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笔者诊治鸵鸟盲肠破裂1例,该例病鸵于1997年1月7日发病,病程9天,于15日死亡,死鸵为雄性,130日龄,黑颈,体重29kg。1症状该鸵发病前一直生长良好,75日龄体重为26.5kg,自11月7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39.5℃,粪便呈毛粟状大小...  相似文献   

2.
非洲鸵鸟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出壳非洲黑雏鸵鸟15只,按商品化育肥方式进行饲养,观察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出壳至5月龄,生长速度不断上升;6月龄时日增重达高峰;7月龄以后生长速度不断下降;10月龄后生长缓慢,体重接近屠宰体重。0-3、4-6和7-10月龄料比分别为1.83,3.14和5.88。根据非洲鸵鸟的生长规律,我国商品鸵鸟可采用三阶饲饲养模式:0-3月龄,适度限制饲养,争取最高健雏率;4-5月龄,充分饲养力求最大增重  相似文献   

3.
1999年7月 ,郑州市某鸵鸟场的雏鸵鸟发生一种以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的传染病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验、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魏氏梭菌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建于1997年 ,养殖鸵鸟300多只 ,1999年7月23日 ,该场15日龄的雏鸵鸟开始发病 ,3~4天后开始死亡 ,一天死鸵鸟少则1~2只 ,多则达6~9只 ,虽经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但未见成效。2症状该病特点是发病急、死亡快。病鸵鸟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羽毛蓬乱、体温升高、离群、喜卧 ,且大便干燥 ,病的后期有的挣…  相似文献   

4.
鸵鸟隶属于鸵形目,鸵形科,原产非洲沙漠和草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类。近年来,鸵鸟养殖以其高经济效益、高生产性能、低饲养成本、广泛的适应能力、顽强的抗病性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青睐,并得到蓬勃发展。雏鸵鸟的培育是鸵鸟养殖成败关键的一环,雏鸟成活率的高低决...  相似文献   

5.
鸵鸟佝偻病的诊疗林刚王莲芝(丹东东林鸵鸟研究所,辽宁118003)1996年12月下旬至1997年2月,东林种鸵鸟场雏鸵鸟发生佝偻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由1996年12月下旬起,东林种鸵鸟场饲养的1~3月龄鸵鸟先后有15只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跛行和瘫痪...  相似文献   

6.
1美国养鸵业的现状11分布据美国鸵鸟协会(AOA)报道,1995年全美饲养鸵鸟达50多万只。养殖最多的是得克萨斯州,占全美总饲养数的26.2%;其次是加利福尼亚州,占11.2%;第三是亚利桑那州,占10.5%;第四是俄克拉荷马州,占6%。12规模...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鸵鸟养殖的实践中发现,雏鸵的腹部保温措施对提高育雏率相当明显,本文就这方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为鸵鸟养殖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SA2疫苗株免疫效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疫苗株尿囊膜乳剂原液经点眼接种2、7和15日龄雏,2日龄雏鸡组在接种后第7天有20%(1/5)鸡出现眼睑肿胀和流泪等眼部反应,7日龄和15日龄雏鸡组无明显临床变化。用该疫苗株乳剂原液点眼接种1月龄以上鸡眼部无明显反应,但通过气管接种后,26.7%(4/15)鸡表现出ILT临床症状。试验用SA2株点眼接种免疫1月龄以上鸡,免疫组保护率为100%(20/20),对照组发病率为100%(10/10)、死亡率为40%(4/10)。2、7和15日龄雏鸡点眼毒力试验的3组鸡,于接种后21~34天用王岗株ILT强毒攻击,100%得到保护,而对照组鸡100%发病。试验结果表明,SA2疫苗株是一株毒力温和、副作用小而且免疫效力好的疫苗用毒株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鸵鸟育雏成活率普遍较低,低者仅为20%,高者为75%,严重影响鸵鸟饲养效益。笔者在多年的农技推广过程中,总结了几点提高鸵鸟育雏成活率的经验,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选择优良种蛋入孵。对过大、过小、沙壳、刚皮、软壳蛋不能入孵。实践证明,孵化率高的雏鸵易培育。要提高孵化率,就要养好种鸵鸟,尽量缩短种蛋存放时间,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种蛋入孵前按消毒制度严格消毒。二、选养体质健壮的雏鸵。健壮的雏鸵应是精神活泼、绒毛洁净、体大、头大、脚粗,腹部大小适中,出壳时间正常,根据体重大小适时分群饲养,以每群25~30只为宜,…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鸵鸟育雏成活率普遍较低,低者仅为20%,高者为75%,严重影响鸵鸟饲养效益。笔者在多年的农技推广过程中,总结了几点提高鸵鸟育雏成活率的经验,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①选择优良种蛋入孵。对过大、过小、沙壳、刚皮、软壳蛋不能入孵。实践证明,孵化率高的雏鸵易培育。要提高孵化率,就要养好种鸵鸟,尽量缩短种蛋存放时间,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种蛋入孵前按消毒制度严格消毒。②选养体质健壮的雏鸵。健壮的雏鸵应是精神活泼、绒毛洁净、体大、头大、脚粗,腹部大小适中,出壳时间正常,根据体重大小适时分群饲养,以每群25~30只为宜,对歪…  相似文献   

