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河北省文安县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产业收益,在浅水藕种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泥鳅混养技术。浅水藕与泥鳅混养试验后,每亩莲藕的产量在2100kg左右,泥鳅50kg左右,按照当时市场价计算,莲藕3.6元/kg,泥鳅3.6元/kg,亩产值856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池塘养殖泥鳅和莲藕田种植成本增高,荷田+泥鳅生态种养模式成为大势所趋~([1])。莲藕田套养泥鳅,可以充分利用莲藕田的水生环境,改变莲藕田固有生产模式,在不影响莲藕产量的前提下,大幅增加泥鳅产量,提升莲藕及泥鳅品质~([2])。安乡县采用荷田+泥鳅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荷田+泥鳅生态种养模式关键技术1.1荷田选择荷田面积大小以1×667~5×667 m~2为宜,水源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我们帮助种养大户张乃贵在吉水县醪桥镇固洲三和店村利用空闲地开挖42亩藕池,种植美国雪莲藕3号并套养本地泥鳅获得成功,莲藕产量达2512千克/亩,套养泥鳅产量105千克/亩,亩纯利润达1.26万元。现将雪莲藕池套养泥鳅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品种选择莲藕选择美国雪莲3号藕种。该品  相似文献   

4.
人工养鳝驯食时不宜混养泥鳅鳝池中混养泥鳅,已为广大养鳝户所接受并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笔者发现养鳝在驯食人工饲料时不宜混养泥鳅,原因有三点:一、黄鳝、泥鳅的食性不同。黄鳝属偏肉食性鱼类,虽也少量食用植物性饲料,但总是偏食动物性饲料,且喜食活饵;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泥鳅、麝鼠也作为新兴的养殖品种逐渐发展起来了。我们根据泥鳅、麝鼠的生长特点,于1987年春在黑龙江省饶河县饶河分支边的一个小水塘内进行了泥鳅、麝鼠的混养试验。春季投资1200元,秋后获净利3600多  相似文献   

6.
结池中混养泥鳅,已为广大养鳝户所接受并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笔者发现养鳝在驯食人工饲料时不宜混养泥鳅,原因有三点:一、黄鳝、泥鳅的食性不同。黄鳝属偏肉食性鱼类,且喜食活饵;而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成鳅主要摄食植物性饲料。在一般的养殖时期混养的泥鳅可食黄鳝剩下的残饵和淤泥中的腐殖质,可起到防止水质变坏的作用。可是在黄鳝驯食的特殊时期混养泥鳅只能带来弊端,使驯食的时间延长或失败。因为两者食性不同,对人工饲料的接受能力也就不同。人工饲料中混有一定比例的植物性饲料,泥鳅几乎不需经过驯食就可适应,黄鳝则需…  相似文献   

7.
<正>该综合生态养殖技术是利用藕―鳅―蛙生长过程中均只需浅水位这一共性,莲藕行距与株距较宽,可为青蛙、泥鳅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盛夏高温季节莲叶又高又宽、丛生繁茂成为泥鳅和青蛙天然遮阳棚,十分有利于泥鳅和青蛙避暑度夏,泥鳅喜钻进泥土中活动,能够疏松田泥,有利于田泥中的有机肥快速分解,有效地促进莲藕生长,藕田中的杂草种子和害虫又都是青蛙的良好饵料,同时泥鳅和青蛙的代谢产物又是莲藕的优质肥料。在田块中既种莲藕又养殖泥鳅和青蛙  相似文献   

8.
笔者根据从事鱼病门诊近30年积累的经验并综合国内有关报道,将生物法巧治水产动物病虫害验方总结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混养法1.混养鲤鱼抑制河蟹蟹奴病在蟹池中混养一定数量的鲤鱼,可吃掉或抑制蟹奴幼体数量。2.混养泥鳅防止黄鳝发烧病病鳝表现焦躁、互相缠绕而死,在鳝池(箱)内放入少量泥鳅,一方面可利用泥鳅吃掉残饵,另一方面通过泥鳅上下窜游,可  相似文献   

