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鲜食玉米是一种甜质类型的玉米,因其具有抑制糖分向淀粉转化特性,所以乳熟期间籽粒中含糖量最高,因其味甜,所以以鲜食玉米命名。鲜食玉米特殊之处是菜果兼用的食品。有甜、糯、嫩、香的特点,被人们称之为"水果玉米"。乳熟期的鲜食玉米籽粒中所含有的葡萄糖、蔗糖、果糖是比普通玉米多达2~8倍,蛋白质的含量达到13%以上。鲜食玉米以水溶  相似文献   

2.
《蔬菜》2009,(11):44-44
目前鲜食玉米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向韩国、日本等国出口量逐年增加,带动了国内鲜食甜糯玉米的发展。甜、糯鲜食玉米更以其出色的口感,更多地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这也使得甜、糯鲜食玉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由于季节原因,鲜食玉米的种植时间有限,为了满足大众能够一年四季都可吃上甜软可口的鲜食玉米,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小型西瓜、甜瓜和甜(糯)玉米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深圳会场为促进优质小型西瓜、甜瓜和甜(糯)玉米新品种推广,拓展港澳和东南亚市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05年5月28-29日在深圳举办了全国小型西瓜、甜瓜和甜(糯)玉米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来自各省(区、市)种子管理部门,西瓜、甜瓜和甜(糯)玉米科研育种单位、种子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当地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果品经销商和香港农产品流通企业,以及部分新闻单位的代表,共计165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农业部财务司、科技教育司和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4.
赫平 《长江蔬菜》2008,(1):10-10
鲜食玉米一般分为甜玉米和糯玉米,人们常说:"如果这个糯玉米能再甜一点就好了".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突破甜玉米和糯玉米不能杂交育种的禁区,育出在同一果穗中同时具有甜粒和糯粒的新成员,称之为"加甜糯".美玉(加甜糯)7号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品种,在2006年国家东南组区试中品质排名第一,是最新育成的在同一果穗中同时具有75%的糯粒和25%超甜粒的专用鲜食玉米品种,市场销售反映良好,回头率较高.已通过上海(审定编号:沪审玉2007010)、广东(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10)审定.  相似文献   

5.
周糯一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母本ZN214,来源于(西星糯玉1号×苏玉糯1号)×西星糯玉1号;父本ZN11,来源于郑白糯1号变异株.该品种是集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于一身的鲜食加工兼用型糯玉米新品种,其营养丰富、口感极佳、香味浓、商品性好,深得消费者的喜爱,于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5).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不断深入调整,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广泛引进、应用和推广,新的农作种植制度不断改变和涌现,促进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发展。沙沟镇许多农户采用大棚提早熟番茄、甜(糯)玉米、药芹一年三熟种植方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般667m2产番茄5000~5500kg、甜(糯)玉米3000~3500kg、药芹  相似文献   

7.
"甜加糯"型鲜食玉米-圣园231是丹东市圣园农业有限公司种子研发中心以SD15-8为母本,以MD1015-1为父本杂交而成。该品种生育期春播85-90天,矮秆、大棒、皮薄、又甜又粘又香、适口性极佳;穗型美观、色泽亮丽、抗病、抗倒伏,籽粒中甜粒和糯粒的比例为1∶3。  相似文献   

