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水利工程排水对原始生态河道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阻隔了河流与生态陆地的水循环.本文介绍了植草混凝土的制备原理与其各种性能的测定方法,并且设计了植草混凝土的配合比方案,分析了能够影响植草混凝土的孔隙率、抗冲刷强度、抗压、抗折等性能的各种因素,获得植草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方案.在最佳配合比方案下,对植草混凝土进行植生试验,发现植物能够很好地生长在植草混凝土护坡上,说明该配合比方案符合小河流治理的相关性能指标要求,为小河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不同级配的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分析了骨料级配指数、沥青含量、填料含量、沥青混凝土视密度、沥青密度等指标对沥青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程度,并得出各相关因素对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影响程度的排序结果。为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过程中进行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改善构件外观质量、提高外压荷载,开展了U型槽混凝土相关性能试验研究。试验设计了不同的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分析干硬性混凝土拌和物性能与U型槽使用性能的相关性,提出合理控制干硬性混凝土VC值和强度的建议,以满足构件生产工艺及使用性能要求;并结合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对干硬性混凝土工作性及强度的影响研究,提出基于拌和物性能控制的配合比设计理念,这样既合理控制干硬性混凝土性能,又保障了构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一般根据强度进行设计,而结合耐久性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尚未深入研究。为了得到满足耐久性要求的HF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决定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依据HF抗冲磨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三方面性质进行适配。结果表明:使用水胶比0.35、粉煤灰取代率25%、HF抗冲磨剂掺量2.5%、砂率35%为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使设计强度C40的HF抗冲磨混凝土在满足工作性、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又能达到良好的抗冲耐磨性能。在青海某水电站工程应用中,按照该配合比成型的混凝土耐久性好,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绿化混凝土既具有混凝土护岸的稳定性和抗冲刷性能,又具有植物护岸的景观适宜性和生态功能,因而在河流护岸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了水灰比、水泥用量、骨料粒径、龄期等对绿化混凝土力学性能、表观密度和孔隙率的影响,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性。研究表明,当采用最优水灰比时,随水泥用量增加,绿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表观密度线性增大,孔隙率线性减小;随骨料粒级增大,绿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孔隙率线性减小,表观密度线性增大;绿化混凝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而增大,7 d龄期抗压强度为28 d龄期的0.80倍。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渗灌用微孔混凝土灌水器制备工艺,详细研究了原料中砂子粒径和水泥含量对微孔混凝土灌水器的抗折强度、开口孔隙率、平均孔径和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优选出了微孔混凝土灌水器的最佳制备工艺。研究表明,砂子的粒径变化对灌水器的抗折强度、开口孔隙率、平均孔径和流量的影响不大;随着原料中水泥含量的增加,灌水器的抗折强度逐渐增大、开口孔隙率显著降低、平均孔径变小,继而导致灌水器的流量显著减小,其中水泥质量分数为15%~18%的微孔混凝土灌水器具有适中的抗折强度、开口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可兼顾灌水器的可靠性和流量要求,而且流量稳定,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渗灌灌水器。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积累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资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掺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提出了按修正过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鲍罗米公式)直接进行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举例验证了该研究的实用性,同时指出了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渡口坝工程实际,设计出满足大坝各部位混凝土技术指标要求的配合比。根据大坝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同设计要求,将大坝划分为5个系列。对水泥、粉煤灰、外加剂、骨料等原材料进行了品质鉴定,并在此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参数,给出推荐配合比。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推荐配合比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为混凝土工程,本次试验研究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和对混凝土性能进行试验,提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及相应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热学、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资料,为峡江水利枢纽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过渡湾水电站根据大坝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同设计要求,将大坝划分为6个区,分别对各区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对当地水泥、磷渣掺合料。纸浆废液及砂石骨料等材料进行了品质鉴定。通过大量的混凝土性能试验,选择出满足大坝6个部位设计要求的合理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对磷渣的掺量、大坝内部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及纸浆废液的利用等进行了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中国西北地区天然河砂分布不均及资源短缺的问题,利用库布齐沙漠风积沙替代部分天然河砂作为细骨料配制风积沙混凝土,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核磁共振孔隙等因素对风积沙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积沙掺量增加,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风积沙掺量分别为20%,30%与...  相似文献   

12.
