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热应激对泌乳奶牛造成的危害极大,发生热应激时,奶牛为了减少体热会减少采食量。据测定,气温在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超过30℃,采食量下降10%以上;40℃以上时采食量下降50%以上,个别奶牛将停止采食。采食量的下降造成奶牛营养不良。研究表明,在21℃以上时,气温升高会引起体温上升,体温每升高0.6℃,采食量下降1.4kg,产奶量下降1.8kg,  相似文献   

2.
奶牛起源于欧洲牛种,具有耐寒畏热的特性。尤其是荷斯坦牛耐热性更差。奶牛生产最适宜的温度为10—16度。这时产奶量最高,饲料的利用率也最高。当气温在20度以上奶牛的能量消耗增多,开始出现热应激现象。当温度超过27度时奶牛出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呼吸加快、脉搏增加,体温上升、产奶量明显下降。当气温上升到30度以上时,乳牛出现了出汗流延,张口喘息、  相似文献   

3.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热的动物。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极为明显 ,据有关资料介绍 ,当温度达 2 4~ 2 6℃时 ,奶牛进食开始下降 ,在气温上升到 2 8以上时 ,采食量减少 2 0 %左右 ,产奶量下降可达 2 5 %以上 ;其下降幅度与牛产奶量成正比 ,乳脂率下降 3%左右。到 36℃~ 37℃时 ,奶牛普遍食欲下降 ,采食量减少 ,营养呈负平衡。这时奶牛运动迟缓 ,躺卧时体躯伸展、呼吸频率增加 ,呼吸促迫 ,唾液增加、张口、吐舌 ,体温升到 39~ 40℃ ,甚至40℃以上 ,产奶量及乳脂量同时下降 ,繁殖力下降 ,发病率增高 ,出现明显热应激症状 ,甚至死亡。高温季…  相似文献   

4.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对于不利于生理条件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奶牛正常体温为38.5℃,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便会出现应激反应。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采食量,据报道,奶牛在环境温度为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30℃以上时采食量明显下降,40℃时采食量不会超过正常时的60%,40℃以上时耐热性差的奶牛品种将停止采食。  相似文献   

5.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日粮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奶牛热应激现象逐渐增多。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刺激时,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心跳和呼吸加快,采食量降低,产奶量和乳成分指标下降,同时还会影响繁殖能力,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奶牛适宜的温度是8~22℃,如果气温高于25℃,奶牛就会产生明显的热应激,体温增高可达39.3℃以上。奶牛在热应激情况下采食量会降低10%~18%,干物质采食量由原来的每天22~25kg降到18kg左右。所以,为了缓解和预防奶牛热应激,建议在生产实践当中提高奶牛的日粮营养浓度,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热应激是奶牛对于不利其生理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奶牛正常体温38.5℃,适度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便会出现应激反应,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采食量,据有关报道,奶牛在环境温度为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25℃以上时采食量明显下降,26℃时采食量不会超过正常时的60%,40%以上时耐热性差的品种奶牛将停止采食,热应激还可使奶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减少,  相似文献   

7.
奶牛耐寒而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但气温高于20℃时,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  相似文献   

8.
奶牛的适宜温度范围是-4℃~18℃,一旦与温高于26℃即出现采食量下降,影响产奶量。气温高于32℃时产奶量下降3%~20%。气温达到或超过38℃,湿度为20%时,奶牛出现热应激,需要采取降温措施缓解热应激。38℃气温,湿度80%可能导致奶牛死亡。夏季防暑降温对于获得全年的高产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泌乳奶牛对热应激会有明显的反应,主要体现在产奶量下降及精神沉郁带来健康状况下降。体征表现为气喘和大量排汗,体温上升到39℃以上。奶牛需要将日粮营养消化代谢产生的体增热排出体外,会本能的减少采食量。另外,受体温升高影响,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下降和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于应对热应激,奶牛饲料转化效率会下降10%~15%。炎热季节产奶量损失可能高达50%。同时受体温升高的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  相似文献   

