培技术,以供油茶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