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筛选对纤维素具有降解作用的产芽孢细菌,以牛粪为原料分离到217株降解细菌,采用刚果红平板法对其进行初筛,对其发酵液测定酶活进行复筛,其中XN-13有显著的降解活性,酶活力达1700 U/mL。对这株菌进行了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的观察及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的序列测定,结合XN-13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综合考察,初步判断XN-13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获得对菌剂的大工业生产及菌剂的商品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一株具有降解纤维素性能的产芽孢菌株,采用加热富集芽孢菌及刚果红脱色圈的初筛方法,从菜地土壤、动物粪便、青贮饲料等样品中分离筛选出41株能够降解纤维素的产芽孢细菌。对初筛菌株发酵培养,测定发酵液透明圈直径及纤维素酶活力,菌株T-7具有显著的降解能力,纤维素酶活力达1678.89U/mL。通过形态观察鉴定、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鉴定T-7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研究了供试菌株T-7的降解工艺,获得了菌株发挥最大降解特性所需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将菌株T-7以10亿活菌/1Kg的接种量接入玉米秸秆,并且添加辅助碳氮源2%蔗糖+2%尿素时,在发酵8天后对秸秆中纤维素的降解率达40.34%。研究结果为纤维素的生物降解发掘了新的菌种资源,并为秸秆的大规模降解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一株降解PVA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固定化研究。利用PVA碘-硼酸平板法初筛,降解率测定法进行复筛,并通过正交试验探索其固定化工艺。经初筛得到8株可降解PVA的细菌,复筛出1株具有较高降解率的菌株3-9,48 h降解率为86.56%。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该菌株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4%海藻酸钠,3%CaC12,包埋0.1 g的湿菌体,钙化时间4 h。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PVA降解菌比游离菌的降解性能提高了14.02%。本研究得到了一株高效降解聚乙烯醇的枯草芽孢杆菌,并确定其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PVA污水处理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筛选高效血液蛋白分解菌株,并进行鉴定和测定其微生物酶活,为进行屠宰血液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试验材料。采用酪蛋白和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以产生透明圈的比值大小作为判定的标准,从日喀则地区屠宰场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1株能高效降解蛋白质的菌株,编号为NwMCC01910045。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于37℃下培养24 h,通过福林酚法测得酶活力大小为88.69 U/mL。经生物学鉴定、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该菌株为吉氏库特菌(Kurthia sp.),是一株能有效降解血液蛋白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从富含腐烂玉米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K01,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属于美洲爱文氏菌。对该菌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种龄24 h,培养液初始pH值7,接种量3%,培养时间48 h的优化条件下,酶活力达1.58 IU/mL。该菌株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较好,优化条件下7 d降解率达56.1%。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应海南海洋环境的高效石油降解菌,以柴油为唯一碳源,通过分离、初筛和复筛,从石油长期污染的海南近海海水中分离出1株高效的石油降解菌株X10,经16S r 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无色菌,其对柴油的降解率为69.39%。同时,研究分析不同p H值、温度、初始接种量、外加碳源对菌株柴油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菌株X10在初始p H 6.0时降解效果最好,且该菌p H值适应范围较广,偏酸或偏碱的环境下该菌对柴油的降解效果均较好;培养温度对菌株石油降解率的影响较大,最佳温度为30℃,降解率达67.94%;最佳接种量为5%;添加外加碳源葡萄糖、乳糖、甘露醇对柴油降解率均有提高,但3种外加碳源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有机磷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通过有机磷农药驯化培养、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等试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初步研究了pH值、温度、底物及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对其粗酶液酶学性质的影响。分离筛选出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J7-4,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等试验,初步将其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其降解酶为胞内酶,该酶最适pH为9.0,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底物为甲基对硫磷,并且该酶具有广谱降解特性;Mg2+、Ca2+等金属离子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Co2+、Cr3+对该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而Mn2+、Fe3+、Zn2+、Al3+、Hg+、Cd2+、Ba2+、Ag+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成功地从有机磷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了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J7-4,并对其降解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土壤及腐烂的秸秆中筛选一组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复合菌系,并研究其在天然纤维素中的应用。通过采用刚果红染色液法对分离的菌株初步筛选,利用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选取无拮抗高效降解纤维素菌株进行组合培养构建降解纤维素复合菌系。结果表明,3株真菌混合培养后酶活力效果优于单一菌株。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F1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F2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及F5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复合培养后,在碳源为秸秆时,单菌株酶活值分别为F1 39.2 μmol/mL,F2 31.4 μmol/mL,F5 40.6 μmol/mL,真菌组合F1+F2+F5培养后酶活值为50.12 μmol/mL,复合真菌系酶活值比F5单菌株提高了23%。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复合菌系对纤维素的降解效果优于单一菌株,菌株F1、F2和F5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玉米秸秆降解率低下问题,本研究从以氨基酸尾液为氮源的自然发酵堆肥中筛选稳定的纤维素降解菌,为制备高效的秸秆腐熟剂奠定基础。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初筛、采用纤维素酶活测定及玉米秸秆降解率测定来进行复筛,并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高效降解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SC2,其滤纸酶活、内切葡聚糖酶活、外切葡聚糖酶活和β-葡聚糖苷酶活分别为17.70、58.97、16.85和79.26 U/mL,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率达到33.07%,根据其菌落特征、产孢结构、孢子形态及ITS序列鉴定SC2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SC2具有较好的纤维素降解能力,能够有效的促进秸秆的降解,可以用于制备玉米秸秆腐熟剂。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获得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大型真菌菌株,并研究其产酶能力。【方法】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18种野生大型真菌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初筛,以测定酶活性进行复筛,综合考虑水解圈、水解圈和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滤纸酶活力(FPA)、内切葡聚糖酶(CX酶)活力、外切葡聚糖酶(C1酶)活力,对试验真菌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朱红栓菌、彩绒革盖菌、厚贝隐皮孔菌、金耳等4种具有较强产酶能力的大型真菌,测定了它们在不同的培养时间、酶解pH、酶解温度下的FPA和CX酶活力。试验结果表明,4种真菌经发酵培养7天后FPA达到峰值,其Cx酶活力则在第8天达到最高,在pH4.0~5.2时FPA和Cx酶活力较高,在55℃左右时FPA均呈现峰值,Cx酶活力在30~60℃下均保持较高活力。【结论】大型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其FPA和CX酶活力相关性不大,不同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具有不同的特性。野生大型真菌是研究和开发纤维素酶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一株生防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高效生物防治资源的筛选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实验、分子鉴定、刚果红染色、葡聚糖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等方法获得一株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芽孢杆菌,编号为YW26。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刚果红染色显示该菌株具有很强的产纤维素酶能力;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CP000560)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得到1527 bp的片段,经测序、BLAST分析显示该片段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ZB42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该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显著,具有较强产纤维素酶能力。因此,该菌株可作为一种生防资源,开发新的生防制剂。  相似文献   

