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澳洲坚果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不同品种澳洲坚果叶面积测定的最佳方法,找出系数回归法测量澳洲坚果叶面积的最佳参数,对3种叶面积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对不同叶片参数与叶面积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经方格法、画纸称重法、图像处理法测定的叶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3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以上,说明3种方法均可作为澳洲坚果叶面积测定的可靠方法;不同品种的各叶片参数与叶面积间的回归系数并不相同,在利用系数回归法测量澳洲坚果叶面积时,叶长宽积是最能反映实际叶面积的叶片参数。本研究可为澳洲坚果的生理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OpenCV的Android手机植物叶片几何参数测量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Android 手机对植物叶片图像进行处理以测量其长、宽、周长、面积等几何参数,避免其他测量方法的缺点,提高数据采集效率。首先,获取含有已知尺寸矩形框的叶片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校正以消除倾斜失真。在校正阶段,采用了更为鲁棒的特征点检测法代替可能出现错误结果的Hough 变换法来处理矩形框,得到其4 个角点。根据求得的角点与标准图像的角点对图像进行映射得到校正图像。最后,处理校正图像计算叶片几何参数。参数计算提出以叶片轮廓为基础的方法,所有参数均通过对轮廓的处理求出,提高了计算效率。此外,基于轮廓求面积不需要对叶片进行形态学处理消除空隙及不连续,还可避免统计像素方法中将噪声像素误认为叶片造成的计算不精确。在求叶片长、宽时,给出了2 种方法供用户根据叶片实际形状选择。另外,在编程方面,采用了OpenCV-Android-SDK,大幅提高了图像处理速度。结果表明,精确度测试中,对打印出的规则图形几何参数测量的结果误差均在2%以内;而实际叶片的测量结果中长、宽的误差在2%以内,周长误差小于4%,面积误差低于3%。耗时测试中,相同图像处理算法采用OpenCV后,处理速度明显提升;对多部不同配置手机的测试中,处理1 幅分辨率为2448×3264 的叶片图像的耗时均在3 s 以内。另外,对于同一叶片图像,不同手机测量的结果完全一致。实验表明,该系统不仅操作简单、速度快、通用性强,而且对叶片几何参数的测量精确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快速获取大田油菜长势监测信息,针对不同栽种方式和施肥水平对油菜叶片生长的影响,建立单株油菜叶面积和叶鲜重估计模型。分别于2013—2015年的2个油菜种植季,设置不同施肥水平下直播和移栽油菜试验小区。在油菜叶片形态差异最大的六叶期和蕾薹期,测量样株所有叶片的长、宽、面积和鲜重,采用方差分析对比栽种方式和施肥水平对油菜叶片生长的影响,运用麦夸特法+通用全局优化法建立叶面积和叶鲜重的长宽估计模型。在不同施肥水平和栽种方式下,2个生长期的油菜叶面积和叶鲜重与叶宽关系均比叶长更明显;相同条件下蕾薹期油菜叶片变异程度比六叶期要大,2个时期不同施氮水平、栽种方式下油菜叶面积、叶鲜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两者对叶片的交互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叶宽线性模型估算叶面积和叶鲜重的预测R2为0.89、0.84,RMSEP为32.40 cm2、2.54 g,长宽幂函数模型与常规的长宽线性模型相比,叶面积和叶鲜重的预测R2为0.97、0.94,RMSEP为 12.92 cm2、0.86 g。不同生长条件下,叶宽线性模型可用于快速获取油菜单片叶面积和叶鲜重,长宽幂函数模型受施肥水平、栽种方式、叶形、生长期等因素影响较小,适用于精确估计单株油菜叶面积和叶鲜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叶形态变化的规律,为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通过测定黎蒴、火力楠、枫香3种幼苗叶片的长度、宽度、叶面积和叶干重的方法,对这3种幼苗叶长和叶宽的相关性、叶面积与干重的相关性、比叶重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长和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黎蒴和枫香的叶长与叶宽相关性随季节变化,而火力楠的规律性不强。新叶和老叶的面积与干重极显著相关。新叶的比叶重上半年变化较大,下半年变化平缓,一般2-4月出现最低值;上半年新叶的比叶重比老叶低,下半年两者相近。3种阔叶幼苗叶片的相似性和比叶重随季节发生变化,幼苗叶片干物质的积累随叶面积的扩大而增加,叶片干重与叶面积的相关性与树种和叶龄有关。  相似文献   

5.
