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郑立盛 《农业考古》2003,(2):286-289
北苑位于福建省建瓯市东面 (宋属建安县 ) ,北苑茶产生于闽龙启元年 (933年 ) ,作为贡茶持续了四个朝代 4 5 8年 ,上贡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为我国茶叶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特别是在宋代 ,北苑贡茶的精工制作 ,把我国团茶加工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天下之茶建之为最 ,建之北苑又为最” ,( 1) 翻开宋代茶书 ,北苑之名随处可见 ,关于北苑茶的专著最为丰富和系统 ,由皇帝为北苑而作的茶的专著《大观茶论》也是史无前例的。朱自振教授曾两次专程到北苑考察 ,指出 :“建安不但形成为宋朝茶和茶学的中心 ,而且宋朝茶书大多以建安贡茶为内容” ,进…  相似文献   

2.
曾几,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是宋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有诗集《茶山集》八卷传世。茶山诗的艺术风格,上承黄庭坚、陈师道和吕本中,下启陆游和杨万里,开“诚斋体”的先声,后人把曾几列入江西诗派。近年一些文献,以讹传讹,误将曾几的《茶山集》归属为宋代茶书。《茶山集》是宋代茶书吗?谨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发现和利用茶叶历史悠久,先秦典籍已有关于茶事的记载,一些有价值、有影响、有生命力的茶书辉映着前行的茶叶之路。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林林总总的茶书之中,还没有一部包容量大、复盖面广、系统反映古代茶书和古籍中茶文化资料的大型权威性著作。由中国华侨茶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长陈彬藩教授主编,《中国茶文化大观》编委会主编、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教授和香港著名实业家、中国华侨茶业发展基金会第一副理事长关博文先生任副主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正是顺应世纪之交茶文…  相似文献   

4.
由赵文田、陈奇志先生合著的《君山茶文化》一书,1999年10月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从历史、地理、哲学、市场、文学、艺术、茶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君山茶文化,全书8.6万字,共分11章,即产茶历史、茶区旅游、茶园环境、银针茶美、茶艺表演、茶诗茶联、茶事掌故、茶叶市场、茶文赏析、君山茶人、君山茶论;书末附录贡茶传说、君山银针企业标准等。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施兆鹏教授作为本书作序。 该书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知识准确、趣味性强,适合广大饮茶爱好者阅读,同时…  相似文献   

5.
《大观茶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由皇帝御笔亲撰的全面反映和总结宋代茶事的书,在中国茶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宋代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在对《大观茶论》成书年代、真伪、版本进行考证的基础上,重点对《大观茶论》中有关白茶记载相关内容进行考释,以供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茶艺概念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2,(2):139-144,159
“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 ,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 ,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可谓众说纷坛 ,莫衷一是。近日拜读陈文华先生的大作《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深以为是。下面也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并求正于广大茶文化界人士。一、“茶艺”一词溯源中华茶艺古已有之 ,但在很长的时期都是有实无名。中国古代的一些茶书 ,如唐代的陆羽《茶经》 ,宋代的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 ,明代的朱权《茶谱》、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 ,对中华茶艺记载较详。古代虽无…  相似文献   

7.
竹叶青茶     
竹叶青茶江西省蚕茶研究所吴英藩临川县农牧渔业局黄小梅宋代中期之后,盛行“斗茶”、“茶宴”之风,从而产制出各种名茶,如雨后春笋,争奇斗艳。竹叶青茶是当时的名茶,产于抚州一带。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曾宦抚州,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前坪寺戏书触目》,描绘了当...  相似文献   

8.
游修龄 《农业考古》2003,(4):262-265
宋代十来种茶书中,《大观茶论》占有重要地位。有关《大观茶论》的作者,在茶叶学界历来认定为宋徽宗赵佶所著。如新近出版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的介绍是:“《大观茶论》,原名《茶论》,又称《圣宋茶论》,宋徽宗赵佶撰。约成书于宋大观元年(1107)。  相似文献   

9.
记得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有句:"细写《茶经》煮香雪".因为1200多年前,唐代陆羽写出了中国也是世界的第一本茶书《茶经》,彪炳千秋,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念一堂茶联     
出席北京“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书呈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张大为先生联:俗缘结南北;茶道通古今。念一堂自撰联:平心立德;和气烹茶。为潮州工夫茶道馆撰联:烹茶以论道;踵事而增华。赠茶馆联二:客心求静;茶道贵和。茶心唯重道;和气可成祥。为“广东名优产品(潮州)展销会”潮州名茶展厅撰联:茶和四海工夫好道启三阳景象新注:宋代的潮州也称“三阳”为凤凰郭民平茶师华宅“聚芳居”撰鹤顶格联:聚其气以兴茶道;芳我居而集太和。为吴培鑫工艺师特制朱泥壶撰联:客来茶当酒;神定道即心。为章燕明、吴瑞全工艺师特制朱泥…  相似文献   

