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氨酸锌是以甘氨酸锌硫酸盐形式存在,简称甘氨酸络合锌,是以甘氨酸和硫酸锌为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甘氨酸络合锌,经过单晶和多晶衍射确定了甘氨酸络合锌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得到一种晶型不同的甘氨酸锌螯合物。试验通过调节反应温度、pH值、原料的物质的量的比合成新型甘氨酸锌晶体,采用红外、元素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合成得到的甘氨酸锌螯合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甘氨酸型为2∶1型,化学式为Zn(C2H4NO2)2·H2O,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17.567 (3)?,b=5.207 3 (16)?,c=9.829 9 (13)?,α=90°,β=121.072 (1)°,γ=90°,Z=4,V=770.205?3。锌与甘氨酸中的氮及氧配位形成四配位的五元螯合环,水不参与配位,为结晶水。研究表明,该单晶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无副产物,产物结构新颖、收率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不同来源锌(Zn)的生物利用率,最近,用仔猪进行一项研究对硫酸锌(ZnSO4)、甘氨酸锌螯合物(ZnGly)、蛋氨酸锌螯合物(ZnMet)和醋酸锌(znAc)进行了比较。将36头27日龄断奶的仔猪(平均体重6.5kg)分作4种处理。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28天的生长试验中,选择294头断奶后3天、初始体重15.2磅(6.9千克)保育仔猪(PIC TR4×1050)来评估从低蛋白质氨基酸强化饲粮中去掉特定合成氨基酸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在断奶后第3天时将仔猪分为6个处理。采用两阶段饲粮体系进行饲喂,第0~14天饲喂处理饲粮,而第14~28天饲喂一种普通饲粮。所有饲粮都是粉状形式。根据之前在15—25磅(即6.8—11.3千克)仔猪饲粮中以合成氨基酸替代鱼粉试验所得的数据制作配方。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低蛋白质氨基酸强化饲粮中是否有必要添加氨基酸。正对照组饲粮含有L-赖氨酸盐酸盐、DL-蛋氨酸、L-苏氨酸、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L-谷氨酰胺和L-甘氨酸。6个处理分别为:1)正对照组;2)正对照组除去L-异亮氨酸;3)正对照组除去色氨酸;4)正对照组除去缬氨酸;5)正对照组除去谷氨酰胺和甘氨酸;6)正对照组除去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L-谷氨酰胺和L-甘氨酸(负对照组)。每栏饲养7头仔猪,每个处理7栏。在第0、第7、第14、第21和第28天时对仔猪和料槽进行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第0—14天,与负对照组和除去L-色氨酸或L-缬氨酸的饲粮相比,采食正对照组饲粮的仔猪有更高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P〈0.03),而饲喂不添加合成谷氨酰胺和甘氨酸饲粮的仔猪这两个生长指标居中。从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来看,采食不添加合成异亮氨酸饲粮的仔猪与采食正对照组饲粮的仔猪相近(P〈0.40);而与采食其他4组饲粮的仔猪相比,该处理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有所改善(P〈0.03)。不知什么原因, 当第14~28天饲喂普通饲粮时,与正对照组相比,前期除去合成异亮氨酸使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1)。而其他处理组的仔猪与正对照组仔猪相比有相近的平均日增重(P〉0.12)。第14~28天各处理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无差异(P〉0.10)。与采食正对照组饲粮的仔猪相比,由于第0~14天的平均日增重有所降低,使整个试验期(第0~28天)负对照组和除去L-色氨酸或L-缬氨酸组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4)。与正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都有所降低,但是只有负对照组被检测出存在显著差异(P〈0.04)。从仔猪全期数据来看,在料重比上无差异(P〉0.10)。综上所述,15~25磅(即6.8~11.3千克)仔猪低蛋白质氨基酸高强化饲粮中需要添加L-色氨酸和L-缬氨酸才能使其达到最大的生长性能。这表明色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赖氨酸需要量分别高于15%和57%。当从第1阶段饲粮中去掉L-谷氨酰胺和L-甘氨酸时仔猪生长性能在数量上有所降低,这表明低蛋白质氨基酸强化饲粮中需要非必需氮源或者对促进这些氨基酸中的某一种摆脱作为氮源的角色有益处。  相似文献   

5.
