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三五"以来,国内玉米价格高位回落,跌幅20%左右。受此影响,国内玉米面积缩减,减幅6.3%,产量降低,降幅接近3%,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谷物的数量受到抑制。同时价格下跌刺激国内玉米消费增长,玉米饲用消费增幅接近7%,工业消费增幅接近27%,玉米淀粉出口大幅增加。在产量减少、消费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玉米市场进入产不足需状态,市场消费需要大量国内临储玉米来补充, 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接近1亿t。预计未来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产量有所增加,消费继续增长,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转向供求趋紧,玉米价格存在继续上涨动力。未来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将会受到国内小麦和稻谷价格以及国际农产品到岸税后成本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受政策支撑,国内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刺激玉米产量增加,年均增幅达到4.9%,而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不断加剧,玉米及替代玉米品种进口量增加,同时玉米消费总量呈减少态势,国内玉米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十三五"期间,国家推进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预计玉米价格高位回落,国内外玉米价差逐步理顺,进口玉米数量减少;中国减少玉米播种面积,预计玉米产量高位降低;随着国内玉米消费继续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玉米市场将由供过于求逐步恢复至供求基本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玉米消费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玉米需求在过去30多年间持续增长,并且近十几年增幅明显提高。目前中国玉米主要用于饲料消费、工业消费、食用消费及种子消费,在流通中还会产生一些损耗。近年来,中国玉米消费呈现饲料消费稳步增长、工业消费快速发展、其他消费基本稳定的特点,预计2016年生猪养殖将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饲用玉米消费的恢复,玉米工业消费也将较上年出现一定的增长,但是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及畜禽存栏量的低位将制约饲用玉米及工业玉米消费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4.
供求判断:国内供求:预计2002/03年度大豆总供给增长3%左右,总消费量增加6%左右,除损耗持平外,其余消费均呈增长态势。预计2002/03年度大豆总供给量略大于总消费量,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但期末库存将有所下降;由于豆粕需求不旺,预计2002/03年度国内豆粕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较突出,豆粕出口将会增加。国际供求:据有关方面资料分析,预计2002/0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比上年增长4.7%。作为世界大豆最大生产国的美国,由于天气干旱,大豆总产比上年减少了438万吨。但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南美在世界大豆产销格局中所占份额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5.
供求判断:国内供求:预计2002/03年度玉米新增供给比上年度增长5%左右。国内消费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其中饲料消费增长0.6%,食用消费减少1.6%,工业消费增长3.9%。国内玉米新增供给将略小于需求,本年度全社会期末库存将略有下降。国际供求:据有关方面资料分析,预计2002年全球玉米产量比上年减产1%,消费将与上年度基本持平,由于产量明显低于需求,2002/03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下降到1.07亿吨,库存消费比仅为17.2%。预计今年美国玉米春季播种面积预期将比上年扩大,产量预期增加一成以上,巴西玉米预计将增长,全球玉米产量可能出现回升。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6.
魏斌 《农业展望》2011,7(9):16-22
在产量增加、需求旺盛的情况下,2010年国内玉米价格不断走高。新一季玉米即将上市,由于面积扩大、天气配合,产量有望继续增加。随着进口玉米不断到港,2011/12年度中国玉米进口总量预计将超过上年度。尽管2011/12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给总量预计增加,但国内玉米需求也在增长,玉米市场供求状况依然偏紧。基于国家调控玉米市场能力增强,预计2011/12年度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幅度比上年度缩小,价格上涨节奏也将放慢。  相似文献   

