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生物活性肽吸收理论的提出及其生理活性的发现,生物活性肽已成为医药、食品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一些学者也把此项研究延伸到了饲料领域。本文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分类、来源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大豆生物活性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寡肽吸收理论的建立,大豆肽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动物营养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大豆肽的理化特性、饲料中可应用的几个功能、制备方法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物活性肽的作用及其应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但它具有氨基酸所不能替代的功能。肽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肽与蛋白质都是氨基酸以酰胺键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不同的是肽的氨基酸聚合度小,蛋白质的聚合度大。在结构上,肽处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中间位置。寡肽(Oligopeptides)是指10个或10个以下的氨基酸组成的肽,又叫小肽。因寡肽具有与单个氨基酸不同的吸收机制,比单个氨基酸的吸收更有效,并能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提高了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生物活性肽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肿瘤等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1生物活性肽的来源生物活性肽分…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寡肽分离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秀燕  计成 《中国饲料》2001,(20):25-27
传统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认为 :蛋白质在肠道中被水解为氨基酸 ,并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被肠粘膜吸收。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 ,饲料中蛋白质在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终产物 ,大部分是2或 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 ,它们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与游离氨基酸相比 ,小肽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 (Marraw ,1 972 )。小肽特殊的吸收特点 ,引起营养学家的关注 ,目前对寡肽营养的研究 ,已经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乐国伟( 1 995 )、王燕桃 ( 1 997)分别应用NucleosilC1 8ODS反相柱 ( 7…  相似文献   

5.
生物活性肽的作用及其应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但它具有氨基酸所不能替代的功能。肽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肽与蛋白质都是氨基酸以酰胺键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不同的是肽的氨基酸聚合度小,蛋白质的聚合度大。在结构上,肽处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中间位置。寡肽(Oligopeptides)是指10个或10个以下的氨基酸组成的肽,又叫小肽。因寡肽具有与单个氨基酸不同的吸收机制,比单个氨基酸的吸收更有效.并能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提高了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生物活性肽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肿瘤等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寡肽作为氮源的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 ,寡肽的吸收有氨基酸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与游离氨基酸相比 ,寡肽吸收具有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且各种肽之间运转无竞争性和抑制性的特点。寡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 ,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及动物营养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饲料中寡肽作为氮源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寡肽吸收速度比氨基酸快哺乳动物对肽中氨基酸的吸收比对游离氨基酸吸收更迅速、更有效 ,这一点已被大量试验所证实。大鼠对蛋白酶酶解产物氨基酸残基的吸收速度 ,比相应的游离氨基酸高 70 %~ 80 % (Hara等 ,1 984)。在猪十二指肠灌注肽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胡瑞江 《猪业科学》2001,18(2):43-45
过去一直认为蛋白质必须水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其实,大量寡肽可 逃脱被消化成游离氨基酸的命运,而直接以肽的形式吸收进入体循环。 最近一二十年来,对肽的营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寡肽的吸收机制,寡肽与游离氨基酸 吸收的关系,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寡肽的释放规律,寡肽的转运和代谢规律,寡肽对内分泌 、氮沉积、组织蛋白质周转代谢的作用和影响,肽的生理活性作用。通过研究,对肽的代谢 特点和营养作用已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1 寡肽的吸收机制及其特点 血液循环中肽类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消化道吸收;②机体合成;③体蛋 白分解;④肠外营养方式,如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含二肽的氨基酸溶液;⑤服用具有肽类 结构的药物。其中第一种是血液循环获得肽类最主要的方式(Adibi,1997)。 寡肽的吸收机制与游离氨基酸完全不同。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一个主要依靠Na + 泵的主动转运过程,而寡肽的吸收是一个主要依赖H+或Ca2+离子浓度电导而进 行的消 耗能量的转运过程。大多数寡肽的吸收和转运需要一个酸性环境,1分子肽需2个H+ 。肠粘膜上存在肽的转运载体。 Daniel(1994)认为,肽载体转运能力可能高于各种 氨基酸载体转运能力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一)小肽(寡肽)小肽是由2个以上的氨基酸彼此以肽键相互连接的化合物。研究发现,这些肽类物质可促进水产动物的摄食,强化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的利用与合成;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成活率;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减少水产动物畸形率;提高水产动物的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甲鱼饲料中添加肽大素(剂量为350毫克/  相似文献   

9.
