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生活和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6%~40℃,最适温度为28℃~32℃,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在水温降到16℃时都需采取越冬措施,确保罗非鱼顺利越冬。  相似文献   

2.
宝石鲈又称澳洲宝石斑,学名高体革蜊(Scortumbacoo),原产于澳大利亚。宝石鲈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水温为10~38℃,最佳生长温度为25~28℃,水温降至18℃时摄食强度明显减弱,水温降到10℃时持续几天便会冻伤并逐渐死亡。宝石鲈对溶氧要求不高,自然水域要求溶氧在2.5mg/L以上,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溶氧要求在3.5mg/L以上。在水体pH值5.5~8.5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陈卫境 《淡水渔业》2001,31(2):27-28
美国青蛙 ,简称美蛙 ,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美蛙 1~ 37℃均可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 18~32℃ ,当水温降到 7℃以下时 ,生长缓慢 ,0℃以下钻入洞穴冬眠 ,第 2年春季气温回升到 10℃以上时 ,才开始活动觅食。一般美蛙在长江流域以北 ,尤其是淮北地区每年有 3~ 4个月的冬眠期 ,从而影响其生长。根据美蛙的生活习性 ,结合蔬菜大棚冬季温度较高的特点 ,我们在大棚内进行了美蛙早繁试验。 1998年 10月 2 0日 ,气温降至 18℃左右 ,我们把亲蛙放入蔬菜大棚内 ,利用大棚保温和井水增温的方法 ,打破了美蛙的冬眠期 ,使美蛙提早 1个月繁殖 ,获得…  相似文献   

4.
泥鳅是温水性鱼类,生活的适宜水温为20~30℃,当水温在30℃以上时,白天钻入泥土栖息,冬季水温降到5℃以下时,开始冬眠。冬眠期不摄食、活动少、依靠少量的水分,用肠壁进行呼吸。平时喜栖息在水体底层,特别喜栖息在有丰富腐烂植物淤泥表层。泥鳅适应能力很强,除用鳃呼吸外,还能进行独特的肠呼吸。水中缺氧时,可立即跃出水面呼吸。  相似文献   

5.
高白鲑属冷水性鱼类,但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可生活在1℃~28℃的水温条件下,其最适温度为15℃~25℃,属滤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也摄食部分底栖生物,在冬季冰下可正常摄食生长,对溶氧、酸碱度、盐度有较广的适应,在水域中与其它鱼类饵料竞争程度较低,生长快;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各产地的重要增殖性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6.
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均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加快。主要养殖鱼类鲢、鳙、草、青、鲤等生长的适温范围在20℃-30℃左右,15℃以上较适宜,10℃以下则食欲减退,生长也缓慢了。因此,必须用人工控制鱼塘的水温。  相似文献   

7.
1水温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直接影响其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的生长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鲤科鱼类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0~30℃;罗非鱼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在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鱼虾摄食量增大,生长加快,饵料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8.
余继升 《齐鲁渔业》2003,20(11):24-24
一、养殖池带水越冬法 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就要把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大雪天结冰天气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防止黄鳝缺氧死亡。  相似文献   

9.
一、配合饲料的投喂技术1.选择优质适口的饲料在选择饲料时,要根据养殖鱼类的食性、个体大小、营养需求,选用合适粒径的饲料,减少饲料损失。2.合理制定投饲计划夏季(7、8、9月)是鱼类生长高峰期,投饲量一般占整个生长过程的65%,应重点保证这一时期的饲料供应。一般水温在15~20℃时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3.0%,水温20℃以上时为3.0%~5.0%,并通过经常性的鱼类生长情况抽检,每隔10~15天对投喂量进行一次调整,以鱼摄食“八成饱”为宜。3.采取科学投饲方法鱼种放养后,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就要进行鱼的驯化。起初用少量饲料慢慢引诱鱼到…  相似文献   

10.
毛蚶幼贝生活习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毛蚶幼贝脱离附着基转入潜居生活主要与水温及个体大小有关。当水温降到19℃时,体长≥4 5mm的幼贝80%开始脱离附着基,转入潜居生活时间是在当年的9月中旬~10月上旬;体长<4 5mm基本不脱离附着基。同种规格的幼贝潜居后比在附着基上生长快36%。幼贝生长最适宜水温是20~26℃,20℃以下生长逐步减慢,到7℃时基本停止生长,停止摄食。  相似文献   

