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粕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花生粕的营养组成及各成分含量。[方法]采用现时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花生粕的水分、粗蛋白、黄酮、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花生粕中水分含量为10.69%,粗蛋白质含量为45.42%,黄酮含量为1.12%,粗脂肪含量为1.04%;总氨基酸含量为39.65%,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85%。[结论]花生粕是一类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2.
花生种子的安全水分含量在10%以下,荚果刚收获时含水分40%~50%。花生籽粒大荚壳较厚,子叶富含粗蛋白质,水分不易散发。荚果干燥一定程度后变得松脆,容易开裂,不耐压,吸湿性较强,在贮藏过程中容易遭受外界高温、潮湿、  相似文献   

3.
花生种子的安全水分含量在10%以下,荚果刚收获时含水分40%~50%。花生籽粒大荚壳较厚,子叶富含粗蛋白质,水分不易散发。荚果干燥一定程度后变得松脆,容易开裂,不耐压,吸湿性较强,在贮藏过程中容易遭受外界高温、潮湿、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生物炭基肥与调亏灌溉两者组合在花生生产中的应用潜力,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基肥不同用量(0,750,1500,2250 kg·hm~(-2))和不同调亏灌溉程度(重度调亏,45%~50%田间持水量;适度调亏,55%~60%田间持水量;不亏水,70%田间持水量)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花生根冠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基肥和调亏灌溉的主效应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根冠比的影响显著;在忽略调亏灌溉条件下,花生的根冠比随着生物炭基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B0(0kg·hm~(-2))水平下,花生根冠比达到最大为0.0652,最小根冠比B3(2250kg·hm~(-2))较B0降低32.36%;花生产量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B2(1500kg·hm~(-2))处理时花生产量达到最大,较最低产B0(0kg·hm~(-2)),产量提高21.11%。生物炭基肥和调亏灌溉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显著,B2W1(生物炭基肥,1500kg·hm~(-2);重度调亏,45%~50%田间持水量)处理花生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较最低处理B0W1(生物炭基肥,0kg·hm~(-2);重度调亏,45%~50%田间持水量)提高28.30%。花生的根冠比与水分利用效率呈负相关,根冠比大导致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对较少,进而影响作物产量的形成,最终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B_2W_1(生物炭基肥,1500kg·hm~(-2);重度调亏,45%~50%田间持水量)处理为最优处理,花生产量为96.28g·盆~(-1),此时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04kg·m~(-3)。  相似文献   

5.
<正>花生采用叶面施肥具有肥料吸收率高、节约用肥、增产显著的效果。在夏季,花生生长旺盛,叶面吸收更快,或者在连续阴雨天,土壤中水分较多,花生根系吸收养分困难时,叶面施肥效果更加显著。据试验,花生叶面施用氮肥,吸收利用率高达55%以上,饱果数明显增加,花生产量显著提高。花生叶面施用磷肥,一般可增产7%~10%。叶面施用硼、锰、铁等  相似文献   

6.
开花后水分胁迫对花生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花生生产实际,在试验田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花生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采用滴灌方式于开花前进行4个水平的水分胁迫处理:T1(100%),T2(50%),13(25%),T4(10%).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加,节数、分枝数没有明显变化,主茎长、荚数、成荚率和叶面积指数(LAI)有减少的趋势;T1和T2处理的各指标之...  相似文献   

7.
进行新型农药防治花生叶斑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0%唑醚.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和12.5%氟环唑(欧博)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效,还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尤其是喷施1次60%唑醚.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及2次12.5%氟环唑(欧博)悬浮剂的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达21.98%,可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耐旱花生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规律,阐明水分胁迫对花生光能利用与耗散机制,为花生抗旱品种的选育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2015年,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珍珠豆型花生阜花18(FH18)为供试品种,设4个水分处理(70%土壤相对含水量(CK)、轻度水分胁迫(SWC60)、中度水分胁迫(SWC50)和重度水分胁迫(SWC40))。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整个生育期不同水分胁迫下花生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mmol)、初始荧光(F0)、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等参数的变化特点。与CK相比,Pn和Trmmol在SWC50至SWC40处理降幅较大,Cond和Ci在SWC60至SWC50处理降幅较大。SWC40处理可明显抑制FH18叶片Trmmol的提高。在SWC50和SWC40处理中,Pn、Ci和Trmmol对水分较敏感时期均为饱果成熟期。当土壤相对含水量由50%降至40%时,叶片F0显著升高,而Fv/Fm、ФPSII和q P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其中,ФPSII降幅较大。不同水分处理下,NPQ在SWC50处理下表现较高。水分胁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珍珠豆型阜花18号叶片光合生理性能。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均可用来鉴定该类型花生维持正常光合生理活动的水分阈值。  相似文献   

9.
苗期水分胁迫对花生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防雨池栽的方法,在花生苗期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然后再正常供水,研究苗期水分胁迫对花生  相似文献   

