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杏扁产量全省之首范云天,范学增河北省张家口市立足当地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在造林绿化荒山荒坡中,把发展杏扁作为开发“两高一优”农业,富民强市的战略措施来抓。到目前,全市杏扁基地已达120万亩,其中结果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94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350...  相似文献   

2.
张凡  于文军 《国土绿化》2008,(10):60-60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宁夏固原市将“两杏一果”等林业后续产业培育做为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目前,全市共有以杏树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04万亩,果品总产量47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8600万元。到2013年,全市计划新增经济林面积36万亩,总面积达到14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3亿公斤,总产值达到6亿元,使全市农民人均来自经济林的收入提高到4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杏产业是白于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志丹县借助科技兴林“281”和“4151”工程项目的实施,仁用杏基地建设真正走上了依靠科技、注重实效、规模发展的快车道。全县杏林面积达到39.02万亩,挂果面积14.96万亩,年产鲜杏7000吨,收入430万元,经营户户均收入876元,人均175.4元,率先跨入了白于山区杏基地建设先进县行列。  相似文献   

4.
侯艳霞  杨帆 《中国林业》2012,(14):36-36
陕西榆林是杏原产地之一,现有"两杏"90万亩,其中山杏75万亩,大扁杏15万亩,榆阳、府谷、神木、绥德、靖边等县均有大面积分布。榆阳区大力发展杏产业,现已形成百公里杏产业带,年产杏肉500万公斤,产值近1500万元。近年来,随着栽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农药广泛使用,病虫害防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榆林"两杏"基地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1.桃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杏果,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附近土中吐丝缀合土粒织成扁圆形茧越冬。越冬幼虫一般5月上旬破茧出土,出土后在地面做夏茧化蛹,蛹  相似文献   

5.
宁夏固原地区“九五”期间将实施三大林业建设项目,一是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承担建设任务的有西吉、固原、隆德、泾源、彭阳五县,规划造林面积122万亩;二是六盘山外围针叶林建设工程,是在原有50多万亩的基础上新增21万亩,总面积发展到80万亩;三是两杏(仁用杏、山杏)一果(苹果、梨及其他水果),新增造林面积50万亩。目前这三大工程除黄河  相似文献   

6.
巨鹿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属黑龙港流域,系古黄河和海河冲积平原,土地盐碱沙化,地力贫瘠,属国家级贫困县。共有土地面积93.4万亩,其中耕地69万亩,宜林盐碱、沙荒地20多万亩。近几年巨鹿县林业部门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利用这些沙荒、盐碱宜林地,积极发展巨鹿三大特色林果业——杏、金银花、枸杞,2004年杏面积发展到7.3万亩,年产鲜果8万吨;枸杞面积6万亩,  相似文献   

7.
大扁杏是辽宁省重要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朝阳市将在“八五”期末新发展以山杏、大扁杏、大枣为主栽品种的经济林500万亩,基本建成全国重点“两杏一枣”商品生产基地。按发展大扁杏100万亩计算,亩栽60株,则需要大扁杏苗6000万株。然而,大扁杏育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嫁接成活率低、给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经过调查以及育苗实践,我们找到了提高大扁杏嫁接成活率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辽宁     
2010年辽宁省以板栗、榛子、两杏一枣、红松、核桃楸、森林中药材、森林食品开发为主的林地经济,累计开发面积2000多万亩。共有14个市61个县(市、区)确立了“一县一业”.全省已组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1374个。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涿鹿县,把大杏扁生产作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铁秆庄稼”。目前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仁用杏生产基地。1997年全县总产甜杏仁330多吨,创汇折合人民币1320万元。 近年来,涿鹿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杏扁作为开发山区经济的突  相似文献   

10.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期间,赤峰市将建设1500万亩樟子松基地。目前,市林业局已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赤峰市樟子松基地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利用14年时间,在12个旗(县、区)完成1500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任务。其中“十二五”期间完成400万亩,“十三五”期间完成500万亩,“十四五”期间完成600万亩。规划治理区主要分布在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和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沿岸阶地、山地丘陵区及现有低效、低质林地。  相似文献   

11.
杏是延安的乡土树种,发展杏树历来被各级领导所重视。1993年底,省科委、陕北建委领导倾心支持杏产业发展,决定把高效生态型杏基地建设成为白于山区科技扶贫项目,计划1994~1996年新建仁用杏园35万亩,同时加强对低产山杏园的改造,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1994年已新建杏园14.5万亩,育苗5110亩。仅吴旗、志丹、安塞三县1994年产鲜杏1300万公斤,收入  相似文献   

12.
涿鹿县大力发展大杏扁、核桃等国家创汇和农民致富的“拳头”树种.到1990年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干果创汇基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七五》期间累计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优质甜杏仁106万公斤,核桃464万公斤,创汇折人民币4572万元.涿鹿地处太行山北麓,气候凉爽,土质沙壤,非常适应大杏扁、核桃生长.每当春寒过去,这里才杏  相似文献   

