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李永孝  丁发武 《大豆科学》1994,13(3):216-224
1986-1988年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夏大豆叶片蒸滕速率与叶位,叶龄、株龄及干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大豆蒸滕速率与各生育期叶龄、株龄及分枝及分枝期、始花期、结荚末期叶位的关系,及叶片蒸滕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都可用模式y=ax^pbx模拟。鼓粒中,鼓粒末期的叶位及各生育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蒸滕速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菜用大豆“292”秋播花后干物质积累及鼓粒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国强  黄建成 《大豆科学》1997,16(4):293-297
本文对菜用大豆品种“292”秋播花后干物质积累和鼓粒特性的研究作了阐述。结果表明,籽粒增重和籽粒含水下降过程均呈“S”形曲线,但趋向相反;平均鼓粒速度在物质积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鼓粒前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重,鼓粒中期以生殖生长为主,鼓粒末期营养生长则停止。  相似文献   

3.
夏大豆干物质积累和分配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克刚  王英 《大豆科学》1996,15(3):274-277
夏大豆花芽分化前的光俣产物对产量贡献很小。花芽分化至鼓粒前是夏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竞争激烈,对外界环境敏感,栽培措施应以调节干物质分配流向为主,争取早分化,稳长。鼓粒后,全株的干物质积累仍维持罗高水平,延长后期光合器官功能,防止早衰,将有利于减少批粒,提高百粒重。  相似文献   

4.
高产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本研究采用具高产潜力的三个大豆新品种(生活费),研究了在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干物质积累动态,作物生长率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干物质积累与经洲际是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品种间,不同施肥量间,不同种植密度间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均存在较大差异;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与经济产量呈正相关变化趋势,其中盛花期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荚鼓粒期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密度对高产春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以黑农41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高产春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呈上升趋势,处理间光合势在鼓粒期差异最大,处理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主要出现在鼓粒后;提高鼓粒期群体的光合势,增加鼓粒期间的物质生产是实现大豆高产的关键.以4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5547.81kg/hm2),干物质积累总量为14663.1kg/hm2.  相似文献   

6.
氮肥对不同品质基因型大豆光合生理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不同品质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探讨了苗期追施尿素对叶片光合生理和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各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叶色值和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苗期追施尿素会对开花期至鼓粒初期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和叶色值产生显著影响,单株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和平均速率在施肥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追施氮肥会使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提前,以高蛋白品种提前天数最多。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夏大豆植株叶片全氮含量开花期较高,随后逐渐下降:叶片总糖及可溶性糖含量花芽分化期及鼓粒盛期前较高。结荚后单株荚数明显地受到叶片内全氮积累量的制约。籽粒的迅速生育导致叶片全氮及总糖积累量急剧减少。籽粒产量及籽粒积累氮量与开花、鼓粒期叶片全氮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前追施氮肥显著地提高了叶片全氮及总糖积累量,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氮素营养可能是夏大豆荚、粒形成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夏大豆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分配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夏大豆产量的高低与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养分吸收代谢有密切关系。夏大豆在亩产182kg的产量水平下,每生产100kg籽粒,需要N7.7kg,P_2O_5 2.3kg,K_2O 4.9kg。夏大豆干物质积累的特点是,结荚至鼓粒期积累最快,积累率为35.3%,每株日增重21.7g。夏大豆吸收氮磷钾的数量随生育阶段而不同。植株氮磷钾含量是生育前期高于生育后期。而吸收量以结荚至鼓粒期吸收最多,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26.9%,30.9%,38.9%。鼓粒期以后,植株中氮、钾含量明显下降,唯有磷素还在继续吸收。  相似文献   

9.
夏大豆荚粒形成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表明:豆荚长、宽度先期同步快速增长,达到恒定值后则趋于稳定;厚度和鲜籽粒体积先增后降;顶部开花29 d左右最大;干籽粒体积随生育进程延续直线增长;籽粒含水量变化为平抛物体运动曲线;豆荚、籽粒和百粒干物质积累可拟合Logistic曲线;鼓粒速率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夏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0.
大豆干物质日生产量受叶面积和净光合生产率高低影响。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大豆插墒以后净光合生产率对干物质日生产量起主导作用。丰产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特点是:全株干重积累速度在生育进程中是迅速而稳健的递升,开花以后,茎、叶干物质积累速度缓慢上升;结荚或鼓粒期缓慢下降;花荚、籽实干重迅速递增。 大豆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呈正相关,经济系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大豆由低产变高产应着重提高生物学产量;而高产再高产应在获得一定生物学产量前提下提高经济系数。 栽培措施对提高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有显著作用,也相应地提高了经济系数。应当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培肥地力,合理密植以及采用灌水、喷洒激素等促进与控制相结合的栽培措施,达到大豆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蕾花果脱落与内源激素和光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乌H_4比的母本081和父本NS40-37为材料,通过田间和室内试验,对马铃薯蕾花果脱落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进行研究,阐明了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IAA、GA_3、ABA、Z、ZR对蕾花果脱落的具体作用方式;同时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和光照强度与脱落的关系及所引起的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蕾花果中ABA含量升高是引起脱落的主要原因,不利的外界因素可诱发ABA的变化,而长光周期和充足的光照有助于减少蕾、花、果的脱落。  相似文献   

12.
大豆抗除草剂特性的遗传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栋  赵长山 《大豆科学》1991,10(4):310-315
本文综述了大豆抗除草剂特性的研究现状。分别就大豆品种对八种(类)除草剂的抗性反应作了概述,并列出了已发现的大豆抗、感除草剂基因名单,讨论了抗(耐)性基因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养分因子对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其参数有所不同,一般在干旱条件下,速效钾与产量关系密切,相对重要性大,决定程度也最高;在丰水条件下,速效氮与产量关系密切,相对重要性大,决定程度也最高.不论在干旱或丰水生态条件下,速效氮与商品薯率关系最密切作用最大.通过研究,提出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栽培马铃薯选地标准和施肥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
耐阴与不耐阴大豆茎叶性状的变异及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镇林 《大豆科学》2000,19(1):35-41
大豆不耐阴品种的性状变异大于耐阴品种,茎叶性状中,叶形指数的变异最小、柄角的变异最大,表明叶形性状较稳定、柄角性状易受环境影响,对照单作,大豆间作后,节长增加,节径和柄茎变细,比叶鲜,干重下降,两类型大豆有着基本一致的消长趋势,但在消长平准上,不耐阴品种比耐阴品种显著。柄角,柄长和叶片的长、宽及面积等五性状,在中、高节位上的叶层变化及差异,表现了不耐阴品种对弱光环境反应的敏感和耐阴品种的钝性。耐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