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国大豆丰产,全球大豆供应2013年度更加宽松,后期美豆或继续震荡运行。国内进口大豆数量较多,豆粕供应由偏紧转为宽松,后市供应无压力。11月是美国大豆收割的结尾阶段及南美大豆播种后期,2014年的大豆产区天气均不利于播种和收割,使得美国大豆收割进度及南美大豆播种进度均落后于往年水平。11月的美国农业部继续调高美国大豆单产和产量预估,调高压榨量和出口预估抵消了部分利空因素,但前期炒作的丰产压力仍存在。国内豆粕由偏紧转为宽松,后市供应无压力。  相似文献   

2.
流星 《农业新技术》2014,(12):32-33
<正>10月进口大到港量较前期明显减少,而下游养殖需求有所回暖,国内豆粕现货出现局部性紧张的局面。短期内豆粕或将高位震荡,至美豆集中到港后豆粕将向下调整。10月是美国大豆收割及南美大豆播种的季节,美国产区降雨阻碍大豆收割,南美产区天气不利于大豆播种,使得美国大豆收割进度均低于往年平均水平。自6月下旬一直炒作的丰产压力也逐渐淡化,10月供需报告中的美国大豆单产量及产量继续上调,而期末库存有所下调,CBOT大豆期价震荡上扬。  相似文献   

3.
1 市场概述 南美巴西南部、阿根廷及巴拉圭等重要产区遭受不同程度干旱,影响了大豆的播种进度及生长.美豆收割上市后,国内迎来美豆到港期,但美国国内压榨需求旺盛导致美豆出口不及预期,限制了因南美天气炒作拉升CBOT大豆期价上涨的幅度.  相似文献   

4.
1月美国新季大豆已经大量抵达中国;南美的巴西大豆正进入生长期,阿根廷大豆播种亦接近尾声.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下调美国大豆面积及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但上调美国大豆单产预估.据统计,1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较前期有所下降,约为640万吨.下游养殖需求疲软,国内豆粕现货供应将更加宽松.截至2015年1月底,豆粕现货成交均价约为2860元/吨,较月初下跌约300元/吨.  相似文献   

5.
<正>2014/2015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创历史新高,供大于求格局显现,大豆库存进入累计库存状态,大豆丰产奠定豆粕熊市基础。1月美国新季大豆已经大量抵达中国;南美的巴西大豆正进入生长期,阿根廷大豆播种亦接近尾声。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下调美国大豆面积及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但上调美国大豆单产预估。据统计,1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较前期有所  相似文献   

6.
春节过后,养殖业饲料需求进入淡季,但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均稳居高位。2月份以来,国际大豆价格受南美大豆丰产及上市压力压制,价格出现回调,但国内油粕市场出现分化,植物油价格跟盘下行,而豆粕价格维持坚挺。去年年末笔者曾撰文提示,今年1季度国内蛋白粕市场回落空间有限,但进入2季度后,随着南美大豆上市进度推进,豆粕市场形势也将有所转变。1大豆短期供应紧张难改南美大豆供应压力全球大豆生产主要分布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其中北半球的美国和中国的大豆于4~5月播种,9~10月为收获期,而南半球的巴西和阿根廷播于10~12月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2017年第一季度,在2016年一直纠结徘徊的美元加息终于落地,全球大豆产量从2016的厄尔尼诺气候影响中恢复,播种期间天气持续向好,据今年3月末美国农业部公布的面积库存报告预计,美国新作播种面积和产量再创纪录,市场压力明显加大。同时4月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显示,看点在南美供给预估数据,但实际也没有超出市场先前的预估,但依旧增大的数据,反应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市场供应压力依旧。二季度市场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大豆跌至数月低位,因美国供应充裕:豆895.60跌6.8,粕303.70跌2.6,油29.65跌0.02,原油56.07跌0.59。1国际方面因巴西大豆收割进展迅速,CBOT美豆大跌;巴西大豆收割进度远超预期,全球庞大大豆供应量令美豆承压,但中美谈判良好,市场仍在等待确认中国采购美豆的消息,预计短期美豆或将弱势反弹。往年四季度和次年年初,中国通常以美豆采购为主,因这个阶段南美大豆库存耗磬,而美国大豆大量收获上市,而2018年7月中美贸易战开打至今,中国对美豆加征25%的反制关税,  相似文献   

9.
曹扬慧 《广东饲料》2021,30(4):19-23
国内饲料市场价格交易逻辑为短期看供应,长期看需求格局.二季度面临南美大豆集中收获上市,巴西大豆产量基本定型,接下来市场关注焦点也将转为南美大豆与北美大豆出口竞争力,供应压力释放阶段豆类市场价格也将承压,同时二季度北美大豆也将进人种植期,USDA种植意向报告显示今年美国农户计划播种8760万英亩大豆,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后...  相似文献   

10.
《北方牧业》2013,(19):9
南美种植面积增加预期加大单产关键影响期的天气炒作过后,美国大豆将迎来大面积收割,当前天气对美国大豆收割也较为有利。而南美方面,随着种植期的来临,市场对南美大豆的增产预期日渐升温。首先,目前国际市场上大豆玉米比价优势对大豆种植面积增加较为有利。对美国中西部夏末高温天气令大豆作物减产的担忧,提振大豆价格较玉米出现大幅升水,导致最近一段时间CBOT3月大豆和3月玉米的比价一直在2.8以上徘徊,而从CBOT3月大豆和3月玉米的历史比价来看,合理波动区间为2.0-2.8比1,高于区  相似文献   

