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不应只是对产品加工过程及终端产品的管理,而应贯穿于从养殖、加工、贮运到销售的全过程,尤其斑点叉尾(?)作为加工出口养殖品种,为加工企业提供质优价廉数量充足的原料鱼,是养殖单位和农户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力促进斑点叉尾(?)养殖健康持续发展。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斑点叉尾(?)苗种繁育养殖示范推广产业化开发技术工作,对斑点叉尾(?)养殖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作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2015,(4):33
2015年2月,从天津市滨海新区杨家泊镇长久发达水产养殖公司传来喜讯,经过4年的实验,工厂化全人工养殖国家珍稀鱼种斑点鳟鲑获得成功。斑点鳟鲑俗称三文鱼,其肉质细嫩、口感独特、营养价值高、少脊间刺、出肉率高,是制作生鱼片的首选鱼类。斑点鳟鲑世界市场需求极大,市场前景广阔。长久发达水产养殖公司从2011年开始引进斑点鳟鲑,先后引进了三批鱼苗共5万多尾,进行工厂化全人工试验养殖。技术员魏宇亮说:我们在4年的养殖过程中,先后攻克了水温、盐度、饵料、光线等等多种的技术难题,使斑点鳟鲑养殖技术不断的提高,可以说试验养殖获得了全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孙建  宋文会 《水产养殖》2005,26(5):19-20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鲶形目鮰科鱼类,杂食性,喜群食,多栖息于水体底层,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杂食性名贵经济鱼类。其适温范围0~38℃,正常生长溶氧2mg/L.最适3.5~7mg/L.pH值5~8.5,盐度范围0.1%~8%,试验考虑到斑点叉尾鮰耐低温,经济效益好的特性,开展了斑点叉尾鮰高密度流水养殖.首创了新疆地区斑点叉尾鮰高密度流水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邢九保 《齐鲁渔业》2010,(12):32-33
<正>斑点叉尾鲴原产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饲养,获得成功。经过多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现在斑点叉尾鲴已经推广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成为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而水库养殖的鲴品质比池塘养殖的要好,因此安徽省庐江县的许多水库都已开展网箱养鲴,所产的鲴大部分被加工成鲴鱼片出口欧美。现将水库网  相似文献   

5.
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贤 《齐鲁渔业》2003,20(6):30-30
斑点叉尾鮰具有肉质细嫩、生长快、个体大、易饲养、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原是肉食性鱼,经驯化为杂食性鱼类。为推广新品种养殖,提高优质鱼产量,我们水产站2002年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鮰并试养成功。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池塘与放养 1.池塘条件 选择1亩养鱼池,池塘水深保证1.2米,进排水方便,淤泥20厘米,水源为井水、自来水,水质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万安县建立了以"池塘培育斑点叉尾苗种,网箱养殖斑点叉尾成鱼"为核心的斑点叉尾健康养殖模式——万安模式。到2010年底,全县斑点叉尾养殖池塘达1万亩,网箱养殖突破10万米2,斑点叉尾产量达1万吨,总产值达1.3亿元。二、池塘培育斑点叉尾优质苗种技术要点1.鱼种培育池的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鱼种池要求水源方便、水质良好、进排水设施完善;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  相似文献   

