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具有生态安全和灵敏高效等优点,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藻的进展,从化感物质对藻细胞光合作用、酶活性、细胞膜、细胞超微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方面探究了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机理。并分别就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中提取的各类化感抑藻物质的抑藻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尤其探讨了木本植物抑藻的潜在价值,为开发新的抑藻剂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还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植物抑藻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
植物化感抑藻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水环境污染,水体由于藻类疯长形成的"水华"、"赤潮"现象日益严重,各种化学、物理、生物方法被用于抑制藻类的生长,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不易控制、成本高、易破坏生态等问题。植物化感物质的出现为控制藻类生长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由于植物化感物质具有高效性和选择作用性,并且对环境无污染,所以利用植物间的化感作用来抑制藻类可达到杀死有害藻类,而又不影响其他藻类的目的,并且化感抑藻不会产生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介绍了植物的化感作用和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讨论了植物化感抑藻物质的作用机理、表现形式、释放条件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体富营养及其引起的藻华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通过植物的化感作用来抑制藻类生长,控制水华爆发具有专一、高效的特点,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综述了国内外化感抑藻作用的研究进展,对植物体内常见的化感抑藻物质进行总结,分析了抑藻物质对藻类的影响,并提出了目前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利用水生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抑制水华藻类的生长是一种生态安全性好的抑藻手段。酚酸类化感物质作为目前已鉴定并应用的主要化感物质之一,得到了学者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归纳了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释放的酚酸种类,并从选择性抑制、单一作用与联合作用、构效关系和有效抑藻剂量等角度出发,阐述了酚酸类化感物质的抑藻特性;从生理生化的角度总结了酚酸类化感物质可能的抑藻机制,主要包括:破坏藻细胞光合系统、破坏藻细胞膜及形态结构、产生活性氧对藻细胞造成氧化损伤、抑制藻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藻细胞程序性死亡等。未来可从酚酸类化感物质在水体和生物体中的降解特性及迁移转化规律、联合作用和持续作用、高效化感抑藻剂开发和抑藻机理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广玉兰叶片化感物质的抑藻活性及GC-MS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广玉兰叶片化感物质的抑藻活性和种类。[方法]在活性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GC-MS等方法,结合抑藻试验对广玉兰叶片提取物进行了铜绿微囊藻抑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广玉兰叶片浸取物在浓度8g/L的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高可达97.4%;其正丁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抑藻活性物质,能够对铜绿微囊藻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这些具有抑藻活性的物质主要为小分子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结论]为新型藻类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董昆明  周晓见  靳翠丽  封克  缪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28-18130,18134
[目的]研究广玉兰叶片化感物质的抑藻活性和种类。[方法]在活性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GC-MS等方法,结合抑藻试验对广玉兰叶片提取物进行了铜绿微囊藻抑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广玉兰叶片浸取物在浓度8g/L的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高可达97.4%;其正丁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抑藻活性物质,能够对铜绿微囊藻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这些具有抑藻活性的物质主要为小分子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结论]为新型藻类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化感控藻是浅水湖泊保持清洁状态的机制之一。介绍了淡水高等水生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具有抑藻活性的水生植物种类;讨论了化感物质及其特性;对化感作用的抑藻机理进行了探索;阐述了环境因素对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影响;并且展望了化感作用在修复水生生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春  蒋薇薇  周鹏  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14-12615,12618
对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机制,即水生植物对营养物的去除、对藻类生长的抑制及净化水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同时指出,水体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与微生物协同降解机制和植物化感抑藻机制的深入研究应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多外来植物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的方式来抑制新生境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外来植物成功定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该文综述了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现象、化感物质、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及作用方式,论述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梭鱼草有机酸类化感物质对蓝绿藻生长的影响,将不同质量浓度的香草酸和肉桂酸分别作用于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单一培养和混合培养。结果表明:单一培养下,香草酸、肉桂酸均可抑制蓝绿藻的生长,抑藻能力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且肉桂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抑制能力强于香草酸。化感抑制能力不同,其对藻的动态抑制率不同,当化感物质抑制能力较弱时,随着作用时间延长,抑藻率先下降后上升,化感抑制能力较强时,抑藻率先上升后下降。混合培养下,化感物质、作用质量浓度均可影响两种藻的生长速度,与对照相比,肉桂酸均可使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比增长率下降,但经低质量浓度(20、40 mg·L~(-1))肉桂酸处理后,混合培养中铜绿微囊藻比增长率显著高于同处理下单一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比增长率,经香草酸处理后,结果相反,表明在混合培养体系下,当作用质量浓度较低时,香草酸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探讨盐肤木对常见农田杂草马唐、日本看麦娘的化感作用现象及机制。以盐肤木为供体,以马唐、日本看麦娘为受体,采用室内生物检测法研究盐肤木叶浸提液对杂草马唐、日本看麦娘的化感作用,并从组织细胞变化角度分析化感现象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盐肤木叶浸提液处理后的杂草种子萌发率、苗高、鲜重显著降低,叶片表皮、叶肉细胞明显变小。盐肤木对杂草马唐、日本看麦娘具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地表水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首要污染源。藻类广泛存在于包括稻田在内的各类水生态系统中,其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N、P营养物质,而且藻类回收后还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剂等,因此,利用藻类同化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可以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物拦截净化和养分循环再利用双重目的。基于藻类生长特性,本文探讨了以藻类作用为主的稻田藻类固氮减磷、多营养级综合养殖系统、固着藻类沟渠净水系统及高效藻类塘等生态技术模式,并对各类技术模式的主要应用条件进行了深入比较和分析,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稻草上段短切物/淀粉环保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传保  孙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09-10411
开发基于农作物秸秆的复合材料是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采用热压方法制备了稻草上段短切物/淀粉复合材料,研究了淀粉用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硬度的影响。当淀粉用量为40%,热压温度为120℃,热压时间为8min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2.05MPa。  相似文献   

14.