11.
1市场概述 2月份南美大豆产区的干旱天气导致巴西南部产区及阿根廷等地大豆受损严重,多家机构纷纷下调南美产区的大豆产量及出口预估,加之美国大豆需求旺盛及原油期价大涨带动,CBOT大豆期价涨至2012年9月以来的新高. CBOT大豆期价大幅攀升拉动国内进口大豆成本持续上涨,最高已经涨至近5300元/t.油厂压榨亏损而取消部...  相似文献   

12.
《吉林畜牧兽医》2014,(1):23-23
<正>12月份以来,大连豆粕期货高位振荡,主力1405合约围绕3 350元/吨一线振荡整理。从目前看,南美新作大豆产量前景良好使得全球大豆供给压力趋强,但国内进口大豆库存偏低弱化现货供给压力,加之豆粕下游消费仍处于季节性旺季,豆粕短期将维持高位振荡。1南美新作大豆产量前景良好目前南美2013/2014年度大豆播种工作进行顺利,巴西大豆播种已经趋于结束,阿根廷大豆播种仍需时  相似文献   

13.
<正>国内将迎来大豆到港高峰期,下游需求依然低迷,市场对饲料豆粕的需求有限,近期或将继续弱势运行,后期随着生猪存栏量增加,或将有所反弹。5月初,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发布2015/16年度大豆豆粕供需数据,供应充足利空豆类,使得豆粕大幅下滑,再加上美国大豆播种速度较快,南美大豆收割接近尾声,丰产概率较大,厄尔尼诺的预期到来有利于美国大豆生长,CBO吨大豆及豆粕价格出现跌跌不休的局面。随着本月中旬后大  相似文献   

14.
在南美播种进度不到50%的情况下,市场就传言南美减产,《油世界》的最新报告预计巴西大豆产量将较前期预估的8200万吨减少100万吨,同时也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200万吨至5400万吨,理由为巴西部分地区过于干燥而阿根廷部分地区降雨频繁,且不说本周巴西南部干旱的大豆种植区本周迎来降雨有助于播种和已播种的大豆开始发芽,同时阿根廷的谷物交易所也称,考虑到土壤墒情偏高,2012/13年度大豆播种面积预测数据可能上调,因为二季大豆播种面积可能提高,因此在南美大豆播种期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美豆调高出口量和压榨量使得期末库存继续调低,同时阿根廷高温天气使得期价呈现天气升水,美豆短期支撑较强,但中期看南美大豆增产将抑制期价。国内市场上,豆粕供应将逐步增加,饲料厂备货需求可能逐步转弱。因此,豆粕短期震荡偏强,中期可等待沽空机会。1美豆库存继续调低美豆市场上,2013/14年度维持上月预估产量32.58亿蒲式耳,较上年度增产7.4%。同时,出口量继续调高至14.75亿蒲式耳和压榨量调高至16.90亿蒲式耳,使得期末库存调低至1.5亿蒲式耳,低于市场平均预估的1.52亿蒲  相似文献   

16.
4月末以来,大连豆粕期货在外盘带动下震荡走高,主力1309合约自3100元附近反弹至3250元附近。从基本面来看,虽然近期大豆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和北半球新作大豆播种延迟对期价形成短期提振,但南美大豆季节性上市和豆粕下游需求受限对期价形成中期压力,豆粕后市上行压力重重。受前期南美大豆出口延迟影响,我国近期大豆进口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回落。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  相似文献   

17.
《广东饲料》2012,(10):6-6
现阶段,南美产区2012/13年度新季作物播种正在展开,大豆作物的生长前景值得关注。进入10月下旬,巴西中北部天气有所改善,随着雨水的持续增多,当地大豆播种进度有所加快,但现阶段雨水仍然无法完全解除之前旱情对于上述地区作物生长的压力,而巴西南部地区的大豆播  相似文献   

18.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9):69-69
目前,国内外盘豆类基本面和技术面仍维持着偏强势头,再加上仍然受到资金青睐,虽然短线有一定获利回吐的压力,但预计回调幅度有限。中线上的影响因素从时间先后顺序来看,有9月份报告产量调整、南美播种情况以及国内补栏情况,因此,预计豆粕的大幅回落出现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的可能性较大。今年以来,美盘大豆、豆粕分别上涨了44%和71%,国内现货大豆、豆粕分别上涨了10%和60%,大连大豆、豆粕期货分别上涨了16%和58%。此轮涨势的背景是年初南美大幅减产和美国干旱减产造成今年全球大豆供应异常紧张,大连豆粕持仓总数在6月份出现新高,在7月份超过300万手,8月下旬超过350万手。  相似文献   

19.
<正>豆粕后市将在供需双方展开拉锯战,主要看下游养殖的恢复情况,豆粕价格或将震荡运行。3月美国大豆到达中国已经结束,种植面积较2014年增加。南美大豆已经进行收割,新季大豆即将上市。3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较前期有所下降,据船期统计约为450万吨。下游的水产饲料及禽类养殖需求即将进入季节性复苏阶段,而生猪市场在3月下旬出现回暖迹象,对饲料豆粕的需求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1南北半球接连减产彻底打破大豆供需平衡拉尼娜气候造成南美产量预期由趋势增产转为严重减产,USDA将南美产量预估累计下调了2 310万t,幅度为17.2%。面对本已相对紧张的全球供求平衡表,USDA在3月底公布种植意向报告时又同比减少了1%的播种面积,令市场开始担心2012年全球大豆能否实现供求平衡。而真正促使美豆期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