为甘氨酸锌络合物质量标准的制订,以及产品的研究和规范应用,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对2种甘氨酸锌络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确定2种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甘氨酸锌(1∶1型)[Zn(C2H5NO2)2·4H2O]SO4·ZnSO4·6H2O和甘氨酸锌(2∶1型)Zn(C2H4NO2)2·H2O。分析认为:甘氨酸锌(1∶1型)中的Zn(Ⅱ)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2个配体羟基氧和4个配位水与1个Zn(Ⅱ)配位,氢键结合六水合硫酸锌形成复合物。甘氨酸锌(2∶1型)分子中的水为结晶水,未参与配位;Zn(Ⅱ)为五配位,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与2个配体形成2个五元螯合环;甘氨酸配体中羟基氧和羧基氧原子配位后形成大π键,其中一个氧和氨基氮与Zn(Ⅱ)形成五元螯合环,另一个氧桥连2个Zn(Ⅱ)中心,并通过与结晶水间的氢键构成大分子,形成螯合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比较肉仔鸡在正常生理及脂多糖(LPS)攻毒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和不同来源的化合物锌对肉仔鸡免疫的调节作用。试验一选用42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对照组、3个硫酸锌处理组和3个甘氨酸锌处理组,共7个处理,每组6个重复,锌元素水平均为30、60、9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 mg/kg硫酸锌组和30 mg/kg甘氨酸锌组肉鸡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相对硫酸锌,甘氨酸锌提高了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其中60 mg/kg甘氨酸锌组的转化率最高。试验二随机选用336只1日龄AA肉仔鸡公雏,分为完全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攻毒对照组、2个硫酸锌+LPS攻毒组和2个甘氨酸锌+LPS攻毒组共7个处理,每组6个重复,锌元素水平均为30、9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0 mg/kg甘酸锌可缓解LPS刺激8 h后胸腺指数的下降(P<0.05);最后一次LPS刺激8 h后,甘氨酸锌组脾脏和空肠IL-8基因表达均低于硫酸锌组(P<0.05),90 mg/kg锌添加组空肠IL-1β和IL-8的表达量均低于30 mg/kg锌添加组(P<0.05)。综上,甘氨酸锌调节肉鸡免疫和缓解炎症反应的功效高于硫酸锌。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讨蛋鸡饲料中添加甘氨酸亚铁和甘氨酸锌对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产蛋率相近的6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3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0 mg/kg的甘氨酸亚铁和40 mg/kg的甘氨酸锌,饲喂6周。结果表明,在蛋鸡产蛋后期添加甘氨酸亚铁和甘氨酸锌,产蛋率能够提高1.85百分点(P<0.05),破蛋率降低3.2百分点(P<0.01),平均蛋重提高1.93 g/枚(P<0.05),同时提高机体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平均压积的数值。由此可见,在蛋鸡产蛋后期额外添加有机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其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利用锌元素的特征谱线(锌原子从基态到激发态在213.8nm处有最大吸收),创建了原子吸收法测定杆菌肽锌预混剂中锌的含量,并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锌离子浓度为0.25~1.00μg/mL的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401x+0.0437相关系数r=0.9975,且精密度高、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2.0%。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血液中蓖麻碱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用三氯甲烷提取蓖麻碱,除去蛋白质和脂肪后,用HPLC法对其进行测定。采用Hypersil ODSC C18色谱柱(250mm×4.6mm,25μm),水-乙腈(9:1,V/V)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显示,在0.26—5.2μg范围内,蓖麻碱峰面积与质量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57×10^4 x-4.93×10^5,r=0.999,RSD=3.82%。牛血中蓖麻碱平均回收率为72.1%,RSD为2.54%(n=5)。饲喂蓖麻粕的牛血液中蓖麻碱的含量为0.512μg/mL。  相似文献   

10.
甘氨酸钙,分子式为[ Ca (C2H5NO2)24H2O] Cl2.以甘氨酸和氯化钙为原料发生合成反应,合成甘氨酸钙,采用刮板薄膜蒸发浓缩至表面析出晶膜,取出后在室温下缓慢冷却,然后放置低于8℃的环境中结晶至少18h,通过单晶结构分析确定甘氨酸钙工艺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甘氨酸与氯化钙的投料摩尔比为2∶1,反应pH3.0~5.0,温度80~95℃,反应时间3.0 h,结晶温度低于8℃,结晶时间超过1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