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种鸭饲养通常分为3个阶段:育雏期(0~4周龄)、育成期(5~24周龄)和产蛋期(25周龄至产蛋结束)。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蛋鸡育成期是指7周龄到产蛋前这一时期。育成前期(7~12周龄)是骨骼、肌肉、内脏生长的关键时期,在12周龄前大约95%的骨骼完成生长,这也决定了成年母鸡体型的大小;育成后期是腹腔脂肪增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腹脂增长了9.5倍,如果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将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现将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土鸡7~21周龄为育成期阶段。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土鸡性成熟后的体质、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种鸭均匀度是指种鸭体重分布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鸭数占总鸭数的百分比。种鸭均匀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种鸭以后产蛋量上升的快慢,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的长短,全期产蛋率的高低,蛋重的一致性以及产蛋期死淘率大小。因此,种鸭均匀度长期以来一直是养鸭户最关心的问题。要使育成鸭有一个良好的均匀度,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种鸡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鸡称为初产雏鸡,其体重与种鸡周龄成正比。虽然初产雏鸡孵化时胚胎较小,成活率较低,但只要饲养管理到位,仍然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性能。一、温度1.温度影响初产雏鸡不能耐受低温环境,因为在孵化过程中蛋重较小不能产生过多热量,使得初产雏鸡体重小、产热少。环境温度较低时,初产雏鸡由于体质弱,不会像正常雏鸡那样发出尖叫声,养殖者很容易忽视低温给初产雏鸡带来的危害,进而造成育雏期死淘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选取狼山鸡种母鸡160羽,随机分成三个组,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0%(低)、15%(对照)和20%(高)的日粮,21d后收集种蛋。每组随机选择10枚种蛋用于放免测定卵黄中母源性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余孵化后在相同条件饲养至28d,并测定生长性能.。分别与1日龄和28日龄每组各选10羽雏鸡进行屠宰测定。结果:(1)试验前后母鸡体重各组间均没有变化,低蛋白组产蛋率和蛋重显著下降(p<0.05),高蛋白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2)三组种蛋的卵黄中T3、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高蛋白组卵黄中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蛋白组(p<0.05),低蛋白组1d后代血清中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蛋白组血清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出雏重与蛋重呈正相关(R2=0.9275,p<0.01),出雏后高、低蛋白组子代均表现出较高的生长速度,28d低蛋白组子代鸡体重和相对胸肌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蛋白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8)。结论:母鸡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可以改变卵黄中母源性激素的沉积并能显著影响子代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正>高邮鸭是我国三大名鸭之一,是蛋肉兼用的一种大型麻鸭,故又称高邮麻鸭,具有潜水深、耐粗饲、觅食力强的特点,蛋肉品质俱佳,以善产双黄蛋而闻名于世。高邮鸭农多利用当地水生动植物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养鸭成本低,收益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8.
摘 要:试验选择健康的樱桃谷商品雏鸭400只,以含不同比例龙须眼子菜的日粮饲养至42日龄。通过对以龙须眼子菜为优势种的布龙湖草粉的营养成分分析和肉鸭的饲养试验来研究该草粉在肉鸭屠宰性能方面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4%的草粉可以增加采食量,降低料肉比,虽然屠宰性能有所下降,但是能增加养殖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介绍的杂交鸭,是指以番鸭(又名麝香鸭、瘤头鸭、西洋鸭)为父本,以北京鸭、樱桃谷鸭为母本杂交而成的,具有抗病力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活动量小、生长繁殖快等特点,5~6月龄体重能达3.5~4千克,最大个体体重可达5千克以上。杂交鸭既可圈养又可散养,规模养殖成本低、用工少、见效快,收入高,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一、选种先将选好的父本、母本种雏鸭合群饲养。1只公鸭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卢氏绿壳蛋鸡育成期体尺、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得出其育成期能量的需要量。选用150 只体重相近的8 周龄卢氏绿壳蛋鸡,按能量水平(A组10.52 MJ/kg、B组10.90 MJ/kg、C组11.29 MJ/kg、D组11.70 MJ/kg、E组12.10 MJ/kg)随机分为5 组(5 个重复,每个重复6 只鸡)。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预试期1 周,正试期10 周。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水平显著影响卢氏绿壳蛋鸡育成期的胫长、胸宽和胸深(P<0.05)。D和E 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A、B和C组(P<0.05)。能量过高时(E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又有所下降。不同能量水平对卢氏绿壳蛋鸡的屠宰性能影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能量水平为11.70 MJ/kg时,更有利于提高卢氏绿壳蛋鸡育成期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1.