选取石英砂为骨架材料,碳粉为造孔剂,高岭土、钠长石为粘结剂制备α-SiO2-莫来石复相多孔陶瓷灌水器.研究了原料配比对多孔陶瓷灌水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多孔陶瓷灌水器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石英砂含量过高易引起材料性能的下降.随着碳粉含量的增加,多孔陶瓷的孔隙率逐渐加大,密度逐渐降低.钠长石、高岭土含量的增大使得玻璃相的生成减少,晶相含量的上升,有利于改善强度.灌水器的流量随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其规律近似于线性.在同一工作压力下,随着造孔剂含量的增加,微孔陶瓷灌水器的流量也随之增加,这归因于微孔陶瓷孔隙的增加.多孔陶瓷灌水器渗透系数与孔隙率成幂函数关系.当原料中石英砂:碳粉:高岭土和钠长石质量比为60∶15∶25时,α-SiO2基多孔陶瓷灌水器兼备良好的材料性能和水力性能,可以满足田间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粉煤灰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水灰比、粉煤灰掺量等因素对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压弹模的影响,探讨了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双掺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所降低,混凝土后期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是混凝土质量控制最核心的内容。通过介绍混凝土强度的预测方法、BP神经网络预测的过程,在主要考虑水灰比、砂率和水泥用量3个因素的情况下,基于MATLAB用BP神经网络预测特细砂混凝土强度。分析表明: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的计算期望值和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6287,相关性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将混凝土双掺和真空脱水工艺在农田水利装配式配套建筑物上应用,在江苏铜山县采用电厂粉煤灰和木钙减水剂配制了双掺混凝土,并进行真空脱水试验。结果表明,双掺混凝土可节约水泥10%~15%,强度也能达到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混凝土拌和物经真空脱水处理后,早期强度提高,拆模时间提前,可提高工效。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混凝土碳化深度与混凝土水灰比、水泥用量、抗压强度、含水率和环境温湿度的关系,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着水灰比的减小而降低;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但变化不大;随着混凝土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碳化深度变化的总趋势为减小;环境温湿度气候条件对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具有明显的影响,而且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影响高于环境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溶蚀条件下纳米SiO2混凝土微观特性和宏观性能的规律,采用2M NH4Cl溶液加速溶蚀试验,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孔隙特征、微观形貌及微结构的演变规律,同时采用灰熵法分析研究不同溶蚀龄期与不同NS掺量下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参数和孔隙半径分布对溶蚀损伤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混凝土孔隙特征与抵抗溶蚀度的关系模型.在该试验中,水胶比为0.29,纳米SiO2掺量分别为0,1%,3%和6%.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掺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经过溶蚀循环后,<100 nm孔径占比对混凝土抗溶蚀度影响程度最大,灰熵关联度均大于0.999;相对于基准组,纳米SiO2混凝土溶蚀后有向外辐射的纤维状C-S-H生成,填充因溶蚀作用产生的裂隙,使其抗溶蚀性提高,延缓混凝土的劣化损伤;建立了混凝土抗溶蚀度与孔径占比为<100 nm,100~1000 nm和孔隙度的灰色模型,4组混凝土GM(1,4)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8.18%,7.03%,7.83%和7.90%.该研究可为纳米SiO2混凝土在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鹏 《农业工程》2021,11(3):78-83
以新疆某水利枢纽工程坝后混凝土面板保温层为研究对象,研制出一种在无养护条件下,水胶比22%、粉煤灰(Ⅰ级)掺量10%、单位用水量13 kg/m3、减水剂掺量2%、水泥P.O42.5R、石英砂(细度模数为2.3),3 d抗压强度为25.3 MPa、抗折强度为5.1 MPa,与保温板适应性好,适用于严寒地区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表面保温防护的抗裂砂浆。介绍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面板用保温板抗裂防冻害技术施工工艺,为水工建筑物在严寒地区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