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前年乳山市出现大面积的浒苔,去年7月份乳山又出现了大量的浒苔。漂浮在海面的浒苔因为厚度有限,不会对商船、货船以及渔船等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正常的航行。但是,大规模爆发后,会给它覆盖的海域尤其是该海域的水产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  相似文献   

2.
浒苔对赤潮异湾藻的克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浒苔对赤潮微藻—— 赤潮异湾藻生长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 浒苔新鲜组织对赤潮异湾藻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克生效应; 一次性添加浒苔培养过滤液对赤潮异湾藻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而半连续添加浒苔培养过滤液对赤潮异湾藻生长具有显著的克生作用; 浒苔干粉末和甲醇抽提液均对赤潮异湾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抑制赤潮异湾藻生长的物质很可能更多地存在于浒苔组织内, 向环境中分泌的克生物质较少。因而, 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是有效克制赤潮异湾藻生长的关键。同时, 克生作用存在着明显的浓度效应, 当抑制物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才表现出明显的克生作用, 在阈值之上浓度越高克生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国浒苔灾害成因条件和过程推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兆礼  叶属峰  徐韧 《水产学报》2009,33(3):430-437
依据经过收集和验证的东黄海海洋物理、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资料,对2008年黄海浒苔爆发过程和条件进行海洋学分析。结果如下:近年来长江口大规模赤潮逐渐减少,5月起,东黄海20-25℃等温线逐渐移向长江口,其所包络的海域为浒苔生长的适温海域。在长江口水域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温盐环境条件下,大量浒苔个体开始在长江口形成,随着长江冲淡水不断飘向东北方向的黄海南部,由于水面开阔,冲淡水水流逐步变缓,导致浒苔个体初步集群,形成规模较小群体。浒苔群体继续孕育和发展,并在由南向北东南风和黄海表层流的作用下,分散而逐步飘向黄海中部。黄海表层流遇到山东半岛阻挡、表层流和沿岸流交汇在山东半岛沿海形成流隔,流隔所在水域正是浒苔在胶州湾外黄海大规模集结地。胶州湾形状呈袋状,浒苔入湾后更易聚集,使之成为整个山东半岛沿海最有利于浒苔集结的水域。这可能是为什么浒苔在青岛沿海集结形成特大灾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量浒苔漂浮聚集青岛海岸,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威胁沿海渔业的发展。青岛检验检疫局积极开展浒苔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科研攻关,在成功开发浒苔饲料出口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开发出浒苔肥料,利用浒苔提取物作为叶面喷洒和根部肥料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浒苔的快速干燥技术及其初步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三级脱水分段快速干燥技术,浒苔发生期间以浒苔作为原料及时快速处理大量新鲜浒苔,以制胶后的海藻渣作为常备原料,节能减排,变废为宝.通过对浒苔成分和有害重金属砷、铅、镉和汞含量的分析表明,浒苔是一种低污染、高膳食纤维、高蛋白的新型海洋食品.同时进行了浒苔罐制产品的研发,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浒苔罐头的调味料配方和杀菌工艺,为浒苔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海洋大型绿藻条浒苔与微藻三角褐指藻相生相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种群密度为变量,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条浒苔与赤潮藻类三角褐指藻间的生长竞争关系,以及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营养盐限制条件下,低密度条浒苔(0.3~0.7 g/L)均能抑制三角褐指藻(起始浓度104cell/ml)的生长,最大抑制率为74.5%;低起始浓度(102~103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对条浒苔具有促生长效应,而高起始浓度(104~105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条浒苔的生长。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0.3~0.7 g/L)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皆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平均抑制率为75.2%,抑制效果较条浒苔鲜组织更为明显;其最大抑制效应(84.8%)表现在接种后的第8天,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抑制量随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条浒苔可能通过相生相克作用影响共培养体系中三角褐指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射流式浒苔打捞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两年青岛夏季沿岸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大量出现,为高效完成浒苔打捞工作,在现有船用离心泵和喷射泵的基础上,组装成射流式打捞机,从青岛市小麦岛浒苔收集处采集新鲜浒苔,在水池中进行浒苔打捞试验.结果表明,射流式浒苔打捞装置的工作效率达到7.2 t/h.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对离心泵和喷射泵均进行改进,喷射泵改为双吸口,位于泵体两侧,同时离心泵的入水口也作为浒苔吸口使用,并给出喷射泵主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8.
浒苔ITS区的扩增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东海-黄海海区10个站位以及青岛沿岸4个站位共14个站位的浒苔样品依据形态学特征,归类分离获得70个样品,对其ITS 5.8SrDNA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并与NCBI数据库中相应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70个样品具有完全相同的ITS和5.8SrDNA序列,说明青岛沿岸漂浮的大量浒苔与东海-黄海海区的浒苔为同一个来源.聚类分析显示,浒苔ITS区的变异程度与地理间隔距离呈正相关,我国海域浒苔与日本海域浒苔聚类一起,与英国海域浒苔相聚较远,与美国海域浒苔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9.
浒苔(Enteromorpha)属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是形成绿潮的主要藻类之一。自2008年以来,青岛近海已不同程度暴发大量漂浮浒苔,浒苔暴发频率的增长及地理范围的扩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浒苔营养成分全而,将浒苔打捞上岸后简单掩埋或沤肥处理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海洋资源,变废为宝,挖掘其巨大的生物资源价值成为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浒苔种类有80余种,主要为海产,少数种类分布在半咸水或江河中,我国已知浒苔属中有19种,主要种类有缘管浒苔、浒苔、条浒苔、肠浒苔、扁浒苔和管浒苔。  相似文献   