7.
彭超  全世文 《农业展望》2011,7(6):7-11,18
近年来中国玉米产量不断增加,与小麦之间的相关关系呈现出弱化的倾向。玉米消费量大幅度增加,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增长很快。2010年中国首次大规模进口玉米,玉米贸易平衡状况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可干燥玉米酒精糟的进口迅速扩张。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国际玉米价格迅速上涨,国内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展望未来中国玉米市场与贸易趋势,2011年玉米获得丰收的可能性极大,但是玉米消费量仍将大幅增长,玉米进口仍将呈现增长趋势,但受配额限制,可干燥玉米酒精糟进口仍有扩张潜力,国际玉米价格仍将得到诸多因素的支撑,国内玉米价格将保持稳中有涨势头。  相似文献   

8.
李权哲  李阳 《吉林农业》2005,(11):19-19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近完成的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在刚刚结束的玉米市场年度内(2004/05年度,上年10月至次年9月),国内玉米消费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估计为12500万吨,较上年增加了500万吨,增长了4%以上.预计在已经开始的市场年度内(2005/06年度,10月开始至次年9月),国内玉米消费量还将继续增长,预计消费总量将达到12800万吨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上半年,受牛羊肉消费低迷、生产增加和进口因素影响,国内市场供求偏紧的状况有所缓和。3月以来牛羊肉价格持续下跌,养殖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预计未来5年,中国牛羊肉生产将稳步增长,消费继续增加,供求偏紧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牛羊肉价格会有所波动,但幅度不会太大,仍将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10.
2005/06年度我国玉米供求与价格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喜贵 《农业展望》2006,2(3):18-20
2005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归因于玉米面积增长.2005/06年度国内消费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305亿t,比2004/05年度增加610万t,其中,饲用消费量9100万t,工业消费量2200万t,工业消费增长贡 献率为2/3,饲料消费增长贡献率为1/3;2006年燃料乙醇消费玉米量有望增长到370万t.2005/06年度国内1.34亿t新增产量与1.305亿t消费量相比将有350万t节余量,但如东北地区出口650万t玉米,将出现290万t缺口,而出口将是国内玉米供求关系的关键因素.2006年中国玉米产量如果正常,预计2005/06年度吉林省(长春)粮食部门出库价下限在1080元/t,上限在1260元/t,平均价格将比2004/05年度上涨6.3%;销区广东省(蛇口)玉米价格预测上限1500元/t,下限1300元/t,平均价格将比2004/05年度上涨7.6%.  相似文献   

11.
魏斌 《农业展望》2012,8(9):3-8
2011年国内玉米产量增加,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增加,饲用玉米消费需求增速放缓,工业消费玉米需求不旺,国内玉米供需偏紧局面缓解。由于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上市进度偏慢,并且质量偏低,国内玉米供应出现"结构性"偏紧问题,玉米市场价格呈波动走高局面。2012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继续扩大,虽然部分产区遭受病虫害,但产量有望继续增加。美国玉米因干旱而减产,2013年我国进口美国玉米数量将减少。养殖利润减少,后期生猪存栏水平预计降低,未来一年饲用玉米需求增速将因此受到影响。受成本增加支撑,预计未来一年国内玉米价格将继续走高。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国内玉米市场波动较大,通货膨胀预期与粮食价格上涨互为因果,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引起对玉米市场的调控.玉米深加工行业继续扮演国内市场新生代冲击力量,发展燃料乙醇已经改变世界粮食需求传统增长规律;2007/08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可能转向宽松.2008年调控政策将干预玉米价格走势,但价格波动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糖消费状况分析与未来五年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雪  徐欣 《农业展望》2010,6(2):28-32
近几十年来,中国食糖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均呈持续扩大态势,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世界食糖消费中占据日益重要位置。但中国人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目前中国食糖消费呈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工业消费发展迅速,约占食糖总消费量的65%~70%;二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三是呈现一定替代性特征,蔗糖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受淀粉糖等影响。展望2010-2015年的食糖消费状况,结果表明,受人口增长、人均食糖消费增加及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未来5年内中国食糖消费量仍会保持4%~5%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中国食糖消费量约为1430万t,2015年食糖消费量将达到1800万t,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食糖消费国。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13,(10):10-10
2013年9月16—17日召开的中国玉米市场形势分析及产销衔接会上.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分析.世界玉米消费量快速增长阶段已经接近结束,玉米消费将转入正常增长阶段。预计2013年我国玉米产量可达2.14亿吨以上,2013/2014年度国内消费量为1.975亿吨,产量大于消费量1400多万吨,库存量将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大米:价格稳中有升 2001年国际市场大米继续供大于求,价格先跌后升,库存居高不下.全国2001年稻谷产量下降,大米消费小幅增长,商业库存减少,但仍供大于求.预计2002年全球大米消费量略大于生产量,由于库存充裕,总供给大于消费.我国大米产量基本稳定或略有增长,供求基本平衡,价格稳中略升.由于大米进口配额增加,对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省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玉米消费主要用于玉米口粮、饲料、工业消费、种业和出口等几个方面,其中仅饲料用量就占到玉米消费总量的70%左右。因此,养殖业的恢复与否决定着玉米饲料用量的多少,因为生产畜禽饲料消耗的原料主要为玉米。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去年我国玉米的产量为14800万吨,比上年14548万吨增加252万吨,增幅为1.73%,预计2008年玉米饲料消费量将为9550万吨,比去年增加300万吨,增幅为3.2%。  相似文献   