12.
两株芽孢杆菌的鉴定及淀粉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得到的两个菌株(B.H和B.M)进行鉴定,并对它们在芽孢杆菌培养基和淀粉富集培养基上的形态进行观察,通过对其16S rDNA序列的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B.H为枯草芽孢杆菌,B.M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根据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淀粉酶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分别以两个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  相似文献   

13.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了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12-51,通过对其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最终鉴定此菌株为Bacillus velezensis,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74%。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盐析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了提取,初步断定拮抗物质为蛋白类。通过对粗蛋白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60%组分活性较高,并且对热以及酸碱敏感性较小。试验结果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产广谱抗菌物质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筛选出对果蔬病原菌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以9株病原真菌和3株病原细菌为指示菌,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通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得到一株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的拮抗芽孢杆菌NCPSJ7。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手段,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抑菌谱实验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NCPSJ7对果蔬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都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该菌株产抗菌物质的适宜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优化,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组成、性质和抗菌稳定性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烯醇为唯一碳源从堆肥中筛选所得降解细菌HK1为出发菌株,对该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无色透明圈法确定产酶方式,然后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HK1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该菌在细胞内外均有PVA降解酶的分布,并且胞外酶活水平最高。该菌产酶最佳装液量为50 mL/250 mL三角瓶,最佳接种量为6%,最适温度30℃,最佳碳源和氮源种类分别为PVA和NH4NO3。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该菌产酶的最佳营养条件为:PVA浓度2.5 g/L,NH4NO3 0.6 g/L,pH 7.0。在此条件下,菌株HK1产酶能力是优化前的225%。  相似文献   

16.
鼓槌石斛内生细菌分离、 鉴定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微生物农药和肥料生产提供菌种资源,用组织分离法从鼓槌石斛健康组织分离内生细菌,用对峙法和抑菌圈法筛选拮抗菌株;以平板法筛选解磷、解钾和固氮菌株;以田间试验检验固氮菌株的增产效果;用PCR扩增功能菌株的16S rDNA,结合菌株的菌体、菌落形态特征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确定功能菌株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鼓槌石斛组织共分离到33株内生细菌,数量和种类为根〉茎〉叶;其中GB7属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B16属链霉菌(Streptomyces sp.),GB8、GB9、GB21属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均有病害生防功能;GB2属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GB20属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具解磷功能;菌株GB1属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oxytoca),具固氮功能。  相似文献   

17.
A strain of aerobic denitrifier N1 screened from the biofilm of BAF combined reactor for treating high concentration organic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as found capable of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which can be used nitrate of potash by as sole nitro-gen sour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N1 was most similar to Pseudomonas monteilii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hylogentic analysis of 16S rDNA sequence, and the sequence had the highest similarity of 99.2% with 16S rDAN sequence of strain Pseudomonas monteilii strain CIP 104883 obtained from GenBank using BLAST. 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the degradation of nitrate nitrogen with Pseudomonas monteilii.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strain N1 have been submitted to the GenBank databases under accession numbers HQ840771. So far there are few studies related to aerobic denitrificaton of Pseudomonas monteilii. Therefore, the study is high valuable for treating nitrogenous wastewater using microbe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条件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生产低成本且具有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残留效用的菌制剂,利用甘薯淀粉废水进行菌剂的发酵,同时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减轻环境污染。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从油菜叶面分离出的有机磷降解菌株N20的菌体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对其16S rDNA 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同时以甘薯淀粉废水为培养基发酵该有机磷农药降解菌,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其在甘薯淀粉废水中的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甘薯淀粉废水生产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的最佳摇瓶培养条件为:种子液的种龄10 h,接种量5%,初始pH 7.0~7.5,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4 h。研究结果可为有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用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