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梭菌性肠炎也称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曾称魏氏梭菌)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2.
1红痢1.1症状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由C型魏氏梭菌所致的新生仔猪(出生后1星期内)肠毒血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患病仔猪不吃奶,排出灰黄色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  相似文献   

3.
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或称C型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梭菌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  相似文献   

4.
仔猪红痢也叫梭菌性肠炎,或称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所引起的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的特征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  相似文献   

5.
仔猪梭菌性肠炎,也称为仔猪红利、仔猪坏死性肠炎,是一种仔猪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C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的一型。1周龄以内的仔猪易感,1~3日龄仔猪感染死亡率高。该病发病快,传播速度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其临床特征为红袍下痢,小肠肠炎性变  相似文献   

6.
正仔猪梭菌性肠炎又叫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是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病原特性本病的病原体为C型产起荚膜梭菌,亦称魏氏梭菌。本菌为革兰氏阳性、有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的厌氧大杆菌;在不良的条件下可形成芽孢,后者呈乱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芽孢多超过菌体宽度,故使菌体成梭形而有"梭菌"之  相似文献   

7.
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仔猪多发,且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红痢又称出血性肠炎,也叫梭菌性肠炎,或称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1周内仔猪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在小肠后段有弥漫性出血或坏死病变;病程短,病死率很高,常常造成"全窝端"。当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时,仔猪发病较多,不但损失巨大,而且不易清除,是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9.
仔猪红痢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亦称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高度坏死性传染病,多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发病,死亡率很高。笔者曾诊治过一起仔猪红痢,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仔猪红痢也叫梭菌性肠炎,或称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所引起的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的特征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  相似文献   

11.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是一种高度致病性传染病,主要危害1周龄以内的仔猪,对养猪业危害极大。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致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对热力、干燥和消毒剂的抵抗力强,一般80P需要15-30 min或100 t需要几分钟即可杀灭病菌。猪梭菌性肠炎病在我国目前呈散发状态或区域性流行,病猪主要以病程短、病死率高、肠坏死、肠血性下痢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又称梭菌性肠炎或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主要侵害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仔猪多发。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肠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1~3日龄的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14.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1周内的仔猪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高死亡率、具有传染性、小肠后段出血或坏死为特点,俗称仔猪红痢。1病例2018年11月27日上午,泾川县丰台镇某猪场主告知,该场9头仔猪持续腹泻,以水样灰色和黄白色稀粪为主,26日晚上突然死亡1头仔猪,病猪虚弱。经临床诊断,该批仔猪患仔猪红痢。  相似文献   

15.
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in piglet),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目前在不少地区仍有本病的发生或流行.C型魏氏梭菌主要产生α和β两种外毒素,在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因此,通过对此病菌外毒素的研究,探讨复方中草药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产气荚膜梭菌为仔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仔猪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性疾病。该病原主要侵害患病仔猪的腹膜和肠道,临床中主要引发肠炎和腹膜炎症状。感染产气荚膜梭菌的仔猪在临床中主要出现严重的腹泻,仔猪肠道发生溃疡,腹膜发炎出血,并且具有十分高的病死率。本文对仔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症,C型魏氏梭菌引起仔猪的高度致死性肠炎。其特征是排红色粪便,肠性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18.
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仔猪多发,且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主要特征。2005年8月上旬,本地区某养猪场仔猪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来不及治疗就已经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仔猪梭菌性肠炎。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梭菌性肠炎又叫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内初生仔猪高度致死性的坏死性肠炎。在临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出血性下痢),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一周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在同一猪群各窝仔猪的发病率不同,发病  相似文献   

20.
1临床症状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又称猪梭菌性肠炎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7天龄以上很少发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不定,病程短,死亡率高。其特征是排红色粘粪,偶有呕吐。小肠出血、坏死,肠内容物呈红色。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初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