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烟草病虫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目前主要是通过物种多样性,时间方面(套作和轮作)和空间方面(间作)来控制烟草病虫害,将来可研究烟草遗传多样性和烟田景观多样性控制其病虫,还可从农业生物多样性不同尺度研究其对烟田杂草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蒲泽敏 《分子植物育种》2023,(19):6581-6585
本研究旨在探讨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对景观美学、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和植物选择、配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策略。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植物群落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度。同时,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也为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功能,如水循环调节、空气净化和土壤保持等。因此,保护和增加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研究结果为园林景观设计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杨晨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45-6949
本研究旨在探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增强策略。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增加,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保护和增强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造健康室内环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分析室内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生物多样性增强策略,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实践策略。通过植物选择与配置、营造适宜的栖息地、维护和管理措施等方式,可以保护和增强室内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利用植物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引入生物交互作用和生态系统功能以及进行教育和意识提升,可以进一步提升室内绿色景观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推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田边界植物多样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集约化和城市化导致农业景观重要生境发生巨大变化,农田野生动植物数量下降。农田边界作为农业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丰富的物种组成,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具有重要的景观价值。本研究对农业生态系统农田边界植物多样性进行阐述,论述了影响农田边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和生态服务功能。综述研究显示,农田边界具有类型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植物功能类型多样性及时空结构多样性特征;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农田边界结构、农田边界管理、周边土地利用影响以及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农田边界生态功能包括:生产、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景观美学功能等;最后总结了不同类型农田边界生态植被营建模式与优化途径,对中国农田边界植被管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的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系统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其研究和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概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功能、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社会网络管理及保护方法,阐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性;对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措施及成效进行了回顾,指出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和不足,并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罗君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50-6955
本研究通过研究室内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联,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的策略与实践,并分析其对室内环境质量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表明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方面,优先选择本地和原生植物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策略,因为它们更适应当地环境并能提供适合不同物种的生境条件。此外,创造适宜的栖息地和连接性也是重要的实践策略,通过提供垂直和水平的生境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连接通道,可以为各类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对于管理和维护,合理的植物养护和疾病防治措施以及定期监测和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是关键。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和实践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的实践,本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包括探索更多创新的策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性和实施性等。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提升室内绿色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创造出更健康、可持续和美丽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7.
低碳背景下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生物多样性对于低碳农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从其价值、功能、影响因素3个方面,探讨了低碳农业背景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问题,提出农业生物多样性具备生产消费、生活服务和生态服务3个功能。该文建议:编制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规划,发展低碳农业,进行价值评估,减少人为破坏,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系统阐述了国内外近20年来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功能、评价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景观规划途径、社区参与式和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当前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估研究力度不够,缺乏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新型保护措施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认为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双重目标,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继续深化农业种质资源研究;(2)农业文化遗产地良性运转的生态学机理和动态保护;(3)平衡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间的关系;(4)开展气候变化与农业生物多样性间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田景观虫害控制植被缓冲带布局、 模式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植被缓冲带因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控制、水土保持等诸多功能,在欧美等国家被广泛的运用到农田景观建设中。笔者以北京市顺义区去碑营村的农田为例进行了作物虫害控制植被缓冲带的研究。基于原有的沟路边坡和田埂现状,在总体布局上,从景观连通性着眼,提出了3级缓冲带体系,连接农田景观中的半自然生境斑块,并形成廊道网络系统。每条缓冲带考虑现有的立地条件,注重利用和保护乡土植被,同时提升植物多样性,选择具有吸引天敌昆虫的植被组合,共提出了21条侧重不同功能、理念、立地条件和特有植物组合的缓冲带植被组合模式,并着重介绍了这些植物吸引的天敌和防治的害虫。从缓冲带类型和植物的多样性上,丰富天敌昆虫的栖息环境和食物资源,同时强调了种植和后期的低强度干扰管理。研究为农田的病虫害控制和农田景观沟路边坡和田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本研究探讨了景观设计中考虑生态适应性植物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的意义和影响。生态适应性植物作为具有适应能力和生态功能的植物种类,在水循环、空气净化、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实现生态适应性植物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本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植物、注重植物与景观要素的融合以及管理和维护措施等指导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Agroforestry systems provide diverse ecosystem services that contribute to farmer livelihoods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Despite these known benefits, there is still limited understanding on how shade trees affect the provision of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potential trade-offs or synergies among them. To fill this knowledge gap, we quantified four major ecosystem services (regulation of pests and diseases; provisioning of agroforestry products; maintenance of soil fertility;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69 coffee agroecosystems belonging to smallholder farmers under a range of altitudes (as representativ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in the region of Turrialba, Costa Rica. We first analyzed the individual effects of altitude, types of shade and management intensity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the provis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order to identify potential trade-offs and synergies, we then analyzed bivari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etween individual ecosystem services and plant biodiversity. We also explored which types of shade provided better levels of ecosystem servi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hade in providing ecosystem services depended on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altitude and coffee management, with different ecosystem services responding differently to these factors. No trade-offs were found among the different ecosystem services studied or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iodiversity, suggesting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ncrease the provision of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at the same time. Overall, both low and highly diversified coffee agroforestry systems had better ability to provide ecosystem services than coffee monocultures in full sun.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suggest that coffee agroforestry systems should be designed with diversified, productive shade canopies and managed with a medium intensity of cropping practices, with the aim of ensuring the continued provision of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相似文献   

12.
