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推行栽培脱毒苗是柑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应用柑桔脱毒苗是必然趋势 到目前为止,已知为害我国柑桔生产的病毒病(包括类病毒)有衰退病,裂皮病、碎叶病、黄龙病,温州蜜柑萎缩病等,其中衰退病和黄龙病属虫传性病害,其他均属于非虫传性病害,但都可嫁接传染。有些苗木虽带有某一种或某几种病害,但却终生不发病,如枳砧、枳橙砧、红桔砧、酸桔砧的嫁接苗即使带有衰退病毒弱毒系,也可终生不发病,但若带有衰退病强毒系,则不论用什么砧木,都可能发病;裂皮病  相似文献   

2.
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及应用推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无病毒苗木可以克服目前柑桔上发生较重、难以用化学药剂预防或防治的黄龙病、裂皮病、衰退病、碎叶病等(类)细菌性或(类)病毒性病害,实现柑桔苗木的无毒化栽培。因此推广和应用柑桔无病毒苗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 目前世界上繁育无病毒苗木的最佳方法是茎尖嫁接脱毒或热治疗,即选定良种优株,进行茎尖嫁接,经鉴定、证实茎尖嫁接苗无病毒后,用作母本扩大繁殖。此方法出苗周期需3~4年。 如要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无病毒苗木,常采用指示植物鉴定技术,即选定成年良种优株,按其需要选择不同的病害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柑桔生产上存在着三种重要的病毒和类似病毒的病害:柑桔黄龙病、柑桔衰退病和柑桔裂皮病。目前对这些病害主要是采取严格检疫与培育无病苗建立无病苗圃的方法来进行防治。培育无病苗的方法是采用湿热空气在49℃,50分钟和四环素处理,以1000ppm药液浸渍2小时,这种方法对防治黄龙病与衰退病虽然有效,但对裂皮病则无效。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尝试了一种既能消除黄龙病和衰退病病原,又能脱除裂皮病病原的方法。这就是茎尖微芽嫁接,它克服了热处理对裂皮病无效,四环素对衰退病无效,  相似文献   

4.
柑桔无病毒树的生长和结果表现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柑桔存在着碎叶病、裂皮病、黄龙病、衰退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等病毒类病害 ,而广东则主要受黄龙病的为害 ,其次是裂皮病和碎叶病 ,近几十年来使柑桔生产屡遭重大损失。广东省柑桔生产近年大滑坡 ,黄龙病的长期肆虐是最主要的原因。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柑桔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据调查 ,广东很多果园因未能种植无病毒苗使黄龙病的发病株率为 10 %~ 30 % ,严重的达 80 %以上 ,且幼龄树发病比重大[1] 。在生产上若柑桔感染黄龙病等病毒病 ,植株要经过一个潜伏期才表现症状 ,但在潜伏期间树体的生长、开花结果往往已受到抑制。柑桔栽培无病…  相似文献   

5.
柑桔类果树长期嫁接繁殖,往往感染一种或几种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以下统称病毒病)。在我国,已经实验证明有黄龙病、裂皮病、碎叶病、衰退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浙南是一个柑桔栽培历史悠久的老桔区,几十年来从外地引入不少新品种。1981年已证实有黄龙病发生。近年国内不少地方报道外引品种带有裂皮病和衰退病。为此,我们对浙南温州各地栽培品种进行调查鉴定,至今已发现黄龙病、柑桔裂皮病、衰退病、碎叶病及温州蜜柑萎缩病等5种。现将调查结果及防除意见分述如下。 一、浙南柑桔病毒类病害发生现状 1.柑桔裂皮病(exocortis)是一种由  相似文献   

7.
柑桔在长期嫁接繁殖过程中常积累感染一种或几种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据调查,四川已发现有裂皮病、碎叶病、衰退病和黄龙病的分布危害,其中以裂皮病(Citrus exocortis virus)分布较广,危害较重。仅对重庆市部分柑桔产区的调查,在江津、巴县、合川、  相似文献   

8.
常见危害柑橘的病毒与类似病毒病有10余种,我国已报道的有7种。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柑橘衰退病、碎叶病、温州蜜柑萎缩病、环斑-鳞皮病、裂皮病、黄龙病和枯萎病病原性质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柑橘遗传转化的研究成果以及抗病毒基因工程对柑橘抗病育种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7年抽样调查重庆市柑桔母本园、一级采穗圃、二级采穗圃和5个柑桔育苗单位的1 373株母树和采穗树,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抽样母树和采穗树都没有感染柑桔溃疡病和柑桔黄龙病等检疫性病害,也没有检测出柑桔褪绿矮化病和柑桔鳞皮病,但柑桔衰退病、柑桔黄脉病、柑桔叶斑驳病、柑桔碎叶病和柑桔裂皮病则不同程度被检出。  相似文献   

