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是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的法律。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的立法。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湿地保护已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也在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及生态保护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涉及湿地保护的主要有《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年7月修订)、《渔业法》(2013年12月修订)、《水法》(2016年7月修订)、《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修订)、《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修订)、《森林法》(1998年4月修订)、《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修订)、《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修  相似文献   

3.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在7月23日召开的贯彻落实国办《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和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座谈会上指出,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通知》,是做好新时期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林业部门要充分认识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好"宣传提纲",真正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形成全社会关心和关注湿地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湿地保护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政策措施、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相继出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单独将湿地设为一级地类,《湿地保护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高质量的湿地生态系统已经成为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正>加强对美丽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就是要使我国自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逐步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一要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执行湿地保护补助政策,加强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推动各地谋划实施地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努力扩大湿地面积。二要科学构建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发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和省级重要湿地纳入禁止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6.
<正>为依法履行保护职责,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新修订)和《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在我市范围内得以迅速、准确、全面的执行。5月23日,廊坊市林业系统紧紧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生态文化建设核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以"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湿地资源,我参与,我行动"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在第十九个世界湿地日来临之际,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发表了《加强湿地保护创造美好未来》的专题文章,对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湿地保护工作提出重要指导意见。赵树丛表示,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的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保护目标更加明确。制订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长期规划和分阶段实施规划,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地方湿地保护规划,确定了湿地保护目标任务,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和地方湿地保护工程。二是资源本底更加清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湿地保护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我国对湿地保护工作亦高度重视,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会同外交部、发改委等17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湿地保护和湿地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原则和目标,公布了中国重要湿地名录;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2005年,  相似文献   

9.
我省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伊洛瓦底江等6大水系的源头或上游,分布在各流域的湿地具有生态区位重要、生态功能突出、类型复杂多样、生态景观壮丽、生态系统脆弱等特点。我省湿地在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一、准确把握湿地保护面临的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湿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指出,高原湿地保护和建设工作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年初召开的森林云南建设推进大会上,省委秦光荣书记提出: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美丽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就是要使我国自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逐步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一要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执行湿地保护补助政策,加强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推动各地谋划实施地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努力扩大湿地面积。二要科学构建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发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和省级重要湿地纳入禁止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1.
1湿地概况澳大利亚有大小河流240多条,大小湖泊数百个。政府特别重视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并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澳大利亚是1972年第一批签署《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的国家之一,1996年澳大利亚联邦编制了《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战略中对澳大利亚特殊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物种提出了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措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是该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现已建立包括湿地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地)5950处,是全世界拥有自然保护区(地)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有53处湿地列入了《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面积约5248万公顷。他们还将已开采过的采石场等注水变为湖泊湿地,使湿地面积还在进一步扩大。2近年来在自然保护领域实行的政策、措施和所取得的成绩澳大利亚十分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早在1879年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二个最早的国家公园,仅晚于美国的黄石公园。虽说当时建国家公园的意义及概念同现在的国家公园概念有所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个国家今后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澳大利亚对自然保护区域并没有严格的定义,而是对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公园、海洋公园、海洋保护区和湿地等都实...  相似文献   

12.
<正>一、背景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缓解温室效应、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是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并孕育了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最多样、数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湿地保护取  相似文献   

13.
湿地 诗地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会不会是人类自己的眼泪?"本期特别策划的主题:湿地. 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撰写的《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助力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着重强调以《湿地保护法》为指引,从四个方面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推动湿地生态功能整体性提升,即坚持从严监管、坚持综合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东省在湿地法制建设、保护工程规划和实施、保护体系建设、保护执法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颁布实施了《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核心,以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以国际重要湿地为窗口的湿地保护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湿地保护问题依然是广东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的巨大矛盾依然存在,加强湿地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湿地保护立法历史、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是国际湿地保护法的发展趋势。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启蒙时期(1979—1992)、酝酿时期(1993—2002年)和初步发展时期(2003—)。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湿地保护法律体系,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都不太完善。湿地保护立法的发展趋势应是综合性框架立法,发展途径应是从湿地资源地方立法到调适性的湿地生态保护法体系的逐渐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区,内连八省,外接蒙俄,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发的重要桥头堡。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湿地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云南林业》2015,(1):16-17
近几年,全省林业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力度,阶段性成效显著,为湿地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湿地保护法制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制订湿地保护法规和政策,是湿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前提。为做好这项工作,省林业厅抓实立法工作。2013年9月25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  相似文献   

18.
正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9号)精神,切实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额尔古纳湿地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湿地对于建设健康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文章针对额尔古纳湿地环境、干扰因素等现实状况,提出保护对策,宗旨是在额尔古纳河流域建立稳定和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土绿化》2013,(4):33-33
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13年5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的通过是北京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湿地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美丽首都,服务科学发展的法制保障。北京市今年湿地日的主题为"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口号是"湿地旅游,一种美妙的体验"此前,北京市多次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座谈,围绕"负责任的湿地旅游"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