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卜训琴 《现代园艺》2022,(7):161-162
为落实课程思政、强化立德树人教育,以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苗木生产技术"为例,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效路径,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自然融合的有机统一,实现"三全育人"教育目标,可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新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结合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园艺学概论"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满足"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建设发展需求.从课程思政和"园艺学概论"课程各自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园艺学概论"课程的难点,探索思政元素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专业课程思政资源逐个挖掘,分析专业课知识点与凝练思政元素,通过研讨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探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导学方法.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引入课堂,最终提出最优教学模式与理念,并运用于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4.
以课程思政在小区规划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在小区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植入生态性设计理念,将传统文化、民族自信、人文关怀、环境保护、古建筑设计元素等融入课程教学中。就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小区规划课程教学中模式进行探析,以期为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周艳  刘锴栋  莫雨杏 《现代园艺》2022,(7):170-171,174
为实现科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达到科学育人的目标,阐述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究课程思政教育在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列举融入园艺植物栽培学课堂的8类"思政"元素,并分析园艺植物栽培学融入"课程思政"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探究园艺植物栽培学思政教育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从“插花艺术”课程思政目标、路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等方面阐述了践行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融合的方法和措施;强调教学资源建设要必须、够用,线上教学组织要灵活、生动,线下课堂要有温度。以期为同类型课堂提供参考,推动教学改革发展,提升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7.
专业课的教学更应该体现德育教育,才能真正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本研究以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花卉生产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日常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提出以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构建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体系,确定每一教学单元具体的思政主题,并提出了思政融入策略,设计了课程思政融入点,概括了该课程的思政总体目标,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8.
植物栽培养护是一门多学科融会贯通并且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分析了植物栽培养护教学中的新问题.结合课程的思政现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严格制定相关要求、切实采取相关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学习中...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入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将园林专业教育、园林岗位发展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从文化自信、生态文明、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方面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达到价值塑造的思政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冷凝 《现代园艺》2023,(8):181-183+186
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从景观学理论阐述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该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基本概念、发展方向、方法、思维、理念、程序等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加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课程思政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社会观,这离不开科学的教学安排。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基于思政课程建设目标,构建“构思-设计-实现-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协同模式,明确就业导向的多维度评估方式,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和居住区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园艺》2020,(1):185-187
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园艺专业的《花卉栽培技术》专业课程如何从立德树人方面转变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并对《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园艺专业其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琳  向潇潇 《现代园艺》2024,(10):190-192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思政建设需要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以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园林设计”为例,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中分别引入“生态文明”和“工匠精神”2个思政主题,提出教学改革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丘燕芬 《现代园艺》2024,(1):170-174
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对于落实课程思政育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课程思政教学既包含职业素质的培养,又比职业素质要求更高,应与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相一致。价值观是主体在客体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内在产物。课程思政元素的构建要基于学生内在认识的发生来进行。皮亚杰的认识发生原理明晰了认识是如何在个体内发生的过程,本研究提出以认识发生四阶段为依据,根据认识发生不同水平,结合客体的物理和数学逻辑特性及其对主体格局的刺激作用进行内容体系构建,聚焦各阶段目标选取思政元素特性的策略。以高职乡村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为实践,探索策略实施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鲍越 《现代园艺》2024,(10):174-176
提升高职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高职园林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现状,构建了教师课程思政核心能力构成体系,通过挖掘课程思政专业要素、改造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拓宽课程思政教学场地等措施来提升其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15.
花卉栽培学是园艺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将生理学、植物学等课程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主要课程之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花卉栽培学教学中,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思想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当前园艺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提出以课程思政目标引领的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探索思政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案,将专业内容与思想政治元素有机结合,总结课程思政实效,为专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青岛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Ⅱ》课程以“献礼建党100年,同庆建校70载”为主题展开校园微展园设计建造教学实践,通过组织学生根据设计建造流程依次进行方案设计、建造、工程管理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的思政教育、专业训练、实践技能培养、专业素质提升等教学目标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特定的课程性质或类型,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实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既贯彻落实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精神,又探索了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完成全过程关注学生的育人目标。《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 CAD)》是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林类专业群平台课,该课程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绘制园林图纸的能力,为后续其他课程提供支撑。以专业素养和知识体系为载体的"课程思政",将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对学生形成更强的感染力。但是,推广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从理论研究、师资队伍、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点切入,多层面、多维度地开展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高鹏  韦永强 《现代园艺》2024,(9):192-194
“园林工程测量”是一门蕴含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是实现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根据“园林工程测量”课程性质,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环节,通过资料查阅、企业交流、参加培训等形式,深挖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经过开发建设,形成了学科资源库、人物资源库、重大工程资源库、行业企业资源库、职业规范与职业标准资源库5大类型思政教学资源库,构建了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互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三大模块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结果证明,通过“园林工程测量”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很好地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互促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金红  李慧君 《现代园艺》2023,(2):193-194+197
对“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思政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从目标的设置、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考核方式的改进、课程思政的效果调查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陈怡玎  舒美英 《现代园艺》2023,(19):178-181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局限于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也体现在专业课的思政教学,如何将思政教育无形无影无声地融入专业课,是广大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提炼了中国茶文化所蕴含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思政元素,设计BO PPPS教学模型融入园林工程概预算项目实训教学。教学实践效果表明,学生们普遍树立了工匠精神,“笃定执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创新精神”4个评价维度均得到了显著性提升,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