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导致生产母猪淘汰的主要原因,便于采取措施以延长母猪的利用年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笔者对福建省龙岩市某猪场2013年二元母猪淘汰情况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该猪场母猪年淘汰率为43.30%,其中异常淘汰率为76.42%,繁殖性疾病淘汰数量占异常淘汰数量的47.50%,是母猪异常淘汰最主要的原因;1胎母猪的淘汰率最高,达39.74%;秋季母猪淘汰率为35.44%,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春季20.82%、夏季26.02%、冬季17.72%)。说明胎次与异常淘汰率总体呈负相关,二胎综合征较明显,季节变化对母猪的淘汰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8,(6)
以某规模化猪场2017年生产数据为例,分析了母猪淘汰原因。生产母猪年淘汰率为39.73%(708/1 782),其中非正常淘汰占80.08%(567/708),明显高于正常淘汰率19.92%,非正常淘汰为生产母猪群淘汰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导致母猪非正常淘汰的原因发现,繁殖障碍性疾病和肢蹄疾病分别占57.8%(328/567)、11.46%(65/567),为主要原因。在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中又以久不发情(19.05%,108/567)、屡配不孕(13.23%,75/567)两大因素为主。不同季节之间母猪淘汰率以秋季31.50%(223/708)最高。母猪平均淘汰胎次为3.8胎,2胎母猪淘汰率最高为31.50%(223/708),1胎次之为12.60%(89/708)。  相似文献   

3.
集约化猪场每年母猪淘汰率 2 0 %~ 3 0 % ,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淘汰率还要高 ,为了维持生产母猪合理的胎次结构 ,每年要补充大量的后备母猪。据台湾养猪研究院研究表明 ,一个理想的猪场 ,0胎母猪占 1 6%~ 2 0 % ,1~ 3胎母猪各占 1 0 %~ 1 4 % ,4~ 8胎各占 9%。一个万头年出栏量的猪场 ,每年补充后备母猪至少1 2 0~ 1 80头 ,而 1头后备母猪饲养到配种期 ,要花费 1 50 0~ 2 0 0 0新台币。如果由于培育过程中饲养管理不当造成过肥、过瘦、不发情或配种成功率低而被迫淘汰 ,则不但经济损失很大 ,也影响繁殖母猪群胎次结构。如何培育好后备…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分析影响低胎龄(≤4胎)母猪淘汰的原因,比较月份(1—12月)、胎次(1~4胎)、生产状态(后备、妊娠、哺乳、空怀)等与生产母猪淘汰的关系,为猪场生产提供评估参数。应用SPSS软件分析5 671头淘汰母猪,探讨母猪淘汰与影响因素的关系,预测淘汰趋势。结果表明:胎次、生产状态、月份对低胎龄母猪淘汰类别影响极显著(P<0.01),低胎龄淘汰母猪整体胎龄均值为1.33,后备和1胎母猪淘汰占比达62.8%,3—6月淘汰比例为42.7%;妊娠和哺乳母猪淘汰比例分别为45%和26.6%,由于呼吸、消化和综合因素引起的淘汰达到78.3%。建议猪场对后备和1胎母猪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淘汰做好预防和管理,重点关注1胎哺乳母猪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种猪场母猪的使用年限不当,常常会导致养殖场经济效益降低,较高的淘汰率会使母猪群年轻化而影响猪场生产力。目前常用于评估母猪使用年限的指标有选育淘汰率、更新率、猪群中后备母猪比例、存栏母猪的平均胎次和淘汰母猪的平均胎次,其中选育淘汰率是评估母猪使用年限的关键性指标。一、母猪的淘汰原因1.繁殖障碍。母猪的繁殖障碍包括后备母猪不发情,断奶母猪不发情、定期或不定期反复发情,不孕,产仔障碍和流产。繁殖障碍是  相似文献   

6.
现代养猪生产中,理论上种母猪的年淘汰率为30%,而实际上母猪的淘汰率却远远高于这个数,原因是非正常淘汰的母猪较多.在非正常淘汰母猪中,第1胎母猪的淘汰又占了相当大的比率.  相似文献   

7.
一般情况下,进行自然淘汰。母猪群年龄和胎次结构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发挥猪群的最大生产性能。在一个组成较好的母猪群中,通常2胎以下的母猪所占比例为30%,2~6胎的母猪所占比例为45%~55%,6胎以上母猪所占的比例小于20%,8胎以上的母猪比例小于5%。生产中母猪的自然淘汰是保持猪群良好生产性能和遗传改良计划必不可少的部分,自然淘汰包括衰老淘汰和计划淘汰。到了一定的使用年限,一般  相似文献   

8.
不同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EZ猪场2005-2011年7年2万多条配种分娩记录发现,胎次对大白和长白母猪的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影响不大;1-9胎次母猪的受胎率相对比较理想,基本上在90%以上,4-10胎次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相对较高。胎次明显影响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1-5胎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胎次增加而逐渐增加,第4、5胎时总产仔数达到高峰(长白猪为11.49头,大白猪11.62头),长白母猪7胎时产活仔数明显下降,大白母猪9胎时产活仔数明显下降;为提高繁殖性能,EZ猪场的长白母猪以6胎后、大白母猪以8胎后淘汰为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胎次和分娩季节与PIC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选取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三个PIC父母代种猪场的2014和2015年共1.2万头母猪的生产记录,统计不同胎次和分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8胎母猪繁殖性能显著低于其它胎次(P0.05),可以从第8胎开始淘汰母猪。除木乃伊胎受季节影响显著外,其它繁殖性能不受季节影响。高温应激对木乃伊胎的形成影响显著,可以通过夏季降温等措施降低木乃伊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母猪淘汰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规模化猪场在2002—2006年期间淘汰1760头母猪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异常淘汰所占比率为47.6%,而在这异常淘汰中,子宫内膜炎所占比率为23.7%,肢蹄病占18.5%,繁殖类疾病占比率为35.3%,死亡占比率为6%,其它淘汰占16.5%。这些统计结果表明,引起母猪异常淘汰最高的是繁殖类疾病(35.3%),其次是子宫内膜炎,而在各胎次中,第1胎次淘汰率最高达21%。本文目的是找出影响母猪在群寿命的原因,以便于在生产中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延长母猪的利用年限(在群寿命),更大地挖掘母猪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正>澳大利亚Rivalea公司负责研究和创新的主管Cherie Collins博士尖锐地指出:早期淘汰母猪会影响种猪群的总体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会降低与低胎次母猪有关的生产性能——产仔率、潜在的窝产仔数和妊娠性能等。她说:"低胎次母猪的高淘汰率将对猪群的窝产仔数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它们尚未发挥出最高生产水平之前,你不得不遗憾地淘汰它们。"低胎次母猪遭淘汰的主要原因是繁殖障碍、跛行  相似文献   

