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 7种农药 ,在田间分别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和高龄期幼虫。试验结果表明 :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幼虫 ,以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效果最佳 ,药后3d防效达100% ,药后10d防效仍维持在85.29% ,校正防效为86.11%。 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50g/667m2 、40%毒死蜱乳油60ml/667m2 、78%精虫杀手可湿性粉剂均表现出较高速效性 ,药后 3d校正防效分别达96.56%、96.15%和92.73%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期幼虫 ,以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药效最好 ,药后 3d防效和校正防效分别为88.9%和89.81%,其次为35%纵卷清可湿性粉剂80g/667m2和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  相似文献   

2.
加工番茄二代棉铃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新疆加工番茄田二代棉铃虫,放蜂量为4-8万头/667 m2,田间卵寄生率48.10%-92.40%,放蜂田较化防田蛀果率减退21.80%-42.30%。其防效达64.60%;应用Bt粉剂60 g/667 m2防治也具有较好的防效,效果达86.2%。田间释放螟黄赤眼蜂4万头/667 m2结合喷施Bt粉剂60 g/667 m2,其蛀果率减退35.90%。  相似文献   

3.
几种混配制剂防治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表明 :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分别与阿维菌素混配防治美洲斑潜蝇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显著优于单剂。以有效药量计算 ,19%氰戊·阿维EC(9.5g/667m2)、15%氰戊·阿维EC-1(7.5g/667m2)、15%氰戊·阿维EC-2(7.5g/667m2)药后 3~11d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校正防效分别为 85.17%~90.55%、86.20%~88.97%、85.90%~86.87% ;10%氯氰·阿维EC-1(5g/667m2)、10%氯氰·阿维EC-2(5g/667m2)药后 3~11d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3.65%~87.36%、82.58%~87.66%。以上 5个处理均显著优于相应单剂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的同期防效 ;5个处理药后 3d防效均显著优于阿维菌素 ,药后 7~10d防效除 19%氰戊·阿维EC与之相比不显著外 ,均显著低于阿维菌素相应防效  相似文献   

4.
2005-2006年在小麦苗期至拔节期分别进行了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的最佳施药剂量、施药适期、作物安全性、不同喷雾器类型等施用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在120~240 g/hm2剂量下,冬前施药90 d后的鲜重防效为77.7%~90.2%;200 g/hm2株防效约95%。春后施药150~360 g/hm290 d后的鲜重防效为79.6%~91.0%;300 g/hm260 d后的株防效为84.1%~91.4%。  相似文献   

5.
75%磺酰唑草酮干悬浮剂分别以30、40、50、60g/667m2用量,芽前土壤处理防除蔗田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香附子、胜红蓟、铜锤、苋菜等杂草。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60d株防效分别达73.1%~100.0%、66.7%~100.0%,总草防效分别为90.7%~98.7%、83.7%~97.6%;药后60d,鲜重防效达68.4%~100.0%,总草防效为87.8%~99.4%,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表现良好的广谱性。药后30、60d总草株数和鲜重防效显著优于38%莠去津悬浮剂250g/667m2的效果。75%磺酰唑草酮干悬浮剂60g/667m2对甘蔗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与其它处理无显著差异;50g/667m2增产率最高为12.79%;30g/667m2增产率最低,但也增产7.06%;其它处理增产均在9.05%以上,显著高于莠去津和人工除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西东南部红黄壤区20个乡镇蔗田杂草调查明确,广西贵港蔗田杂草种类有152种,分属32科,其中菊科27种,占总数17.76%,其次是禾本科22种,占总数14.47%,其他依次为莎草科、苋科、大戟科、锦葵科等。蔗田杂草发生危害的特点是种类多、密度大、生长量大、前期生态控制作用小。药剂芽前土壤处理试验结果表明,F6285有效量30 g/667 m2、啶嘧磺隆3.3 g/667 m2、禾耐斯90 g/667 m2,药后40 d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6.5%以上,显著高于都尔、莠去津。药剂茎叶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阿·敌有效量140 g/667 m2、阿灭净有效量130 g/667 m2、啶嘧磺隆有效量3.3 g/667 m2+展着剂885.22.5 g/667 m2,药后30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可达到78.5%以上。  相似文献   

7.
6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40 g/hm2、50%醚菌酯干悬浮剂40 g/hm2、15%氯啶菌酯乳油60 g/hm2、12.5%腈菌唑乳油50 g/hm24个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87.5%、83.6%、82.8%、和81.7%,优于常用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 g/hm2的防效74.8%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 g/hm2防效68.0%。结果说明,氯啶菌酯、烯唑醇、醚菌酯和腈菌唑4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药剂对比试验明确 ,80.3%克蜗净可湿性粉剂 170倍液喷雾防治大豆田蜗牛 ,具有很好防治效果。大豆苗期施药1次 ,药量120~150g/667m2或苗期施药2次 ,药量 200~240g/667m2,末次药后 15d调查 ,田间蜗牛比对照下降77.05% ,保叶率达85.42%,大豆增产52.25%  相似文献   