7.
崔琴 《水产养殖》2005,26(5):14-16
斑点叉尾鮰,又名美国鲶鱼。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高的淡水优良养殖品种,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近年来,随着加工出口的突破,斑点叉尾鮰在我国的养殖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本文简单介绍了斑点叉尾鮰的两种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池塘网条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高产技术,探索出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最佳放养模式。我们于2005年在沈高夹河进行了同规格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同一密度与同一规格不同密度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
斑点鳟鲑引种养殖前景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点鳟鲑是鲑鳟科(俗称三文鱼)鱼类的一种,该品种源自华盛顿州,是美国学者经过几十年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因速生、抗病、高产和适应海淡水而在芬兰和瑞典大量养殖。鲑鳟目前在挪威、日本、北美、智利等地已经形成了相当庞大的养殖产业。青岛福卡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科学考察,于2010~2011年和科研部门合作先后引进70多万粒发眼卵进行苗种培育、养殖技术与养殖模式探索,初步在我国北方建立了斑点鳟鲑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本文对该品种在国内产业化养殖前景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我们在五河县小圩镇朱塘湖进行了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试验,面积22亩,亩产斑点叉尾鮰452千克,亩均纯收入2100多元。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5~10亩,水深1.5米左右,池底较平坦,无淤泥或少淤泥。有注排水设施,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毒、无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鱼回]为我国淡水鱼类三大出口品种之一,目前国内已广泛养殖。斑点叉尾[鱼回]原产美洲,我国湖北、江西等省的气候特点和美国原产地相似,因此养殖比较成功。河南南部与湖北气候比较相似.因此适宜斑点叉尾[鱼回]养殖,特别是近年来提倡名优水产养殖,斑点又尾[鱼回]已成为养殖户的主选品种。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是我国成功引进并广泛推广养殖的一种淡水经济鱼类,根据斑点叉尾鮰喜聚群、易驯化、能食人工饲料等适宜高密度养殖的生物学特性.开发斑点叉尾鮰池塘健康养殖高产技术,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斑点鳟鲑,俗称尊贵鱼,是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极品三文鱼新品种,由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于2010年从美国华盛顿州引进。斑点鳟鲑是广温、广盐性鱼类,生存温度0~24℃,适宜水温8~21℃,最适生长水温10~18℃,在0~33盐度范围内均能存活,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达1.1:1,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河道网箱无公害饲养斑点叉尾鮰高产技术,2003年以来,我站开展建设标准化示范网箱,积极开展研究探索。结合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开展,建成了经农业部认定的广西梧州市西江船形网箱健康养殖示范区,主要产品斑点叉尾鮰、草鱼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现正着力打造斑点叉尾鮰出口基地。目前,健康示范区养殖斑点叉尾鮰单产达到了203 kg/m~2,个别高产网箱单产达400多kg/m~2。现将主要养殖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6,(10):84-84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斑点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网箱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提高品质,做到少用药,科学精准用药,尽量不用化学药物。自2006年4月开始结合本地自然条件,通过连续三年在同一水域进行斑点叉尾鮰养殖,对其水库网箱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和各生产环节的有效管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鱼种养殖成活率均在95%以上。现将具体试验方法与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廖城珍 《河北渔业》2011,(11):17-18
<正>斑点叉尾鮰无肌间刺,含肉率高,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该鱼自1984年从美国引进国内,不久便推广至全国各地,发展成为优势养殖鱼类,是加工出口创汇的主要淡水品种之一。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模式,促进斑点叉尾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贵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7-2008年在西江农场等地池塘进行了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试验,采用"80:20"养殖模式,并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18.
条纹鲈原产于美国,因其体侧有沿身体纵向排列的7道 ̄8道条纹而得名,杂交条纹鲈为条纹鲈与白鲈的杂交子一代。美国将杂交条纹鲈作为主养对象,养殖产量在淡水品种中排于斑点叉尾鮰之后居第二位。杂交条纹鲈因其具有显著的杂交优势: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抗病力强,目前己成为世界性  相似文献   

19.
柳富荣 《齐鲁渔业》2008,25(2):39-40
近几年来,湖南省沅江市部分渔农进行了斑点叉尾鮰的池塘和网箱养殖,取得了较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其商品鱼养殖及主要疾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池塘和水库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对斑点叉尾鮰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系水力、质构特性及肌肉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池塘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含肉率都在65%以上;池塘组的贮存损失和失水率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而冷冻渗出率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水库网箱养殖组的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池塘组,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组;两组中矿物元素含量都比较丰富,水库网箱养殖组肌肉中钾、磷、钙、镁、锌、铁六种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池塘组;池塘组肌肉的凝聚性和回复性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而肌肉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研究表明,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肌肉具有较好的系水力,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元素更丰富、肉质硬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