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凤 《现代园艺》2022,(1):154-157
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力,而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将红色文化引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红色文化,探讨研究城市公园的红色文化景观设计,以南昌市凤凰洲市民公园为例,分析研究其有关红色文化方面的景观设计,并对此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城市公园的红色文化景观设计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的公园设计把历史文化融入其中,结合在一起成就了新型的公园文化。分析了城市公园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就城市公园设计中文脉的确定和城市公园文化设计的原则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王靓婕 《现代园艺》2019,(10):204-205
随着城市现代化加速推进,城市的建设不断提升和发展。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美化绿化要素之一,一些公园内存在植被老化、公园设施陈旧受损、园内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不能满足当下游客的需求等问题,因此,城市公园的提升和改造是赋予公园活力的重要措施。目前早期修建公园大多数需要更新改造,其中历史遗存公园占的比例比较大。因此,分析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城市公园,以及局域历史文化遗产和园内有文物遗产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4.
惠大东 《现代园艺》2022,(16):189-19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因而对城市公园建设水平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传承文化等重要作用。鉴于此,以公园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针对把握管理要点及提升公园服务品质提出精细化管理建议,旨在为推动公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何晓霞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100-100,111
随着城市公园建设的突飞猛进,如何更好的展现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特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注重公园的人性化、体现公园的个性化、增加公园的文化内涵、加强公园管理等四个方面,探讨提升城市公园的品位,以期达到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完美融合,展现城市公园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是城市公园设计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以深圳市荔枝公园为例,通过实景图从公园入口空间、道路广场、开阔草坪空间、滨水绿化空间、建筑小品配景几个方面分析探讨公园的植物配置,以期对相关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伟 《现代园艺》2013,(16):81-82
在原邵阳市城南公园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一个概念性的设计方案。设计对原城南公园按照"主题化、生态化、特色化"理念进行了景观的改造规划。该公园景观设计旨在探讨建设体现时代风格的现代城市公园基础上,融入城市文化内涵,营造一个既具现代化元素,又具和谐、生态、文化、可持续的公园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人文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正是有了这些城市公园,整个城市才变得更加有文化魅力。园林植物、地形、水体、建筑小品组成了城市公园中的各类美景,园林植物创造的景观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各类园林绿地中,如何很好地体现植物的观赏效果和艺术价值,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通过对苏州何山公园的植物配置以及应用形式的研究,探讨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9.
肖艳  孙佳媛 《现代园艺》2023,(9):143-145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美丽乡村和公园城市战略被广泛实施。中华民族朴实、勤劳、智慧的乡土景观应用越来越受重视,这些元素对于保障成都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展示城市公园地方乡土景观特色、满足市民游憩需求、促进周边区域发展、构建符合现代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有着重要价值与意义。以成都著名的望江楼公园为例,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公园的应用特点,为今后节约城市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及城市景观可辨识度、塑造城市形象、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遗址公园顾名思义是为某一历史文化遗址而建造的公园,那么遗址是主题、是核心,公园是从属,是为保护遗址和展示遗址而建的。整个公园从规划设计构思到建设全过程,必须服从于遗址主体,使人们在观赏、休闲的同时,领略先民们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精髓。这种建立遗址的方法最有效地保护了历史文化遗址,并且增加了城市绿地,开辟了城市周边公共休闲场所,缓和了当今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每个地区的区域文化不尽相同,对城市公园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塑造出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园,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本文结合肇州青马湖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来说明城市公园设计的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梅城公园是南阳市中心城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是展示南阳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外来宾客参观南阳的一个重要观光区。本文简要介绍了梅城公园的景观设计过程,强调了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社会性、经济性、实用性、地域性的原则,传承历史,以人为本,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13.
韦小婵 《现代园艺》2013,(18):114-114,116
本文以桂林市七星公园、虞山公园、訾洲公园为例,分析了桂林市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思路,增强桂林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努力促进桂林市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是给人们提供休闲活动的公共场所,也是表示一个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具有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绿肺功能。通过分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原则,探讨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园设计的重要影响,并借助咸阳两寺渡公园的案例分析,说明在城市公园设计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市公园景观同质化问题,在城市公园建造上,着力打造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基于城市文化对公园景观进行多角度的塑造,打造辨识度高、人性化的城市公园文化景观。本文基于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基本原则,从立足本地需求、表达地域文化元素、采用地域文化表达手法、打造个性化公园景观四重维度探究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虞山位于广西桂林市城北的漓江之滨 ,人文景观众多 ,文物古迹丰富 ,历史文化沉淀丰厚 ,自然风景秀丽 ,为纪念华夏始祖之一的虞帝南巡到此 ,从秦代开始就建有虞帝庙 ,古往今来都被视为桂林的福地 ,历代香火鼎盛 ,由于岁月的沧桑 ,风雨侵蚀 ,民国以后虞山曾一度荒废。为了恢复虞山旧貌 ,结束桂林市城北无公园的历史 ,1 996年 4月开始 ,桂林市园林局投入巨资重新开发虞山 ,公园规划面积为 1 2 hm2 ,现已建成公园面积 4 .6 7hm2 ,1 999年 1 1月正式对外开放。1 公园植物的现状及评价1 .1 绿化植物组成根据笔者调查虞山公园栽种的植物 (不包括…  相似文献   

17.
文化记录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线索,是城市发展的无形记忆,文化公园景观设计不仅要让受众赏心悦目,更要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基于湖湘公园所展示的文化特征,解析湖湘公园设计中所蕴含的湖湘文化元素,归纳文化原型景观转译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湿地公园在我国的发展还不足10年历史,但发展迅速。城市湿地公园环境的独特性和生物多样性,在功能定位上与传统城市公园的差异,现代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新需求,决定其在旅游功能的休闲游憩产品开发上需进行创新。本文通过在起源、资源环境禀赋、建筑设施、分布位置等方面对城市湿地公园和城市传统公园系统比较的基础上,依据现代休闲旅游理论,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的休闲游憩价值,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休闲游憩产品创新的5项基本原则,构架了游憩产品创新理论框架。以绍兴市镜湖湿地国家城市公园为例提出了休闲游憩产品创新的4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牛延梅  高云 《花卉》2017,(14):69-70
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绿化设施建设呼声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园林绿化规范体系逐渐完善,有效提高了园林绿化建设规模。城市山体公园利用立体形式绿化,给人们展示了不同的山体绿化环境。城市山体公园能够很好展示一个城市文化气息,展示公园独特文化内涵,当下如何保证山体自然景观基础,加强山体公园与城市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当下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工作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以延安森林公园为例,简要分析了这类城市山体公园规划建设方案选择,以期为后面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水景公园是市民与自然界亲近,感受自然环境的重要场所,植物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其在生态保护与美化环境方面的作用巨大。城市植物景观作为水景公园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水景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映。在现阶段,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等发生变化,需要城市水景公园在配置模式方面做出变化,同时,也要完善景观评价体系,才能满足现代市民的真正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