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牛羊感染寄生虫多数与养殖环境有关系,养殖环境是寄生虫传播的中介,某些吸血昆虫是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寄生虫病感染不利于牛羊的健康生长,还会给养殖人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养殖人员要重视寄生虫病的防治。在科学制定寄生虫病防治对策之前,需要对牛羊寄生虫病有个基本了解。牛羊常见的寄生虫病类型较多,如蠕虫病、焦虫病、外寄生虫病等,这些寄生虫病会给牛羊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寄生虫属于一种动物,会暂时或永久寄生在宿主体内或体外,通过寄生达到获取营养的目的,寄生虫可直接吸取牛羊生长所需的营养,使牛羊生长因所需的营养减少而消瘦。  相似文献   

2.
正寄生虫病是由体内或体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有些寄生虫病的宿主是一种动物,有些寄生虫病的宿主是多种动物,有些寄生虫病还可感染人,即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一、寄生虫病的危害1.损伤宿主的器官和组织。寄生虫在动物体内或体外寄生时,均会对相应器官、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并使其功能降低。一般体外寄生虫损害动物皮毛,体内寄生虫损害机体内部脏器。  相似文献   

3.
正驱虫是预防、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驱虫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驱除宿主体内外的寄生虫,从而使宿主康复,起到治疗作用;另一方面杀灭寄生虫可以减少宿主向外界环境排、散病原体,能够减少易感宿主感染寄生虫的机会,起到预防寄生虫病发生的作用。1正确实施驱虫驱虫按目的不同分为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治疗性驱虫是对经诊断患有寄生虫病的动物采取的紧急措施,通过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态技术防制动物寄生虫病是一门新兴学科。搞好生态防制要全面掌握动物患寄生虫的生态原因,进行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及资料收集,确定发生寄生虫病的关键生态因子,查清各种动物寄生虫、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之间的关系。制定出相应的防制对策,采用生态学防制的方法,使用高新技术来影响和控制致病因子,建立动物寄生虫病预测预报制度和生态防制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5.
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侵入到生物机体内,在机体内大量繁殖而产生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羊感染寄生虫病后会对生长发育、繁殖性能造成严重影响,通常羔羊的感染率较高。依据肉眼观察、粪便检测、尸体剖检情况确诊羊群是否感染寄生虫病。预防羊寄生虫病主要靠做好草料、水源、环境等管理和驱虫工作。体外寄生虫可采用药浴等方式治疗,体内寄生虫病可采用药物拌料投喂等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6.
在脊椎动物的肠道内,存在着数量庞大、结构多样、动态变化的微生物群,它们对肠道的生理、代谢、免疫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自然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和真核生物(如蠕虫、原生动物、真菌等)共同存在于脊椎动物肠道内。寄生虫与微生物群均可显著改变机体肠道生理与免疫环境,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机会。肠道微生物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极大地影响感染的结果,进而对宿主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如寄生虫感染会影响宿主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促使或保护宿主免受细菌的侵害。另一方面,菌群又会影响寄生虫的定植、繁殖和毒性,使其沿着与宿主寄生性-互惠共生性的生存模式发展。这些相互作用的机理与结果是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之间交叉研究的前沿课题。笔者对近年来有关肠道寄生虫与肠道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可能未考虑到的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旨在为肠道寄生虫病防控及肠道菌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寄生虫病是犬猫的常见疾病,体内外寄生虫会不同程度夺取犬猫营养,损害组织细胞,分泌毒素,影响其生长发育及健康,有些犬猫寄生虫病也威胁着人类。1常见寄生虫病1.1体外寄生虫病犬猫常见的体外寄生虫病包括虱病、蚤病、蜱虫病、螨虫病,外寄生虫感染很大程度上是饲养管理不善、生活环境差等原因造成的。虱、蚤、蜱虫、螨虫主要对犬猫皮肤产生机械性刺激,如叮咬皮肤,在皮下挖掘隧道、繁殖,引起瘙痒,进而导致犬猫搔抓皮肤,引起出血、结痂甚至感染。有些外寄生虫,如虱、蚤、蜱虫还会吸食犬猫血液,导致其贫血,甚至死亡,或作为中间宿主传播血液寄生虫病,如犬巴贝斯虫病。  相似文献   

