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破伤风在2000多年前已为人们所认识,1884年Nicolaier发现了破伤风梭菌。破伤风现遍布全球,  相似文献   

2.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病是由肉毒梭菌毒素进入机体后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以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分布,动物的发病多数是由于食入含有毒素的高蛋白腐败性饲料所致.  相似文献   

3.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6,(4):8-8,24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病是由肉毒梭菌毒素进入机体后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以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分布,动物的发病多数是由于食入含有毒素的高蛋白腐败性饲料所致。一、病原学肉毒梭菌(Clostridiumbotulinum)为一种大杆菌,长约4~8μm,宽0.6~1.2μm  相似文献   

4.
猪流感——不容忽视的潜在人兽共患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流行性感冒(swine influenza,SI),简称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SI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率高和死亡率低为特点,全群常常几乎同时感染,如无并发症,多数病猪可于6~7 d后康复,因此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实际上SI不仅可引起病猪高热、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还可以造成病猪平均日增重降低、怀孕母猪流产,而且极易引起其他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使疫情变得更加严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SIV在流感病毒的种间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正确认识SI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就这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流感.  相似文献   

5.
<正>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黏膜感染后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以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导致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或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自然界中,芽孢抵抗力强,在土壤中存活数年之久,动物发生创伤后,易感染破伤风梭菌。如治疗不当,死亡率100%。  相似文献   

6.
<正>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性反应增高为特征。破伤风梭菌属于芽孢杆菌科,梭菌属,是一种大型专性厌氧性革兰氏阳性菌,培养较长(48h)可变为阴性菌。可形成芽孢,周围有鞭毛,无荚毛。通过0.4%甲醛杀菌脱毒21~31h,  相似文献   

7.
正马破伤风是由破伤风细菌通过创伤感染马匹引起的一种细菌病。青海玉树州地区对近年马属动物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马破伤风是导致马属动物急性猝死的高危害病种之一。为尽可能减少本病的致死率,笔者结合多年兽医临床实践摸索总结出"马破伤风"的实用防治方案,供参考。1病原学破伤风属于细菌性疾病,致病原"破伤风梭菌(强直梭菌)"具有细菌的一般性特点。对生化环境抵抗能力不算强,常规消毒能将其快速灭活,该病原菌对抗菌素敏感不高,病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全身骨骼肌持续性痉挛或阵发性痉挛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下面就本人近年来在临床上遇到的几例病例情况报道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破伤风梭菌可以通过伤口、破损黏膜侵入机体后导致感染,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系统应激性增高、全身肌肉持续性痉挛收缩,致死率极高.本文报告一例带铁锈老鼠夹夹伤田园犬后肢的病例,经过临床观察,结合血常规、生化检查、取伤口分泌物镜检等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破伤风梭菌感染,并对其对症治疗,结果该犬痊愈.  相似文献   

10.
夏咸柱 《兽医导刊》2011,(11):15-16
一、人兽共患病已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有1415种人类疾病的病原体,细菌和立克次体538种,真菌307种,蠕虫287种,病毒和朊蛋白217种,原生动物66种,其中61%属于人兽共患病,有60%人类疫病源于动物。并且在175种被认为是"新发"疾病中,有132种是人兽共患病。  相似文献   

11.
<正> 人兽共患病是指动物与人类之间能够自然传播互相感染的疾病,其病原体,有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和原虫等。人畜共患疾病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中不少病对人、畜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人、兽医的密切合作,成为消灭这类疾病的必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已知的人兽共患病约有150多种,我国有60多种,我省达20余种,可能还有更多的病种未被发现。为此,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了人兽共患疾病病原学专题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又称"锁口风"、"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人畜共患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患畜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 1病原 病原为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分类上属芽孢杆菌属,为细长的杆菌,多单个存在,能形成芽孢,位于菌体的一端,似鼓槌状,周鞭毛,能运动,无荚膜.幼龄培养物革兰氏染色阳性,培养48h后常呈阴性反应. 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及非痉挛性毒素,其中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该病特征性症状和刺激保护性抗体的产生.溶血毒素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为该菌生长繁殖创造条件;静脉注射溶血毒素可引起实验动物溶血死亡.非痉挛毒素对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种创伤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患病动物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致死率大。我国南方地区多种水稻,水牛是耕作的主要役牛。由于农具的误伤、斗殴、田野内锐利物的刺伤及阉割创伤等所致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时有发生,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工作多年,对水牛破伤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兽共患疾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在已知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00多种寄生虫病中,约有160多种可以传染给人类。这类疾病不仅给畜禽业造成较大的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应重视这类疾病。1人兽共患病的分类从流行病学角度,按病原体生活史可分为4种。(1)直接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其指病原体的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媒介动物或污染物而传播的疾病。如狂犬病、口蹄疫、流感、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沙门氏菌病、鼻疽、类丹毒和钩端螺旋体病等。(2)循环传播性人兽共患病。其指病原体未完成其生…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脑膜炎据世界卫生组织穴WHO雪报告,非洲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暴发流行性脑膜炎。截至3月21日,布基纳法索卫生部共报告2783例病人,其中527例死亡穴病死率18.9%雪;尼日利亚卫生部共报告327例病人,其中46例死亡穴病死率14.1%雪。“准艾滋病”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专家内森·乌尔夫是知名的传染病专家,他带领一个医疗小组在中非喀麦隆进行艾滋病调查。在对当地9个独立村庄1000多名居民进行抽血检查时,医疗小组发现1%体检者身上都有猴泡沫病毒的抗体,和“准艾滋病”有关,有三人明确患有″准艾滋病″。血性登革热3月15日熏台湾暴…  相似文献   

16.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机体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时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又称"强直症"和"锁口风".多发生于单蹄兽,猪也常发生,人对该病的易感性也很高.重点对破伤风的病原、流行病学以及猪只患病后的诊断和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正>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外界刺激反应增高为特征。破伤风梭菌属于芽孢杆菌科梭菌属,是一种大型专性厌氧性革兰氏阳性菌,培养  相似文献   

19.
<正>羊破伤风是发生于羊的一种急性的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是破伤风梭菌,感染途径主要是创伤。所有品种和,性别及年龄的羊都可感染,且症状比较相似。该病无季节性,全年都可发病,但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羊感染后的症状比较严重,如果不能及时救治,会给饲养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破伤风梭菌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病原,该菌菌体长约4~8μm,呈细长状,周身有鞭毛,芽孢呈圆形。破伤风梭菌属  相似文献   

2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人畜共患疾病。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全球每年新发病人数800~1000万,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00万。我国的情况亦不容乐观。全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500万人,结核病传染源约2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5万人。我国现在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疫情的严重性仅次于印度。人的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