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养殖肉鸭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证实微生物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对肉鸭养殖效果的影响,为木薯渣饲料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用樱桃谷鸭为试验对象,分别在育雏期和育肥期用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全价饲料进行饲养试验,通过分析肉鸭的生长性能、经济效益及生产环境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肉鸭育雏期(1~14日龄)分别按1%、3%、5%的比例用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全价饲料进行养殖,发现在饲料中添加1%发酵木薯渣饲料有利于促进雏鸭饲料转化;在育肥期(15~45日龄)以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对肉鸭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其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各组盈利排序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CK)。在肉鸭养殖环境方面,发现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有利于降低养殖场环境H2S、NH3浓度,且添加比例越高效果越明显。可见,微生物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全价饲料进行肉鸭养殖可以改善养殖环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明确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后续人工饲料的改进提供借鉴。以4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A、B、C、D)和1组对照组饲喂七星瓢虫成虫,并对其寿命、取食、交配和产卵能力进行研究。4组人工饲料的区别主要是昆虫蛋白来源的不同,人工饲料A为黄粉虫蛹,人工饲料B为蜂蛹,人工饲料C为蚕蛹,人工饲料D也为蜂蛹。人工饲料D为干粉饲料,其他3组都为糊状饲料,对照组以豆蚜饲喂。与对照组相比,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七星瓢虫60天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人工饲料D存活率最高。人工饲料A和人工饲料D有产卵现象,但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工饲料A饲喂的成虫孵化率高于对照组。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七星瓢虫取食频次和交配频次都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成虫的交配频次略低于对照组。人工饲料D饲喂七星瓢虫成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淮南麻鸭生长模型及体尺体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Gompertz、Richards和Logistic模型拟合0~9周龄的淮南麻鸭体重。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度R2=0.9949,生长拐点为5.29周龄,拐点体重为1071.81g,最大日增重35.73g,生长模型为:Y=2913.49×exp(-exp(1.23-0.23x))。淮南麻鸭的体重与体斜长、胸围、胫长呈极显著相关(P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如皋黄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笔者选择体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250 只47 周龄如皋黄鸡,随机分为5 组,每组5 个重复,每个重复10 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Ⅴ组分别添加0.02%、0.075%、0.2%、0.75%的枯草芽孢杆菌,试验周期为42 天。结果表明:(1)各组间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42天时试验Ⅴ组的蛋白高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Ⅲ组、Ⅳ组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Ⅴ组的哈氏单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3)42 天时试验Ⅳ组的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Ⅳ组的尿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改善如皋黄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提高饲料消化率,降低粪 便中氮、磷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讨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300只1日龄健康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乳酸菌素。比较各处理组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期70天。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和Ⅳ组平均日增重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而Ⅱ和Ⅳ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料重显著低于Ⅰ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性能方面,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各组间差异不均显著(P>0.05);胸肌率及腿肌率,Ⅱ、Ⅳ组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添加100 mg/kg乳酸菌素可显著降低肉鸡的料重比和显著提高胸肌率及腿肌率,其结果与抗生素组相同。  相似文献   

16.
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及繁殖性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茶叶加工下脚料—茶末价格低廉,含有多种天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试验研究了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90日龄淮南麻黄鸡种鸡528只(母鸡480只,公鸡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0%(对照组)、0.5%、1.5%、2.5%红茶末4种种鸡日粮,试验持续50天。【结果】日粮中添加0.5%的红茶末,除平均蛋重低于对照组0.39g(p<0.01)外,淮南麻黄鸡的产蛋率、饲料利用率、健雏率和出雏公鸡率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种蛋受精率比对照组高6个百分点(p<0.05);种蛋合格率和雏鸡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组高4.7和4.8个百分点(p<0.01)。高浓度红茶末(1.5%或2.5%)对淮南麻黄鸡产蛋及繁殖性能有负面影响。【结论】淮南麻黄鸡日粮添加适量红茶末可改善其生产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灵芝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粪便NH3和H2S释放量的影响。试验选择300只35周龄体重和生产性能接近的健康地方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3%、0.6%灵芝粉的基础日粮,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1)0.3%试验组和0.6%试验组的产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0.6%试验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0.3%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0.3%试验组和0.6%试验组的蛋壳相对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6%试验组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3%试验组(P<0.05)。(3)0.3%试验组和0.6%试验组粪便NH3释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降低23.69%和26.50%;0.6%试验组粪便的H2S释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27.51%。饲粮中添加灵芝粉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生产性能,降低料蛋比,改善鸡蛋蛋品质,降低粪便NH3和H2S释放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探索湿性发酵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抗氧化功能及粪便成分的影响,为湿性发酵豆粕在蛋鸡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375日龄蛋鸡1152羽,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48羽。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用4.5%、6.0%、7.5%的湿性发酵豆粕替代3%、4%、5%的普通豆粕,试验期为90天。结果表明:(1)与Ⅰ组比较,Ⅱ组、Ⅳ组均显著提高平均蛋重(P<0.05),Ⅲ组显著降低破蛋率(P<0.05),平均产蛋率、料蛋比、死淘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Ⅳ组的蛋壳厚度、Ⅲ组、Ⅳ组的蛋黄比色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的蛋形指数比值显著低于Ⅰ组(P<0.05);(3)同对照组相比,Ⅱ组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Ⅲ组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4)Ⅲ组粪便的粗灰分、Ⅳ组粪便磷含量同Ⅰ组相比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蛋鸡配合饲料中使用适量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能提高蛋重、改善蛋品质,降低粪便中氮、磷的排放量,其适宜替代量为6.0%~7.5%。  相似文献   

19.
辣椒粉、大蒜素和维生素C对嘉积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为研究辣椒粉、大蒜素和维生素C对生长前期嘉积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1日龄嘉积鸭,在体重相近的原则下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辣椒粉,0.01%大蒜素和0.1%维生素C。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试鸭,进行为期70天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辣椒粉、0.01%大蒜素和0.1%维生素C三种添加剂,均提高了嘉积鸭试验各期的生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改善嘉积鸭的屠宰性能,显著降低皮脂沉积。建议在嘉积鸭的早期饲养中添加辣椒粉、大蒜素和维生素,以提高生产性能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