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报道甜菜夜蛾被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后的体重、虫龄变化,并揭示寄生后淡足侧沟茧蜂需要一定的历期才完成其生长发育,然后和田间寄主同步。本文亦报道被寄生后的甜菜夜蛾幼虫体内氨基酸含量变化,解释了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为寄生蜂人工培养基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管侧沟茧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管侧沟茧蜂是寄生甜菜夜蛾和粘虫等害虫的低龄幼虫寄生蜂。本文以粘虫幼虫为繁殖寄主,对管侧沟茧蜂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发育历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卵-结茧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1℃,有效积温为115.15日度,茧-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47℃,有效积温为99.47日度。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该寄生蜂最适发育温度为23~27℃,在25℃条件下全世代发育历期为14.64d。  相似文献   

3.
烟蚜茧蜂繁殖利用概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为害烟草Nicotina tobaccum L.的一种主要害虫,目前生产上还是以化学杀虫剂为主控制该虫的为害。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天敌,对烟蚜茧蜂寄主、繁殖技术和对烟蚜的控制作用及其规模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制约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利用的主要技术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烟蚜茧蜂的规模化繁殖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云南省烟草公司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鉴评专家组,对玉溪市烟草公司承担的"蚜虫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蚜茧蜂防治小春作物蚜虫的效果进行了田间鉴评。专家组实地考察了玉溪市公司马桥繁蜂基地用小春作物替代烤烟作为寄主繁蚜繁蜂情况和玉溪市红塔区灵秀村项目示范区小春作物蚜虫防治效果,并在繁蜂棚和大田进行了繁蜂效率  相似文献   

5.
寄主密度对烟蚜茧蜂生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研究了不同寄主密度下烟蚜茧蜂的产卵量、寄生蚜量,并组建了不同寄主密度下的烟蚜茧蜂的生殖力表。结果表明:在寄主密度低于40头蚜/天/雌蜂,烟蚜茧蜂的产卵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蚜虫的供应限制了该蜂的产卵量;寄主密度高于40头蚜/天/雌蜂时,烟蚜茧蜂的产卵量为493.3~587.5粒。烟蚜茧蜂的寄生蚜量亦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寄主密度100头蚜/天/雌蜂,可达到352.5头。该蜂的内禀增长率则随寄主密度和寄生蜂的性比的变化而变化,在寄主密度100头蚜/天/雌蜂,寄生蜂性比0.6(♀/)下,可达到0.331  相似文献   

6.
<正>为筛选出防控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高效措施,云南省烟草公司丽江市公司、云南绿叶生防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员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目数的尼龙网、20种单一化学药剂、3种混剂对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及对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70目尼龙网和6%乙基多杀菌素2000倍液能有效控制斑潜蝇、蓟马、烟草盲蝽、斜纹夜蛾、重寄生蜂、食蚜蝇;(2)2%氨基寡糖素800倍液+0.3%过磷酸钙溶液能有效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防控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高效措施, 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目数的尼龙网、 20种单一化学药剂、 3种混剂对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及对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 70目尼龙网和6%乙基多杀菌素2000倍液能有效控制斑潜蝇、 蓟马、 烟草盲蝽、 斜纹夜蛾、重寄生蜂、 食蚜蝇;(2) 2%氨基寡糖素800倍液 0.3%过磷酸钙溶液能有效防治普通花叶病、 烟草番茄斑萎病毒;(3) 6%乙基多杀菌素 24%腈菌唑1:1比例的2000倍液和25%嘧菌酯1500倍液能有效防治白粉病;(4) 6%荧光假单孢杆菌 2%奈乙酸可湿性粉剂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 根黑腐病, 并且上述措施均对烟蚜茧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日前,该局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推广工作第五检查组,针对陕西烟草商业系统相关工作的组织保障、技术培训、繁蜂点规划、繁蜂设施、繁蜂量、放蜂面积、防治效果等内容开,展了全面检查。检查组通过听取省、市、县三  相似文献   

9.
