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伦 《新农业》2005,(8):20-21
甘蓝栽培所用的品种,按其栽培目的和上市时间的不同而定。小拱棚早春地膜栽培多选用早熟品种,如中甘11、北农早生、8398、报春、迎春、鸡心甘蓝、牛心甘蓝、北京早熟。中熟品种如京丰1号、中甘8、秋蓝、秋丰、理想1号、庆丰1号、夏光。晚熟品种如华甘2号、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服务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优化培植市场绿色蔬菜品种结构,黄淮区域引进并示范性种植无害化秋甘蓝获得成功,从技术上彰显较大突破,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一、品种选用要创新,有兼顾秋甘蓝品种在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前提下,还要做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种植,避免因品种搭配不合理,出现某一时段商品菜过剩导致效益不高的现象。黄淮区域种植秋甘蓝,早熟、中早熟品种应首选中甘8号、中甘18号为主,亦可试种中甘22号;中熟品种以选中甘9号为主,亦可试种中甘20号;晚熟品种以京丰1号为主,引进试种中甘19号。  相似文献   

3.
李凯  蔡淑颢 《新农业》2009,(11):21-21
中甘2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早熟、优质、高产春甘蓝一代杂种。2002年大石桥市引进该品种,多年生产实践证明,中甘21号甘蓝适合该地区土壤、气候、栽培模式及居民消费习惯,现已在我国北方春季保护地和露地春甘蓝生产中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4.
早熟春甘蓝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春甘蓝生长周期短、效益高,对调剂早春蔬菜淡季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选择适宜品种早熟春甘蓝丰产栽培所选品种应具备:耐寒、冬性强、早熟(定植后50天左右收获)等特点。目前,生产上表现较好的品种有8398、中甘11号、中...  相似文献   

5.
对6个早熟结球甘蓝品种,在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农珍绿较早熟、抗病、产量高、结球紧实,最适宜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推广应用;中甘21、8398早熟性好、结球紧实,宜在海拔1700 m左右的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作为配套品种推广应用;华耐百惠等三个品种抗病、产量高,但成熟期偏晚,宜在海拔1450 m左右的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作为配套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 甘蓝栽培所用的品种,按其栽培目的和上市时间的不同而定.小拱棚早春地膜栽培多选用早熟品种,如中甘11、北农早生、8398、报春、迎春、鸡心甘蓝、牛心甘蓝、北京早熟.  相似文献   

7.
甘蓝栽培     
<正>一、品种选择甘蓝栽培所用的品种,按其栽培目的和上市时间的不同而定。小拱棚早春地膜栽培多选用早熟品种,如中甘11、北农早生、8398、报春、迎春、鸡心甘蓝、牛心甘蓝、北京早熟。中熟品种如京丰1号、中甘8、秋蓝、秋丰、理想1号、庆丰1号、夏光。晚熟品种如华甘2号、东农609、秋丰、晚丰、寒光1号、新丰甘蓝、黄苗甘蓝等。中晚熟品种多用于夏秋栽培。二、栽培季节黑龙江地区甘蓝于3月上旬播种育苗,5月上旬定植,7月  相似文献   

8.
<正>春甘蓝栽培是在冬春阳畦育苗,春季定植,初夏采收,对解决春淡季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生产中常常发生未熟抽薹而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栽培中应以减少抽薹率为中心,来加强苗床及田间管理。1.选择良种春甘蓝要选择冬性较强,不易抽薹且具有早熟、丰产特征的品种或一代杂种,如中甘21号、津甘8号、中甘18号等。为延长春甘蓝的供应期,亦可选择部分中早熟品种,如中甘17号、中甘15号等。  相似文献   

9.
不同甘蓝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喀什地区甘蓝品种单一,上市集中,经济效益低的现状,以庆丰、春秋、8398、中甘11、唯美5个甘蓝品种为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喀什栽培最佳甘蓝品种为庆丰,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不易裂。从品种搭配,保证周年供应角度考虑,适宜栽培的早熟品种为8398,中晚熟品种为庆丰,春秋及唯美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0.
NaCl和PEG引发对甘蓝种子发芽及其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晚丰一代、中甘11号甘蓝品种为材料,用100 mmol.L-1NaCl和25%PEG-6000在20℃下进行种子引发处理,研究了引发处理对种子发芽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5%PEG-6000对两个甘蓝品种进行引发处理24 h,可促进种子迅速发芽、出苗,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用100 mmol.L-1NaCl对中甘11号种子进行引发24 h,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种子发芽,但对两个品种种子的伤害也较明显。供试的两个甘蓝品种耐逆性存在差异,中甘11号耐盐性要强于晚丰一代。用100 mmol.L-1NaCl引发两个甘蓝品种的种子24 h、25%PEG-6000引发48 h,都显著地降低了种子的相对电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