11.
延续宋代茶文化的繁荣景象,借助布衣皇帝朱元璋的"诏罢龙团"新风,茶界开创了散茶时代,开千古瀹茶之宗,茶事开始返朴归真。这使得明代的茶文化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局面,代表性的事件就是明代编、辑茶书成风,据不完全统计,考明一代,有名有姓的茶书即有68部,而其中,专论煮泉品水的,就达8部之多。茶道的社会化程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唐代即有“茶药”(见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王国题写的“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可见,茶就是药,并为药书(古称本草)所收载。但近代的习惯,“茶药”一词则仅限于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预防和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  相似文献   

13.
邱志诚 《农业考古》2021,(2):171-176
南宋类书《类说》录有《茶录》一书,已有研究认为作者为蔡襄或曾慥,均误。通过其录文本身的"破绽",并与《绀珠集》所收《茶录》比较,可以确定其真正的作者是朱胜非。朱氏《茶录》作于绍兴五年至七年间,该书汇辑它书制茶、饮茶等方面术语,每一术语单独列为一个条目,在宋代茶书中别具一格,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茶文化辞典。  相似文献   

14.
黄庭坚的咏茶诗江西省九江师范专科学校梅俊道由于宋代文化的发达,宋代士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很高,文人生活中有不少雅兴反映于诗,造成了宋诗中人文意象密集的现象,咏茶就是一个很突出的内容。在宋代诗人中,象黄庭坚这样爱茶,又写咏茶诗的并不多见。黄庭坚共有几十首咏...  相似文献   

15.
较唐代而言,宋代茶文学在体裁上有所出新,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在内涵上有所发展。宋代士人重视心性、重视个体、重视世间的精神浇灌出了宋代的茶文化,并在茶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从宋代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茶文化以俗为雅,以平常为道,茶饮生活成了宋代士人身心得以安顿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7,(2):205-213
一.茶书定义与分类茶书定义典籍本指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茶文化典籍是指古代记载有关茶文化内容的图书,简称为茶书。茶书是指专门论述茶叶种植、加工、冲泡、品尝的古代茶学著作,也包括许多专门论述历代茶政、茶法和茶叶贸易的著作。但后者大多属于社会经济史和法制史范畴,如宋代的《本朝茶法》、《茶法易览》和明代的《茶马疏》、《茶马志》、《历朝茶马奏议》等,与茶艺专业没有直接关系,故就专门学习茶艺的作者来说,可暂不涉猎此类茶书。古代还有一些农学著作,如唐代《四时纂要》、元代《王祯农书》、明清的《农政全书》…  相似文献   

17.
付以琼 《农业考古》2006,(5):179-183
据不完全统计,宋代茶词甚丰,《全宋词》中的“茶”字231个,标名“茶词”或“汤词”者,共37家约69首,它们构成了宋代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茶词浸润着宋代文人的人格理想,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写照,在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触及到了文人日常生活的各个  相似文献   

18.
73岁的舒玉杰先生从北京惠赠新著《中国茶文化古今大观》,全书64万字,以通俗生动、夹叙夹议的文笔把古今茶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名茶、名水、名茶具写得亲切并有新意。舒老曾任国家计算机总局科研办主任,电子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兼代社长。一位长期从事理工专业的人写茶的本身,愈显茶对人的魅力。现在茶书很多,为什么写和给什么人看,各书之间差异很大。舒老的书是给爱茶又不甚认识茶的读者层看的。这些读者古文底子不厚,一遇陌生的字或典故往往就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耐心。舒老心里装着读者,因此除了正文,阐解之外,每节都有迄今我所见到的…  相似文献   

19.
著名农史学家游修龄教授与我校古农学研究室几代学人间有着密切的学术交往,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喜逢先生八十华诞,回忆一二事,以为庆贺。辛树帜先生晚年亲辑《故人手泽》,裒集至交信函,其中珍藏游先生手书五帜。1962年,辛老寄赠《我国果树历史的研究》一书,时坊间未见,游先生得以“先睹为快”。12月12日游先生致辛老书中,介绍了浙农农业历史研究情况,若吴耕民教授之浙江柑桔栽培史研究,章安教授之浙江枇杷栽培史研究。并谓他自己意欲进行浙江农谚、耕作制演变、作物演变史研究。时游先生由农学系奉调“主持科研处工作”,负责省…  相似文献   

20.
《农民致富之友》2008,(1):38-38
日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在他《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曾详细记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高桥敷先生在秘鲁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与一对来自美国的教授夫妇比邻而居。有一天,这对夫妇的小儿子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高桥先生家的门上,一块花玻璃被打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