11.
条石鲷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是目前正在开发的名贵海水鱼类,养殖前景广阔。条石鲷生存水温为6~32℃,最适生长水温为18~26℃,水温高于10℃时正常摄食,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生长越快,养殖16~18个月可达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是16~35℃,最适温度25~30℃,当水温在20℃以下或35℃以上时生长缓慢,最低临界温度为10℃.  相似文献   

13.
淡水鲨鱼学名苏氏圆腹鲑(pangasius sutchi Fowier),是东南亚一带的大型经济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食性杂、生长快、生产成本低、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淡水池塘高产高效的养殖品种。但由于淡水鲨鱼为暖水性鱼类,正常摄食温度为18~34℃,  相似文献   

14.
王友慧 《水产养殖》2005,26(3):19-20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鲈子、海鲈、七星鲈鱼,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鲜美,是名贵经济鱼类之一,也是目前主要出口创汇的商品鱼之一。花鲈较耐低温,适温范围0℃~33℃,生长水温14℃-30℃,最适生长温度24℃~27℃;花鲈属广盐性鱼类,在0~38‰的盐度范围内均能生长。经驯化后能摄食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5.
罗非鱼原产非洲,因其适应性强、食性广、鱼病少、生长快、产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引起各国养殖者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养殖品种。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16~35℃,最适温度25~30℃,当水温在20℃以下或35℃以上时生长缓慢,最低临界温  相似文献   

16.
冷水性鱼类是鱼类的一种生态类型,一般是指能够适应寒带或亚寒带的水温条件,栖息水体温度在20℃以下,繁殖水体温度在15℃以下的喜冷水性鱼类和冷温性鱼类。其多生活于山涧溪流、湖泊和海拔较高的地区,可以在水温较低的水体中生长发育。一般认为,冷水性鱼类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22℃,最适温度为12~18℃,其生长没有下限温度,只要水不结冰,就能摄食生长。多数冷水性鱼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营养丰富,属于高蛋白、高脂肪鱼类,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EPA和DHA含量高于其他淡水鱼类数倍。经过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大多数冷水性鱼类实现了人工繁殖,规模化、高单产养殖模式日趋成熟,高转化率饲料配方研究、发眼卵运输技术也日臻完善。但由于冷水性鱼类在生长过程中对水温、溶氧、水质、饵料、光照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只有在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才适合养殖。  相似文献   

17.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俗称鮰鱼、江团、肥沱,是分布于长江中的名贵鱼类。分类学上隶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因其吻较长,故称之为长吻鮠。长吻鮠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为0~38℃,生长适温为15~30℃,pH范围6.5~9.0,最适pH7.0~8.4,不耐低氧,当池塘水质溶解氧低至2.5mg/L时,则会浮头。长吻鮠营底栖生活,喜集群、畏光,属温和肉食性鱼类,同类之间不存在相残现象,鱼苗阶段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3cm后摄食水蚯蚓,经转食驯化,也食人工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8.
黑鲷俗称黑加吉,喜栖于沙泥底质或多岩礁底的浅海水域,属内湾性底栖鱼类,具有对环境适用性较强、杂食性、肉味好等优良性状,是土池和网箱养殖的主要海水鱼类。黑鲷属暖温广盐性底栖鱼类,但对水温的适应性稍微差一点,生长温度10-32℃,最适温度17-25℃,17℃以下时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9.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是一年生小型珍稀名贵洄游性经济鱼类,生长的上下限温度为10℃~27℃,在15℃~25℃范围内,生长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一般在22℃~24℃为最适生长温度,主要生长期是夏季和秋季。受香鱼生命周期、野生亲鱼性成熟时间和仔鱼发育水温要求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人工繁殖仅局限在每年的10月份~11月份,人工养殖的投苗时间局限在每年的1月份~3月份,  相似文献   

20.
正一、物理指标养鱼用水的诸物理性质中,对鱼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水温和透明度。(一)水温鱼类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生长。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快。各种鱼类都有自身生长的适温范围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鲤、草、鲢、鳙、鲫鱼,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度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上述鱼类在水温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