13.
浏阳市委、市政府给林业“强身壮体”,选择以楠竹、松脂、油茶、干果、药材为突破口,实行规模经营,基地开发。计划“九五”期间,全市建设高效林业基地51万亩,其中楠竹30万亩,松脂10万亩,油茶5万亩,干果3万亩,药材1万亩。今年实施16万亩,目前,五大林业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为了确保基地开发见成效,浏阳市政府制订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经营,强化管理,科技兴林,提高效益”的开发方针,强调遵循“巩固、改造、开发、提高”原则,逐步向万、干、百、十基地乡、村、组、户进军。市、乡两级政府成立了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  相似文献   

14.
棚外,寒风大雪,棚内,温暖如春。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黑旺镇葫芦台村,退伍军人李法厚栽种的220棵大棚清明红甜杏苞蕾满枝,长势喜人。 大棚栽植杏树是一项新兴的高产值低风险致富项目。3年前,李法厚从国外引进新品种,经过反复培育试验获得成功。经过有关专家测定,他培育的清明红甜杏,第二年就可以结果,且具有抗病力强、丰产性能高、成熟期早等特点,大棚杏比露天杏提前55天成熟,即在清明节前后上市,丰产期亩棚可达3000公斤。去年经过小面积试种,市场价每公斤达60元。目前,他种植的7分试验棚,栽植幼树220棵,预计今年产杏1000公斤,收入可达6万元,这正应验了老百姓常说的“一亩园十亩田,一亩棚十亩园”的老话。同时,他培育的幼苗也生机勃勃,并打起了3个大棚框架,年内扩种到1300余棵。大棚植杏收入丰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沙漠绿洲的金塔县,十年前就连“毛桃酸杏涩沙枣”都很难吃到的农民,如今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产的“苹果鸭梨水蜜桃”。盛产的红富士、锦丰梨、水蜜桃等31个优良果品,以个大、味美、色鲜赢得了市场,畅销11个省。1996年甘肃省优质果品鉴评会上,该县生产的早酥梨、砀山梨获“全省优质果品金奖”,锦丰梨获“全省优质果品银奖”,创出了自己的名牌,金塔县成为名符其实的瓜果之乡。现在全县优质果园面积达到4.6万亩,比1978年的6300亩增长7.3倍;果品产量由1978年的41万公斤增加到1340万公斤,增长3…  相似文献   

16.
王平山治沟     
山西省闻喜县七里坡村退休干部王平山1989年退休后,先在自家的11亩山坡责任田,投工3000个,平整改造,投资3万元栽梨、杏1700棵。通过两年的辛勤劳动,梨、杏长势喜人。1992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和种种世俗偏见,以过人的胆识筹集了12.7万元,买下了谁见了谁发愁的300亩荒沟。在县水利局的帮助下,他对荒沟治理制定了“五年规划”,实施了“工程治理、耕作治理和生物治理”的并用措施,坚持走荒山绿化、果化靠革命化、机械化和水利化之路。 创业伊始,他投资8万元,购置了拖拉机、掘坑机等农机具,冒着严寒和风沙,经过一个冬春3个多月的苦战,在荒山沟里全部栽上砀山梨。  相似文献   

17.
《湖北林业科技》2012,(4):I0004-I0004
近年来,房县林业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房县”的战略目标,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等重点工程和自然资源禀赋,全力推进“绿色城区”工程建设,5年间,每年以1万亩的速度绿化城区荒山荒坡。全力推进“54321”产业工程建设:“5000亩林业育苗、4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30万亩板栗、200万亩耳菇林、100万亩核桃林”。  相似文献   

18.
张瑞甲 《河北林业》2013,(12):39-39
近年来,张家口蔚县发挥杏扁传统产业优势,全力打造基地带动、龙头引领、品牌经营产业格局,将小杏扁做成大产业。今年,全县28.66万亩杏扁基地喜获丰收,实现产值2.32亿元,28.8万杏农由此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19.
镇原县杏经济的发展与思考慕友良(甘肃庆阳地区林业处)镇原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人口45.03万,总土地面积524.87万亩,有可耕地174.62万亩,山荒地192.5万亩。境内山川塬兼有,士层深厚,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温差较大,是抗寒、耐旱、喜光的杏树的...  相似文献   

20.
2003年邢台市政府提出从2003年开始,用5~8年的时间,在全市适宜发展农林复合经营的地方,初步实现农林复合经营种植模式,基本完成“一带两沿三环”绿化框架建设。“一带”即百公里、百万亩太行山优质干鲜果品带。“两沿”即沿道路、沿河渠两侧建设绿色长廊,有路就有树,有堤就成林。“三环”即环市区、环县城、环乡村构筑绿色屏障。两年多来,邢台市高标准完成造林50多万亩,发展农林复合经营60万亩。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398万亩,活立木蓄积5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1%,高于全省19.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