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种植业水平也在稳步提升,然而水资源紧缺是农业种植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负面影响。需要建立一个节水型的农业种植结构,做好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措施,提高科技含量,保证种植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价是促进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之一。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中,通过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形成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有效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本文主要分析桃城区水价改革的实践和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是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发展节水型农业成为目前干旱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位于西北内陆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县红崖山灌区,是武威市重要的绿洲农业区和主要的粮食、蔬菜、棉花和瓜果基地。对目前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达到节水和增效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实施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目标层次优化模型,以有限的水资源作支撑,对红崖山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发挥水资源最大的灌溉效益,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0,(18)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种植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情况下,发展节水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据此就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种植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量正在逐渐增大。在此背景下,农业种植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水资源的缺失是重要问题,那么如何满足农业种植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成为了农业种植产业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当中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石门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不足的同时,提出灌区要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逐步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走以蓄积利用地表径流为主,天上降雨、地下井水、土壤持水多源互补,生产、生活、生态多用途兼顾,通过管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相配套的组合体系,特别是农业灌溉用水方面从输水、配水、灌水、作物根系吸水与作物在水分参与下形成产量等环节入手的综合节水体系,推动用水制度与用水方式的变革,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可持续利用,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推进节水型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施灌区节水和配套工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用水管理、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建立灌区节水长效机制等节水措施来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河北省蔬菜种植品种结构,促进各大类蔬菜合理种植,从河北省蔬菜种植品种现状入手,将河北省11个地(市)区的蔬菜产业进行聚类,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品种蔬菜年产值的关联度,并进行了排序,利用G(1,1)预测模型对各品种蔬菜产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河北省蔬菜产业区域布局不明显,规模效益低下。从而提出了优化蔬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提高规模效益、增加科技投入、优化种植品种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民乐县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的农业县,水资源短缺历来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本文就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了优化水资源配置,建立节水型社会,厉行节约用水,加强用水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邱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耕地53万亩,人口26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针对邱县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生态循环产业链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养殖量超出土地承载能力等问题,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推动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扎实开展。特  相似文献   

11.
北京种植业用水结构变化及平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保证北京种植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分析北京种植业结构及种植业用水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比例分别由1984年的36.5%、38.6%下降到2002年的15.5%和28.4%,2002年用水量分别占到了种植业总用水量的18.9%和9.4%。同期蔬菜的播种面积比例由11.5%增加到42.6%,2002年蔬菜用水量占到了种植业用水量的52.2%,认为这种以高耗水为主的作物种植结构不利于从根本上发挥其它节水技术的潜力。在MapInfo支持下将区域分成5种类型区,区域缺水面积占到了35.0%,其中平原区缺水面积占到了47.9%,较山区缺水更为严重。建议根据各自种植业水资源平衡情况,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综合的节水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田巍  刘学军  马海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17-14420
首先分析了宁夏盐环定扬黄灌区水资源、用水现状,然后结合该灌区发展规划,分别对灌区渠道防渗衬砌、种植结构调整、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田间节水灌溉定额的应用、加强灌区管理等措施的节水潜力进行分析,最后对灌区不同节水措施集成情况下的节水潜力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集成措施对应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13.
李兴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74-7276,7280
以铜梁县为例,针对铜梁县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较为严重的现状,以及铜梁县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的特殊性,从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方案的制订思路、方法、经验等方面,探讨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落实"三条红线",建立节水型社会,解决区域缺水难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节水高效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节水农业是一项跨部门、跨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综合的角度对节水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实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用水存在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质污染严重与恶化加剧了农业用水的短缺程度;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强化水资源管理的能力建设;实施农业节水技术一体化战略;建立科学的节水高效水价体系;多途径加强水质污染的综合治理以及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资源面临危机,通过对中国水资源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出路是建立节水型社会。并从制度、经济、科技、文化及具体措施几个方面分析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根据辽河下游平原区台安径流实验站2003—2004年的水稻灌溉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水稻各生长期的需水量,研究水稻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规律,有利于水稻的种植与节水灌溉,提高效率,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目的,更为制订节水灌溉制度和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7.
豫西旱农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年降水量偏少,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率大,干旱灾害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豫西旱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改善豫西旱农区缺水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就必须在探明其水资源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旱作农业抗旱节水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选用耐旱作物和抗旱品种;广泛采用各种抗旱节水农艺措施;大力推广降水集存技术、节水灌溉及化学抑蒸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证豫西旱农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地区气温、降水以及水资源供应等方面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地区绿洲农业发展。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研究黑河中游张掖市农作物的调整模式,以最终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土地资源、农作物种植面积、粮食安全、农民收入保障和生态压力作为约束条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结果表明,在农作物总体种植面积减少0.41%的情况下,将主要的粮食、经济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9.96%、37.71%和22.33%,调整到40.13%、39.96%和19.91%,可使农业净产值增加11.52×10~8元,并实现农业节水27.9%。  相似文献   

19.
王志清  戴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58-19960
分析了宁夏红寺堡区当地水资源、扬黄水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的状况和用水现状。结合红寺堡区发展规划,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种植结构调整、节水工程改造、节水灌溉制度应用的前提下,挖掘灌区用水潜力;设定区域用水水平,预测区域在2015年工业、农业、人畜、新增项目用水需求,分析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与用水需求的关系,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区域发展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西古浪县沙漠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媛艳 《农学学报》2011,1(9):41-48
通过对河西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新垦绿洲区农业生产、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现状,区域种植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区农业用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品种单一产业结构简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和发展新垦人工绿洲农业生产,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生态农业,增加区域经济收益,采用在项目区增加种植经济植物、节水型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牧草和地膜种植面积,扩大养殖业等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调整区域产业种植结构,改革现行农田耕作技术,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强土壤肥力,达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沙漠绿洲边缘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