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 地处高纬度高寒地区的黑河市,在池塘进行的常规养殖中,鲤鱼的繁殖通常是在每年的6月初至6月中旬才能产卵繁殖,经过15至20天的培育才能达到夏花规格1.5-3cm,养至9月中旬水温降到15℃至10℃时出池,出池时规格在50-100g左右。秋片鱼种规格小,越冬期长,10月至来年5月,7月的越冬期。由于黑河的气候条件差,鲤鱼苗从孵出至入池越冬的生长期短,仅3个月时间,造成秋片规格小,越冬成活率低,直接影响了鲤鱼的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邢东华 《黑龙江水产》2005,(1):18-18,23
北方地区一些养鱼生产单位采用养鲤成鱼池放养鲢、鳙夏花培育秋片的养殖方式。此种方法虽有增产、增效和提高水体利用率等优点,但培育鲢、鳙夏花仍需占用一定数量的鱼池。此外,鲤成鱼精养池5至6月份水体尚未被充分利用也实属可惜(最低水温要达到15℃以上)。为此,笔者在精养鲤成鱼池进行直接投放鲢鱼水花、鳙鱼夏花培育秋片试验,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南美鲱鱼亲鱼培育、人工繁殖、鱼种培育以及成鱼养殖进行了研究,催产激素采用DOM8mg LRH-A210μg/kg混合液效果较好,繁殖最佳水温为26.5~28.5℃,夏花鱼苗经过5~7个月、越冬鱼种经过3~4个月养殖可达到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出一条新的罗非鱼越冬繁殖技术,1989年以来,中捷友谊农场水产养殖公司鱼种场利用地热温水井塑料大棚进行罗非鱼鱼种越冬和繁殖试验。1989—1991年培育出罗非鱼早春(6月10日前)鱼种976.64万尾,培育夏花和秋片鱼种1161.3万尾,越冬出池罗非鱼种3.17万公斤,335.3万尾。一、鱼种越冬利用鱼种场的温井水为热源,塑料薄膜大棚和太阳能为增保温设施,对尼罗罗非鱼种和“奥尼”杂交鱼种进行越冬。该地热塑料大棚为永久性钢制结构,每个越冬池的面积为867米~2,共有大棚30个。  相似文献   

5.
7口精养鲤成鱼池,面积36hm2,套养鲢水花3888万尾,培育秋片44127kg,成活率28%,单产1226kg/hm2,与套养鲢夏花培育秋片相比,具有节省鱼池、降低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家鱼繁殖单位较多,购苗方便,养殖户夏花鱼种培育较为普遍,一般鱼苗放养密度为10万尾/亩左右。随着河蟹养殖兴起,鱼苗需求量下降,鱼苗繁殖单位大为减少,同时由于夏花鱼种培育密度小、产量低、效益差,绝大多数养殖户不再进行鱼苗培育,直接引进夏花鱼种培育一龄冬片鱼种,这对本地的水产养殖和品种改良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此,我们在西锄渔业养殖场进行了高产高效团头鲂夏花鱼种的养殖试验,养殖品种采用团头鲂浦江一号。现将试验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方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鱼类自然繁殖的时间较晚(以辽宁锦州为例,鲤鱼的人工繁殖一般在每年的5月10日左右),导致苗种培育时间短,最终秋片鱼种的规格小,影响鱼种越冬的成活率以及商品鱼养殖,因此提早人工繁殖显得十分必要。结合笔者多年生产经验,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鱼类提早人工繁殖的方法(以鲤、鲫鱼为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菱塘,进行“菱--鱼混养”,套养夏花鱼种,建立菱-鱼立体养殖生态体系。德安县河东乡李家村张宝根去年在村前2.0亩养菱塘中套养了花、白鲢和鲤鲫夏花1600尾(其中花白鲢夏花12000尾,鲤鲫夏花4000尾)。经过四个多月饲养,共产花白鲢鱼种102斤,鲤鲫鱼冬片34斤,产菱1660斤,产菱盘10700斤,总收入1961元。  相似文献   

9.
五月渔事     
蔡永祥 《水产养殖》2009,30(5):44-44
5月份,水温随气温逐渐升高,渔业生产步人繁忙的季节,水产养殖动物已进入正常摄食的生长旺期。很多品种进入繁殖峰期,需进行鱼苗的发塘鱼种培育。温水性越冬鱼类进人主要放养时期,要在月初基本投放完毕。5月份也是水质易变、病害暴发和流行的主要季节,应加强防范。鲤、鲫鱼的“夏花”需及时套养等。  相似文献   

