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县某鹿场饲养蒙古马鹿95只,由于饲养不当致所产的17只仔鹿全部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6月份开始对母马鹿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更换饲料和对症治疗,使仔鹿死亡得到了有效控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邢台市人民公园饲养的鹿群发生巴氏杆菌感染.经过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情. 1 发病情况该园共饲养38只鹿,其中梅花鹿28只、马鹿4只、FDA3鹿6只,分圈饲养于三个圈舍内,三圈毗邻以砖墙相隔.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来临,天气骤然变冷,先有一只小梅花鹿突然死亡,后陆续共有18只梅花鹿和1只FDA3 鹿发病,发病率高达50%,死亡7只,治愈12只,治愈率63%多.  相似文献   

3.
我市位于内蒙古呼盟北部,虽说这里牧草丰美,但缺硒却很严重。本文主要介绍仔鹿缺硒的两个病例。 额尔古纳市个体养鹿户刘某于1994年养鹿7只,翌年春季产仔鹿4只,仔鹿出生后两个月时,其中3只仔鹿发生缺硒病死亡2只。另一个体养鹿者张某于1996年3~5月份,在饲养的7只仔鹿中有3只发生缺硒病2只死亡。其余病鹿用亚硒酸钠治疗,全部转好。  相似文献   

4.
2000年11月初,邢台市人民公园饲养的鹿群发生巴氏杆菌感染;经过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情。1 发病情况 该园共饲养38只鹿,其中梅花鹿28只、马鹿4只、■鹿6只,分圈饲养于三个圈舍内,三圈毗邻以砖墙相隔。2000年11月7日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天气骤然变冷,先有一只小梅花鹿突然死亡,直到12月5日近一个月内先后共有18只梅花鹿和1只■鹿发病,发病率高达50%,死亡7只,治愈12只.治愈率63%。2 临床症状 病程初期发病的两只小梅花鹿临床上呈最急性经过,头天无异常表现,次日死于圈内。…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崇礼县某综合养殖场饲养的54只梅花鹿(其中公鹿7只,母鹿29只,仔鹿18只)。2001年10月19日晚上突然有9只鹿发病,当晚死亡1只公鹿,10月20日死亡2只公鹿,10月21日死亡1只公鹿。该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发病前饲喂过经粉碎的带棒青玉米。二、临床症状鹿发病突然,死亡快,病初东张西望、奔跑、鸣叫、惊恐不安、回头看腹、腹痛、腹泻、离群呆立,腹泻,排出酱红色水便。2~4小时后,步态不稳、呼吸加快、全身肌肉震颤、倒地、四肢划动、眼球转动、磨牙、头后仰、口腔黏膜苍白、…  相似文献   

6.
发病情况。2002年12月7日,河北省永年县某养殖场,饲养的53只梅花鹿,其中41只成年鹿,12只幼鹿。鹿群突然发病,发病的全部是幼鹿,第1天有2只幼鹿发病,第3天发展到9只,并死亡3只,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治疗均无疗效,后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鹿场存栏梅花鹿157只。2008年6月,有2只鹿突然死亡,均为年轻公鹿且营养良好。据饲养人员介绍,2只鹿生前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精神萎顿现象,伴有轻微的神经症状。其中1只曾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2只病死鹿膘情良好,尸僵完全,天然孔无出血现象,但肛门松弛,其中1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  相似文献   

8.
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以剧烈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 ,幼鹿易患本病。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尤其是在天气骤变、饲养失调 (如饲料质量低劣 )引起消化不良时易发生该病 ,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现就一起比较典型的病例 ,经诊治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12月 7日 ,河北省永年县某养殖场 ,饲养的 5 3只梅花鹿 ,其中 12只幼鹿。鹿群突然发病 ,发病的全部是幼鹿 ,第一天有 2只幼鹿发病 ,第三天 9只 ,并死亡 3只 ,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治疗均无疗效 ,后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某鹿场共饲养600只鹿,从未进行任何疫苗的免疫接种.于1999年12月1日凌晨2时开始有鹿发病,到中午不同圈舍先后有8头病鹿死亡,发病急死亡快.死亡鹿均体格健壮,最先死亡鹿为马鹿.死前口吐白沫,因怀疑中毒,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抢救无效死亡.死后腹胀明显,黏膜发绀,皮下胶样浸润,其中1头天然孔有血液流出,血液不凝.  相似文献   

10.
鹿肠毒血症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胃肠出血为特征,与快疫有相似的临床症状,病程短,死亡快。本病多散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阴雨天气及饲料酸败、冰冻、突然变更为本病诱因,营养好的鹿多发。笔者近期诊治过1例,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中宁县红梧山幸福村某养鹿户饲养鹿120只,2013年2月13日更换饲喂人员,22日鹿群发病,出现零星死亡(每天死亡1~2只),到3月6日已死亡  相似文献   