海藻多酚(Algae Polyphenols)是海藻次级代谢产物,可保护海藻自身免受植食性动物干扰,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已成为人们对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中对海藻多酚提取工艺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综述,阐明了海藻多酚的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抗炎症、抗血凝、葡萄糖稳态调节等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以及海藻多酚化学结构与其生物学活性的构效关系,总结了海藻多酚的应用现状,表明海藻多酚具有可持续性高值化利用发展的价值。同时指出今后需加强海藻多酚功能性结构、活性作用机制、产品应用开发的研究,海藻多酚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农副产品废弃物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探讨了各种废弃物中的氨基酸组成,并探索了利用荸荠渣作为营养基质,通过检测培育乳酸菌前后的氨基酸含量,确定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蜜源花卉是指供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的花,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因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而具有药食两用性。目前我国对于蜜源花卉的开发利用并不广泛,以致多数蜜源花卉在农副产业中被当作废弃物,随着绿色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蜜源花卉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本文就常见的蜜源花卉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主要成分、以及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旨在为蜜源花卉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盐酸金霉素及其光降解产物对淡水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梦禅  钟文英  陈建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55-4157,4161
[目的]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进入水环境后的生态风险及影响藻类生长的环境因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盐酸金霉素及经不同时间紫外光降解的盐酸金霉素对2种藻(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除0.5 mg/L盐酸金霉素对铜绿微囊藻有促进作用外,其他浓度对2种藻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10 mg/L的盐酸金霉素也不能完全抑制2种藻的生长;经紫外光降解的盐酸金霉素对2种藻的作用不同,铜绿微囊藻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大小依次是:经紫外光降解2 h〉1 h〉4 h〉0 h〉8 h〉12 h〉24 h,斜生栅藻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则是对照组最大,试验组随降解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盐酸金霉素对淡水藻类的影响与其浓度及藻种有关,经紫外光降解的盐酸金霉素对淡水藻类的影响则与降解时间及藻种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3株实验室藻种(节旋藻ouqdSM、ouqdS8,螺旋藻FACHB351)和已大规模培养的无棣产富施特牌螺旋藻粉(藻种节旋藻ouqdS6-6)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株藻的灰分含量为ouqdSM〉FACHB351〉无棣产藻粉〉ouqdS8;总糖含量为ouqdS8〉无棣产藻粉〉ouqdSM〉FACHB351,多糖含量为无棣产藻粉〉FACHB351〉ouqdSM〉ouqdS8;藻胆蛋白含量为FACHB351〉无棣产藻粉〉ouqdS8〉ouqdSM;氨基酸总量为无棣产藻粉〉FACHB351〉ouqdSM〉ouqdS8。综合分析,无棣产藻粉的营养价值较高,螺旋藻FACHB351次之。  相似文献   

19.
取培养40d的乍娜葡萄试管苗,以油菜为受体材料,通过葡萄茎叶水浸液和根系水浸液2种方法收集化感物质,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化感物质对油菜的化感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延缓了油菜种子的萌发;在幼苗生长方面,随着水浸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茎叶水浸液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作用,根系水浸液表现为抑制作用;茎叶水浸液化感作用大于根系水浸液;2种方法使油菜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降低,与油菜体内保护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作物化感品种资源的评价利用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具有抗草性能的化感特性广泛存在于众多的作物品种中 ,作物的化感作用与作物品种显著相关 ,作物品种间化感潜力的差异是不同品种产生和释放化感作用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差异造成的 ,作物化感品种资源的评价利用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作物众多品种资源中评价筛选少数具有化感特性材料是作物抗草新品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建立快速有效的作物品种及单植株化感潜力的评价方法 ,尤其是利用现代色谱技术 ,以作物产生的特征化感分子为标记可以快速有效地评价作物品种和单植株的化感潜力。进一步利用传统杂交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将作物化感特性导入相应的商业品种中 ,培育具有抗草和高产优质及相关优良农艺特征作物新品种。最近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化感商业品种的选育已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