10.
李红叶  陈力耕 《果树科学》2000,17(2):131-137
常见危害柑橘的病毒与类似病毒病有10余种,我国已报道的有7种。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柑橘衰退病,碎叶病,温州蜜柑萎缩病,环斑-鳞皮病,裂皮病,黄龙病和枯萎病病原性质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柑橘遗传转化的研究成果以及抗病毒基因工程对柑抗病育种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柑橘黄龙病、裂皮病和衰退病病原的多重RT-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芳  曹庆  王国平  易干军  钟云 《园艺学报》2006,33(5):947-952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柑橘黄龙病病原类细菌(Candidatus L iberibacter asiaticus, HLB) 、柑橘裂皮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 CEVd) 、柑橘衰退病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 的多重RT-PCR技术体系。运用根据3 种病原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 成功的对同一样品中的HLB、CEVd、CTV进行多重RT2PCR扩增, 得到1 160 bp、371 bp、273 bp 3条特异性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条带。就影响多重PCR 的主要因素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了一系列优化, 建立了能同时检测HLB、CEVd、CTV的多重RT2PCR技术体系。该体系最低能从10 pg总RNA中检测出黄龙病类细菌和柑橘裂皮类病毒, 从1 pg总RNA中检测到柑橘衰退病毒。对采自田间37份材料的实际检测表明: 存在两种或3种病原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12.
柑橘褪绿矮化相关病毒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科宏  陈洪明  周彦  宋震  李中安 《园艺学报》2017,44(5):999-1004
根据GenBank登录的柑橘褪绿矮化相关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的移动蛋白(MP)基因序列设计了一组特异性引物,经体系优化,建立了CCDaV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扩增CCDaV,与其他5种柑橘病原物(柑橘衰退病毒、柑橘碎叶病毒、柑橘裂皮病类病毒、温州蜜柑萎缩病毒和柑橘黄龙病菌)不发生反应;灵敏度为PCR的100倍,与实时荧光PCR的灵敏度相同。用LAMP方法对50个田间样品进行检测,与PCR和实时荧光PCR的检测结果一致,证明该方法可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该LAMP检测方法可特异、灵敏、快速地对CCDaV样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柑橘黄化脉明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科宏  陈洪明  周彦  李中安 《园艺学报》2015,42(5):997-1002
柑橘黄脉病由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引起,是中国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柑橘病害。根据CYVC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组特异性引物,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建立了该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扩增CYVCV,与其他6种柑橘病原物(柑橘衰退病毒、温州蜜柑萎缩病毒、鳞皮病毒、柑橘裂皮病类病毒、柑橘碎叶病毒和柑橘黄龙病菌)不发生反应;灵敏度为RT-PCR的10倍;田间样品的检出率为63.33%,与RT-PCR的结果一致,适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在产物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直接用肉眼观察就可判断样品是否感染CYVCV,可省去电泳分析的时间。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运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柑橘碎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碎叶病是由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柑橘病害,为更快、更准确的检测CTLV,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ASG-Pf和ASG-Pr,建立了运用SYBRGreenI荧光染料法检测CTLV的实时荧光RT-PCR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能特异的检出CTLV,对测试的衰退病毒、温州蜜柑萎缩病毒和鳞皮病毒都不能检出;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0倍;适用性广,可检测出多种柑橘类植物中的CTLV。实时荧光RT-PCR检测整个过程完全闭管,无需PCR后处理,且SYBR GreenI荧光染料成本较低,适用于检测柑橘体内含量较低的CTLV病毒。  相似文献   

15.
柑橘黄龙病和衰退病的同步PCR和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黄龙病(HLB)和衰退病(CTV)是2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柑橘病害,国内外对其病原检测的研究相当多。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HLB和CTV的多重RT-PCR体系,从影响多重RT-PCR扩增的引物浓度、Mg2+浓度、Taq酶浓度、dNTPs浓度、退火温度等方面进行体系优化。结果表明,多重PCR反应的退火温度应优先考虑退火温度高的引物,退火温度高的引物所需浓度要大于相应退火温度低的引物。该体系实现了DNA病原和RNA病原的统一检测,进一步体现了多重RT-PCR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为更快速准确检测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根据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体系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的CYVCV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CYVCV,而测试的柑橘衰退病毒、碎叶病毒等5种柑橘病毒均不能检测出。灵敏度较普通RT-PCR提高了100倍,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和相关性系数分别为102%和0.999。对田间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适用于检测不同柑橘品种中CYVCV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柑桔裂皮类病毒(CEVd)是严重危害柑桔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本研究以感染CEVd的柑桔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进行检测,并对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rTaqDNA聚合酶和Hotstart TaqDNA聚合酶能有效排除非特异性带的干扰;使用PCR增强剂,能有效解决CEVd非特异性带的干扰,提高了PCR的扩增效率.  相似文献   

18.
Simple techniques and growth regulator treatments to improve micro-grafting success of ‘Mexican’ lime, ‘Valencia’ orange and ‘Star Ruby’ grapefruit were studied. Most scion cultivars grafted best on ‘Carrizo’ citrange [Poncirus trifoliata (L.) Rat. x Citrus sinensis (L.) Osbeck]. Dipping the shoot-tip in 2,4-D or kinetin before grafting doubled the percentage of successful grafts. Highest grafting success occurred when the scion shoot-tip was placed in an inverted-T incision on the epicotyl of the rootstock.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不同柑橘类型对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变异的影响,为研究寄主-CTLV的互作关系提供基础。将CTLV分离株HH和XLB分别嫁接接种于8种柑橘类植物,对CTLV分离株和获得的亚分离株样品进行CP基因的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以及序列比较。结果表明HH和XLB与其各自在不同柑橘植株上的亚分离株的CP/Hinf I RFLP酶切图谱无明显差异;混合侵染的CTLV分离株HH和其亚分离株之间的SSCP谱型存在差异,株系构成单一的CTLV分离株XLB与其亚分离株间的SSCP谱型差异不明显。通过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CTLV在不同寄主上其CP基因有几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了变异。CTLV可能受寄主植物的影响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