转双价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寄生性天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寄生性天敌棉蚜茧蜂、棉铃虫寄生蜂侧沟茧蜂和齿唇姬蜂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从转双价基因棉田、Bt棉田和常规棉田采集的棉蚜僵蚜的羽化率三者间均无明显差异 ,转双价基因棉田和Bt棉田棉蚜茧蜂的蜂重差异达显著水平 ,与常规棉田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常规棉田的棉蚜茧蜂寄生取食转双价基因棉、Bt棉和常规棉的棉蚜后的蜂羽化率、出蜂时间及蜂重均没有明显差异 ,在寄生数量上除Bt棉与常规棉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外 ,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转双价基因棉田的棉蚜茧蜂对取食转双价基因棉的棉蚜的寄生率有所下降 ,但棉蚜茧蜂的羽化率却明显提高 ,说明转双价基因棉对棉蚜茧蜂的寄生力影响不大。转双价基因棉和Bt棉均严重影响侧沟茧蜂和齿唇姬蜂的寄生率、羽化率、茧重和蜂重 ,但转双价基因棉的影响比Bt棉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食物引诱剂与诱捕器结合诱捕储粮害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不同食物引诱剂与害虫诱捕器结合对不同虫种储粮害虫的诱捕,试验表明:不同食物引诱剂,因为自身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不同,对储粮害虫的诱捕效果不同;同种食物引诱剂对不同虫种储粮害虫的引诱效果也不同。花生油对谷蠹有特殊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蜡窄吉丁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蜡窄吉丁是一种入侵性害虫,寄生树种多、隐蔽性强、危害大。详细叙述白蜡窄吉丁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及其综合防控方法。其中,防控方法主要包括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特别是对其天敌寄生蜂的分布与控制作用评价、优势天敌的空间分布、繁殖与释放利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水产动物中草药的应用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十三五”主推综合种养技术。目前,中草药与水产动物互作模式在全国很多养殖区域已经推广开来,但有关中草药对池塘水质净化,对水产动物的抗病、免疫机制的研究还处在基础阶段。笔者就中草药及其成分的杀菌、诱食、促生长、抗氧化剂免疫性能等进行综述,指出目前其应用存在机理不明确、剂量或种植面积难以确定以及费用高等问题,旨在为水产领域中草药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蛾类花香型广谱引诱剂配方的均匀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花香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探讨适宜的蛾类花香型引诱剂筛选方法,以夜蛾和螟蛾为主要靶标,采用配方均匀设计组配了一系列花香型引诱剂配方,并进行了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花香型引诱剂可大量引诱棉铃虫、银纹夜蛾、白条银纹夜蛾、甜菜夜蛾、甜菜白带螟、亚洲玉米螟、稻纵卷叶螟和豇豆荚螟等多种重要蛾类害虫。在花香成分中,苯乙醛、乙酸苯甲酯和水杨醛是3种最为关键的广谱诱蛾活性成分,而2种侧链最短的芳香物质苯甲醛和苯甲醇则对诱蛾效果具有普遍的负面影响。因此,选用重要蛾类共同偏好的花香气味开发广谱引诱剂,可以简化蛾类的诱控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侧柏蛀干害虫引诱剂诱集的主要昆虫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弄清侧柏蛀干害虫引诱剂对柏树蛀干类害虫的引诱效果及其种群动态,笔者于2009年和2010年的3-7月柏树蛀干类害虫发生期,在天坛公园古柏林进行引诱剂诱捕柏树蛀干害虫的试验,并分析了诱捕期蛀干害虫的种群变化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侧柏蛀干害虫引诱剂对柏树蛀干害虫有较好的诱捕作用,可以诱集到危害古柏的蛀干害虫主要有3种,分别是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蠹、长蠹。双条杉天牛越冬代成虫的羽化出蛰时间最早,其次为长蠹、柏肤小蠹,这3种昆虫的种群变化受日最高气温的影响明显。