粉尘已成为中国北方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植物可吸附和截留大气中的粉尘,对其滞尘能力的研究可为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提供参考。本研究观测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山桃(A. davidiana)和中华钙果(Cerasus humilis)的叶形状,用面积仪测定面积、周长、长、宽,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叶面附属物及微结构;采用“收集-清洗-过滤-称重”的方法收集叶面滞留的粉尘;比较分析叶的形状、大小及其微结构与其滞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蒙古扁桃滞留小于10 μm的颗粒物能力相对较强,中华钙果滞留粒径大于10 μm(PM10)能力相对较大。叶的单位面积滞尘量是蒙古扁桃>中华钙果>山桃。叶面微结构影响叶面滞留粉尘的能力,粉尘主要滞留在叶毛周围,镶嵌在叶面沟状结构和气孔之间。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与叶面积、叶周长、叶宽、叶长成负相关关系,与叶宽/叶长之比值成正相关系,其中叶面积和叶长对滞尘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乌拉尔甘草实生苗对土壤盐胁迫的形态与结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琼  韩亚楠  高睿  马淼  赵红艳 《种子》2015,34(1):25-31,34
以乌拉尔甘草1年生实生苗为实验材料,选取Na Cl、Na2SO4和Na HCO33种不同浓度的单盐,采用水培法对其进行30天的盐胁迫处理。盐胁迫结束后对株高、根长、根生物量、植株总生物量及叶面积进行测量,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叶片显微结构及叶片表面进行观察,测量叶片厚度,统计气孔密度及腺体密度,比较不同盐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观察乌拉尔甘草对不同盐分胁迫环境的形态和结构响应。结果表明,3种盐对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的盐害作用强弱顺序为Na HCO3>Na Cl>Na2SO4。Na2SO4处理极显著地促进了乌拉尔甘草根生物量和植株总生物量的积累,且随盐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呈增加的趋势。中浓度的Na2SO4处理促进了株高的增长和根的伸长,其余浓度则呈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高浓度Na2SO4处理使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增多,因此叶片厚度和比叶重相应增加。中、低浓度Na Cl处理的植株总生物量显著小于对照组,但对根生物量未造成显著影响。高浓度Na Cl处理促进了乌拉尔甘草根系的发育和根生物量的积累,使总生物量显著增加。Na Cl处理条件下的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显著减小。Na HCO3浓度>50 mmol/L时植株无法存活,浓度≤50 mmol/L的处理对株高和根长无显著影响,但有助于乌拉尔甘草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积累。25 mmol/L处理显著抑制了叶片面积的增大,使叶片增厚,比叶重增加。3种单盐胁迫均促进了叶表面气孔的分化,但抑制了叶表面腺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田间根钻取样结合计算机图像软件分析方法测定棉麦套种及单种作物根长密度的精确性。【方法】结合田间根钻取样,分别用图像法(DT-SCAN图像软件分析法)和直尺法(常规人工直尺测量法)测量根长密度,通过2002―2013年试验获得的3423对根长密度数据分析图像法的精确性,使用根均方差描述图像法测定值(模拟值)与直尺法测定值(观测值)之间的一致性。【结果】2种方法测定根长密度的相关性较好,图像法的精确性较高。对可能影响图像法精确性的因素分析表明:(1)在不同种植模式下图像法的精确性表现为小麦单种模式棉花单种模式麦棉套种模式;(2)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图像法的精确性增加;(3)在麦棉套种模式下图像法的精确性从麦幅到棉幅逐渐提高,在小麦单种模式下行上大于行间,在棉花单种模式下行上小于行间;(4)在棉花开花前图像法的精确性表现为棉花单种模式大于麦棉套种模式,在棉花开花后表现为棉花单种模式小于麦棉套种模式。【结论】田间根钻取样结合计算机图像软件分析方法测定棉麦套(单)种作物根长密度的精确性较高,该方法成本低、测定速度快,能更好地扫描并分析计算棉花的细小侧根,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是一种能直接、无损侧量植物叶面积指数的商业仪器。本研究于2014年在河北省河间市对3个密度棉田LAI-2200测定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实际LAI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AI-2200测定的低(6.5万株/hm2)、中(10.5万株/hm2)、高(15.0万株/hm2)3个密度棉田认I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6,0.62和0.66,提示增加密度有利于提高LAI-2200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此外,3个密度棉田蕾期一盛铃期(出苗后47~102d)LAI-2200测定值与实际叶面积指数线性回归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0.86和0.82,纳什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0,0.80和0.84,提示不同密度的模拟质量都比较高,以低密度的模拟质量最佳。盛铃期(出苗后106d)棉株发生倒伏后人工扶起,棉田的自然冠层结构遭到破坏,中高密度棉田LAI-2200刚定值有小于实际LAI的现象,提示倒伏棉田不宜应用LAI-2200进行冠层分析。  相似文献   

9.