12.
李智  刘彦  白佳桦  许光勇 《猪业科学》2021,38(6):110-113
文章主要探讨批次化生产与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猪利用及淘汰的关系。结果显示,2019-2020年该场母猪淘汰率为36.63%,而0-2胎占全部淘汰母猪比例的65.76%。结果表明,批次化生产和定时输精确实有利于生物安全防控,提高工作效率,但储备大量后备猪是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正>猪场内生产母猪的淘汰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水平和猪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一个猪场的经营管理理念和饲养管理水平。本文旨在通过对某猪场淘汰母猪调查分析,提出确实可行的降低猪场生产母猪淘汰率的方法。猪场要想实现高生产水平,必须拥有合理适当的母猪年龄和胎次结构~([1])。实际生产中淘汰是  相似文献   

14.
母猪难产是产科的常见问题,多见于初产、第二胎及体质差的母猪.在养猪实践中规模场母猪的年淘汰率为20%~35%,其中因难产问题而直接或间接被淘汰的母猪占其总淘汰头数的30%以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探讨长大二元杂交母猪繁殖性能与不同胎次之间的关系。试验对象为2021年12月~2022年9月四川某猪场能繁母猪中1109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母猪按1~9胎次分为9个组别,并统计繁殖性状数据共1219窝,数据包括母猪胎次、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等。结果显示,第5胎次母猪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显著高于其他胎次,而母猪窝产死胎数、窝产畸形数、窝产木乃伊与各胎次之间关系不显著。母猪繁殖性能趋势表现为随胎次增加后,逐渐下降,在第3~5胎比较理想的状态,6胎以后开始下降,到第8胎和第9胎次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和窝产健仔数生产数据比较差。建议猪场提高3~5胎次母猪占比,考虑淘汰第6胎次以后繁殖性能差的母猪。  相似文献   

16.
繁殖母猪胎次与生产性能及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 1 4 91头长大杂种繁殖母猪和 1 3 31 6头杜长大仔猪进行了生产性能和疾病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 :母猪的繁殖性能从第 1~ 5胎产仔数逐渐增加 ;第 4~ 6胎处于高峰稳定期 ;第 7胎以后产仔数逐胎下降。母猪胎次与疾病的关系是 :子宫炎、断奶后不发情 (推迟发情 )、配种后不受胎、死胎弱仔、肢蹄病等随胎次的增加而上升。难产则主要发生在初产母猪和年老体弱母猪。提示规模化猪场应注意 1~ 8胎次母猪种群结构的比例 ,合理淘汰产仔低、疾病多的母猪。  相似文献   

17.
种母猪淘汰率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桌猪场的母猪淘汰率、淘汰原因和疾病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降低生产母猪死淘率的措施.研究发现,该猪场的种猪场的淘汰率较高,达到56.56%,商品一场的母猪淘汰率为47.83%,商品二场的母猪淘汰率为41.63%.母猪淘汰的原因主要是屡配不孕、久不发情、蹄病瘫痪、年龄过老、子宫炎等.  相似文献   

18.
可以认为母猪群是猪场的生产机器,是猪场运营的基石,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低对生猪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极大。而母猪繁殖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胎次、健康状况及饲养管理水平等。许多研究表明,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母猪的繁殖性能会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母猪群的胎次结构对指导母猪的淘汰和引种意义重大,具体猪场胎次结构与猪场类型、运营时间以及经营理念等有关。猪场依照胎次一般将经产母猪群分为低胎次母猪(1~2胎),中胎次母猪(3~5胎)和高胎次母猪(6胎及以上)。每个阶段胎次母猪有其自身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管理好母猪群意义重大。文章就低胎次母猪的生理特点、繁殖特点和如何做好低胎次母猪的管理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其中胎次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不同胎次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四川阆中大北农猪场500头二元繁殖母猪(长白作为父本,大白作为母本)的产活仔数、总产仔数等数据进行了记录与分析。结果表明:第1~4胎次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呈逐渐上升趋势,第5~7胎次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呈下降趋势,其中第4胎达到最高峰;第1~4胎次的弱仔数、畸形数、木乃伊数和死胎数呈下降趋势,第5~7胎次呈上升趋势,其中第4胎最低。因此,胎次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明显影响,第3~5胎的繁殖性能较好,第4胎繁殖性能最佳,建议四川阆中大北农猪场对第3~5胎二元母猪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生产,合理淘汰高胎次母猪。  相似文献   

20.
第2部分胎次结构和终生产量1选留一个稳定的小母猪生产流程,要求从猪群中淘汰老龄和非生产性母猪的同时必须完成育种目标。图4代表了一个猪场种猪群的典型结构,每年种猪更新率45%,至第3胎时母猪的平均离群率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