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攀枝花市麻疯树生殖构件特征与雌雄花配置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生殖构件是研究单性花同株植物性别分化影响因素的基础。本文描述了攀枝花市几个麻疯树林分的生殖构件数量特征和雌雄花配置问题,分析了影响生殖构件的可能因素,为认识麻疯树生殖特性提供了基础资料。麻疯树生殖构件的枝条长度主要以0.3cm~15cm、直径以0.5cm~1.0cm之间的枝条为主体,该区段生殖构件分布的频度较高。同时,麻疯树的雌花数量、雄花数量和花总数的数量结构都可以看出,分布图为偏左分布,表明这些生殖参数以低数量为主体。在样地水平上,不同调查样地麻疯树生殖构件的大小明显不同,可能受到土壤厚度的影响。麻疯树枝条大小(体积)是花数量的决定性因素,表明了枝条营养对生殖构件影响的有效性。麻疯树雌雄花配置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暗示了麻疯树雌花比例或性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稳定性。雌花比例或性比与雄花数量、花总数无关,表明了雌花比例或性比决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总之,攀枝花市麻疯树生殖构件偏小,性比较低,可能受到林分密度和土壤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单性花同株植物麻疯树性比的大小依赖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比变异的大小依赖性做了一些研究,还没有涉及到性比变异的植物发育生活史全过程的大小依赖性研究.本文在突出个体发育的生活史全阶段与研究层次,调查研究了单性花同株植物麻疯树性比波动的大小依赖性.在器官水平上,雌花尺寸相对较大,花柄相对较大,性比与雌花重量、数量显著相关.在构件水平上,雌花数量、性比与构件大小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麻疯树群体构件特征资源依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次以克隆木本植物构件的概念,研究了非克隆木本植物构件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问题。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攀枝花段,研究了生物柴油植物麻疯树群体构件对资源性因素光照、水分和养分的适应性反应。养分资源(土壤厚度为60 cm以上、20 cm和40 cm)不同时,构件直径、长度、长径比、叶片数量、叶片密度、头茬果实数量和生殖频率等参数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养分资源充足时群体构件参数明显较大。与林外相比,乔木林下麻疯树林分构件直径、长度、长径比在花期呈现出显著差异,而在果期差异微弱,叶片数量、叶片密度、生殖频率却没有出现差异,而头茬果实产量差异极为明显。土壤水分对构件长度、长径比、叶片数量和生殖频率影响较大,而对构件直径和叶密度影响不显著,而对头茬果实数量的影响较为微弱。暗示资源性因素光照、水分和养分是构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基础资源,群体构件特征对资源性因素存在明显的适应反应,均反映了群体构件特征对资源性因素的依赖性。本文分析构件特征对资源性因素影响时,没有考虑密度效应和海拔问题。在理论上,非克隆木本植物构件麻疯树与克隆木本植物竹类的克隆分株一致,统一了木本植物中的构件概念,在研究中与组件性构件相区分。麻疯树萌生现象较为明显,是适应干热河谷季节性干旱环境的一种策略。在生产上,需要优化资源性因素的配置,在保证光照强度的条件下,通过增加土壤厚度,和/或人工增加养分元素来促进构件发育与生殖,来实现麻疯树生物柴油供应原料的高产与稳产。未来研究中,需要关注构件分支状况与资源性因素梯度的关系,探讨构件对资源性因素的适应对策,深入揭示构件的发生、发展与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金沙江干热河谷攀枝花段不同土壤肥沃性条件下麻疯树的个体衰老状况及其生态复壮问题。将调查群落的生境质量划分为优秀、适宜与不适宜3类,统计分析生境间老树的地径、树高、冠幅、年龄、果实大小、种子大小等差异性,总体差异显著而两两之间差异受到遮阴类不适宜生境的影响而不普遍。麻疯树个体在优秀生境中衰老延迟,更新与生殖能力相对较好,而不适宜生境中衰老提前,更新与生殖能力相对较差。土壤瘠薄的三堆子截干树体更新能力相对较弱,而土壤肥沃的骨粉厂与沙滩则更新与生殖能力较强。麻疯树老树更新、生殖能力与L-H-S生态适应对策有很好的契合,能解释不同生境质量下高度、新梢和种子大小的正向匹配性。  相似文献   