9.
江新华 《中国水产》2016,(7):106-108
正本试验在养殖大鳞副鳅池塘套种莲藕,既改善了池塘养殖水体的水质和底质,为养殖大鳞副鳅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养殖大鳞副鳅增产增收,又产出了优质的莲藕,达到养种双丰收。试验池塘商品泥鳅产值69264元,莲藕产值11810元,纯收入19697.9元,亩均纯收入8953.59元,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渔业现代化》2010,(1):74-74
(1)池塘底增氧养殖模式。全省建立了17个省级示范点,在开展南美白对虾、梭子蟹等生产中推广应用底增氧养殖技术的同时,在锯缘青蟹、甲鱼、罗氏沼虾、乌鳢、鳜鱼、常规鱼等池塘养殖中也进行了示范推广。(2)混养轮养种养模式。全省推广混养模式10余种,累计推广面积33.6万亩。几种新型的混养模式主要有:对虾鳖混养模式,鱼鳖混养模式,鱼蚌混养模式,虾泥鳅混养模式,稻鱼共生模式;另外还有一些龟鳖与稻、油菜、大小麦、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大鳞副泥鳅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大鳞副泥鳅的超高效益已经引起广大养殖者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增加农田的利用率和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更充分地使用自然资源,2014年我们在广西东兴市种植莲藕池塘中开展套养大鳞副泥鳅的模式试验及推广,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显著。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场地试验在广西东兴市广源合作社松柏基地进行,养殖面积300亩,共30口池塘。本次试验池塘为全地膜养殖池塘,在地膜上回填40厘米的有  相似文献   

12.
河蟹泥鳅生态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2年以后,泥鳅养殖模式趋于多样化发展,其中河蟹泥鳅生态混养模式在江苏省得到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全省河蟹泥鳅混养仅试验示范区面积就超过3000余亩。为了进一步推广该养殖模式,现对相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周边无工业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道路交流便利。池塘5~10亩为宜,池塘面积过大不利于管理,池塘最好是东西向,水深  相似文献   

13.
青虾生长快,繁殖快,生命力强,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养殖经济价值。泥鳅近年的市场行情看好,不仅国内市场需求大,且往韩、日等国出口亦有增加。开展青虾、泥鳅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潜力,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池塘养殖低投入、中产出、高效益的目的。江苏兴化市钓鱼镇一养殖户2009年开始连续进行青虾、河蟹、泥鳅混养,摸索出一套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现将其2011年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水生动物绿色综合种养模式,推动绿色渔业发展,以莲藕田套养泥鳅、黄鳝为实例,介绍了绿色食品认证的养殖环境选择、苗种来源、养殖管理、申报认证、实施认证等程序和要求,并对绿色食品泥鳅、黄鳝和莲藕的认证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泥鳅、青虾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杂食性水生动物,在江浙一带养殖非常普遍,常见养殖模式通常是采用投喂颗粒饲料单养模式,这种模式不可避免会浪费部分饲料,增加饲料系数,且易暴发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效益提升。自2014年以来,我们尝试将泥鳅和青虾两种水生动物进行混养,经过近两年试验,鳅虾混养生态养殖模式在浙江省兰溪市海标特种水产养殖场示范成功,效果明显,现将该养殖模式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大鳞副泥鳅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水体中。它在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的泥鳅中属个体大和生长快的种类,是我国目前泥鳅养殖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大鳞副泥鳅是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水产品,市场潜力很大,是淡水养殖中不可多得的名优经济鱼类。但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还有待于规范与提高,为此2014年6-10月我们在安徽合龙水产养殖科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盘锦地区淡水养殖产量虽高,鱼价偏低,出现了严重亏损。为了调整淡水养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2012年笔者在大洼县西安镇养殖场利用0.2hm^2(3亩)池塘投放亲鳅、自繁泥鳅苗与南美白对虾混养。经90天的混养,取得了南美白对虾1310始,泥鳅187kg较高产量,21330元的较好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鳅、鱼混养有益处泥鳅是底栖鱼类,与鱼混养能疏松池底淤泥,促进细菌分解,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从而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丰富的饵料。同时,泥鳅不与鱼争食,可以做到以鳅促鱼,鱼鳅双丰收。江苏金湖县水产局成学山邮编211600鳅、鱼混养有益处@成?..  相似文献   

19.
麦穗鱼、幼蟹、泥鳅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麦穗鱼、幼蟹、泥鳅生态混养模式以幼蟹培育为主,幼蟹塘口中最佳的水草组合为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麦穗鱼主要作为残饵和各种藻类的清除者;泥鳅通过松土作用将泥土中的有害物质及时排除,避免了夏季高温水质变差。池塘平均亩产达281.4kg,合计收入为13707元,取得了显著的增收效果。目前,在幼蟹培育中单一品种的养殖模式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虽然精养产量高,易于操作,但受市场影响大,风险大。因此开展幼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是当前降低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0.
泥鳅在分类学上隶于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本属共有10余种,为温带、亚热带小型淡水鱼类。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其他地区均有泥鳅分布。适合人工养殖的还有另一种属于副泥鳅属的大鳞副泥鳅,该鱼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福建和台湾,其中尤以洞庭湖区出产的大鳞副泥鳅最为有名。泥鳅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每100g鱼肉中含蛋白质18.439、脂肪2.699,因此是传统的外贸出口水产品。日本的泥鳅售价几乎与鳗细不相上下,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冬季的泥鳅价格也高达20~30元/kg。由于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比较容易养殖,市场需求量大,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