10.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饲养奶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热应激能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营养供应不足,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影响奶牛泌乳,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南方地区夏季奶牛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地区夏季高温时间较长,热应激对泌乳奶牛造成极大的危害。有研究表明,在21℃以上时,当气温升高引起体温上升,每升高0.6℃,采食量下降1.4kg,产乳量下降1.8kg。采食量的下降造成钙摄入量不足,血钙浓度下降,易导致产后瘫痪等缺钙症。同时由于采食量的减少,热应激还可以使母牛发情时间缩短,发情周期延长,发情不明显或乏情,从而影响适时配种,使受胎率、妊娠率下降,早期胚胎死亡率、流产率上升。  相似文献   

12.
奶牛养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4~18℃.一旦气温高于26℃,奶牛便出现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减少;气温达到或超过38℃,湿度为20%时,奶牛会出现热应激;38℃气温,湿度为80%时,可能导致奶牛死亡.夏季减少高温对奶牛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是获得全年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奶牛适温范围为4℃~21℃。当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当40℃时,奶牛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生产的主旋律。现就奶牛夏季饲养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添加矿物质和缓冲剂对热应激奶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期间,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下降,同时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影响矿物质代谢,从而影响奶牛的正常生产性能。因此,热应激条件下应重视奶牛矿物质的营养问题。鲁中地区奶牛以秸秆型日粮为主,68月份平均气温25℃以上,最高气温可达37℃,奶牛最易出现DMI、产奶量下降等热应激症状。奶牛秸秆型日粮存在矿物质营养不平衡问题[1],热应激会加重矿物质缺乏程度,同时会加重瘤胃pH值下降问题。研究从采食量、产奶性能和血液矿物质含量等方面探讨了添加矿物质和缓冲剂对缓解秸秆型日粮奶牛热应激的影响程度。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的选择选择…  相似文献   

15.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奶牛适温范围为4℃~21℃.当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当40℃时,奶牛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生产的主旋律.现就奶牛夏季饲养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奶牛夏季较耐寒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故寒冷引起奶产量下降,但对母牛采食量没有影响,有时还会增加;气温超过27℃,奶牛产奶量下降;超过32℃,采食量约减少20%;40℃时食欲废绝。采食量的减少是导致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奶牛比较耐寒而不耐热.温度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温度高于20℃时,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温度超过27℃时,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时,采食约减少20%;超过40℃时,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呼图壁县夏季炎热,气温在30℃以上,奶牛热应激发病多。奶牛要求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8~16℃,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夏季外界气温在30℃以上的环境下,奶牛表现出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散热量减少,食欲下降,产奶量降低,生理代谢紊乱,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当气温从25.9℃上升到28.6℃时,奶牛标准奶产量下降25.4%。温度和相对湿度共同决定奶牛遭遇热应激的程度,一般认为(见表1),当温湿度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一词是由英文 heat stress翻译而来,通俗地讲,热应激即可称作高温、热逆境或热压力。通常凡室温在 27℃以上都可认为是热应激。在全世界许多地区,夏天的热应激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的确是一种 不可避免的危害。   一.热应激对产蛋鸡的主要危害   (一)采食量下降   在 15- 27℃的适中温度范围内温度与采食量之间呈正相关。但气温在 27℃以上时,温度和采食量之间呈负相关,温度越高,采食量越少,在 27℃以上每上升 1℃,采食量下降 1.5- 2.0%。因此,随着气温的升高,采食量会迅速下降。   鸡往往因不舒适而不采食…  相似文献   

20.
夏季的奶牛场,由于温度和湿度上升,奶牛普遍经历着“热应激”。母牛舒适度是奶牛生产性能能否达到最大的关键。一般来说,当温度超过20℃、湿度高于85%,母牛开始遭受热应激,其具体表现为牛场70%以上的奶牛呼吸频率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泌乳母牛自身产生大量体热,如果畜舍内空气流通不利,母牛自身体温就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十分接近,那么高温高湿就会降低奶牛的采食量,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进而降低奶牛繁殖性能。除此之外,在夏季新的饲草料的供应变化(饲料种类变化包括高浓度精饲料、新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