可见,该引诱剂可以持续监测柏树林间主要蛀干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发生量和种群动态,连续使用还能显著降低林间蛀干类害虫的虫口密度,为监测、预报和控制柏树蛀干害虫提供直接、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香蕉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香蕉综合利用,促进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笔者介绍了香蕉果肉、果皮、茎、叶、花等部位的主要营养物质,归纳了香蕉各部位活性成分,包括多糖、多酚、类胡萝卜素、儿茶酚胺等,综述了其在抗溃疡、治腹泻、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抑郁、抗氧化等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香蕉保健食品或药品的研发前景广阔,但国内在香蕉活性成分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薄弱,如香蕉多巴胺和凝集素等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本研究可以为香蕉综合高效利用和保健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实验室保藏的11个毛木耳品种进行菌株鉴别,以期减少实际生产中的同种异名现象,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利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鉴定法对不同的毛木耳栽培菌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论。11个菌株分为六类,第一类包括毛木耳3号等四个菌株;第二类包括白背120等3个菌株;其他菌株各分属不同类别。通过研究认为在食用菌菌种的鉴别中,应用拮抗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初步筛选是必要的,可以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酯酶同工酶鉴定法从分子方面验证了菌株类别,为遗传学研究和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储藏物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综述了中国近20年储藏物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应用进展。(1)天敌昆虫方面:从美国引进黄色花蝽室内毓及仓库释放取得成功,并进行了有关生物学及捕食效应的研究。对仓双环猎蝽、黄风花蝽、麦蛾茧蜂及蜚蠊卵寄生蜂进行了生物学及控制研究,开展了天敌昆虫区系调查。(2)病原微生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进行了仓库资源的分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致病害虫病变研究;对蜚蠊有效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病毒、线虫进行了分离筛选及生物测定;用Bt乳剂实仓防治绿豆象。(3)昆虫信息素:仓库中释放麦蛾、印度螟蛾的合成信息素取得成效,对谷斑皮蠹、绿豆象、谷象、烟草甲、扁甲类、蜚蠊、白蚁等进行了合成信息素效果试验及信息素的分离、提取、纯化、合成工作。(4)昆虫生长调节与生长抑制剂:开展了灭幼脲1号(TH-6040,Dimilin)及保幼激素ZR515及ZR512等30多种保幼激素防治害虫的研究。(5)抗虫品种方面:进行了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品种储藏期对玉米象、麦蛾、谷蠹、豆象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6)遗传防治:开展了印度螟蛾、谷象、绿豆象等害虫不育及遗传效应的研究。米象与玉米象杂交后代的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施肥对玉米田植物线虫群落组成及垂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玉米田植物线虫群落组成和垂直分布,于2007年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对80份土样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13个植物线虫属,玉米田不同施肥方式下植物线虫大部分为共有属。化肥配施有机肥区有1个特有属为拟毛刺属(Paratri-chodorus),化肥区有1个特有属为小环属(Cri-conemella),无肥区没有特有属。玉米田植物线虫主要集中在0~40cm土层,其中,玉米田单施化肥和无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在20~30cm土层达到最大,然后随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植物线虫数量在10~20cm土层达到最大值,30~40cm土层又达到一个峰值然后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盆栽榕树主要根结线虫的发生及其生物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盆栽榕树是福建省主要出口创汇植物产品,近年受根结线虫为害严重。笔者介绍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在盆栽榕树上的发生情况,并从抗性品种选育、天敌生物利用和植物源杀线剂研发等方面,解析盆栽榕树主要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控技术,以期实现对根结线虫的无公害与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低聚木糖作为一种健康益生元深受人们青睐。通过简要介绍低聚木糖的研究意义,阐述低聚木糖的生产方法,包括酸水解、自水解、酶水解等方法及其在食品工业、医疗保健、饲料养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展望了低聚木糖的生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