11.
鸵鸟绿脓杆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江西某鸵乌养殖场常有雏鸵鸟卵黄吸收不良 ,导致部分死亡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已成为影响该场雏鸵鸟存活率的主要疾病之一。 1 998年 8月 ,该场一批新生雏鸵鸟表现不同程度腹部膨胀、卵黄吸收不良 ,造成 33%的死亡 ,经我室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 ,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与临诊症状 该场有母鸵鸟 36只 ,每周入孵 1次。每批雏鸵鸟出壳后均饮用添加抗生素的饮水 ,持续 1周。 1 998年 8月 ,一批雏鸵鸟 (1 5只 )均表现不同程度食欲减退、腹部膨胀、精神沉郁、不能站立 ,并陆续出现死亡 ,至 1 0日龄送检时已死亡 5只。2 剖检变化 剖检…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养蛋鹑的饲料比养鸡的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高5%~6%,否则就会影响产蛋率。二是要做到饲料稳定,不能随意变换,以防减食影响产蛋。三是注意钙质的供给,以免生软壳蛋。饲料配方:玉米52%、豆饼27%、鱼粉10%、麸皮5%、骨粉1%、多维素1%、土霉素钙盐1.5%、微量元素1%。雏鹌鹑的日采量,1~2日龄3克,3~7日龄5~10克,8~11日龄13~15克,12~15日龄16~18克,17~21日龄22~25克。产蛋鹑,每天每只要吃精料20克。常用的饲料配方:玉米53.5%、豆饼22%、麸皮3.…  相似文献   

13.
鸵鸟种蛋人工孵化出雏期助产的时机和技巧王宗焕(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鸵鸟属大型走禽。野生环境中,种蛋自然孵化率为5~10%;人工养殖条件下,鸵鸟受精蛋孵化率可达80~90%以上,其余10~20%死胚中,出雏期死亡占一定...  相似文献   

14.
鸵鸟养殖前景诱人李宏莉(内蒙古自治区兽医站呼和浩特市010010)鸵鸟原产于非洲和阿拉伯的沙漠地带。它属鸟纲、鸵科;是现存最大的鸟。鸵鸟形体高大,雄鸵鸟身高达2.75米,体重150公斤左右;雌鸵略小。鸵鸟两翼退化,善走,走起路来昂首阔步,最大步幅可达...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南京市某鸵鸟养殖场,1996年由津巴布韦引进种鸵鸟32只,青年鸵鸟22只。到1997年5月已孵化出近200只雏鸟,其中3月龄以上的雏鸟42只。1日龄和 8日龄分别用鸡新城疫Ⅳ系苗进行首免和二免,用量为正常剂量两倍,采用滴鼻方法。在第2次免疫之后1个半月,部分鸵鸟开始发病且均为3月龄以上的雏鸟,场内种鸵鸟、青年鸵鸟和3月龄以下的雏鸟均未发病。3月龄以上的雏鸟中先后出现病鸟10只,死亡 8只,发病率24%,病死率80%。期间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未见效果,整个病程3~7d。2临床症状 病…  相似文献   

16.
鸵鸟养殖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饲养业。鸵鸟躯体庞大,野性强,容易发生应激损伤。我场一鸵鸟因食管撕裂形成瘘管,经手术治疗后得到康复。1发病原因鸵鸟驯化程度不高野性强,对外界突发干扰如对外来的车辆、人群等难以适应,表现狂燥不安,东奔西撞,容易造成损伤。该鸵...  相似文献   

17.
商品肉鸭饲养技术杨世忠(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615042)一、饲养管理要点1掌握合适的温度,切忌忽冷忽热。一般来说,雏鸭适宜温度是1日龄26℃~28℃,2~7日龄22℃~26℃,8~14日龄18℃~22℃,15~21日龄15℃~18...  相似文献   

18.
鸵鸟的特点和驯养张劳(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司淑珍(中国种畜进出口公司北京100005)1.鸵鸟在动物分类学的位置鸵鸟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鸟纲(Ares),平胸总目(Ratitae),鸵形目(Struthsonifo...  相似文献   

19.
1生黄芪15克,酒当7克,炒杭芍15克,炒砂仁7克,广木香5克,焦白术10克,广陈皮5克,肉桂4克,炮姜5克,芸苓15克,炙甘草7克,1日1剂,早晚煎服两次。2炒川断7克,炒杜仲5克,阿胶冲化服7克,艾叶4克,炒黄芩5克,当归10克,杭白芍12克,生地黄7克,黄芪7克,服法同上。3当归5克,川芎5克,杭白芍5克,熟地5克,党参25克,白术5克,炙甘草5克,川断5克,黄芩5克,砂仁5克,黄芪10克,生姜15克,大枣15个,服法同上。小尾寒羊中药保胎“三方”@杨红先$河南省济源市畜牧局!454650  相似文献   

20.
鸵鸟前胃积沙的手术治疗杨开荣林文治(汕头市兽医防疫检疫站,515064)郑耀明(汕头大学医学院)翁绍富(汕头某鸵鸟养殖场)发病情况某鸵鸟养殖场饲养有非洲鸵鸟42只,其中有来自非洲种鸟、也有从本省鸵鸟场引进的幼鸵。1995年3月份从本省引进的雌性幼鸵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