8.
于馨  杨艳  胡双  杨建发  邹丰才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1):2909-2914
转录组测序(RNA-seq)是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全面快速的获悉特定组织或细胞的特定发育阶段或功能状态下所有RNA序列信息的技术。该技术以其准确和高通量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农学等基础性研究。寄生虫在体外发育、感染入侵和体内繁殖等不同阶段,发生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变化。采用RNA-seq技术筛选寄生虫发育、感染和繁殖等不同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阐明其功能,获悉寄生虫-宿主互作的分子调控机制等研究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基于此,作者对RNA-seq技术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绵羊寄生虫病的特点 绵羊是许多寄生虫的终末宿主,因而寄生虫在绵羊体内会存活很长一段时间。绵羊感染寄生虫病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①绵羊吞食了被寄生虫卵或幼虫污染的草料和水。②母学体内有蛔虫或丝虫,通过胎盘传给胎儿。③绵羊患疥癣病,通过皮肤接触感染寄生虫病。有的绵羊感染寄生虫后,由于机体对寄生虫抵抗能力强而没有患病表现,成为永久的带虫体,并不断地向体外排出虫卵,是危险的传染源。不同的寄生虫在绵羊体内寄生的部位也不相同,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肝、肺、脾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十分密切。寄生虫感染往往会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其致病作用与寄生虫种类、寄生部位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有关。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失调和炎症性疾病;肠道菌群也影响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定植、增殖和毒力。肠道寄生虫包括寄生蠕虫和原虫,近年来对肠道寄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无论是原虫还是蠕虫感染均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改变,对宿主产生致病作用,而蠕虫对炎症性肠病的潜在治疗作用一度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寄生虫的认知。肠道菌群可促进或抑制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且益生菌对肠道寄生虫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或治疗作用。目前对寄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对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明确寄生虫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深入理解寄生虫-肠道菌群-宿主的相互关系、研发有效的抗寄生虫微生态制剂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近年来肠道蠕虫和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寄生虫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使猪场的养殖效益降低。无论是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其致病过程都是渐进的、缓慢的,一般不会像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那样来得猛烈和突然。由于寄生虫病通常情况下症状不明显,不会造成猪的大量死亡,因此驱虫工作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是,控制寄生虫病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寄生虫在其生长、生存和繁殖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从宿主的食物消化产物和组织中获取营养。寄生  相似文献   

12.
猪的寄生虫病不仅严重影响着肉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严重危害着动物与人类的健康。做好猪群中寄生虫的防治工作,这是规模化猪场综合性防疫体系中的重要防治技术之一,对建立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与公共卫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发生的特点猪感染寄生虫就其感染和散播来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需要中间宿主的“主源性”寄生虫,例如猪蛔虫、毛首线虫和球虫等;另一类是需要中间宿主的“生物源性”寄生虫,例如猪的肺丝虫、棘头虫等。当前,由于全国规模化猪场密集,加之饲养环境日益恶化,污染越…  相似文献   

13.
肠道寄生虫与菌群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道菌群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十分密切。寄生虫感染往往会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其致病作用与寄生虫种类、寄生部位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有关。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失调和炎症性疾病;肠道菌群也影响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定植、增殖和毒力。肠道寄生虫包括寄生蠕虫和原虫,近年来对肠道寄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无论是原虫还是蠕虫感染均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改变,对宿主产生致病作用,而蠕虫对炎症性肠病的潜在治疗作用一度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寄生虫的认知。肠道菌群可促进或抑制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且益生菌对肠道寄生虫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或治疗作用。目前对寄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对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明确寄生虫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深入理解寄生虫-肠道菌群-宿主的相互关系、研发有效的抗寄生虫微生态制剂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近年来肠道蠕虫和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抗寄生虫药物能消灭或抑制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治愈或减轻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保障和促进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在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的发生,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寄生虫病的再感染和扩大蔓延。因此,正确掌握抗寄生虫药的使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诱发宿主的免疫应答来控制寄生虫的发育,构成了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这一领域中的进展与病原微生物疫苗的发展相比,却十分缓慢。其原因是复杂的,尚未充分了解。但可能在于基础问题(至少其部分原因如此),即宿主与寄生虫的相互关系的本质问题,这是寄生虫在其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宿主与寄生虫的相互作用。寄生虫感染在临诊上一般都不是急性表现的。寄生虫感染的亚临诊性质,乃是调节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寄生频度和数量的各种机理使然。这些调节因素中,有许多是环境性质的,它们影响寄生虫传播的水平。宿主内部的多种  相似文献   

16.
绵羊体内寄生虫病是造成羊只春乏死亡的主要因素。为摸清共和县绵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给寄生虫病防治和制定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青海省海南州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共和县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的指导下,2013年下半年利用牛羊屠宰季节,对绵羊内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安地区藏獒犬数量的增多,犬寄生虫感染日趋严重,消化道寄生虫为许多犬场感染率较高的常见寄生虫,引起藏獒犬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机体抗病力降低,且易诱发其他疾病,延长病程,严重者导致犬的死亡.犬也是多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的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犬寄生虫可危害到人的健康,其危害性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本文针对西安地区某藏獒犬场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等情况进行了检测调查,为制定针对性的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从牲畜常见寄生虫病分类、寄生虫病的感染流行方式及防治基本常识方面进行阐述。寄生虫病是由于寄生虫的侵袭并寄生在动物体表或体内造成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寄生虫病常常以隐蔽的方式危害动物的健康,损害其繁殖能力,妨碍幼畜的生长发育,消弱其生产性能,降低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并影响社会公共卫生。因此,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寄生虫病是危害爬行动物的一类常见疾病,野生和圈养的爬行动物受到各式各样的体内和体外寄生虫的感染。大量的寄生虫感染对爬行动物的正常生存与繁殖影响极大,一方面是造成圈养爬行动物生病和死亡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寄生虫感染降低了爬行动物机体的抵抗力,使其对其他疾病易感,从而发病,甚至死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于  相似文献   

20.
<正>寄生虫病是犬临床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危害极大,感染性强,严重影响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甚至引起死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犬作为伴侣动物的地位也不断上升,某些寄生虫的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抗寄生虫药在犬临床中的选择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最新资料对犬临床中抗寄生虫药的合理选择做一综述,为在犬临床上正确使用抗体内寄生虫药物提供一个参考。体内寄生虫对动物的危害十分严重,并且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故抗体内寄生虫药的正确选择与应用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