8.
引进鲜食玉米新品种(系)8个,分析各品种(系)的产量、品质、抗性及其他农艺性状,筛选出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慈溪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除脆甜89产量低于对照品种超甜4号外,其他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浙甜19产量最高,科甜4号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甜糯双隐基因型玉米材料的创制方法及鉴定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加糯型鲜食玉米是一新型鲜食玉米品种,甜糯双隐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是配制甜加糯型鲜食玉米的必备材料。本文概述了甜糯双隐基因型玉米材料的创制背景与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甜糯双隐基因型玉米材料常用的创制方法及鉴定技术,初步讨论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甜糯双隐基因型玉米材料的创制和选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温豌1号是由从台湾引进的Tw8经连续多代选择而育成的菜用大粒甜豌豆新品种。植株蔓生,单株结荚能力强,豆荚宽大、绿色,平均荚长9.1 cm,荚宽1.8 cm,单荚质量约9.8 g;籽粒大,嫩豆粒味甜,色泽翠绿,中等成熟时质糯,品质佳,适合鲜食和加工;每667 m2产量1 000 kg以上,适宜浙江省及长江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南京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无霜期长,早中熟鲜食玉米(如苏玉糯1号等)从3月下旬至7月下旬均可播种,秋播最迟可延到8月初(露地),秋延后加盖大棚可延至8月中旬.鲜食玉米的供应期可从6月中下旬一直延续到11月上旬.但多年来,生产上只重视春播生产,忽视了夏、秋生产(尤其是秋播).为此,2003~2004年我们在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的同时,对秋播鲜食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与生产效益进行了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孙爽  张宇  邵锋  范春花 《上海蔬菜》2023,(6):21-23+39
为筛选符合崇明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满足市民口感要求的优质鲜食玉米品种,作者以12个鲜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申科糯191、荆恒1号的果穗品质好、鲜穗产量高(每667 m2产量分别为1 338.54 kg、1 369.95 kg),荆彩11和申科甜糯99产量一般,但综合品质评分较高(分别为89分、90分),可作为崇明区鲜食糯玉米主推品种;浙糯玉18、申科糯699产量虽低,但品质较好,从丰富鲜食玉米品种的角度考虑,可适当引进作为特色鲜食玉米品种在崇明区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3.
晶彩甜糯2号系江苏润扬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QN51为母本、J59HT14为父本杂交而成的彩色甜加糯玉米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为961.8 kg,比苏玉糯5号(CK)增产23.1%;2021年参加江苏省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667 m^(2)平均产量为899.7 kg,比苏玉糯5号(CK)增产18.4%。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性强、品质优良,适宜在江苏省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并于2022年申报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正>鲜食糯玉米京科糯2000果穗色泽优、光泽度好,子粒洁白且糯中带甜、香味足、口感好、品质佳,市场前景广阔。该品种在我地推广种植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将其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食玉米又名菜果型玉米,包括甜质型和糯质型两大类。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鲜食玉米可直接生食(超甜型)或经蒸煮、爆炒后食用,也可加工制成饮料、脆片、罐头及速冻食品等。甜糯玉米生产管理不同于普通玉米,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推广贵阳市口感佳、产量高的鲜食玉米新品种,从全国各地引进18个鲜食玉米品种,开展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上,密甜糯2号产量最高,其次为中鲜糯808;在品质等方面,沪红糯1号、万彩糯6号、万彩甜糯118达到1等,其他品种达到2等。密甜糯2号、中鲜糯808可作为2023年的主推品种,沪红糯1号、万彩糯6号、万彩甜糯118可作为辅助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美玉7号鲜食玉米是我们从海南引进的新品种,适宜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分季栽培。该品种在同一果穗中同时具有75%糯粒和25%超甜粒,是集糯玉米和甜玉米二者于一体的新品种。为提高我地农民种植经济效益,我市从2008年开始引进种植,现将其在我市春秋连作栽培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闽清县结合实际,着力推动品种改良,把发展鲜食型甜橄榄作为方向,积极开展优质甜橄榄品种选育、引进、示范和推广,使甜橄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新增甜橄榄面积333.33hm^2,形成了闽江两岸鲜食橄榄万亩产业带,  相似文献   

19.
47份鲜食玉米对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通过田间人工接种对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进行了由丝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引起的玉米丝黑穗病和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引起的玉米瘤黑粉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对丝黑穗病的鉴定结果表明,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中无高抗材料;4份材料表现抗病,分别是三禾甜加糯6号、金辉588、金辉895和黑甜糯520,占8.5%;1份材料盛彩甜3号表现中抗,占2.1%;14份材料表现感病,占29.8%;28份材料表现高感,占59.6%。对瘤黑粉病的鉴定结果表明,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中27份材料表现高抗,占57.4%;6份材料表现抗病,占12.8%;6份材料表现中抗,占12.8%;5份材料表现感病,占10.6%;3份材料表现高感,占6.4%。鲜食玉米新品种中抗丝黑穗病品种比较匮乏,抗瘤黑粉病品种比较丰富,但兼抗两种病害的品种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20.
甜春桔柚Sweet spring又名甜泉桔柚,原产日本,由上田温州蜜柑(母本)与八朔柑(父本)杂交而成。2001年10月龙泉市林场从相邻的庆元县引进甜春桔柚接穗,高接在13年生的中晚熟温州蜜柑上;2004年3月龙泉市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又引进小苗种植。经过5年多的试验观察,该品种表现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