9.
噻嗪酮水面展膜油剂是一种杀虫剂新剂型 ,该药液滴施稻田水中 ,可在水面自动扩散形成封闭药膜 ,并沿稻秆爬升 ,达到防治害虫目的。在低龄若虫高峰期 ,本剂100~150ml/666.7m2 ,每666.7m2均匀分布10个点滴施 ,早稻后期防效68.0%~81.7%,单晚稻前期及双晚秧田防效达 88.7%~98.7% ,与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32g/666.7m2及与有机磷杀虫剂混剂防治效果相当 ,持效期15d以上 ,大田示范防治取得一致结果  相似文献   

10.
几种药剂防治三化螟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1年在三化螟重发区安徽省庐江县进行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 ,防治 2代三化螟药剂和剂量为40%氟虫腈·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1350g/hm2、5%锐劲特悬浮剂600mL/hm2、45%杀虫双可溶性粉剂喷雾和毒土撒施各1650g/hm2、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750g/hm2,各施药 2次 ,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100.0%、100.0%、95.0%、78.2%和 92.9%。防治3代三化螟喷雾 1次 ,设 30%杀·锐可湿性粉剂 750、1050、1350g/hm2,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81.3%、85.4%和 89.4% ,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药剂 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900g/hm2。各处理保苗效果与虫口减退率趋势一致 ,未发现对水稻有药害  相似文献   

11.
15%茚虫威悬浮剂防治甜菜夜蛾幼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15%茚虫威悬浮剂防治甜菜夜蛾幼虫试验表明,15%茚虫威悬浮剂用药量20、15、10mL/667m2,药后2 d校正防效为85.48%、82.63%、69.28%;药后5 d校正防效为88.45%、83.50%、68.67%;药后11 d校正防效为85.25%、78.27%、62.76%。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48%辛硫磷乳油50 mL/667 m2和20%米螨胶悬剂50mL/667 m2。15%茚虫威悬浮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在试验作物上未见有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12.
0.38%苦参碱乳油防治茶尺蠖、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0.38%苦参碱乳油防治茶尺蠖 ,用药量为30~50ml/667m2,稀释250~500倍 ,药后 5d防效均达93.4% ;防治菜青虫 ,用药量为30~80ml/667m2,稀释 500~750倍 ,药后3d防效为87.5%~92.1%。试验表明 ,0.38%苦参碱乳油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特性 ,用于茶树、蔬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4种药剂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金宝 《植物保护》2007,33(2):129-130
应用40%毒死蜱乳油500mL/667m2,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200mL/667m2和40%氯.辛乳油250mL/667m2在插种期1次施药防治花生田蛴螬的田间效果分别为50.4%、42.3%、52.3%和48.6%;在播种期和开花扎针期2次施药效果更好,校正防效提高25.1%~42.3%。  相似文献   

14.
陈文瑞 《植物保护》2003,29(2):53-54
用 50%杀螺胺乙醇胺粉剂600、900、1200g/hm2、6 %密达颗粒剂 7500g/hm2和 2 %灭旱螺颗粒剂 7500g/hm2防治蛞蝓 ,以 50%杀螺胺乙醇胺粉剂 1200g/hm2和 6%密达颗粒剂 7500g/hm2防效最好 ,药后 3d和 7d防效都达 90%以上 ,但药后 14d防效下降 ,仅为 80%左右。建议蛞蝓发生严重田块在药后 10~15d施第 2次药 ,可有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2018年在安徽庐江、广西合浦和重庆涪陵开展了田间防病示范.结果表明,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制剂用量50、60g/667m2处理对稻曲病具有较高防效,达77%以上,又以60 g/667m2处理的防效最高,在各试验点防效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哈茨木霉菌3亿CFU/g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立枯病与猝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3亿CFU/g可湿性粉剂能很好的防治番茄立枯病与猝倒病,在6~18亿CFU/m2(制剂用量2~6g/m2)使用剂量下,其对番茄立枯病防效达75%~86%左右,对番茄猝倒病防效达75%~85%左右,并且分别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福美双30%可湿性粉剂和霜霉威盐酸盐722g/L水剂.  相似文献   

17.
苄嘧磺隆·炔草酸65%可湿性粉剂小麦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苄嘧磺隆·炔草酸65%可湿性粉剂在冬小麦田茎叶喷雾施药,防除冬小麦田多种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除草效果好.药后30d,株防效均在95%以上,鲜重防效在97%以上,5~30g/667m2对冬小麦安全.综合考虑,建推荐剂量为10~15g/667m2.  相似文献   

18.
选用阿维菌素2%乳油和苏云金杆菌8000IU/mg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药后13d调查结果表明,使用阿维菌素2%乳油20、30mL/667m^2和苏云金杆菌8000IU/mg可湿性粉剂200g/667m^2防效均在90%以上。阿维菌素2%乳油30mL/667m^2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480g/L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5%嘧菌酯悬浮剂对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商品量18~36g/667m2,2次药后防效可达81.11%~84.75%,显著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g/667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明确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施药适期,评价该药剂对番茄生长安全性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供试药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 500、1 875、1 500g/hm2的3个处理施药后7d对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在72.58%~58.33%之间,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在77.04%~35.84%之间.与对照药剂相比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高剂量有效成分2 500g/hm2施药后7d的对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与对照药剂的防效相当,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番茄灰霉病始发期使用效果最好,适宜用量以有效成份2 500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