11.
本溪市望溪公园饲养梅花鹿10只,2007年4月上旬,一只梅花鹿产下仔鹿1d后,突然死亡,死前该鹿未见任何异常,产下的仔鹿表现下痢,经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同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未造成本病的流行,并成功救活仔鹿,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 发病情况 我市某规模鹿场共饲养26只梅花鹿,其中14只仔鹿。2003年3月上旬,鹿群突然发病,且发病的全部是仔鹿。第1天有3只仔鹿发病,第2天有7只发病,第3天有4只发病并死亡1只。畜主曾在第2天给发病的仔鹿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进行肌肉注射,均无明显效果,于第4天到我兽医院门诊诊治。  相似文献   

13.
1989年,我省某市养鹿场发生了以突然发病死亡或表现腹泻、胀肚为特征的疾病。据初步诊断为鹿肠毒血症。现报告如下。一、发病经过该场共有梅花公鹿670只,母鹿330余只,由26户家庭承包饲养。1989年7月9日至13日,某户承包的47只公鹿有8只先后发病死亡,年龄7~12岁。于发病前3天改变了饲料搭配,除提高原来的精料比例外,另加黄豆面(后改为豆浆)。发病死亡的都是体大膘肥的鹿,采食量超过一般鹿的2~3倍。  相似文献   

14.
固原县某养鹿场饲养的 4 8只梅花鹿 (其中公鹿 5只 ,母鹿 2 8只 ,仔鹿 1 5只 )。 2 0 0 1年 1 2月 2 2日早上突然发现有 2只大公鹿死在圈中 ,另有 5只鹿发病 ,1 2月 2 3日死亡 1只大母鹿。该场饲养的梅花鹿在半年前除接种过羊三联疫苗外没有接种其他疫苗。发病前 2d刚开始喂青贮玉米秸秆。1 临床症状鹿发病突然 ,死亡快 ,病初兴奋不安 ,奔跑、鸣叫、回头顾腹、腹痛、腹泻、离群呆立 ;拉酱红色、黄色水便。 3~ 6h后 ,步态不稳 ,呼吸急促、全身肌肉震颤、倒地 ,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眼球乱转、磨牙、头后仰 ,呈角弓反张状 ,以后出现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中旬,我市关山林管局鹿场饲养的120只梅花鹿突发疫病.此病特点是发病急、病死率高.不到7天就有10只鹿发病,死亡5只,发病率83%,病死率50%。  相似文献   

16.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它的病原体为弓形虫,是一种球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2008年,长春市乐山镇养鹿专业户麻某饲养的梅花鹿暴发弓形虫病,7 d死亡母鹿38只,其经济损失严重,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梅花鹿弓形虫病。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及死亡情况2008年11月12日麻某养鹿场一号鹿舍内的5只母鹿发病,13日早晨死亡4只。15日又发病  相似文献   

17.
2000年5月22日,我县一茸鹿养殖场饲养的164只茸鹿,先后发病14只,该场即来站要求去场诊治,经治疗,治愈10只,治愈率为72%,死亡4只,死亡率为28%。 症状病鹿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不时起卧或卧地不起,人接近时才起身躲避,此时可见呼吸加快、气喘等表现,鼻镜干燥,继而死亡。 剖检病死鹿腹部膨胀,肛门松弛,并有粪球脱出,舌露于一侧口角外,剖开腹腔可见瘤胃浆膜表面大面积弥漫性出血,瘤胃纵沟处有淡黄色胶胨样浸润,脾脏肿大,有针尖大出血点,呈黑褐色,肠系膜淋巴结呈“血豆样”,切开病变淋巴结周边出血,…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夏季我县北联镇某鹿场饲养的鹿发生了一种以败血症和肺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经过我站技术人员的综合诊断,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特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该鹿场共饲养53只鹿,2002年7月20日开始发病,7月26日来我站咨询时,已经发病12只,死亡4只,病鹿体温升高到41℃,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眼结膜充血、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初期粪便干燥,后期腹泻,严重时粪便带血,呼吸促迫。口鼻流泡沫液体或淡白色液体,常于1-2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9.
某鹿场养鹿已有30多年,从未发生过炭疽。每年注射羊肠毒血症、猝狙、快疫三联苗和狂犬病疫苗,但从未进行过炭疽免疫。该场共养鹿1030只,其中公鹿664只,母鹿366只,另外还有未分群的当年仔鹿150只,分养在31个圈舍中。每年于5月下旬开始锯茸,从未出过大问题。一、发病经过1986年7月17日一只锯茸后的公鹿突然民发病,约半天后死亡,此后,陆续死亡,有时一天死2—3只,24天内共死22只。另外,在本次炭疽流行过程中还感染了两名饲养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情况2012年5月6日,行唐县养鹿专业户胡某饲养的180多只鹿,先后有5只出现高热、贫血、呼吸急促等症状,其中2只大鹿、3只小鹿。胡某试用头孢噻呋钠、柴胡、病毒灵、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佳。随着病程发展,1只小鹿因体质瘦弱、抗病力差而死亡。因病情复杂,遂到我处就诊。2临床症状病鹿体温达40.6℃,呈稽留热,心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