10.
(一)夏花培育 夏花培育是指鱼苗经过培育至3厘米左右鱼种的过程。这一阶段约需20~30天,一般为25天。培育夏花过程中要求较高的饲养技术水平及严格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搭建钢丝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保温,结合特定培育方法对罗非鱼亲鱼进行越冬期培育,并对其繁殖性能进行测定,通过组织学切片对越冬期培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经过越冬养殖,培育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526和543 g,成活率分别为99.9%和98.8%,产卵量分别为(2 137±374)和(1 784±184)粒,平均体质量产卵量分别为(4.06±0.32)和(3.29±0.43)粒/g,出苗数分别为(1723±153)和(1168±143)尾,孵化率分别为(80.6±5.9)%和(65.5±2.7)%,培育组的繁殖性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钢丝塑料大棚的方法能实现亲鱼安全越冬,同时加强越冬期培育还能提高罗非鱼亲鱼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建鲤夏花高密度培育技术近年来,建鲤养殖在我县发展迅速,为解决苗种供不应求矛盾,我们于1992年4月在沙县淡水养殖场进行了建鲤夏花鱼种高密度培育试验,在两口面积共3.8亩的池塘中放养建鲤苗100万尾,每亩放养密度为26.3万尾,经22天的饲养,规格达到...  相似文献   

13.
松浦鲤是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培育的优良鲤鱼新品种,我市于1993年开始引进并在枯榆树鱼场进行松浦鲤鱼种培育实验。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得出,松浦鲤鱼具有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耐抵温等特点。是适合我们本地区养殖的鲤鱼优良品种,具有推广价值。 1998年,我们在穆棱市鱼种场,下城子枯榆树鱼场共计80亩鱼池,放养松浦鲤夏花40万尾,以驯化养鱼方法饲养,培育大规格鲤鱼品种,经过培育,拼池后,平均亩单产675kg,总产54 000kg,秋片鱼种出池平均规格达150g,现将生产及越冬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池塘条件选定金华市湖海塘渔场10~30号共20只鱼种塘作彭泽鲫苗种繁殖培育专用渔塘,均为水深2米、泥底石块护坡的标准池塘,底质淤泥10~15厘米,有独立分开的进排水系统,其中10~20号每只池塘6亩,21~30号每只池塘2亩。23号、24号用作亲鱼培育;25号、26号用作产卵池;27号、28号用于孵化培育夏花。繁殖结束所有鱼塘用于放养夏花培育冬片鱼种。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每年7-8月入塘,经过池塘夏季育苗、秋季育肥、冬季管理3个基本环节,至来年3月中旬池塘化冰。随着气温、水温的缓慢升高,水体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苗摄食量增加,开始进入大规格"春片"鱼种的培育阶段。做好水质、饵料、鱼病预防等关键点,培育出大规格、体质健壮、游动活泼的鱼种的目的就能达到。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原种场一直进行着培育技术的研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04~2007四年内分别进行了池塘培育岩原鲤夏花和鱼种试验。均采用单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夏花培育以每667胛放养水花鱼苗2万尾~4万尾效果最好,30天左右可养成3cm--4cm规格(夏花),其成活率可达86%以上:鱼种培育,以每667肝放养夏花3000尾~10000尾效果最好,养殖180天,其平均规格可达32g/尾以上,产量较高,成活率可达82%以上。岩原鲤鱼苗的开口饵料为轮虫,在全长3cm前,食物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主,吞食:2cm-4cm为食性转化阶段,转为摄食底栖动物和有机腐屑,对人工配合饲料也具有较高的喜食性。岩原鲤抗病力较强。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前提下,几年的苗种培育过程中未出现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17.
长吻鮠属鲶形目,鲿科、鮠属,俗名江团。在我省人工繁殖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当年鱼种生长时间短、规格小,这给当年鱼种越冬和来年成鱼上市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在长吻鮠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为此,我们决定利用火电厂余热水,对长吻鮠亲鱼进行冬季培育,提早繁殖,同时在长吻能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方面作进一步探索。经过两年实践,我们成功地将长吻鮠繁殖时间提早1个月到1个半月,苗种平均成活率2002年为45%,2003年达94%,并在长吻鮠鱼病防治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宫廷金鱼在北京市经过多年养殖积累,形成了一套适应北京的产前培育技术,包括越冬及醒鱼两个部分。该技术在北方有一定的普适性,对于保障其在北方地区顺利越冬和春季繁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北京市金鱼产前培育一般从霜降(10月23日左右)准备越冬开始,至清明(4月5日左右)进入繁殖工作而结束。  相似文献   

19.
鱼类的无公害养殖,环境是前提,鱼种是基础。苗种培育不仅是鱼类无公害养殖的重要环节,更是无公害商品鱼养殖的前提和条件。所以,在鱼类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鱼类苗种培育的管理工作。苗种的培育主要分夏花培育管理、春片培育管理、2龄鱼种培育管理等三个阶段。夏花的培育比鱼  相似文献   

20.
鲫鱼规模化繁殖应把好“四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把好亲鱼培育关。鲫亲鱼培育池,面积一般应在1.5~2亩,亲鱼培育期间,池内一般不搭配其他鱼类。亲鱼从产后至10月下旬用鲤成鱼或鲫成鱼后期配合饲料投喂即可,颗粒大小应适口,从开春亲鱼开食至催产前一周,一般投喂大麦芽较为理想,且进入3月应尽量避免给亲鱼池冲水,亲鱼转池要保持稳定的水深,以免造成亲鱼自产,影响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