5.
种子大小是一个植物种群间的一个重要性状,具有重要的进化生态学价值。研究表明,攀枝花市几个样地麻疯树种子百粒重干重为45.98 g左右左右(31.15 g~59.15 g),其中壳的绝对投资平均为17.32 g(15.09 g~20.35 g),种仁的绝对投资为20.35(16.06 g~39.91g),种壳相对投资浮动在33%~49%之间(平均值为39%),种仁相对投资浮动在51%~67%(平均值为61%)。种子资源配置样地间差异表明,种子百粒重具有明显的土壤厚度、林木年龄与海拔依赖性。种子大小也对麻疯树种子壳和种仁的资源配置存在显著影响,调节了种仁与种壳的资源配置。结果表明,微地形上种子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土壤厚度和种子大小对麻疯树种子及其组分资源配置具有主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濒危植物水青树的生殖配置进行研究,探讨其生殖与生存之间的权衡关系,揭示其生活史对策及其濒危机制。[方法]对固定样地内的不同径级水青树个体的标准生殖枝生物量进行观测,对不同径级个体的差异采用多重比较分析,对生殖配置(RA)、生殖构件与营养构件生物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对种子数量与千粒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随径级的增大,水青树的生殖和营养投入呈现同增同减的趋势,没有明显的权衡关系;(2)水青树的生殖分配(RA)随径级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水青树的生殖投入与营养投入、叶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其RA与营养投入、叶生物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4)生殖构件各组分中,种子生物量所占比重均为最小,且远远低于生殖的附属结构(果序轴和果皮);种子数与种子大小之间存在权衡关系。[结论]在构件水平上,水青树的营养投入对生殖投入具有促进作用;其生殖期可划分为生殖初始期、生殖增长期、生殖高峰期和生殖衰退期等4个时期;其种子特征在生殖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可能是水青树在长期演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殖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市麻疯树果实大小和结籽率对果实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本文研究了麻疯树果实及其组成的资源配置问题,分析了果实大小和结籽率对果实组成的影响.攀枝花市麻疯树果实平均重量为1.7 g,其中种子平均重量1.17 g,壳重量0.53 g,分别占34%和67%.单个果实平均种子数为2.47个,结籽率为82%,单粒种子重量为0.47 g.这些果实及其组成的参数存在明显的样地间差异,可能与土壤厚度有关.从统计学上考虑,麻疯树果实及其组分存在正态或偏态分布,变异程度可用整齐度来表示.麻疯树果实大小对其组分参数具有调控作用.回归表明,果实大小和壳重量之间符合多项式模型:y=0.0013x4+0.054x3-0.2769x2+0.5933x+0.048(R2=0.6671);果实大小和种子重量之间也符合多项式模型:y=0.0786x2-0.3723x+0.7175(R2=0.6225).结果表明,果实较小时较多资源投资在果壳上,而果实较大时较多资源投资在种子上,超过一定大小则对壳的投资较多.还表明,麻疯树果实组分的资源配置存在一个优化模式,约在2.5 g左右壳比例最低而种子比例最高.结籽率高的果实较大.而单粒种子重量较低,单个果实种子重量较大.不考虑其它因素.麻疯树果实大小和结籽率对果实组成的资源配置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麻疯树生殖年龄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麻疯树生殖年龄的问题。研究表明。土壤厚度和群落环境是影响林分生殖年龄的主要因素,前者影响了土壤水分和营养元素供给,后者影响了更新个体的光能利用。表明,生殖是一个营养问题,是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个体发育的立地条件调控。还提出了麻疯树林分促成结实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光照环境对营养生长存在明显影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光照影响器官的效应必然会引起生殖性状的反应,尤其是雌性适合度表达。本文利用麻疯树林分乔木林遮光与否的对比,研究遮光对麻疯树构件水平上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影响,探究光照对雌花数量与性比影响的本质问题。结果如下:(1)倮果桥林下麻疯树雌花数量频度分布偏左,平均为2.716 0/支±3.3052/支,而林外频度分布偏右,平均为5.0417/支±4.4106/支,二者差异极为明显;(2)倮果桥林下性比频度分布偏左,平均为0.0278/支±0.0215/支,而林外麻疯树性比频度分布偏右,平均为0.0378/支±0.0738/支,二者存在显著差异;(3)林下构件直径频度分布偏左,平均为0.8112 cm±0.1973 cm,而林外构件直径为0.9125 cm±0.2809 cm,频度分布偏右,林外与林外构件直径差异极为显著;(4)林下构件长度为8.3255 cm±10.057 cm,频度分布偏左,而林外构件长度为18.548 cm±19.3817 cm,构件枝长在林下与林外存在极显著差异。乔木林遮光使得麻疯树雌花分化数量与性比偏低,频度分布偏左,表明光照降低了麻疯树的雌花分化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雌花分化能力降低与构件大小减小有关,表明光资源限制通过降低营养器官生长量进而实现对雌花分化的影响与调节。  相似文献   

10.
坡形因素对麻疯树人工林个体与群体生物量配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形是一类重要的立地因子,坡形因素的生物生态学效应国内从未涉及。研究了麻疯树基地不同坡形因素对个体形态、生物量及其器官配置、群体生产力与种子生产的影响,并用生活史权衡法则解释了坡形异质性对生物量及其配置的塑造作用,从资源配置上认识了干枝比例降低与内部配置优化从而提高种子产量的树体管理原理,并从基地高产稳产上提出了凸坡、...  相似文献   