17.
李喜贵 《农业展望》2008,4(10):13-16
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对未来一年的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作出展望。2009年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将进一步改善,受国家政策的调控玉米价格波动性预计减弱,上半年政府托市,下半年政府控市,东北产区以政策市为主,关内产区以市场市为主,东北玉米具有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国际玉米供求关系仍然紧张,产量下降,短期内难以满足燃料乙醇需求增长,预计国外玉米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尚未真正动摇玉米牛市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魏斌  高笑天 《农业展望》2013,(8):11-15,21
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20561万t的历史新高,201213年度进口玉米到货预计达到280万t,而国内玉米市场采购需求不旺,市场供应增幅超过采购需求增幅,尽管国家收购近3100万t临储玉米,但市场价格依旧呈现高位走低局面。2013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产量有望再获丰收,进口玉米预计同比大幅提高,而市场采购需求预计难有明显起色,预计201314年度国内玉米市场延续供过于求局面。国家明确2013年继续实施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并将临储玉米收购价格提高120元t,这奠定了未来市场价格的底部区间。  相似文献   

19.
曹智 《农业展望》2005,(3):26-29
概述了中国食用油脂消费的历史沿革。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动物油的消费越来越少,植物油的消费逐年增长,预计中国2005年食用油消费需求总量在1840万t左右。对2004/05年度中国油脂供需进行了分析。 2004/05年度食用油供给量稳定增长,但同时食用油消费量也继续快速提高,供求缺口近6万t要靠上年库存弥补。 2004/05年度以豆粕为主的蛋白粕产量明显高于去年,这主要源于大豆榨油消费量的提高。对2005/06年度中国油脂供需平衡进行了预测。预计2005/06年度中国大豆榨油数量将达到3250万t,较上年度略增加100万t,增长幅度较上年度明显放慢,增速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禽流感疫情对豆粕需求的影响。2005/06年度中国豆油新增供给总量预计达到815万t,豆油食用消费量预计将达到740万t,加上工业消费量和出口量的豆油总消费量预计将达到823万t, 同比增加8万t,略高于供给量。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国内玉米产量受干旱影响略有减产,但仍为历史次高年份;国内玉米价格阶段性特征明显,全年平均价格高于2013年。主要原因在于,虽然国内消费持续低迷,阶段性供大于求特征明显,但临时收储价格提高,收储量巨大使得大量粮源进入国家库存,形成了总体供求形势宽松但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局面。预计2015年国内玉米生产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价格平稳运行,进口将面临较大压力。建议一方面继续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另一方面逐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定玉米进口产业损害应对机制,完善应对农业灾害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