11.
<正>一、青苔、浒苔、钢丝藻的危害青苔、浒苔、钢丝藻对常见水产养殖动物品种具有很不利的方面,具体有以下几点:1.腐烂时损害水质、底质青苔、浒苔、钢丝藻大量繁殖后,青苔会遍布全池,至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浮在水面。在高温季节,青苔、浒苔、钢丝藻变黄发白,有的沉底变黑,严重地危害池底,使之散发一种恶臭味,败坏水质。高温季节,大量青苔、浒苔、钢丝藻腐烂的过程容易产生硫化氢,污染底质,导致水产动物死亡。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7月在青岛近海海域再次发生大量浒苔漂浮现象,并且江苏连云港、如东近海海域也发生了浒苔漂浮现象.实验分别对青岛、连云港、如东海域采集样本进行了nrDNA的ITS全长序列和18S rDNA序列分析及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青岛、连云港、如东海域主要漂浮种类QD-01(青岛)、QD-02(青岛)、QD-03(青岛)、LY-01(连云港)、RD-02(如东)5个样品的ITS全长序列相似性为100%,表明青岛、连云港、如东三地沿海浒苔漂浮主要种类为同一种浒苔.18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也支持这个判断.根据相似性比对和BLAST分析结果,如东海域浒苔漂浮种类还发现少量另外2种绿藻(RD-01和RD-03),其中RD-01为浒苔属.浒苔主要漂浮种类与目前采集到的三地定生浒苔样本ITS全长序列比对存在一定差异,歧化度小于0.3%.  相似文献   

13.
<正>福建省连江县晓澳镇虾池养殖模式以缢蛏为主,虾类稀养,梭子蟹套养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随着近岸海水环境污染的恶化,海区内的海水富营养化,致使近年海水围垦养殖虾池内浒苔大量滋生,严重影响了虾池养殖效益。笔者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采取了一些对策,在控制浒苔生长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浒苔的危害浒苔在虾池内大量繁殖,其主要危害有:1.严重消耗水体中的无机盐类,使虾池中正常的  相似文献   

14.
赤潮与绿潮、浒苔等都属海洋性灾害,是指海洋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导致的海水富营养化,使某些有害藻类在短时间内数量急剧增加,引起水色突变、水质恶化的一种生态灾害现象。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海洋局通过卫星遥感、海监飞机、船舶巡航和陆岸巡查,在江苏和青岛附近海域发现零星浒苔和马尾藻分布,但无大面积爆发的迹象。接此通知后,青岛开发区海洋与渔业局迅速行动,立即应对,三措并举监视监测浒苔发展态势。一是迅速建立浒苔监视监测机制,密切关注浒苔发展态势。二是明确分工,渔政站负责海上浒苔监视,海监大队负责海岸线上的浒苔监测。  相似文献   