曹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0):129-135
为了寻求快速、经济地测定自然界中紫黑色作物总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利用酸性乙醇对黑元麦、茄子、葡萄3种不同作物进行花色苷提取,并采用pH示差法和差减法2种不同的实验室方法对3种样品总花色苷含量进行留样分析再测定。结果表明,黑元麦、葡萄采用pH示差法和差减法这2种测定方法的结果精确度和准确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且样品进行留样再检测时发现,2种样品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均小于测定结果质量不确定度,可以说明黑元麦、葡萄花色苷实验室定量检测pH示差法和差减法均适用。茄子采用pH示差法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为2.20%,精确度明显好于差减法;从质控图看,茄子检出值出现1次连续4个点上升的情况,说明茄子皮利用差减法测定结果准确性差;从留样再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差减法测定2次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为0.023 mg/g,小于测定结果质量不确定度0.011 mg/g,说明茄子花色苷pH示差法检测结果可信赖,差减法检测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取食烟草后对烟草生长特性的影响,明确2种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的差异和时间效应,探讨B型烟粉虱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在竞争取代温室白粉虱中的作用,采用直尺测量和烘箱烘干称重的方法,研究比较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取食烟草不同时间后对烟草自身生长指标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诱导寄主防御的虫口密度下,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取食烟草不同时间后对烟草自身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时间效应。与对照烟草相比,B型烟粉虱取食烟草5天后对烟草生长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但从取食10天开始出现显著不利影响,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对烟草的不利影响逐渐增加。烟粉虱取食15、20天后烟草株高分别降低了6.9、8.5 cm,平均节间距分别缩短了0.6、0.53 cm,叶片数量分别减少了2.1、2.6叶/株,系统叶叶面积明显增大,叶片变薄,单位面积干重分别降低了0.99、1.01 mg/cm2。温室白粉虱取食烟草不同时间后对烟草生长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与温室白粉虱为害烟草后相比,B型烟粉虱为害烟草后产生了对烟草的特异性抑制反应,这可能与B型烟粉虱诱导烟草表达的特异性防御反应对自身资源的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叶面积测定方法的研究效果初报   总被引:58,自引:5,他引:58  
冯冬霞  施生锦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150-152,155
详细介绍了测量叶面积的各种方法,并指出每种方法的精度、适用范围等特点,以供科学研究时进行合理选择。最后还提出中国叶面积测量方法在未来的研究方向是研制便携式叶面积仪和开发集成的叶片图象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12.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棉花叶面积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快速准确的获得棉花叶面积信息,通过扫面仪获取棉花叶片和准图形的数字图像,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方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进行面积和周长计算。结果表明,GIS法提取的面积、周长信息与准图形面积、周长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21和0.01,远小于叶面积仪器的测量误差,说明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棉花叶面积测定是切实可行的。这种方法不受叶片形状、大小、厚薄、叶片幼嫩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叶面积不大的植物,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进行批量处理。因此和其他叶面积测定方法相比,GIS空间分析技术测定叶面积具有准确、快速、数据处理量大等优点,适用于科研和生产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叶面积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详细介绍了测量叶面积的各种方法,并指出每种方法的精度、适用范围等特点,以供科学研究时进行合理选择。最后还提出中国叶面积测量方法在未来的研究方向是研制便携式叶面积仪和开发集成的叶片图象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14.
植被覆盖度是单位面积内植被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它是重要的生态学参数,同时也是大豆等农作物的重要农艺参数。理想的覆盖度测量耗时短,工具简单,结果准确,受人为因素影响小。本文以‘黔豆3号’、‘川豆16’和大黑豆等24个品种为研究对象,以照相法测量值作为参考,分析目估法、实地样线法和照片样线法测定大豆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目估法测量的植被覆盖度误差最大,平均为7.8%,目估误差随株高的增高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实地样线法测量精度较高,误差小于3% (2.8%),但耗时最长,每个1 m×1 m样方需用时6.2 min。照片样线法误差小于3%,几乎不需要消耗野外采样时间,室内每个样方照片处理需耗时约3.0 min。相较于目估法,照片样线法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相较于实地样线法,照片样线法能够节省野外采样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推荐照片样线法作为大豆和类似植物覆盖度的测量方法,同时两条样线(样线长度合计为2.8 m)即可满足测量误差小于5%的精度要求。未来应进一步探索照片样线法在其他作物覆盖度测量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用数字图像技术研究了冬小麦冠层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表明用一行小麦图像比多行小麦图像估测小麦生物量能更好地满足线性回归关系,估测效果更佳,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分层像素数估测小麦冠层分层现存生物量和有效生物量的方法。利用分层绿色像素数(LGPN)指标定性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群体有效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动态变化,并确定了基于图像特征的可用于定量分析的小麦群体垂直分布指数(I)。  相似文献   

16.
黑核桃叶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等次生代谢物质的黑核桃叶片中获得高质量DNA的提取方法。以黑核桃与核桃叶片为材料,采用SDS、CTAB和改良CTAB 3种DNA提取方法对黑核桃与核桃基因组DNA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与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所提取样品的质量;SDS与CTAB法重复性较差,提取的黑核桃DNA易降解;改良CTAB法可有效抑制酚类物质及细胞内多糖对DNA纯度的影响,对样品提取的DNA也无降解现象,纯度较高,得到的DNA A260/A280值均处于1.80~1.95之间;改良CTAB法是适用于高质量黑核桃DNA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