Due to the increasing man-made activities,the vegetation landscape in the rapidly urbanized areas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this study took the vegetation of Shenzhen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used TM image as the main data source in 1985,1995,2005 and from Vol.4 of 2015 with the support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chang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egetation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 Shenzhen City was significant in the past 30 years,and the vegetation landscape w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in the fluctuation trend.The change trajectory of the vegetation landscape was the main focus,and the woodland land area was the largest land for construction.The fragmentation of vegetation landscape reduced the overall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indered the function of life support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依据2000-2008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参照谢高地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当量表,分析了北京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建设用地急剧增长,耕地和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少,北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8年间减少了51824.4万元,年均变化率为-0.31%;从空间来看,密云县、怀柔区和中心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相对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的区域则分别是通州区、顺义区和大兴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决定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因此规划部门在制定规划时应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意义,更多的保护水域、林地等具备高生态价值的生态用地,实现北京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M images,ArcGIS and landscape ecology,4 typical road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 taken for example to analyze infl uence range of highway,and study the laws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fl uencing landscape patterns by reviewing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in areas along the highway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for Yuebei Section(north Guangdong) of Beijing–Zhuhai Highway,road construction has signifi cant infl uence on landscape patterns of the 300-m wide buffer zone(especially woodland and urban land); for Foshan–Kaiping Highway,road construction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andscape patterns of the 1,000-m wide buffer zone(especially woodland and agricultural land); for Dongguan–Shenzhen Highway,road construction has signifi cant infl uence on landscape patterns of the 8,000-m wide buffer zone(especially woodland and urban land).  相似文献   

15.
光农业园植物景观营造——以成都“五朵金花”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成都“五朵金花”观光农业园区为例,采用典型样地法,选取44个样地对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样地内植物景观的物种组成、季相特征、群落结构和配置形式.结果表明,成都“五朵金花”观光农业园区的植物种类丰富,常用物种较少,植物景观的物种组成多样;通过合理配置,植物景观四季有景可赏;多数树种处于幼龄阶段,同种物种个体大小不同,植物景观随时间推移会发生显著变化;植物景观的配置形式多为乔灌草的复层结构,景观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最后为观光农业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军  高超  胡秀芳  魏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32-137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有关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面世。本研究借鉴引文分析方法作为论据支撑,评述近20年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核心问题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各时段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集中在社会与文化、权衡与管理、评估与模型、生态付费、景观格局、可持续发展6个方面。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从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问题、形成机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异质性和尺度特性、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社会福祉之间的耦合关系5个方面进行分别阐述。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发展趋势及并分析了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指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需要多学科乃至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的原因,最后对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农业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活动如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高产品种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等,所导致的生境条件的变化和农田景观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提出了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几点建议:①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农业;②进行合理的农田生态规划;③合理的混合种植不同作物,打破单一的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8.
景观格局是自然和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农业活动在景观格局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放牧过程导致土壤退化和生物群落的不稳定,间歇式放牧会提高物种丰富度,促进生态系统的进化;植树造林不但有利于生态恢复和重建,而且对经济建设有巨大作用,更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段;农作物种植包括物理干扰和化学干扰过程,改变了微生物的活性,同时对土壤性质产生影响;土地整理是人为的、强制性、时效性强的一种干扰,能在短期内对生态系统及景观格局产生剧烈影响,通过调整景观结构、改善景观破碎化,改变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使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省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王飞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7):127-133
为研究资源型省份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笔者以土地覆盖/利用数据(2000—2005—2010年3期)和数字高程数据(DEM)为基础,应用遥感与GIS技术,分析了山西省土地覆盖/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间,山西省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田和林地,占土地利用方式的65%以上;(2)2000年—2005年间,农田对其他类型自然资源的贡献最大;2005年—2010年间,草地对其他类型自然资源的贡献最大;(3)农田为最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农田和林地呈扩张的发展趋势;(4)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区域生态环境效应,10年间山西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上涨约10.01%,其中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量最大,约78.81%,林地增加最多,约34.25%。而生态服务功能中,除了在废物处理方面生态服务功能有所减少外,其余生态服务功能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