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4C-乙烯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孕穗期植株对乙烯的吸收、运转和分布规律,与对乙烯利的吸收、运转和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向穗部集中,在小麦剑叶上涂以14C-乙烯利后,穗部释放14C-乙烯的高峰发生在第六天,此高蜂期正值小麦幼穗迅速发育时期,与乙烯利杀雄的“靶期”相吻合,认为乙烯利对小麦杀雄,是由其释放乙烯而起作用,剑叶涂14C-乙烯利15天后,雄蕊中的放射性主要分布在RNA蛋自和糖类中,雌雄蕊的HCl提取物中具放射性的物质不是未分解的乙烯利,表明乙烯利进入小麦体内能被代谢、转化,并参入其他成分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选用乙烯利(Ethrel)对豚草杀雄,效果显著,在花序生长2.5cm 以下时期喷施2%浓度乙烯利较为适宜。败育雄蕊 PMC 粘连、退化,四分体形状不规则:花粉粒收缩、空瘪,内部无淀粉粒,蛋白质含量降低;绒毡层类似于腺质绒毡层类型,相互连成一圈后消失;花的败育出现无雄蕊型和花粉败育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可用于苦瓜化学杀雄的化学杀雄剂。[方法]以苦瓜品种"春丽"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梯度乙烯利、苯磺隆、甲磺隆、咔嘧磺隆溶液在苦瓜现蕾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每隔10 d处理一次,并对植株的长势及花粉活力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苯磺隆对苦瓜具有杀雄作用,在浓度为0.4μg/m L,单株受药量为10 m L时杀雄效果良好;乙烯利、咔嘧磺隆、甲磺隆无杀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化学杀雄药剂在苦瓜制种上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杀雄药剂乙烯利、KMS—1(即DPX—3778)和HS—245(即RH—531)对四个小麦品种的杀雄效果。试验表明,三种药剂都有较强的杀雄能力,浓度达到4000—6000ppm均可导致完全的雄性不育;然而三种药剂对自由授粉结实率的影响却差别很大,其中以乙烯利最高,HS—245次之,KMS—1最低。后两种药剂对营养器官的药害较乙烯利轻微,但因自由授粉结实率低,难以保证较高的制种产量和制种纯度,因而在制种生产中,一时还难以取代乙烯利。  相似文献   

5.
<正> 1979~1980年,我所对小麦化杀新药均三嗪二酮的最佳喷药浓度、喷药时期、喷洒方法以及药剂对植株的影响和品种对药剂的反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均三嗪二酮具有用药有效时间长、杀雄效果好、药害轻等特点,但受药小穗开花时开颖角度较小,自由授粉结实率较乙烯利低。同时发现,将乙烯利和均三嗪二酮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可以降低二者的用量,提高杀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报导应用国产乙烯利、均三嗪二酮进行小麦化学杀雄技术的研究、并对二种药剂就其喷药时期、药剂浓度、不同品种对药剂的反应以及雌蕊活性和异交结实率等几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乙烯利杀雄适期短、喷药应严格掌握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前后进行;均三嗪二酮的杀雄作用较强、可持续到孕穗期。(2)药剂的最适宜浓度一般在4000~5000ppm 之间。(3)各品种对乙烯利表现出敏感与迟钝的不同反应;而对均三嗪二酮的反应则不明显.(4)在保持小麦雌蕊活性与异交结实能力方面、均三嗪二酮则逊于乙烯利。  相似文献   

7.
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杀雄,创造生理性雄性不育材料,并用来配制杂种,是谷类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新途径。我国已在水稻、小麦等作物上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几年来,我们在省科技局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了利用乙烯利进行小麦化学杀雄方面的研究,相继配制了杂种,在一定面积上进行了试验示范,出现了一些有希望的高产组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结合其他单位的资料,对利用乙烯利进行小麦化学杀雄的影响因素、机理和制种技术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化学杀雄又是配制杂交小麦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化学杀雄方法简便,配制强优势组合时选择亲本较为"自由",因此,日益引起科学工作者的注意. 要进行化学杀雄,先要选择一个理想的化学杀雄药剂和制定一套该药剂的具体使用技术.乙烯利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小麦化学杀雄剂,近两年我们曾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结果表明,乙烯利虽有较好的杀雄效果,但也存在着施药时间短、药害比较重等缺点,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探索和研究新的小麦化学杀雄药剂,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杂交剂(CHA)配制杂交种是当前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河北省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组开展了小麦化杀制种研究,在乙烯利化学杀雄技术基础上加工改造,开发出冀化1号(ES)和冀化2号(EK)两种化杀改进剂,并  相似文献   