生物活性肽(BiologicallyactivepeptidesBAP)指的是一类分子量小于6000Da,在构象上比较松散,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和不到1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是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特定生理作用的肽类物质。其可作为营养物质直接用于合成体蛋白及螯合和运输钙离子等矿物质,使矿物质的吸收利用效率提高,免疫肽类则能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具有抗氧化和调味作用的肽类可作为天然防腐剂代替化学合成产品以提高饲料品质。生物活性肽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也证明它在替代部分抗生素,改善饲料风味,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以及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促进机体生长等方面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生物活性肽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动物饲养和饲料中广泛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激素、兴奋剂、重金属、镇静剂等促生长保健剂,导致畜禽和水产产品中药物残留严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畜禽产品品质下降,细菌耐药性增强、耐药菌株增多,威胁人类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等。随着疯牛病、多宝鱼.红心蛋等事件的发生,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卫生、健康等问题日益关注,对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开创了动物营养的新纪元,使得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更加引起人们的兴趣。 生物活性肽(或寡肽)具有易消化吸收、抗疲劳、降血压、降胆固醇、调节胰岛素作用、促进矿物质吸收、促进脂肪代谢、促进微生物发酵和低过敏原性等特性(胜国华,1993)。一些生物活性肽的浓度达到10^-7mol/L时,即可发挥其生理活性。大豆蛋白中蕴藏着丰富的肽资源,如果能将大豆蛋白降解成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肽段,制成成本低、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将在动物生产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中就大豆肽蛋白饲料研究的时代背景与蛋白质肽营养进行了介绍。日粮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小肽物质,表明饲料蛋白不仅具有营养功能,还具有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功效,在对饲料蛋白的生物学价值进行评定时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特别是许多组成活性小肽的氨基酸并不全是必需氨基酸,启迪人们可以利用那些原本生物效价不很高的蛋白质(如豆粕)资源,生产出更能满足动物需要,与鱼粉等优质动物蛋白原料等价的功能性肽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2.
昆虫抗菌肽生物学活性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昆虫抗菌肽是昆虫免疫后存在于血淋巴中的一类活性肽 ,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抑制肿瘤的生物活性 ,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介绍昆虫抗菌肽的类型、生理活性、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在动物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诱导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以及其他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被用作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文章综述了抗菌肽的理化特性、作用机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饲料蛋白质原料价格持续走高,中国饲料蛋白质原料紧缺并且长期依赖进口。因此,寻找并开发新型的蛋白质源已成为当前解决饲料蛋白原料紧缺的研究热点。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是一种双翅目水虻科的营腐生性昆虫,可将有机废弃物快速转化成为高附加值生物物质,具有饲养成本低、繁殖速度快、产出高的明显优势,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和几丁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因而有望成为高质量动物饲料。大量研究表明,黑水虻部分替代饲料蛋白质成分可有效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同时通过正向调节肠道有益微生物种群及增加菌群丰度的方式,起到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其作为一种颇具前景的蛋白质饲料原料有望为畜牧养殖业找到新的突破口。作者简述了黑水虻的营养特性、主要活性成分,系统总结了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对猪禽肠道屏障、免疫机能及肠道菌群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黑水虻今后的研究思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黑水虻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和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外源性生物活性肽的营养与生理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外源性生物活性肽( e BAP)的研究成果 ,论述了外源性生物活性肽对单胃动物的营养与生理作用。具体体现在 e-BAP能促进氨基酸、矿物质的吸收和蛋白质的代谢 ,并能显著性的促进动物的采食、内源性激素的分泌 (尤其是胰岛素的释放 )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等等 ,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目前 e BAP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还不能大规模用于动物生产 ,但是随着 e BAP的氨基酸组成被测出 ,它必将为饲料添加剂业开拓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因其可通过研究生物过程的终端代谢产物来考察生物过程的整体变化及代谢轮廓特征而使其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热点,代谢组学在医学、药理学、病理学、毒理学、食品科学、营养学等领域均有较多研究和应用,但其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较为欠缺。本文就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其在动物营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活性肽属于多功能因子。随着各种生物活性的不断发现,对其生理功能的不断探究,生物活性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对不同来源的生物活性肽,依其不同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生物活性肽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饲料技术主要指通过微生物发酵,有效降解转化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促进养分的消化吸收,分泌小肽、有机酸等功能物质,菌群演变是其重要内容。目前,发酵菌群的定量数据大多通过传统的依赖于培养的微生物学方法获得,由于其局限性,发酵饲料的微生物生态学尚未被很好地了解。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和分类,综述了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生物饲料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为该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酪啡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蛋白是乳中最重要的成分。酪蛋白是乳源活性肽的重要来源,乳源生物活性肽是酪蛋白在消化酶作用下释放的,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酪啡肽是最重要的乳源生物活性肽之一。作者就酪啡肽的检测、吸收及其生理功能进行综述,并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酪啡肽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成分,乳蛋白被认为是天然生物活性肽的重要来源。乳源生物活性肽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经酶促水解或微生物发酵而来,有助于人类神经、胃肠、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发育,在预防癌症、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和其他健康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乳源生物活性肽在营养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乳源生物活性肽的生产技术、生物活性进行归纳,并对乳源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