10.
秦兴国  万勇善  刘风珍  张克禄  郑辉  王坤春  郝炎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46-20448,20548
[目的]为麦套花生水分管理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人工控水条件下,研究麦套花生花针期土壤相对含水量85%、65%、55%、45%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水分处理期间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土壤相对含水量65%处理最高4,5%处理最低,与其他处理差异在0.05水平显著。花针期之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均恢复至65%,各个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迅速恢复,处理间接近。复水后10 d,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出现超补偿效应,土壤相对含水量和55%处理无显著差异,土壤相对含水量45%处理在0.05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结论]从节水栽培的角度考虑,麦套花生花针期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55%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探究辽西地区花生膜下滴灌最佳灌溉制度,建立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的不同灌水下限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以期为花生高产节水节效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试验以花生白沙1016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水处理,雨养处理(CK)、W50、W60、W70(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50%、60%、70%),通过观测花生株高、LAI和干物质积累量(DMA)变化,分析不同灌水下限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建立基于有效积温为自变量,DMA为因变量的花生生长动态模型。结果表明:花生在花针期、结荚期的生长速度较快,对水分的敏感度较高,生育后期的生长速度较慢,W70处理较其他处理的花生株高、LAI和DMA有显著的提高,其产量最高达到5 181.81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1.79 kg/m3。所以田间持水率70%为该地区膜下滴灌条件下花生最适宜的灌水参数,并建立了其基于归一化的有效积温为自变量的相对DMA预测的Gompertz方程:■。  相似文献   

12.
一、花生对水分的需求:花生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一般每生产1千克干物质需耗水450千克上,0.0667公顷产250千克花生,全生育期耗水量约为300立方米。许多研究认为,花生对水分的需求量主要决定于叶面积,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耗水量也直接与生长环境的温度相关。在高温地区,植物和土壤的蒸发量均很大,所以需求量更大。  相似文献   

13.
王德刚  钱仲仓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857-1858
试验以新鲜茭白壳为原料,通过新鲜茭白壳直接青贮(对照)、茭白壳晾晒至水分70%左右青贮(Ⅰ)、茭白壳+花生藤青贮(水分调至约70%)(Ⅱ)3个处理组,研究晾晒、添加花生藤等不同水分调制方法对茭白壳包膜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颜色为黄褐色,有淡酸香味,质地较硬不粘连,有水分渗出和霉变。试验组颜色为黄褐色,有酸香味,质地松软不粘连,均无液体渗出和霉变;试验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含量提高,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组pH、氨氮/总氮等显著降低;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提高。试验II组各指标优于试验I组,但差异不显著。综上可知,水分含量影响茭白壳青贮品质,晾晒、添加花生藤调制茭白壳水分至70%,可提高茭白壳包膜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4.
花生的生长期缺乏水分会对产量和品质构成威胁。从苗期、营养生长、荚果与籽仁等方面阐述了水分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花生产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花生的生长期缺乏水分会对产量和品质构成威胁。从苗期、营养生长、荚果与籽仁等方面阐述了水分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花生产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膜下滴灌黑花生的适宜灌溉制度,通过测坑试验,研究不同膜下滴灌的不同灌水量对黑花生农艺性状、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减少;处理W1和处理W2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均与处理W3间差异显著;处理W2的百仁重和出仁率高于常规滴灌量处理W1和水分胁迫处理W3,从而导致最终产量高于二者,成为3个处理中产量最高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减少,处理W1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处理W2和处理W3,分别为34.63%和38.14%;不同滴灌处理均在结荚期的耗水量最大,说明该生长阶段是黑花生的需水关键期。综合考虑,处理W2的灌水制度为最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以冷榨花生粕为原料生产膨化锅巴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面粉中添加29%的冷榨花生粕,油炸前坯料中水分含量7%,油炸时间29 s,油炸温度为181℃时制得的膨化锅巴效果最佳。利用本工艺生产的锅巴颜色均匀、呈金黄色,有烘烤花生香味,厚薄均匀、口感松脆,油腻感不强烈。  相似文献   

18.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地膜覆盖具有提高地温,保持水分,促进养分转化,达到优质、早熟、高产目的。地膜覆盖的花生比陆地栽培的花生667m2增产40% ̄50%,应大力推广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第一,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白沙1016、鲁花15号、海花1号)。第二,土壤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花生忌重茬。第三,施足基肥,适量化肥均匀混拌于优质农家肥中,于作畦前条施于垄内。作畦时畦面要平、净、匀。第四,适期播种,确保全苗,壮苗。第五,均匀喷施除草剂。第六,选膜覆膜。第七,加强覆膜花生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查苗情、促花期、控徒长,加强水分管理,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9.
黑山花生     
黑山花生是辽宁省黑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黑山县地处辽西,气候干燥,特别是收获花生的季节秋高气爽。当地农民种植花生实行轮作。收获时,在大地自然干燥8~10天,然后运至自家屋顶继续通风干燥,在水分降至8%左右时,便开始脱壳。整个种植、收获、加工环节,没有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条件,所以黑山花生以不含黄曲霉毒素而享誉国际市场。在欧洲专业花生杂志上专门介绍了辽宁黑山花生的这一特性,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黑山花生在日本、欧洲市场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20.
花生叶斑病和缺钾的表现都是在花生叶片上出现斑点,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别防治。花生叶斑病是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等叶部斑点类病害的通称。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果针和茎秆。花生感病后,常引起花生落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特别是茎和果针上产生病斑后,将影响水分和营养向果荚中运输,使籽仁不饱满,收获时果柄折断,将果荚遗留土中,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可达40%甚至更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