10.
~(14)C-乙烯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孕穗期植株对乙烯的吸收、运转和分布规律,与对乙烯利的吸收、运转和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向穗部集中。在小麦剑叶上涂以~(14)C-乙烯利后,穗部释存~(14)C-乙烯的高峰发生在第六天,此高峰期正值小麦幼穗迅速发育时期,与乙烯利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报导国外化学杀雄剂 WL84811进行小麦杀雄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1)WL84811是一种强化杀剂,对供试品种具有普遍杀雄作用。效果均为100%,是目前其它化杀赉町所不及的。(2)喷药后,对株高及小穗发育等农艺性状影响轻微,克服了国产化杀剂乙烯利的不足。(3)杀雄适期较长,从小孢子期—孕穗期间均可起良好杀雄效果,便于生产上应用。但是,在最适浓度的筛选以及雌蕊药剂对活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影响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小麦温光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系C050S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调控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性敏感期用外源IAA,GA3和ABA处理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不育株和可育株,其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不育植株的不育度,提高可育植株的可育度;用乙烯利(CEPA)和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AVG)处理调控乙烯水平可以显著地改变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育性。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温光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系C050S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调控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性敏感期用外源IAA,GA3和ABA处理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不育株和可育株,其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不育植株的不育度,提高可育植株的可育度;用乙烯利(CEPA)和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AVG)处理调控乙烯水平可以显著地改变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育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乙烯利作为小麦杀雄剂生产一代杂交种,经过几年试验,已初步应用于配种工作,这项成果能否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关键在于早日选出能够经受大面积丰产考验的强优势组合。小麦杂种一代的遗传表现有许多优越性,但往往因植株偏高,不抗倒伏而不能应用于生产。近年来,我们选择矮秆抗倒材料与大穗大粒材料杂交,发现以下几个有希望的组合;  相似文献   

15.
化杀灵诱导油菜雄性不育与乙烯释放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不同配方的化杀灵WP对Napus SW 0742油菜进行处理,测定杀雄后盛花期油菜的乙烯释放量,研究油菜育性转换与乙烯释放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化杀灵处理后的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化杀灵应用于Napus SW 0742油菜的最佳用药浓度为1.4 g/L,化学杀雄效果越好,乙烯释放量越高,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油菜雄性不育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花生生产中乙烯利的最佳喷施时期及最适用量,以湘花200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喷施时期及不同浓度乙烯利对花生植株氮(N)、磷(P)、钾(K)、钙(Ca)、镁(Mg)等养分分布、积累、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乙烯利处理均不利于植株N、P、K、Ca的积累;盛花期喷施高浓度乙烯利对植株中营养元素积累的抑制作用比幼果期喷施更明显;幼果期喷施200 mg/L乙烯利对各生育期植株中N、P、K、Ca、Mg的积累量均有促进作用。因此,建议乙烯利的最佳喷施时期为幼果期,最适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17.
对黄瓜自交纯系及其杂交组合的性型遗传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全雌基因F和单性花控制基因M的遗传方式,并明确了不同性型自交系的基因型.对黄瓜不同性型植株的药荆处理结果表明,全雌株(FFMMAA)、强雄株(ffMMAA)、两性花株(FFmmAA)、和雄全株(ffmmAA)对乙烯利和AgNO3溶液处理的反应很一致,即乙烯利能诱导产生雌花,AgNO3诱导形成雄花,说明F和M基因的调控途径均与乙烯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增加黄瓜的雌花分化量是提高黄瓜产量的重要途径。其具体的方法是: 一、喷施乙烯利 在黄瓜植株长出第1片真叶后.用乙烯利喷洒黄瓜植株.1周后再喷1次,每次用药量以叶片显湿即可。黄瓜喷施乙烯利不但可以增加黄瓜的雌花数量.而且还可以控制植株生长,增强苗势,从而增加黄瓜的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永露  戴继红  王立永 《农技服务》2011,28(6):786+813-786,813
对初花期花生叶面喷施6种浓度的乙烯利溶液,观测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探讨乙烯利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使植株相对矮化,抑制花生地上部分的生长,使主茎和分枝长比CK缩短,但分枝数较多;提高单位叶面积鲜重、干重及植株鲜重、干重;提高植株的单株结荚数、饱果率和产量。以乙烯利200 mg/L的浓度效果最好,花生的经济性状和产量最高,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于节瓜5叶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赤霉素(GA3)、乙烯利与赤霉素混合三种激素处理植株,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激素处理随着浓度的升高,植株高度、茎粗、节间长逐渐减小,单一激素处理、混合激素处理对节瓜植株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A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乙烯利的作用;200 mg/L GA3能够降低节瓜第一雄花节位并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60 mg/L的乙烯利能够降低第一雌花的节位并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