11.
对四合木种群生殖值和生殖分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四合木种群的生殖值从低龄组到高龄组 ,呈现出一种低→高→低的趋势。 3~9a生殖值缓慢增加 ,1 0~ 2 1a生殖值迅速增高 ,1 9~ 2 1a达到最大值 ,2 1a以后生殖值缓慢下降并渐渐平缓。在生境条件较差的群落中 ,四合木种群生殖值较高 ,这可能是其适应恶劣环境所采取的生殖对策。四合木的生殖值受环境因子的选择压力 (kx)以及种群存活率 (Lx)所控制。生殖分配 (RA)与生殖阶段有关 ,从花期到果期 ,RA呈下降的趋势。四合木种群在 4~ 2 1a之间 ,其RA随年龄增大逐渐递增 ,2 1a以后 ,随年龄增大逐渐递减。根据其生殖年龄和生殖分配值大小 ,可将四合木种群的生殖期分为生殖起动期 ( <9a)、生殖增长期 ( 9~ 1 2a)、生殖高峰期 ( 1 3~ 2 7a)和生殖衰退期 ( >2 7a)  相似文献   

12.
13.
白桂木生殖物候和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白桂木天然林的定株观测,在对其生殖物候观测基础上,从白桂木的生殖发育过程、花序结构和繁育系统方面对白桂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濒危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白桂木属于同步发生花期植物,花粉以风媒传播。根据Dafni的标准所得出的杂交指数(OCI)为5,大于4,表明白桂木的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按照Cruden的花粉-胚珠比(P/O)的标准划分,白桂木的花粉-胚珠比(P/O)约为1 248,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类型。  相似文献   

14.
筇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Harper的构件结构理论 ,从群落和个体两个水平上研究了筇竹无性系种群的生物量结构与动态。结果表明 :(1)筇竹无性系种群分株的生物量优化模型为 :W =344 .0 96 3D - 2 2 .6 0 12。(2 )筇竹无性系种群中各分株生物量在 1  5年生的分配为 31.94 %、37.0 1%、13.30 %、16 .2 4 %、1.5 1% ;生物量在各构件单位的分配为秆 4 2 .72 % ,枝 5 .82 % ,叶 6 .5 2 % ,根 6 .70 % ,鞭 2 7.13% ,篼11.11%。(3)筇竹无性系分株生物量在笋 -幼竹生长时期符合Logistic增长 ;叶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 ,其峰值出现在 10月份 ,最低值出现在 2月份  相似文献   

15.
Uncertainties in the rate of biomass variation with forest ageing in tropical secondary forests, particularly in belowground components, limit the accuracy of carbon pool estimates in tropical regions. We monitored changes in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leaf area index (LAI), and biomass allocation to the leaf component to determine the variation in carbon accumulation rate with forest age after shifting cultivation in Sarawak, Malaysia. Nine plots in a 4-year-old forest and fourteen plots in a 10-year-old forest were monitored for 5 and 7 years, respectively. Forest and plant part biomass were calculated from an allometric equation obtained from the same forest stands. Both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increased rapidly during the initial decade after abandonment. In contrast, a much slower rate of biomass accumulation was observed after the initial decade. LAI also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double from the 4-year-old to 10-year-old forest, and then gently increased to the 17-year-old forest. We also found that allocation variation in leaf biomass and nitroge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ate of biomass accumulation as a forest aged.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after abandonment, a high biomass and nitrogen allocation to the leaf component may have allowed for a high rate of biomass accumulation. However, reduction in those allocations to leaf component after the initial decade may have helped to suppress the biomass accumulation rate in older secondary forests. Roots accounted for 14.0–16.1% of total biomass in the 4–17-year-old abandoned secondary forests. We also verified the model predicted values for belowground biomass by Cairns et al. (1997) and Mokany et al. (2006), although both models overestimated the values throughout our data sets by 45–50% in the 10-year-old forest. The low root:shoot ratio in the secondary forests may have caused this overestimation. Therefor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we should modify the models to estimate belowground biomass considering the low root:shoot ratio in tropical secondary forests.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黄粉虫蛹不同温度处理对人工繁育川硬皮肿腿蜂的影响,该研究设置了5个处理温度(-10,-4,0,4,10℃)和3个处理时间(1,4,7d)。通过比较川硬皮肿腿蜂在不同处理蛹上的寄生率、繁蜂成功率、单管繁蜂量和出蜂效率4个繁育指标,筛选最适于繁蜂的寄主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低温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川硬皮肿腿蜂的繁殖效率。其中-4℃处理黄粉虫蛹7d后繁育的川硬皮肿腿蜂的寄生率、繁蜂成功率、单管繁蜂量和出蜂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76.67%,66.67%和8.15,10.89头,可显著提高川硬皮肿腿蜂的繁育效果。因此,推荐以-4℃处理黄粉虫蛹7d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