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动物保健》2011,(5):76-76
由甘肃省张掖市畜牧局与甘肃省农业大学合作研究的“张掖市农作物秸秆饲料化与张掖肉牛品质研究与示范”项目,从去年9月开始,在甘州区丰盛草畜有限公司开展试验,目前已取得初步效果。该项目主要研究通过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用该饲料饲喂育肥肉牛,  相似文献   

2.
<正>由甘肃省科技厅下达、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持完成的"肉牛养殖生物安全技术的集成配套与推广"项目(编号:1205NCNG124)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该项目提出了"肉牛养殖生物安全集成技术理论",并创新16项集成技术;提出了"设计和建造符合北方地区肉牛养殖生物安全要求的肉牛场的技术",研究并创新确定了肉牛场建场选址的4个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3.
根据甘肃省农牧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畜牧业生产形势调研的通知"的要求,笔者于2015年3月9日~18日重点对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实地察看了甘肃博峰肥牛开发有限公司、张掖市华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场、张掖市恒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泾川县盛腾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大中型肉牛养殖企业,走访了高台县牧童肉牛养殖场、高台县建兵肉牛养殖场、泾川县陇鑫肉牛养殖场等30个规模养殖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部分农户,并与市、县(区)畜牧部门领导、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调研,笔者总结分析了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0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政府制定出台了能繁母牛零费用配种制度,财政列支专项经费用于对母牛冻配技术服务费的补贴。为了加快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进程,针对基础母牛由于养殖比较效益低而流失的趋势,2010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政府加大对母牛养殖户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肉牛养殖小区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西六村肉牛养殖小区为示范点进行了研究。按照当前规模养牛基础与现行标准设计,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每户年育肥出栏肉牛100头,每户可实现年纯收入8.1万元。该小区建设模式概括为"31615"模式,即小区占地35亩、入驻农户12户、存栏肉牛600头、出栏肉牛1 200头、实行"五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6.
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张掖市高档肉牛地方类群培育的产业基础、主体需求和环境条件,重点从张掖市高档肉牛地方类群培育的核心群、扩繁群、商品群3大群系的建设,提出了张掖市高档肉牛地方类群培育的路径和模式,并制定了张掖市高档肉牛地方类群培育的保障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协作委员会、建综合服务网络、系统开展配套研究、建立合理的运作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肉牛养殖作为甘肃省张掖市十大工程之一的富民工程,政府在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使肉牛产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但在牛饲养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误区,近年来,养牛效益不高,疫病防制也存在一定隐患,加大了养殖风险,下面就养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寒晴 《江西饲料》2011,(2):48-48
由张掖市畜牧兽医局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研究的《张掖市农作物秸秆饲料化与金张掖肉牛品质研究与示范》项目,从去年9月开始,在甘州区丰盛草畜有限公司开展试验,育肥试验取得初步效果。该项目主要研究通过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运用该饲料饲喂育肥肉牛,通过试验,观测和评定肉质,旨在加速秸秆饲料化程度,提高其利用率,迅速增加肉牛体重。试验前期,引进美国邦斯威尔集团提供的秸秆饲料化  相似文献   

9.
《湖北畜牧兽医》2009,(6):46-46
据悉,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按照“农户抓繁殖、小区抓育肥、协会抓流通、企业抓加工”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走“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采取整乡整村推进的方式.累计建成肉牛养殖小区(养殖场)186个,其中千头肉牛养殖小区(养殖场)10个,百头肉牛养殖小区(养殖场)108个;建成4万头以上养牛乡镇5个。建成养牛专业村社192个。  相似文献   

10.
张掖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肉牛产业是张掖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全市肉牛产业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目前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做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将草食畜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的基础,着力推进肉牛养殖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构建产业化经营体系,保持肉牛养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甘州区肉牛养殖现状甘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区内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张掖市百万亩玉米制种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种植制种玉米面积达55.37万亩,种植大田玉米18.45万亩,秸秆产量达166.1万吨以上,为实现秸秆过腹还田,提高养牛业的发  相似文献   

12.
2017年11月、2018年9月,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高台县各有1批肉牛调往新疆途中在边境检查站被确诊口蹄疫疫情。本文就2起口蹄疫疫情的溯源和综合处置情况做一综述,以便为今后口蹄疫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拥有绝佳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繁育基地,独特的条件促使当地养牛业蓬勃发展。然而,目前张掖市的肉牛养殖参差不齐,缺少优良品种,严重制约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文章分析了张掖市肉牛育种工作的基础、育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张掖市的肉牛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是张掖市确立的十大工程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规模肉牛场的疫病,使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规模肉牛场基本情况和主要发生的疫病情况开展了普查,掌握了防疫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技术规程、加强饲养管理、狠抓消毒灭源、坚持预防为主等防控措施。通过在全市规模肉牛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是张掖市确立的十大工程之一,为了使工程建设取得实效,各级畜牧部门就肉牛基地发展和运行模式做了各种尝试,最后确定了"政府抓良种、农户抓繁殖、小区吊架子、大户抓育肥、协会抓流通、企业抓加工、站所抓防疫"运行模式并广泛推广,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张掖市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肉牛产业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30多年持续不断的良种筛选、级进杂交、基因测序、稳定提高,为打造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夯实基础,形成的张掖肉牛已成为本地的一张经济发展的特色名片。作者长期从事和参与本市肉牛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现就本人主持参与的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的经验及措施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魏润生(1963-),男,硕士,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现任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室主任,主要从事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控及实验室管理。发表科技论文三十余篇,合著专著两部。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两项,张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现主持开展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一项。2004年入选甘肃省"555"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第二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2月初,红寺堡区大河伊盛园肉牛场从甘肃省张掖市购进了一批50头肉牛,由于饲养管理没有跟上,一周后,该牛场饲养260头肉牛先后有100头左右发病,主要表现是流感症状。牛场负责人采用头孢噻呋钠、黄芪多糖和板蓝根等针剂大剂量注射治疗,虽然经过治疗,感冒症状消失,但由于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注射器和针头混用且消毒不严,多次大剂量注射刺激性药物,导致45头肉牛前后发生急性蜂窝织炎。发病牛主要  相似文献   

19.
2013年,甘肃省肉牛牦牛产业继续以20个肉牛产业大县(含3个以牦牛肉生产为主的大县)为主保持平稳发展。据甘肃省辖区86个县市统计,2013年肉牛存栏509.2万头,出栏肉牛181.3万头,牛肉产量达19.3万t。牦牛是甘肃省重要牛种资源之一,存栏118.73万头。甘肃省初步形成了以河西走廊国家商品粮基地肉牛产业区、陇东地区肉牛产业区和依靠天然草场的牦牛产业区为优势的肉牛生产基地,甘肃省肉牛业开发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尤以西门塔尔牛和当地黄牛杂交效果最为明显,已成为甘肃省肉牛生产的主体。文章从甘肃省肉牛生产概况、肉牛产业技术应用状况、与甘肃省肉牛产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甘肃省肉牛产业发展建议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以助力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草畜产业工程"为高台县"七大工程"之一,是保持畜牧业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特别是高台县肉牛产业的发展,是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用科学发展思维谋划,通过项目管理工程建设才能使高台县肉牛产业真正成为促进县域草畜产业发展,保证农民增加收入的致富工程和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