16.
今年端午节期问,浒苔“先锋”正式登陆山东青岛海岸,一咎海岸和沙滩上已经出现浒苔堆积。据了解,浒苔自从2007年开始,今年已是连续第七年入侵青岛海域,已成为影响青岛海洋环境的常规性灾害。当地防控浒苔工作人员放弃端午节休息时间对随海浪进入海岸沙滩的浒苔进行清理,用  相似文献   

17.
<正>浒苔属于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的海洋植物,藻体直立,管状中空,管状部分由单层细胞组成。营养繁殖时,藻体断裂形成新藻体。初夏的气温最适宜浒苔的生长,在半封闭的水域中,生长尤为旺盛。近些年来,由于受风力和海流等因素影响,从黄海中部漂移过来的浒苔在青岛海域大量聚集,其中以胶州湾内和靠近胶州湾的外海海域海藻面积较大,程度较重,造成了海洋自然灾害。浒苔本身无毒无害,但自2008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  相似文献   

18.
浒苔(Ulva prolifera)不仅是绿潮暴发的主要生物种类,也是海洋中重要的碳汇生物。浒苔生长速度快、繁殖方式多样、抗逆能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生物量,本文在此基础上评述了中国近海浒苔生物在生长和漂移过程中的固碳特点:浒苔具有独特的高pH诱导HCO3–利用机制,可提高HCO3–的吸收效率,并促进漂浮浒苔对空气中CO2的吸收,同时,C4固碳途径增强了漂浮浒苔在高光辐射时的碳固定效率,这种多样化的碳吸收和碳固定模式,使漂浮浒苔光合固碳能力增强,漂浮状态下可以快速积累生物量。以上特点使得浒苔的固碳效率显著高于主要养殖藻类,如海带、裙带菜和紫菜等。2007年以来,黄海海域连续15年暴发世界上最大规模浒苔绿潮,最大分布面积年均在3万km2以上,最大覆盖面积年均超过500 km2,浒苔生物量年均在150万t以上,据此估算,2008―2020年净碳汇量为2.5~27.5万t,年均超过7.8万t,高于主要养殖藻类,如江蓠、紫菜和裙带菜的年均固碳量,仅次于海带的年均固碳量。浒苔巨大的生物量和强大的碳固定能力使其成为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海洋碳汇和碳储途径,建议浒苔绿潮暴发时,进一步加强浒苔打捞力度和资源化利用程度,实现碳利用和去富营养化的双赢,推动浒苔碳汇产业早日加入碳市场,使其成为一个新的低碳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富营养化与生长密度对绿潮藻浒苔暴发性生长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海海域富营养化导致的氮(N)和磷(P)增加,是绿潮藻浒苔快速增长的物质基础,而浒苔在海洋中的生长密度也会对浒苔的快速生长产生影响。通过设置不同的起始生物量浓度,研究不同生长密度与N、P对浒苔生长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响应,以探讨浒苔暴发性增长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起始生物量越大,浒苔的相对生长率就越低,而N、P对浒苔的生长速率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并且N、P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低密度时,+N+P处理的浒苔,最大生长速率可以达到0.75,其加倍时间仅为0.92 d,这个生长速率足可以维持浒苔在早期的暴发性增长。+N或+P都显著提高浒苔光合色素水平,这也导致+N+P组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比+N组、+P组和对照组分别高17%、45%和57%。富营养化和低生物密度是维持浒苔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这也是绿潮早期暴发性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中旬,大片浒苔开始进入青岛近岸海域。青岛市随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应对浒苔危机。经近一个月的时间,山东省举全省之力,使浒苔得到有效控制。经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监测表明,大批浒苔非本地所生,系从外海漂移而来。浒苔是一种大型底栖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